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型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典型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的描述 典型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基础练
一、质点的判断
1.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落下帷幕,8月8日,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项目中,来自深圳的王柳懿、王芊懿夺得团体金牌。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为深圳添彩,下图为运动员在水中花样游泳照片。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位置时
B.研究运动员的动作难度时
C.研究运动员的入水时的动作
D.研究运动员的旋转姿态
3. 雄鹰飞行时扇动翅膀,情境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雄鹰从哪里移动到了哪里,就不必关心它的飞行姿态,而是把它看成一个点来描述它的运动。这里体现的物理方法是(  )
A.等效法 B.假设法 C.理想模型法 D.转换法
二、参考系的选取
4. 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运行在玉林北至南宁东的途中,高铁内静座的乘客发现自己是运动的,则该乘客选取参考系为(  )
A.车厢 B.邻座的乘客
C.远处的山峰 D.窗台上静止的水杯
5. 一群白鹭整齐的按“编队”在空中飞行,以其中一只白鹭A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是静止的
B.左侧的白鹭是静止的
C.拍摄者是静止
D.前方的大山是静止的
6.一位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发现临窗另一列火车B正向西移动,又看到另一侧窗外的树木也向西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A向东,火车B静止
B.火车A向东,火车B向西
C.火车A向西,火车B向西
D.火车A向东,火车B向东
三、路程与位移
7. 某卫星由一运载火箭从发射场的a点成功发射升空,飞行24分钟后,在离地面高度为200km的b处星箭分离,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火箭从a到b的运动轨迹时,可以把火箭视为质点
B.“24分钟”指的是时刻
C.火箭上升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200km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为200km
8. 小明同学在学校参加大扫除劳动,如图所示,有一棱长为的正方体箱子,小明推动箱子以右下方的棱为轴转动,则左下方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B., C., D.,
四、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
9.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10. 高速公路的测速有两种:一种是定点测速,定点测速不超过限速的10%不会被处罚;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区间测速由两个测速点组成,分别是区间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在起点记录通过的时刻,在终点再记录一次通过的时刻,根据区间的里程和前后两次时间间隔,确定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某段高速路上的定点测速提示牌如图甲所示,该路段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路段小车的区间限速为120
B.图乙中的100是指该区间大车行驶的最大瞬时速度
C.若小车某时刻瞬时速度达到35,但该小车不一定会受到处罚
五、平均速度的计算
12. 小球绕半径为R的圆轨道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小球的(  )
A.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B.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
C.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D.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
13. 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2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等于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的2倍,试求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  )
A.20m/s B.8m/s C.14m/s D.12m/s
14.周日下午天气晴朗,小明独自一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 D.
六、x-t图像
15. 一只无人机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无人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的位移为5m B.1s~3s内处于静止状态
C.0~1s内速度大小为5m/s D.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2m
如图所示为三个物体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出发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在0到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B.三者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C.甲的平均速率有可能等于丙的平均速率
D.丙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17.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6s时,质点在原点
B.t=3s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C.在t=0至t=6s间,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
D.质点的速度大小为0.67
七、加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8. 弹丸和足球均以的水平向右的速度与木板作用。弹丸的作用时间是,弹丸击穿木板后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变为,如图甲所示;足球与木板作用时间是,作用后足球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也为,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丸的加速度为 B.弹丸的加速度为
C.足球的加速度为 D.足球的加速度为
19.学校的400米运动场平面图如图所示,校运动会上,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最终取得80s的成绩;乙同学参加了100米短跑,以A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冲过终点线D瞬间的速度,最终取得11s的好成绩。求:
(1)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率。
(3)乙同学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0.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由于货车质量远大于摩托车质量,两者碰后货车的速度可视为不变)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为4s、3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八、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
21.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 >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22.(24-25高一上·四川凉山·期中)(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减小,位移在不断增大
B.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且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断增大
C.在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位移均在不断增大
D.在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增大,位移在不断减小
九、从v-t图像看加速度
23. (多选)如图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
D.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 B 的加速度
24. (多选)甲、乙两个同学从同一位置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甲开始运动计时60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加速时, B.20s时,两同学相距最远
C.40s时,两同学相遇 D.60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10m/s
能力练
如图所示,老鹰从空中加速扑向蹲地休息的小鸡,则(  )
A.研究老鹰飞行的姿态时,可将老 视为质点
B.研究老鹰飞行的轨迹时,可将老鹰视为质点
C.以老鹰为参考系,小鸡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老鹰是静止的
2. 高速动车组D2537列车从太原南站开往西安北站,其时刻表(部分)如下: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太原南站 - 6:26 -
大荔站 9:07 9:09 2分钟
渭南北站 9:27 9:29 2分钟
西安北站 9:53 - -
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列车一共运行了3小时27分钟
B.列车在渭南北站停留2分钟
C.列车6时26分从太原南站出发
D.列车从大荔站出发到达渭南北站用时18分钟
3.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某同学在观看直播时注意到,返回舱从高度3090m下降到高度2010m,用时约130s。这段时间内,返回舱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
A.8.3m/s B.15.5m/s C.23.8m/s D.39.2m/s
某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关系为x = 1+2t+3t2,则关于其速度与1s内的位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B.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6m
C.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
D.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
5. 甲、乙两辆电动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0至时间内,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2倍,且甲在至时间内的速度与0至时间内的速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在时刻相遇 B.0至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
C.0至时间内,甲的速度为 D.至时间内甲的位移
一篮球从离地面处静止释放,与地面碰撞后竖直向上运动至最大高度处,,空气阻力不计,忽略篮球和地面的碰撞时间,则全过程篮球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一、质点的判断
1. A
【详解】A.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位置时,不考虑其体积、大小,可以看做质点,故A正确;
BCD.研究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研究运动员的入水时的动作、研究运动员的旋转姿态,都需要考虑其体积、大小,不可以看做质点,故BCD错误。
故选A。
C
【详解】只关注雄鹰从哪里移动到了哪里,就不必关心它的飞行姿态,而是把它看成一个点来描述它的运动。这里体现的物理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故选C。
二、参考系的选取
3. C
【详解】如果乘客发现自己是运动的,那么他选择的参考系应该是与他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在这种情况下,远处的山峰是与乘客相对运动的,因此乘客会感觉自己是运动的。
故选C。
4. B
【详解】白鹭A在飞行,以白鹭A为参考系,地面、拍摄者和前方的大山是运动的。所有白鹭整齐飞行,相对静止,所以左侧的白鹭是静止的。

5.C
【详解】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说明火车A向东运动;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火车B正向西移动,则火车B可能静止不动,可能向西运动,也可能向东运动,但比火车A的速度小。所以“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C。
故选C。
三、路程与位移
6.A
【详解】A.研究火箭从a到b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忽略火箭的大小和形状,视为质点,选项A正确;
B.“24分钟”是火箭上升的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
C.火箭上升过程中的位移为a点到b的有向线段,大小大于200km,选项C错误;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为虚线轨迹的长度,大于200km,选项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BCD.正方体箱子以棱为轴转动了,由几何关系分析,箱子上点的位移为
而箱子上点实际的轨迹为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轨迹,所以箱子上点经过的路程为
故选C。
四、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理解
8.C
【详解】根据
运动员在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平均速度大,所用时间短。
故选C。
9.C
【详解】A.根据图乙可知,该路段小车的区间限速为,故A错误;
B.图乙中的100是指该区间大车行驶的最大平均速率,故B错误;
C.由于,则有
可知未超过定点测速的10%,从定点测速的角度该看,小车不会受到处罚,而区间测速的平均速率是否超过未知,无法判断该小车从区间测速的角度是否会受到处罚,故C正确;
D.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小车通过该区间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
故该小车未违反区间测速的限速规定,故D错误。
故选C。
五、平均速度的计算
10.B
【详解】小球绕半径为R的圆轨道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小球的位移大小为
小球的路程为
则小球的平均速率为
故选B。
11.D
【详解】设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汽车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D。
12.D
【详解】往返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的大小为零;
平均速率
故选D。
六、x-t图像
13.B
【详解】A.0~5s内的位移为,故A错误;
B.1s~3s内无人机的位置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0~1s内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
D.无人机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3m,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B.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则它们通过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都是,而平均速度公式为,可见,三个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看出,甲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故甲的路程大于丙的路程,时间相同,而平均速率公式为,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丙的平均速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乙丙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而平均速率公式为,可见它们平均速率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t=6s时,质点在处,A错误;
B.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在t=0至t=6s间,图像斜率不变,质点的速度为
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67m/s,方向沿x轴正方向,所以t=3s时,质点的速度不为零,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在t=0至t=6s间,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变,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在t=0至t=6s间,质点的速度大小约为0.67,其余时间速度情况未知,D错误。
故选C。
七、加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6.C
【详解】AB.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B错误;
C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若加速度大小为,则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1m/s,物体的位移每秒变化不等于1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7.A
【详解】A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弹丸的加速度为
故A正确,B错误;
CD.足球的加速度为
故CD错误。
故选A。
18.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0;(2)5m/s;(3)1m/s2,A指向D
【详解】(1)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全程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可知,平均速度为0
(2)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全程路程为400m,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可得
(3)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方向:A指向D
19.(1)有;(2)1∶1
【详解】(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

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a1=,a2=
所以有
八、加速度对运动的影响
20.C
【详解】因为初速度v >0,加速度a>0,可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不断增加,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加速到最大值,同时物体的位移一直增加。
故选C。
21.AC
【详解】AB.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的单向直线运动过程中,则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则速度减小越来越快,位移在不断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的直线运动过程中,则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位移在不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九、从v-t图像看加速度
22.AD
【详解】AB.根据图像可知,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B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3.AD
【详解】A.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甲、乙加速时,,选项A正确;
BC.前40s内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两人间距一直增加,40s时,两同学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选项BC错误;
D.由图像可知,60s时,乙的速度大小为10m/s,选项D正确。
故选A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