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 和平与发展
一、基础练
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
C.每个国家和民族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D.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只有8名运动员的叙利亚代表团入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对和平友谊坚定信念的呼唤,是对叙利亚人民顽强生命力的致敬。“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同爱同在。由此可见(  )
A.中国人民坚持公道正义,爱好和平
B.同爱同在共同谱写亚洲命运共同体
C.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D.国际关系的本质是追求公平和正义
3.1963年,中国与肯尼亚正式建交,60多年来,中肯两国始终并肩合作、携手发展,成为政治上彼此信赖的好朋友,经济上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更为中非合作树立了典范。这得益于双方(  )
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坚持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各自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④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理念,不断拓展两国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冷战结束以来,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等国家的民选政府由于不符合美国政府的要求,美国就攻击这些国家的制度,大肆宣扬这些国家是独裁、不民主的,并在这些国家培植反对势力,通过“颜色革命”加以推翻,导致这些国家动荡不安,甚至发生严重内战,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这说明(  )
①“颜色革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③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贫富悬殊的世界
④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严重损害他国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秘书长敦促下召开巴以局势紧急会议,对由阿联酋提交并得到100个国家支持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进行表决。草案得到13票赞成、1票弃权,就因美国行使否决权,投了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美国再次阻挠了停火呼吁。中方对此表示“极大失望和遗憾”,这说明(  )
①国际法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②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利益 ③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任重道远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11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全会以187票同意、2票反对、1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的决议。这是联合国大会连续第31次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的封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①美国一意孤行地推行霸权主义 ②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有其局限性 ③经济的发展为维系持久的和平提供强大动力 ④谈判与对话已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提升练
1.2023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不平安,加沙战火纷飞,俄乌冲突延续,欧洲恐袭警报不断。这些年,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军费占GDP比重普遍持续提高。美西方在全世界打着“绝对安全”的名义挑起冲突,转嫁矛盾,结果却陷入“越追求‘绝对安全’就越不安全”的悖论。此悖论的原因是(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面临着严峻挑战 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导致国际冲突加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1月3日,缅甸北部武装冲突的一枚炮弹落入我国,造成我国居民伤亡,我国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避免再次发生危害中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我国提出严正交涉(  )
①表明我国不允许任何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
②是因为上述冲突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员安全
③反映出局部冲突是导致世界不稳定的因素
④体现了战乱与冲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年来,一些地区冲突频发,个别国家借机谋取地缘战略私利,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阵营化”,以集团对抗取代对话合作,导致危机的影响外溢,国际政治经济剧烈动荡。中国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地区冲突危机的思路,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主体。材料主要说明(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③区域集团化干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革
④中国坚持主权国家平等观,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铺就当代的“丝路”;中欧班列、货运汽车、空中航班,化身当代的“驼队”。十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变为现实,各项合作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包括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峰会六国一致认为: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团结、包容、和睦才是中亚人民的追求,峰会六国将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的原因。
三、易错练
1.为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紧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部长宣言》并承诺:
采取步骤,以便利农产品贸易,改善全球粮食和农产品市场运转,提高长期韧性。 不实施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出口禁止或限制措施。 将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而采取的任何紧急措施的贸易扭曲作用尽可能降至最小,并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向贫弱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上述承诺(  )
①能够进一步重振各方对全球粮食贸易的信心
②彰显了各成员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
③表明国际合作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④有利于推动全球产业转移和粮食结构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在北京应约会见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时强调,推动中捷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遵守彼此政治承诺,尊重各自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维护好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希望捷方以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发展,促进相互了解,开展互利合作,这符合双方利益。这是基于(  )
①和平是发展的基础,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任何国家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利益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巴以冲突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截至2024年2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已整整四个月。以色列军队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之间的冲突还在激烈进行。持续的冲突也让加沙地带面临着灾难性的人道主义状况,其外溢效应也在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郑重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国际人道法,实现人道休战。可见(  )
①遵守国际法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②对立和冲突演变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④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时跟踪检测(四) 和平与发展
一、基础练
1.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危机,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B不符合题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符合题意。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错误。
2.A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只有8名运动员的叙利亚代表团入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对和平友谊坚定信念的呼唤,是对叙利亚人民顽强生命力的致敬,可见中国人民坚持公道正义,爱好和平,A入选。材料没有体现出共同谱写亚洲命运共同体,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和平问题,没有强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C排除。国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而不是追求公平和正义,D说法错误。
3.B 中肯两国始终并肩合作、携手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得益于双方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得益于双方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寻求共同利益,不断拓展两国合作的基础,①④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夸大了中肯两国的作用,③错误。
4.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并不是“颜色革命”,①错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针对不符合美国政府的要求的民选政府国家进行攻击和培植反对势力,通过“颜色革命”加以推翻,给这些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严重损害他国利益,②④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干涉他国内政,给他国带来严重的灾难,而材料未涉及当今世界的贫富悬殊,③不符合题意。
5.D 中方对此表示“极大失望和遗憾”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说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任重道远,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个别国家阻挠世界和平的进程,没有体现国际法是世界和平的保障,①排除。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共同利益,而不是各国利益,②排除。
6.A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反映出美国一意孤行地推行霸权主义,①符合题意。这是联合国大会连续第31次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的封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有其局限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协议,否决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没有涉及经济的发展为维系持久的和平提供强大动力,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没有涉及谈判与对话已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手段,④不符合题意。
二、提升练
1.A 美西方在全世界挑起冲突,转嫁矛盾,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全世界的动荡不安,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①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结果却损害了全世界的利益,这反映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符合题意。③表明的是当今和平的形势,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美西方的行为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因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且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排除。
2.C 材料不涉及干涉我国内政的相关内容,①不符合题意。上述冲突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员安全,为维护公民权益,我国提出严正交涉,②正确。局部冲突引发国与国关系紧张,是世界不稳定的因素,③正确。战乱与冲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但材料未体现对经济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3.B 个别国家谋取地缘战略私利,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阵营化”,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区域集团化干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革,②③不符合题意。中国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地区冲突危机的思路,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主体,说明中国坚持主权国家平等观,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④正确。
4.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性问题等使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合作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选择。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各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中亚峰会正是在各国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举行的。②中国和中亚发展中国家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受到民族冲突、宗教纷争、文化隔阂和霸权主义等因素的阻碍,中国—中亚峰会是为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解析:从时代主题、国际关系民主化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三、易错练
1.A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共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力更生,加强创新发展,③错误。这些承诺并不能推动全球产业转移,④错误。①②正确。
2.D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捷方应以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发展,促进相互了解,开展互利合作,这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利益,②④正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主导力量”说法错误,③不选。
3.B 巴以冲突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其外溢效应也在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国际人道法,这说明遵守国际法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故①符合题意;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而不是对立和冲突,故②说法错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故③表述错误;巴以冲突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这说明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④符合题意。
1 / 3(共29张PPT)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练
1.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
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单边主
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这表明(  )
A. 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
C. 每个国家和民族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D.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解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危机,未涉及中国的
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B不符合题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
命深入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
等一系列问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推动国
际关系民主化,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符合题意。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向多
极化发展,D错误。
2.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只有8名运动员的叙利亚代表团入场时,全场
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对和平友谊坚定信念的呼唤,是
对叙利亚人民顽强生命力的致敬。“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同爱同在。由此可见(  )
A. 中国人民坚持公道正义,爱好和平
B. 同爱同在共同谱写亚洲命运共同体
C. 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D. 国际关系的本质是追求公平和正义
解析: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只有8名运动员的叙利亚代表团入场
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是对和平友谊坚定信念的
呼唤,是对叙利亚人民顽强生命力的致敬,可见中国人民坚持公道
正义,爱好和平,A入选。材料没有体现出共同谱写亚洲命运共同
体,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和平问题,没有强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
发展的重大障碍,C排除。国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而不
是追求公平和正义,D说法错误。
3. 1963年,中国与肯尼亚正式建交,60多年来,中肯两国始终并肩合
作、携手发展,成为政治上彼此信赖的好朋友,经济上合作共赢的
好伙伴,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更为中非合作树立了典范。
这得益于双方(  )
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坚持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各自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④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理念,不断拓展两国合作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中肯两国始终并肩合作、携手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
福祉,得益于双方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推动
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得益于双方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
赢理念,寻求共同利益,不断拓展两国合作的基础,①④符合题
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
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主导了全球治理体系变
革”夸大了中肯两国的作用,③错误。
4. 冷战结束以来,利比亚、乌克兰、叙利亚等国家的民选政府由于不
符合美国政府的要求,美国就攻击这些国家的制度,大肆宣扬这些
国家是独裁、不民主的,并在这些国家培植反对势力,通过“颜色
革命”加以推翻,导致这些国家动荡不安,甚至发生严重内战,人
民生活困苦不堪。这说明(  )
①“颜色革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③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贫富悬殊的世界
④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严重损害他国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并不是
“颜色革命”,①错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针对不符合美国政府
的要求的民选政府国家进行攻击和培植反对势力,通过“颜色革
命”加以推翻,给这些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严重损害他国利益,
②④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干涉
他国内政,给他国带来严重的灾难,而材料未涉及当今世界的贫富
悬殊,③不符合题意。
5. 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秘书长敦促下召开巴以局势紧急
会议,对由阿联酋提交并得到100个国家支持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
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进行表决。草案得到13票赞成、1
票弃权,就因美国行使否决权,投了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美国
再次阻挠了停火呼吁。中方对此表示“极大失望和遗憾”,这说明
(  )
①国际法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②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利益 ③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任重道远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中方对此表示“极大失望和遗憾”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
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说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任重
道远,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个别国家阻挠世界和平的进
程,没有体现国际法是世界和平的保障,①排除。遵守国际法符合
各国共同利益,而不是各国利益,②排除。
6. 2023年11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全会以187票同意、2票反对、1票
弃权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
锁”的决议。这是联合国大会连续第31次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的封
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①美国一意孤行地推行霸权主义
②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有其局限性
③经济的发展为维系持久的和平提供强大动力
④谈判与对话已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反映出美国一意
孤行地推行霸权主义,①符合题意。这是联合国大会连续第31次支
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的封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
有其局限性,②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协议,否
决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没有涉及经济的发展为维系持久的和平提供
强大动力,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没有涉及
谈判与对话已成为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手段,④不符合题意。
二、提升练
1. 2023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不平安,加沙战火纷飞,俄乌冲突
延续,欧洲恐袭警报不断。这些年,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
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军费占GDP比重普遍持续提高。美西方在全
世界打着“绝对安全”的名义挑起冲突,转嫁矛盾,结果却陷入
“越追求‘绝对安全’就越不安全”的悖论。此悖论的原因是(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面临着严峻挑战
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导致国际冲突加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美西方在全世界挑起冲突,转嫁矛盾,在损害他国利益
的同时,造成全世界的动荡不安,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
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①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
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美西方追求“绝对安全”,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财力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结果却损害了全世界的利益,这反映
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符合题
意。③表明的是当今和平的形势,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美西方的行为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因为世界多极化的发
展,且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的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排除。
2. 2024年1月3日,缅甸北部武装冲突的一枚炮弹落入我国,造成我国
居民伤亡,我国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避免再次发生危害
中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我国提出严正交涉(  )
①表明我国不允许任何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
②是因为上述冲突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员安全
③反映出局部冲突是导致世界不稳定的因素
④体现了战乱与冲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材料不涉及干涉我国内政的相关内容,①不符合题意。
上述冲突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员安全,为维护公民权益,我国提出
严正交涉,②正确。局部冲突引发国与国关系紧张,是世界不稳定
的因素,③正确。战乱与冲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但材料未
体现对经济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3. 近年来,一些地区冲突频发,个别国家借机谋取地缘战略私利,试
图推动国际关系“阵营化”,以集团对抗取代对话合作,导致危机
的影响外溢,国际政治经济剧烈动荡。中国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地
区冲突危机的思路,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
等主体。材料主要说明(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③区域集团化干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革
④中国坚持主权国家平等观,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个别国家谋取地缘战略私利,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阵营
化”,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
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
区域集团化干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革,②③不符合题意。中国
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地区冲突危机的思路,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
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主体,说明中国坚持主权国家平等观,致
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④正确。
4.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亚
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
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铺就当代的“丝路”;中欧班
列、货运汽车、空中航班,化身当代的“驼队”。十年来,“一带
一路”从理念变为现实,各项合作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包
括中国和中亚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峰
会六国一致认为: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
团结、包容、和睦才是中亚人民的追求,峰会六国将加强机制建
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
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将中国—中亚
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中亚峰会成功
举行的原因。
答案: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
球化、全球性问题等使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合作成
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选择。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政治、经
济、安全、文化生态各领域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中亚
峰会正是在各国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举行的。②中
国和中亚发展中国家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重
要力量,然而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受到民族冲突、宗教纷争、
文化隔阂和霸权主义等因素的阻碍,中国—中亚峰会是为了推
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
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解析:从时代主题、国际关系民主化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三、易错练
1. 为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关于紧急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部长宣言》并承诺:
采取步骤,以便利农产品贸易,改善全球粮食和农产品市场运转,提高长期韧性。
不实施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出口禁止或限制措施。
将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而采取的任何紧急措施的贸易扭曲作用尽可能降至最小,并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向贫弱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上述承诺(  )
①能够进一步重振各方对全球粮食贸易的信心
②彰显了各成员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
③表明国际合作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④有利于推动全球产业转移和粮食结构的升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共
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力更生,加强创新发展,
③错误。这些承诺并不能推动全球产业转移,④错误。①②正确。
2. 2023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在北京应约
会见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时强调,推动中捷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
展,首先要遵守彼此政治承诺,尊重各自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互
不干涉内政,维护好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希望捷方以理性务实态
度看待中国发展,促进相互了解,开展互利合作,这符合双方利
益。这是基于(  )
①和平是发展的基础,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任何国家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利益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①错误。材料
强调捷方应以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发展,促进相互了解,开展互
利合作,这是基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任何国家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利益,
②④正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主导力量”说法错误,③不选。
3. 巴以冲突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既
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
截至2024年2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已整整四个月。以色列军
队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之间的冲突还在激烈进行。持续的冲突
也让加沙地带面临着灾难性的人道主义状况,其外溢效应也在冲击
地区和平稳定。中方郑重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国际
人道法,实现人道休战。可见(  )
①遵守国际法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②对立和冲突演变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④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巴以冲突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其外溢效应
也在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
国际人道法,这说明遵守国际法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故①
符合题意;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与冲突,而不是对立
和冲突,故②说法错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故③表述
错误;巴以冲突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
干预等外部因素,这说明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故④符合题意。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