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5.1 延续文化血脉 同步课件(共41张PPT)+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5.1 延续文化血脉 同步课件(共41张PPT)+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5.1 延续文化血脉
总议题
从火虎表演读懂文化血脉的延续之道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58-6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组成、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4.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措施?
5.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内容?
7.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美德?
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火虎表演,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博主南翔的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责任意识
通过撰写火虎表演的宣传语,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火虎腾跃间
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环节一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人火相融”的舞蹈表演即火虎舞。顾名思义,即浑身危火之老虎。火虎表演是由山东邹城市平阳寺村周家根据普通的舞狮表演和民间的礼花筋表演综合演变而发明的,已有120余年历史。
其最初为驱赶虎患,后演变为祈福消灾、欢庆节日的艺术形式,是春节、庙会等重要场合的必备节目,2009年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议一议:请思考火虎表演是如何形成的?
议学提示:周家先人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知 识 总 结
1.中华文化的形成 P59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议学活动
飞花令
1.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参加活动。
2.每位代表依次说出一个中华文化?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2.中华文化的内容组成 P59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你思考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议学提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知 识 总 结
3.中华文化的特点 P59
①源远流长(纵向上)
②博大精深(横向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火老虎”由头、身、尾组成,表演者穿戴特定装备,通过抖动、搔痒打斗等动作,带动全身及长尾火花四溅,形成十几米的壮观火花舞,深受观众喜爱。因表演环境严苛、道具工艺复杂及原材料野生麻稀有,该艺术曾濒临灭绝。
近年凤台县文化部门经抢救性挖掘、鼓励多支队伍学习传承,使其重现淮河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为什么火虎表演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议学提示:因为其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知 识 小 结
4.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P59
“创造力”:《中国诗词大会》、《逃出大英博物馆》等热播;文化遗产走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互联网经济”翅膀。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包容力”:在对待外来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
知 识 小 结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P59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4.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火虎表演造型源于民间虎图腾崇拜,动作脱胎于农耕生活,烟火形式承续驱邪纳福民俗,是民众集体记忆载体,承载生活智慧与精神寄托。
抗战时期,艺人们融入虎的勇猛意象,以火花狂舞隐喻军民抗敌斗志,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号角,彰显生命力。
新时代,火虎表演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材料里体现了几种文化?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议学提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
知 识 拓 展
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
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五多年文明历史中创造的智慧结晶
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的
内在联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
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知 识 小 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知 识 拓 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既呈现于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及其成果。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火虎表演前,匠人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他们要用白蜡条编织虎头虎尾,以带孔木板拼接虎身,再在虎衣上插满3600根手工卷制的火药捻子。每根捻子的火药配比都需精确至克,稍有偏差便可能影响表演效果,甚至引发危险。
议一议:网友说:这个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吗,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议学提示:不认同,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知 识 小 结
三、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P60-61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火虎表演”的火爆离不开这位拥有6000万粉丝的博主南翔。
他拜师湖南炭花舞传承人,在千度炭火中舞铁链;还去山东邹城记录“火老虎”的极限20秒。他用短视频“快节奏”包装非遗“慢功夫”,让年轻人感叹“老祖宗的审美很赛博朋克”。
他说,“非遗不应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应炸裂、热血、让人起鸡皮疙瘩”。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博主南翔为什么要通过镜头记录“火虎表演”呢?你看视频时有什么感受?
议学提示:因为年轻一代可以由此认识火虎表演,文化传承的种子得以播撒,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此刻凝聚,。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骄傲,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
知 识 小 结
四、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P61-62
(1)文化自信的内涵: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知 识 小 结
四、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P61-62
(2)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关于火虎传承,非遗保护机构与消防专家合作研发新型防火材料,替代传统防护中用水打湿的单被。AR技术领域,一位00后UP主成功实现数字空间中的火虎复刻,为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
看到“火老虎”的炸裂美学,网友说,他们以火驱邪、以虎喻勇,将战争记忆转化为祈福之舞。演员身上的每一颗火星,都是对苦难的戏谑,对生命的礼赞。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议学提示:可以从国家、公民等不同角度回答此问题。
知 识 小 结
四、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P61-62
(3)文化自信的措施: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公民: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补充)
博主南翔
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
环节二
环节二:博主南翔,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
博主南翔说,初闻山东邹城火虎故事,深受触动,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渴望。
他深知需深入掌握精髓,方能让火虎重现辉煌,虽遭传承人黄生花多次拒绝,但其执着终打动对方,得以受教。火虎表演结束,南翔忘却后背被火花灼烧的剧痛,腾跃间满是破茧成蝶的决绝。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博主南翔的言行展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议学提示:坚守执着、敬畏传承、不畏艰辛;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等。
知 识 小 结
五、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4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地位)
②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作用)
③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重要性)
④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必要性)
环节二:博主南翔,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
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规则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知 识 小 结
六、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P63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主要内容: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环节二:博主南翔,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
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使命!
请填写“美德行动卡”,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
美德行动记录卡
在社会生活中,我要 ;
在学校生活中,我要 ;
在家庭生活中,我要 ;
...
爱护公物
帮助同学
孝顺父母
议学活动
知 识 小 结
七、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P65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烈焰腾跃的光芒里,
藏着非遗传承的滚烫密码
环节三
环节三:烈焰腾跃的光芒里,藏着非遗传承的滚烫密码
火虎腾跃的光芒,照亮非遗传承之路。这路上有表演者的热血,有文化基因的厚重,也有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现请你为“火虎表演”写一段宣传语向世人介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的火虎表演,让千年绝技,永远鲜活,永远跳动着民族的文化脉搏。
议学延伸
课 堂 小 结
延续文化血脉
美德万年长
中华文化根
青少年如何弘扬传统美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形成、组成、特点(是什么)
传统美德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弘扬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什么)
文化自信的含义、重要性及践行
随 堂 练 习
1.(2025·河南驻马店·期末)文化类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结合汉字的生活情境与历史场景,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演变,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观看该纪录片,有利于我们( )
①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②感受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③领略汉字之美,发现汉字魅力
④增强文化认同感,抵制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②:“无与伦比”说法过于绝对,各国文化都具有独特价值,故②说法错误;
④:我们要吸收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故④说法错误;
2.(2025·四川宜宾·期末)《2024中国诗词大会》萃取提炼“春天、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十大主题,尽展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国诗词大会》历经九载而魅力不减,其秘诀在于( )
①创造正面情感体验,避免负面情绪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前行力量
③只产生正面情绪体验,对成长有益
④通过诗词传递情感,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①:情绪是复杂多样的,生活中负面情绪不可避免,《中国诗词大会》不能避免负面情.
③:观看节目会产生多种情绪体验,不只是正面情绪,“只产生正面情绪体验”说法过于绝对.
3.(2025·广西·中考真题)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下列选项能突出体现这一特性的有( )
①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果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作品代代相传
④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①:敦煌文化体现的是中外文明交流融合,侧重包容性而非时间上的延续,故①不符合题意;
④:四大发明强调科技成就的代表性,未直接体现文明延续过程,故④不符合题意;
4.(2025·福建·中考真题)2024年10月,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大保护力度,推动将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上述要求旨在( )
①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推进乡村振兴
②加大文化创意力度,规范旅游行业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城乡差别
④用好传统村落资源,传承中华文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②:题干提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未提及“规范旅游行业”;
③:“消除城乡差别”表述绝对化,政策目标为缩小差距而非完全消除;
5.(2025·吉林·中考真题)浏览新闻,回答问题。
【新闻一】2024年12月4日,“春节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二】2025年1月28日,首个“非遗版”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百余种非遗穿插其间,确山铁花、咸阳剪纸、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等非遗代表性元素至加AR、裸眼3D等技术,使非遗又焕发光彩。
(1)新闻一有利于我们坚定哪方面自信?
(2)新闻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3)宣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为学校设计一种宣传方式。
【答案】
(1)文化自信。
(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3)示例:制作板报或校园广播宣传或手抄报宣传等。
【分析】考点考查: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特点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5.1 延续文化血脉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道德修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参见 2022版 新课标 P15)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责任意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2.课时教材分析
《延续文化血脉》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题。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本框题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来源、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而认识到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二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理解美德的价值,进而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学情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打牢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坚定文化自信。
(2)教学难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火虎表演,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博主南翔的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责任意识:通过撰写火虎表演的宣传语,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6.设计意图
“不管会不会失传,都值得被我们铭记。” 近日,知名视频博主南翔发布的非遗 “火虎” 表演视频引发网络热潮。视频里,表演者身披虎型道具,全身插满 3600 根火捻,夜色中舞动时火光四射,场面震撼人心。
据此,本课设计三个环节: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环节二,博主南翔身上,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环节三,烈焰腾跃的光芒里,藏着非遗传承的滚烫密码。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透过 “山东非遗火虎”,深入学习 “延续文化血脉” 的深刻内涵。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铜钹声撕开夜幕的刹那,一只“浴火之虎”在爆裂光焰中诞生,千年文明的记忆也在这跳动的火光中苏醒。
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山东非遗火虎”学习《延续文化血脉》。
(设计意图:此设计以 “浴火之虎” 场景开篇,借强烈感官冲击引学生兴趣。点明火虎与千年文明的关联,为探究文脉铺垫。以其为载体学 “延续文化血脉”,让抽象主题具象化,助学生理解认同文化传承。)
(2)自主学习:
(3)新课讲授
环节一:火虎腾跃间藏着怎样的中华文脉密码?
议学情境:“人火相融”的舞蹈表演即火虎舞。顾名思义,即浑身危火之老虎。火虎表演是由山东邹城市平阳寺村周家根据普通的舞狮表演和民间的礼花筋表演综合演变而来的,已有120余年历史。
其最初为驱赶虎患,后演变为祈福消灾、欢庆节日的艺术形式,是春节、庙会等重要场合的必备节目,2009年入选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议一议:请思考火虎表演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周家先人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师总结:1.中华文化的形成 P59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议学活动:飞花令
1.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参加活动。
2.每位代表依次说出一个中华文化?
议一议:请从图中总结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议学情境: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火老虎”由头、身、尾组成,表演者穿戴特定装备,通过抖动、搔痒打斗等动作,带动全身及长尾火花四溅,形成十几米的壮观火花舞,深受观众喜爱。
因表演环境严苛、道具工艺复杂及原材料野生麻稀有,该艺术曾濒临灭绝。
近年凤台县文化部门经抢救性挖掘、鼓励多支队伍学习传承,使其重现淮河畔,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为什么火虎表演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学生:因为其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教师总结: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议学情境:
火虎表演造型源于民间虎图腾崇拜,动作脱胎于农耕生活,烟火形式承续驱邪纳福民俗,是民众集体记忆载体,承载生活智慧与精神寄托。
抗战时期,艺人们融入虎的勇猛意象,以火花狂舞隐喻军民抗敌斗志,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号角,彰显生命力。
新时代,火虎表演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材料里体现了几种文化?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
教师总结: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在联系: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
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
议学情境:火虎表演前,匠人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他们要用白蜡条编织虎头虎尾,以带孔木板拼接虎身,再在虎衣上插满3600根手工卷制的火药捻子。每根捻子的火药配比都需精确至克,稍有偏差便可能影响表演效果,甚至引发危险。
议一议:网友说:这个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吗,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不认同,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议学情境:“火虎表演”的火爆离不开这位拥有6000万粉丝的博主南翔。
他拜师湖南炭花舞传承人,在千度炭火中舞铁链;还去山东邹城记录 “火老虎” 的极限 20 秒。他用短视频 “快节奏” 包装非遗 “慢功夫”,让年轻人感叹 “老祖宗的审美很赛博朋克”。
他说,“非遗不应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应炸裂、热血、让人起鸡皮疙瘩。”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博主南翔为什么要通过镜头记录“火虎表演”呢?你看视频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因为年轻一代可以由此认识火虎表演,文化传承的种子得以播撒,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此刻凝聚,我们应该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骄傲,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
教师总结: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P61-62
(1)文化自信的内涵: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议学情境:关于火虎传承,非遗保护机构与消防专家合作研发新型防火材料,替代传统防护中用水打湿的单被。AR技术领域,一位00后UP主成功实现数字空间中的火虎复刻,为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
看到“火老虎”的炸裂美学,网友说,他们以火驱邪、以虎喻勇,将战争记忆转化为祈福之舞。演员身上的每一颗火星,都是对苦难的戏谑,对生命的礼赞。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可以从国家、公民等不同角度回答此问题。
教师总结:
(3)文化自信的措施: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公民: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补充)
(设计意图:本设计以火虎表演为线索,通过多个议学情境和飞花令活动,层层引导学生探究文化形成、特点及传承。从火虎的起源、发展到当代传承,结合具体案例解析文化内涵、传承意义及文化自信,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助学生理解并认同文化传承,培养文化自信与责任感。)
过渡语:火虎表演的传承密码藏在技艺里,也藏在为其奔走的人身上。当非遗火虎因博主南翔的镜头被更多人看见,这份关注背后,是怎样的坚守与热忱?让我们聚焦南翔,探寻他身上闪耀的传统美德基因。
环节二:博主南翔藏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基因?
议学情境:博主南翔说,初闻山东邹城火虎故事,深受触动,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渴望。
他深知需深入掌握精髓,方能让火虎重现辉煌,虽遭传承人黄生花多次拒绝,但其执着终打动对方,得以受教。火虎表演结束,南翔忘却后背被火花灼烧的剧痛,腾跃间满是破茧成蝶的决绝。
议一议:结合议学情境,请思考:博主南翔的言行展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坚守执着、敬畏传承、不畏艰辛;因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等。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64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地位)
②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作用)
③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重要性)
④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必要性)
议学活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9.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议学情境: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使命!
请填写“美德行动卡”,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
学生:青少年要践行传统美德并身体力行。
教师总结:七、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怎么办)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设计意图:此设计以博主南翔事例为载体,通过议学引导学生从其言行中提炼传统美德,结合教材明确弘扬原因、内容及践行方式。既让学生具象感知美德内涵,又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最后以 “美德行动卡” 推动实践,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助力学生肩负传承弘扬传统美德的使命。)
过渡语:南翔的坚守让我们看见传统美德的力量,而这份力量更在火虎的烈焰中延续。当火光划破夜空,那跃动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传承的密码。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烈焰腾跃的光芒里,探寻非遗传承的滚烫密码。
环节三:烈焰腾跃的光芒里,藏着非遗传承的滚烫密码
【议学延伸】火虎腾跃的光芒,照亮非遗传承之路。这路上有表演者的热血,有文化基因的厚重,也有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现请你为“火虎表演”写一段宣传语向世人介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的火虎表演,让千年绝技,永远鲜活,永远跳动着民族的文化脉搏 。
(设计意图:此设计通过宣传语展现火虎表演的深厚文化意义,凸显其承载的民族脉搏与千年绝技价值。旨在让世人知晓其文化内涵,激发关注与热爱,助力非遗传承,让火虎表演在时代中永葆鲜活,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8.板书设计
9.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山东非遗火虎展开,探寻其文脉密码,感受博主南翔所体现的传统美德,解读非遗传承密码。火虎的震撼表演直击人心,让我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从南翔身上,我们理解了坚守、热爱等传统美德的内涵。课堂也让我们明晰,传承非遗是每个人的责任。愿我们都能肩负使命,成为文化血脉的延续者,让火虎烈焰永不熄灭,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10.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火虎为载体,串联起文化与美德传承,生动的情境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大家在感受火虎魅力的同时,也领会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美德。不过,课堂对非遗传承具体路径的探讨可更深入,学生实践环节时间稍显不足。后续可增加案例讨论,助力学生更清晰地知晓如何参与传承,进一步提升课堂实效性,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更牢固地扎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