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国家主权
1.2023年12月19日,美国宣布扩大对北极和白令海大片区域的外大陆架主权要求。美国并没有加入赋予沿海国家建立专属经济区权利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单方面提出扩大领土并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俄罗斯表示不可接受。美国与俄罗斯围绕北极和白令海区域展开争夺(  )
①表明一国可自主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
②表明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佐证了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④表明国家的主权要求需要有法理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1月13日,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就任后首次出访选择中国。他对媒体发表讲话时指出,马尔代夫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我们的国家很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欺凌我们。此话表明主权国家(  )
A.对内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B.不能被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否决主权
C.依据国际法享有管辖权
D.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3.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因为(  )
①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②领土完整是构成国家的法理依据
③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退让
④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管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的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让我们共同守护国家版图,携手建设美丽中国。中国虽大,一点也不能少!地图虽小,一点也不能错!这说明(  )
①地图体现着一个国家在领土、主权方面的意志和民族尊严 ②国家领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③熟悉国家版图构成、维护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④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行使平等权这项基本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年10月初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上万人死亡。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从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到推动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再到反复强调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由此可见,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的逻辑是(  )
①捍卫人道与和平,秉持公道和正义
②反对强权政治,捍卫巴勒斯坦人权
③坚持合作共赢,政治解决巴以冲突
④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中方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日,印度要求加拿大撤走数十名外交官,以回应加拿大驱逐印度外交官的行为。起因是被印度列为“恐怖分子”、已经移民加拿大的宗教头目在加拿大境内意外死亡,加拿大总理公开表示印度特工涉嫌参与了该案件并驱逐了印度外交官。下列对这场外交战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若印度特工真的参与该案件则侵犯了加拿大主权
②加拿大庇护印度分裂人员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③加拿大的盟友必定会共同谴责印度为其主持公道
④恐怖主义危害国际安全激起了越来越多国家反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中央与地方
7.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  )
①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 ②国家军事与国际外交
③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④区域内的社会治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国务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为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保障;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可见,在我国(  )
①国家管理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④地方政府管辖权有所扩大,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谈及香港发展时指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凭着独特的制度和区位优势,将继续发挥好门户、跳板和中介人的独特角色,积极对接好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好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发展好经济,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材料表明(  )
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香港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具有相对主权的政治实体
C.祖国是香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推动力量
D.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10.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第十三条指出,个体工商户可以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2023年以来,淮安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推出“无须先注销再新办,直接变更为企业”模式,发出“江苏省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综合管理平台”上线后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这说明(  )
A.作为组成单位,我国地方政府权力是由中央政府授予的
B.我国既发挥地方管理的主动性,又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C.我国涉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均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D.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必须考虑地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于2024年1月13日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表示:
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主场一以贯之,意志坚若磐石。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相关知识,对国台办发言人的严正立场加以说明。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1.C 一国可自主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但与材料无关,①不符合题意。美国与俄罗斯围绕北极和白令海区域展开争夺佐证了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表明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②③正确。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对于国家主权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成立,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主权就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④错误。
2.D “马尔代夫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我们的国家很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欺凌我们”表明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3.B 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因为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退让,①③正确。主权完整是构成国家的法理依据,②错误。材料与管辖权无关,④排除。
4.A “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这一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题,说明地图体现着一个国家在领土、主权方面的意志和民族尊严,也说明熟悉国家版图构成、维护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①③应选。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国家安全的核心,②错误。这是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行使独立权这项基本权利的体现,④不选。
5.A 中国从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到推动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再到反复强调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由此可见,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捍卫人道与和平,秉持公道和正义,反对强权政治,捍卫巴勒斯坦人权,①②正确。坚持合作共赢是解决发展问题要坚持的原则,但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局部冲突,实现世界和平,③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对待巴以冲突的态度和原则,未涉及中国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决定中方政策,④排除。
6.A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印度特工涉嫌造成加拿大公民的意外死亡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侵犯,加拿大放任印度分裂人员入籍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侵犯,①②符合题意。加拿大的盟友会从本国利益出发选择是否支持加拿大,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且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印度干涉加拿大的主权,④排除。
7.A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①②符合题意;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③④排除。
8.C 国务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这表明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②③正确。材料表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①排除。材料没体现地方政府管辖权有所扩大,且地方政府管辖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排除。
9.D 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错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应接受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享有相对主权,B错误。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香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中国人民,C错误。材料表明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务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D符合题意。
10.B 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故A不符合题意。淮安市依据该条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推出“无须先注销再新办,直接变更为企业”模式,这发挥了地方管理的主动性,又保证了中央的统一领导,故B符合题意。我国涉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由地方决定,故C表述错误。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要照顾地方利益,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故D表述错误。
11.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②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法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卫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③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的管理,地方政权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在宪法和法律规定权限内行使权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可联系国家主权的地位、主权国家的权力、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 / 3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2.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1.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增强对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歧的原因,正确认识各国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结构形式。 3.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一、国家主权
1.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     ,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     。
2.地位: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二、中央与地方
1.前提: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2.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3.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
(2)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    加以规定。
(3)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4.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5.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      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一想
旧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提示:                                            
辨一辨
某些西方国家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指责中国,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                                            
判一判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2)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
(3)全国人大进行法律修改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
(4)平等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
(5)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宪法原则划分职权。(  )
1.教材P14“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
提示: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维护国家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集中体现了他对国家主权这一国家根本利益的认识和处理方式。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显示了我国对主权问题的一贯态度与原则,为香港问题的解决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
2.教材P16“探究与分享”
阅读并摘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解。
提示:①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它是国家主权的唯一承载主体。在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②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③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3.教材P16“探究与分享”
结合宪法的上述规定,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提示: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一方面,国务院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级政府受上级的领导,地方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拥有合理的自主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议题一 国家主权是什么
【情境1】 2023年5月21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WHA)在瑞士日内瓦开幕。在大会召开前,台湾当局再次上演了一场“参会闹剧”,却未能如愿。早在此前,美国公开支持世卫组织邀请台湾当局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声称这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然而,美国的支持实质上旨在提高台湾地区的国际地位,以削弱“一中政策”,阻碍中国统一的进程。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当局充满信心,提前宣布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日内瓦参会。
5月22日,世界卫生大会作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地区参会的提议纳入会议议程。至此,台湾地区已连续7年未能获得世卫组织的参会资格。
探究1 台湾当局为什么无法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
【情境2】 针对佩洛西执意窜访台湾的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并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当晚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在台湾海峡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此次行动,是针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消极举动重大升级采取的严正震慑,是对“台独”势力谋“独”行径的严重警告。
探究2 (1)针对佩洛西的窜台行径我国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体现了主权国家什么权利?
(2)我国为什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1.全面理解国家主权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3)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2.“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根本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国家富强,香港的繁荣稳定才有根本保障。这告诉我们(  )
①领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绝不允许任何侵犯 ②国家主权表现为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③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和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互联网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中国的互联网主权应受到尊重和维护。关于网络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权国家对本国网络有管理的权力 ②网络主权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稳定 ③网络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④网络是虚拟空间,网络主权无排他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菲律宾无视中方的善意和诚意,不断派公务船、军舰强闯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非法“坐滩”军舰的建筑物资,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占领。中方就此多次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菲方侵犯了我国的平等权,损害本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②菲方侵犯了我国的管辖权,不利于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③我国应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二 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情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将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域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上述行政区域的形成,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另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为了推动长江三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1997年我国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了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
探究 (1)我国实行政权分层的原因,以及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2)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是如何得以贯彻,从而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
1.我国怎样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具体来说,在中央权力配置方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以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2.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3)国家的结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宜轻易变动,否则可能会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危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不合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严重阻碍地区平衡和国家整体发展,需要适时的、慎重的进行调整。
1.日本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都、道、府、县,下设市、町、村、特别区。美国除联邦中央政府外,还设立州政府,各州根据需要设立更低一级的政府。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是基于(  )
①两国在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的需要
②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差异
③两国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同
④两国的中央政府享有的国家主权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综合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青藏高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加强协作。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②我国国家管理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在我国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④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是地方性法规制定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部署,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
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旨在(  )
①实现资源在各领域间的均衡配置
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
④调整地方机构职能使之与中央层面完全对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法理依据 政治权力 3.管辖权
二、3.(2)国家宪法 5.民主集中制
想一想
 提示: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上受列强控制的国家,丧失了部分主权,对内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所以说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辨一辨
 提示:①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②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③某些西方国家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指责中国,实质上是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不正当的。
判一判
 (1)× (2)× (3)× (4)× (5)×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1 提示:①世界卫生组织是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它没有主权。
③国际上只有一个中国,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
探究2 (1)提示:①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体现独立权。
②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在台湾海峡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体现管辖权。
(2)提示: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跟踪训练
1.C 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主权,①表述错误,排除。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④与题意无关,排除。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A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错误。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网络主权具有排他性,④错误。①②正确。
3.C 材料强调了菲律宾侵犯了我国的管辖权,不是平等权,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面对菲律宾的行为,我国应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④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1)提示:①原因: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等诸多因素。
②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2)提示:①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②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跟踪训练
1.A 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同,③错误。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相同,④错误。①②正确。
2.A 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我国国家管理形式,②错误。宪法是地方性法规制定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④错误。①③正确。
3.C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资源在各领域间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均衡配置,①错误。应该调整地方机构职能使之与中央层面基本对应,而不是完全对应,因为各地具有特殊性,④错误。②③正确。
5 / 5(共69张PPT)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解析国家的结
构形式,理解维
护国家统一、捍
卫国家主权的意
义。 2.阐明我国的总
体国家安全观 1.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
权,增强对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歧的原
因,正确认识各国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结构形式。
3.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
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
第一框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国家主权
1. 含义: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 ,它是统一
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
排他性的 。
2. 地位: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
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3.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法理依据 
政治权力 
管辖
权 
二、中央与地方
1. 前提: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2. 影响因素: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
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3.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
力。
(2)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
加以规定。
(3)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
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
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国家宪
法 
4.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
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5.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 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
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
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
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民主集中制 
想一想
旧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提示: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上受列强控制
的国家,丧失了部分主权,对内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
性,对外缺乏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所以说旧中国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
辨一辨
某些西方国家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指责中国,谈谈你的
认识?
提示:①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
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
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②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
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
主权的表现。
③某些西方国家经常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指责中国,实质上
是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不正当的。
判一判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 )
(2)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 × )
(3)全国人大进行法律修改体现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 × )
(4)平等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 × )
(5)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宪法原则划分职权。
( × )
×
×
×
×
×
1. 教材P14“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
提示: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管理国家的最
高权力。维护国家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
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
集中体现了他对国家主权这一国家根本利益的认识和处理方式。邓
小平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显示了
我国对主权问题的一贯态度与原则,为香港问题的解决以及香港回
归祖国后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
2. 教材P16“探究与分享”
阅读并摘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中央
与地方关系的理解。
提示:①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它是国家主权的唯
一承载主体。在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②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中央
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③
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
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
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
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3. 教材P16“探究与分享”
结合宪法的上述规定,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之间的关系。
提示: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
关,都服从国务院。一方面,国务院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下级政府受上级的领导,地方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
拥有合理的自主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国家主权是什么
【情境1】 2023年5月21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WHA)在瑞士
日内瓦开幕。在大会召开前,台湾当局再次上演了一场“参会闹
剧”,却未能如愿。早在此前,美国公开支持世卫组织邀请台湾当局
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声称这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然而,美国的支
持实质上旨在提高台湾地区的国际地位,以削弱“一中政策”,阻碍
中国统一的进程。在美国的支持下,台湾当局充满信心,提前宣布派
出一个代表团前往日内瓦参会。
5月22日,世界卫生大会作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
邀请台湾地区参会的提议纳入会议议程。至此,台湾地区已连续7年
未能获得世卫组织的参会资格。
探究1 台湾当局为什么无法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世界卫生大会?
提示:①世界卫生组织是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它没有主权。
③国际上只有一个中国,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
【情境2】 针对佩洛西执意窜访台湾的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表声
明,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并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明确指
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当晚解放
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在台湾海峡进行远
程火力实弹射击。此次行动,是针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消极举动重大
升级采取的严正震慑,是对“台独”势力谋“独”行径的严重警告。
提示:①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体现
独立权。
②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湾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在台湾海峡
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体现管辖权。
探究2 (1)针对佩洛西的窜台行径我国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体现了
主权国家什么权利?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
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
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2)我国为什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提示: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
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
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1. 全面理解国家主权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
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
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
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
权的重要体现。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
定,对外则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3)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
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2.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 “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平等权 “不分大小国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
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自卫权 “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
权”等
管辖权 “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
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一
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根本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
益,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民族独立、祖国
统一、国家富强,香港的繁荣稳定才有根本保障。这告诉我们( )
①领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绝不允许任何侵犯 ②国家
主权表现为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以及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③国家
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和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国家主
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主权,①表述错误,排除。
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④与题意无关,排除。②③正确且符
合题意。
2.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中国
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的互联网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中国的互联网主权应
受到尊重和维护。关于网络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权国家对本国网络有管理的权力 ②网络主权直接关系国家的
安全稳定 ③网络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④网络是虚拟空
间,网络主权无排他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网络主权是国家主
权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错误。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
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
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网络主权具有排他性,④错
误。①②正确。
3. 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菲律宾无视中方的善意和诚意,不断派
公务船、军舰强闯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运送用于大规模维修加固
非法“坐滩”军舰的建筑物资,实现对仁爱礁的永久占领。中方就
此多次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菲方侵犯了我国的平等权,损害本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②菲方侵犯了我国的管辖权,不利于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③我国应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了菲律宾侵犯了我国的管辖权,不是平等权,
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面对菲律
宾的行为,我国应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
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④不
符合题意。
议题二 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情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将全国划分
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
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域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上述行政区域的形成,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
多因素;另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
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为了推动长江三峡建设和西部大
开发,1997年我国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
并,成立了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
探究 (1)我国实行政权分层的原因,以及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提示:①原因: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等
诸多因素。
②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
政区。
(2)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是如何得以贯彻,从而正确处理中央和
地方关系的?
提示:①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
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②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
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
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
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
性、积极性。
1. 我国怎样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的全局性利益与地方的局
部性利益,国家的全局性问题与地方的区域性问题之间的
关系。
(2)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关键:发挥两个积极性。
(3)中央与地方之间要有分权:中央与地方的适度分权,既要实
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在中央集中领导下
赋予地方必要的自主权力。具体来说,在中央权力配置方
面,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的权威。在地方权力配
置方面,中央赋予地方以处理涉及区域性问题和利益的权
力,即凡属地方的问题,由地方政府机关自主安排和处理。
2. 国家结构形式的决定性因素
(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
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
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3)国家的结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宜轻易变动,否则可能会
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进而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危及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不合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严重阻碍地区平
衡和国家整体发展,需要适时的、慎重的进行调整。
1. 日本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分为都、道、府、县,下设市、町、
村、特别区。美国除联邦中央政府外,还设立州政府,各州根据需
要设立更低一级的政府。两国政权分层方式不同是基于( )
①两国在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的需要 ②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
等因素的差异 ③两国的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同 ④两国的中央政
府享有的国家主权不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  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国
家,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同,③错误。两国的中央政府都统一行
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相同,④错误。①②正确。
2.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协调机
制,统筹指导、综合协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青藏高原相关地
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
法等方面加强协作。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②我国国家管理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
在我国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④青藏
高原生态保护法是地方性法规制定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决定我国中央和地方及整体与部分的
关系,而不是我国国家管理形式,②错误。宪法是地方性法规制定
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④错误。①③正确。
3.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部署,2023年3月,中
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统筹中央和
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
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
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旨在(  )
①实现资源在各领域间的均衡配置 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③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 ④调整地方机
构职能使之与中央层面完全对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资源在各领域
间的优化配置,而不是均衡配置,①错误。应该调整地方机构职能
使之与中央层面基本对应,而不是完全对应,因为各地具有特殊
性,④错误。②③正确。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国家主权
1. 2023年12月19日,美国宣布扩大对北极和白令海大片区域的外大陆
架主权要求。美国并没有加入赋予沿海国家建立专属经济区权利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单方面提出扩大领土并没有任何国际法
依据,俄罗斯表示不可接受。美国与俄罗斯围绕北极和白令海区域
展开争夺(  )
①表明一国可自主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
②表明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佐证了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
④表明国家的主权要求需要有法理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一国可自主决定国家的结构形式,但与材料无关,①
不符合题意。美国与俄罗斯围绕北极和白令海区域展开争夺佐
证了领土是国家的基本要素,表明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
成要素,②③正确。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
据。对于国家主权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成立,通常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宣示说”,即一国政府宣布其国家主权之时,其国家
主权就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承认说”,即一国主权之存
在,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承认,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年1月13日,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就任后首次出访选择中国。
他对媒体发表讲话时指出,马尔代夫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我们的
国家很小,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欺凌我们。此话表明主权国家
(  )
A. 对内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B. 不能被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否决主权
C. 依据国际法享有管辖权
D. 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马尔代夫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我们的国家很小,但
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资格欺凌我们”表明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
立权,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
干涉的权利,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
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
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
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终将统一,也
必然统一,这是因为(  )
①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 ②领土完整是构成国家的法理
依据 ③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退让 ④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
享有管辖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因为主权国家依据国
际法享有独立权,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退让,①③正确。
主权完整是构成国家的法理依据,②错误。材料与管辖权无关,④
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3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的主题是“规范
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让我们共同守护国家版图,携手建设美
丽中国。中国虽大,一点也不能少!地图虽小,一点也不能错!这
说明(  )
①地图体现着一个国家在领土、主权方面的意志和民族尊严 ②国
家领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③熟悉国家
版图构成、维护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④我国作为主权国
家依据国际法行使平等权这项基本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这一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题,说明地图体现着一个国家在领土、主
权方面的意志和民族尊严,也说明熟悉国家版图构成、维护领土完
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①③应选。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
要素、是国家安全的核心,②错误。这是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据国
际法行使独立权这项基本权利的体现,④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3年10月初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上万人死亡。在巴以冲突
问题上,中国从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到推动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再
到反复强调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中国关于
解决巴以冲突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由此可见,在巴以冲突问题
上,中国的逻辑是(  )
①捍卫人道与和平,秉持公道和正义
②反对强权政治,捍卫巴勒斯坦人权
③坚持合作共赢,政治解决巴以冲突
④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中方政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国从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到推动通过对话政治解决,
再到反复强调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由此可
见,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捍卫人道与和平,秉持公道和正义,
反对强权政治,捍卫巴勒斯坦人权,①②正确。坚持合作共赢是解
决发展问题要坚持的原则,但材料强调的是要解决局部冲突,实现
世界和平,③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对待巴以冲突的态度和原
则,未涉及中国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决定中方政策,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日,印度要求加拿大撤走数十名外交官,以
回应加拿大驱逐印度外交官的行为。起因是被印度列为“恐怖分
子”、已经移民加拿大的宗教头目在加拿大境内意外死亡,加拿大
总理公开表示印度特工涉嫌参与了该案件并驱逐了印度外交官。下
列对这场外交战的分析合理的是(  )
①若印度特工真的参与该案件则侵犯了加拿大主权
②加拿大庇护印度分裂人员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③加拿大的盟友必定会共同谴责印度为其主持公道
④恐怖主义危害国际安全激起了越来越多国家反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印
度特工涉嫌造成加拿大公民的意外死亡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侵犯,加
拿大放任印度分裂人员入籍是对印度国家利益的侵犯,①②符合题
意。加拿大的盟友会从本国利益出发选择是否支持加拿大,③说法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且材料主要体现
的是印度干涉加拿大的主权,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中央与地方
7.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
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  )
①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 ②国家军事与国际外交
③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④区域内的社会治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
法加以规定。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
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①②符合题意;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
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③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通过,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国务院黄河水利委
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为黄河
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保障;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
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可见,在我国(  )
①国家管理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中央与地
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③在中央统一领导
下,各级地方政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④地方政府管辖权有所扩
大,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决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国务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
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
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
这表明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在
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能充分发挥主动性,②③正确。材
料表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排除。材料没体现地方政府管辖权有所扩大,且地方政府管辖权
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谈及香港发展时指出,香港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凭着独特的制度和区位优势,将继续发挥好门户、跳板
和中介人的独特角色,积极对接好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好国家“十
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
遇,发展好经济,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材料表明(  )
A.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 香港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具有相对主权的政治实体
C. 祖国是香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推动力量
D.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错误。我
国是单一制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应接受中央集
中统一领导,不享有相对主权,B错误。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香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中国人民,C错误。
材料表明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务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推
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D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第十三条
指出,个体工商户可以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者转型为企业。2023年
以来,淮安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推出“无须先注销再
新办,直接变更为企业”模式,发出“江苏省市场主体登记注册
综合管理平台”上线后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这说明(  )
A. 作为组成单位,我国地方政府权力是由中央政府授予的
B. 我国既发挥地方管理的主动性,又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C. 我国涉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均由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D. 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必须考虑地方利益的最大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故A不符合题
意。淮安市依据该条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推出“无须
先注销再新办,直接变更为企业”模式,这发挥了地方管理的主
动性,又保证了中央的统一领导,故B符合题意。我国涉及地方的
发展规划和政策由地方决定,故C表述错误。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
关系时,要照顾地方利益,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故D表述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于2024年1月13日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
表示:
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
流民意。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
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
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的主场一以贯之,意志坚
若磐石。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
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
各界人士一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
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的结构形式”的相关知识,对国台办发言
人的严正立场加以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现代国家得以存
在的法理依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
素。这次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
流民意。②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依法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管辖
权、自卫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
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③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
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必须服从中央的
管理,地方政权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在宪法和法律规定权限内
行使权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我们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
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与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一道,促
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
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可联系国家主权的地位、主权国家的权力、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