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摸底考试物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所示,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和加速度大小一定都随时间发生变化B. 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一定都随时间发生变化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 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有时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2. 自行车的局部图如图所示,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与脚踏板相连的大齿轮边缘点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与后车轮同轴的小齿轮边缘处有一点,后车轮边缘处有一点。已知大齿轮的半径为,小齿轮的半径为,后车轮的半径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点的线速度大小为B. 点的角速度大小为C.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3. 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金属板和金属针分别与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带负电的尘埃会向金属板运动并吸附到金属板上。图中的实线为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电尘埃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B. 同一带电尘埃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点的加速度C. M点和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 金属板附近的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更容易被电离4. 2025年3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若天链二号04星发射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先进入近地圆形轨道(可认为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上做圆周运动,到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沿轨道II运动到时再次实施变轨,进入轨道III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轨道III的半径为,卫星在轨道I上时运行周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轨道II上,从点运动到点,机械能逐渐减小B. 卫星在轨道II上运行时经过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运行时经过点的加速度C. 卫星在轨道II上运行时周期为D. 卫星从轨道II变到轨道III,需在处点火减速5.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当木板由静止向右运动的位移为时(物块没滑离木板),关于物块的动能和木板的动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物块的动能为B. 若,木板的动能为C. 若,物块的动能为D. 若,木板的动能为6. 如图所示,将弹簧跳跳人玩具按压到桌面上,松手后能够弹起一定高度。从压缩状态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跳人玩具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跳跳人玩具重力势能的增加量B. 弹簧弹力对跳跳人玩具做的功,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C. 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弹簧上方的头部的动能最大D. 在弹簧恢复到原长之前,弹簧上方的头部的机械能增加7. 如图所示,带电量均为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水平绝缘地面上相距为的两点,为的中点,质量为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点的正上方。图中小球到点距离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为重力加速度)。小球可视为质点,静电力常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带负电,电荷量大小为B. 小球带负电,电荷量大小为C. 图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D. 图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轻绳绕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的小球相连,另一端与套在竖直固定光滑杆上的小物块相连。竖直杆上的点与定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为。当细线与竖直杆的夹角为时,小物块与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小物块从点由静止释放,则小物块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 质量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启动过程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其图像如图所示,时达到最大速度。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重力加速度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为B. 汽车在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C. 汽车行驶速度时,加速度大小为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时,速度大小为10. 如图所示,施工队从坡底向高的山坡上抛射重物,初速度的大小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重物在下落过程中落到山坡的顶点,重力加速度取,,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物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B. 重物落到点时的速度大小为C. 抛出点到点的距离为D. 重物离山坡最远时,到地面高度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1. 用如图1所示的传感器来研究平抛运动,将小球P自倾斜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自斜槽末端抛出后,传感器Q可实时追踪定位小球的位置,并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则会通过软件描绘出小球的轨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保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应该在实验前先调节斜槽末端至水平。具体做法,将小球放置于斜槽末端时小球可保持静止。(2)实验时先后两次将小球于斜槽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结果得到两条不同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释放小球时,位置相对较高的一次小球对应的轨迹是图线________(填“1”或“2”)。(3)依据图2所示轨迹获得的数据,分别绘制得到如图3所示的图像,其中与图2中图线“1”所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填“A”或“B”);若测得图线A的斜率为k,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k、g表示)。12.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1所示。实验思路是测出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对应过程增加的动能,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二者相等,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标号)。A. 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B. 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C. 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2)实验时,应___________(填选项标号)。A.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B. 先释放重物,再接通电源(3)实验小组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纸带上的点是重物下落的起始点,选取纸带上连续的计时点作为计数点,测出三个计数点到点的距离依次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重物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则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点到点的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增加的动能___________。(4)测量出其他计数点到点的距离,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描绘的图像如图3所示的实线,斜率为。图3中的虚线是没有任何阻力影响时的图线,斜率为。若实验时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则阻力大小为___________(用、和表示)。13. 目前科学家预测有4000多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若某宜居行星上有一圆锥摆,如图所示,通过传感器测得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测得悬点到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的高度为。已知飞船绕行星的表面运动一周通过的路程为,引力常量为,忽略行星自转。求:(1)宜居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2)宜居行星的质量。14. 如图所示,第一象限的曲线是竖直面内抛物线的一部分,抛物线方程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从、两点先后水平抛出两个小球甲和乙,两小球刚好在抛物线上相遇。忽略空气阻力,甲球的初速度,重力加速度取。求:(1)相遇点的坐标;(2)小球乙平抛的初速度大小和乙比甲早抛出的时间。15. 图1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存在长的粗糙水平轨道、倾角的光滑倾斜轨道、光滑水平轨道、光滑圆形轨道(和相互靠近且错开)、粗糙水平轨道、半径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各段之间平滑连接。质量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点,现对小滑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小滑块从点水平抛出,与斜面碰撞时,垂直于斜面的速度瞬间减为零,平行于斜面的速度大小不变,之后沿着斜面滑下,滑过轨道后恰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最终从圆弧轨道的点脱离轨道。已知小滑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点与点的高度差,与竖直方向夹角的余弦值,重力加速度取。求:(1)小滑块从点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和与斜面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2)圆形轨道的半径和小滑块经过圆形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粗糙水平轨道的长度。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摸底考试物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题答案】【答案】AD【10题答案】【答案】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1题答案】【答案】 ①. 2 ②. A ③.【12题答案】【答案】(1)AB (2)A(3) ①. ②.(4)【13题答案】【答案】(1)(2)【14题答案】【答案】(1)(2,8)(2),【15题答案】【答案】(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