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社会生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识社会生活 教案

资源简介

《认识社会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假期生活和社会参与经历,认识社会生活特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初步培养学生公用意识、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2)通过探讨环境保护等活动理解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培养责任意识,树立“积极融入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认识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从具体生活情景中抽象出“社会生活公共性”的内涵,分析社会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理性的社会参与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暑假生说分享交流会
思考:
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及表现呢?结合暑假生活的经历,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社会?
教师小结:我们每天都发生很多有趣的、和社会产生交互的事情,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在暑假生活中,我们通常通过多种方式包括社会实践、媒体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我们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暑假趣事的分析过程过程也为本课的重点“我与社会”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活动1:李铭的一天】
请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思考:
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教师总结: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李铭通过陪长辈健身、陪妈妈买菜、去敬老院服务、和爸爸讨论电视节目等活动来了解社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多种活动,如观看奥运会、旅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劳动、展览、关心国家大事等。因此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日常观察;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如阅读报刊;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查询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李明的一天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日常生活中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
知识小课堂:
1.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包括日常观察;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如阅读报刊、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上网查询等。
【活动2:中国的一天】
播放视频《中国24小时》
思考:
(1)《中国24小时》展现的内容是什么?
(2)说明我们的社会生活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也展示了什么是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联想我们身边的世界,每时每刻、每个地方都在发生在不同的故事,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同学们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同学们的归纳能力。
知识小课堂:
2.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也展示了什么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活动3:成长的脚步】
展示材料:
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通过对情境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我们的长大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身边的世界也越来越大,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新的认知和更深入的体会,我们身边的社会空间也再不断拓展,我们能接触到的世界也越来也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感受身边的社会空间并分析总结。
知识小课堂:
3.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拓展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我们对社会的认识也越来也丰富。
【活动4:小华的日记——暑期生活】
思考:
小华假期做了哪些事情呢?
(2)这些事情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技能的不断提升,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华暑期生活的分析,获得不同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活动4:小华的日记——繁华夜市的背后】
思考:
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身边的社区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给社区写信提出治理意见等方式,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献计献策,为美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和分析加强同学们对身边社区环境的关注,提升同学们的责任感。
【活动4:小华的日记——社会实践观察】
阅读材料
思考:
你还了解哪些国家大事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师总结: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的青少年也要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因此我们要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和分析加强同学们对国家大事和国家发展的关注,提升同学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知识小课堂:
4.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从个人角度讲,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从社会角度看,我们会更加关注社会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对国家,我们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在社会中,社会交往会形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积累会使得我们社会经验不断增长,从而提高个人的才干本领。
【活动5:小华的假期规划】
阅读材料
思考:
小华在社会中的身份是什么?承担了什么责任呢?
想一想,这些身份包含了哪些社会关系呢?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角色。如:小华是妈妈的儿子,有帮忙做家务的责任;是学生,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是社区的建设者,要共建美好社区;是邻居,要一起放松心情;是哥哥,要帮弟弟克服学习困难等等。这些角色大致包含了三种类型的关系,像儿子、哥哥这类家庭成员关系,叫做血缘关系,由于社会分工基础相同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事、同学,属于业缘关系,最后是由于地域上临近而形成的关系如邻居等,叫做地缘关系。因此我们的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多元的。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和分析使同学们对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有初步的判断和了解,加强同学们的判断分析能力。
知识小课堂:
5.人和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角色。
6.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三)随堂练习
1.上学路上,小茗看到十字路口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着行人闯红灯的信息;午休时,小茗用手机在网上买了一件球衣;下午,小茗和外国友人进行了良好的英语沟通;晚间,他与爸爸一起观看世界杯,为喜欢的球队加油。小茗同学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有( D )
①留意观察身边的生活小事 ②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通信手段
③与外国友人的交流 ④静思,独立学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面活动属于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D )
①去敬老院教老人使用手机上网
②在家做作业
③收看新闻联播
④参观辽宁省科技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2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升国旗仪式。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和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友人一起齐聚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可见( D )
A.人们在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B.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C.每个人都要观看一次升国旗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体验社会生活
4.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答案:合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不仅让同学们对社会生活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里,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主动融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区的美好和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作业布置
刚刚过去的暑假,你去过哪些地方?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2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