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图中所示是哪个国家?说明了什么问题?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p10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民族文化的地位1、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注意: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对外对内2. 民族文化的产生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人民智慧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俄罗斯:崇尚爱国主义、强国主义的价值观。输入标题中国: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意大利:热爱生活、自由浪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考:】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产方式云南梯田 东北水稻【思考:】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思维方式【思考:】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美国圣诞节印度红酒节德国复活节民族节日【思考:】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考:】民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旗袍日本和服印度纱丽民族服饰4. 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5、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课堂小结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具有多样性武术橄榄球2、文化具有多样性泰姬陵故宫克里姆林宫巴特农神庙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注意1:文化多样性不等于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强调内容的丰富,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有先进性的、落后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等)01含义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02 形成注意2: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其中,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现。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形成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105)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对内),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对外)。②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美人之美)0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美美与共)02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天下大同)03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04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各美其美)05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注意:1.不能说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2.不能说认同其他民族文化误区集锦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消除文化差异(差异不能消除,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世界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4、文化多样性要求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指导思想要做到一元化,即马克思主义为指导)5、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各国文化是平等,无优劣之分)二、 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 文化的交流:1、含义:指的是发生于两个或者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的交流。2、思考:文化交流意义;怎样推动文化交流?2、意义: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3、怎样推动文化交流?【措施】(1)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p106)(2)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p107)中国制瓷工艺英国、西班牙等国都掌握了制瓷技术之后通过中国瓷器工艺与本国文化的结合,创新出许多产品,并将崇尚中国瓷器的观念也融合到了宗教文化之中。古印度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传入我国之后,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开始本土化发展。中国茶文化12世纪,日本僧人到中国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此后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最终形成独特的日本茶道。18、19世纪,茶叶在英国开始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饮品,饮茶也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二)、文化交融、文化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本土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二)、文化交融文化交融的原因:(1)必要性: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重要性①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②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让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注意:文化交融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既丰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荣世界文化。不能说成文化趋同或逐渐统一。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区别 强调过程,指的是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到另一个民族。 例: 汉堡传入中国,饺子传入外国 强调结果,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吸收和借鉴,使不同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例:麻辣香锅鸡腿堡联系 1. 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 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 2. 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2.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紧密,文化日益趋同3.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只属于这个民族自身4.文化交流必然导致文化交融5.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各国人民更加幸福的必由之路FFFFT判断对错: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前提基础发展升华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发展重要 动力推 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前提必须递进关系本土文化1.面对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全盘西化论: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一昧推崇外来文化。文化复古主义: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否认过去(历史虚无主义)否认自己(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胡适、陈序经康有为梁启超启示: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1)含义: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具体要求: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含义不同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公益性。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不同 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盈利为目的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1.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的原因(1)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2)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3)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的要求①坚持“洋为中用”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3.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的目标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都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④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各民族、各国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