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对下面语句中的“逻辑”所表达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观点,论调
②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规律与规则
③我们要善于逻辑的思维和明确的表达思想——逻辑学
④“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理论,论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如果有人因此说这句话违背逻辑,那么此人所说的“逻辑”是指(  )
A.客观规律 B.思维规律
C.逻辑学 D.理论观点
3.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④美国“长臂管辖”的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有多种含义。下列说法中,“逻辑”一词的含义相同的是(  )
①出现重复,部分原因是术语上的缺点,部分原因是缺乏逻辑修养
②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③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④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不要互相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于1819年写的《西风颂》中的一句话,这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自然的逻辑,也是人生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  )
A.客观事物的规律 B.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
C.思维的规律 D.一门学科,逻辑学
知识点二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6.(2024·河北石家庄月考)在某种意义上,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学科,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的,也不像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是最容易的学科。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简单的、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逻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狭义逻辑学是指(  )
A.辩证逻辑 B.形式逻辑
C.演绎逻辑 D.数学逻辑
7.形式逻辑也叫普通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时经常运用的一种必要的逻辑工具。形式逻辑(  )
①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②不研究“规律”意义上的“逻辑” ③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④核心任务是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并且刚刚天下雨了,所以现在地一定湿了。”此论证中(  )
①“天下雨了”是论题 ②“天下雨了”是论据
③“地一定湿了”是论题 ④“地一定湿了”是论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4·山东济南月考)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逻辑”一词,会出现很多与“逻辑”有关的词语: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科学逻辑、经济逻辑、法律逻辑、语言逻辑等。正像“逻辑”有不同用法一样,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列关于狭义的逻辑学判断正确的是(  )
A.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狭义的逻辑学
B.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通常被指为狭义的逻辑学
C.人们把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统称为狭义的逻辑学
D.狭义的逻辑学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整风报告时,批评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他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批驳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的诬蔑时指出,……但是国民党人却说:“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唯一的证据,就是共产党联合了各界人民创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国解放区。这些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相同,无怪乎很多问题都讲不通了。
1958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干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
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提到的“逻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1.B ②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③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规律与规则,不选。
2.B 说这句话违背逻辑的人,是在说这句话中存在违背思维规律与规则的错误,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3.D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与题意不符。②中的“逻辑”指逻辑学这门学问,不选。③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当选。④中的“逻辑”指思维方法,符合题意。
4.D ①中“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②中“战争的自然逻辑”意指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③中“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④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故③④含义相同。
5.A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自然规律,这里的“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A入选,B、C、D不选。
6.B 随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通常被指为狭义的逻辑学,B符合题意。辩证逻辑、演绎逻辑、数学逻辑都不是狭义逻辑学的概念,A、C、D不符合题意。
7.A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①③符合题意。形式逻辑研究思维规律及逻辑规律规则,②说法错误。辩证逻辑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8.C 论题就是要论证的问题,材料中论题很明显就是“地一定湿了”,而作为推理理由的论据就是“天下雨了”,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9.B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①③正确。正确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②错误。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而且,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有一定的意义,值得推敲,④错误。
10.B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通常被指为狭义的逻辑学,A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学等,C说法错误。辩证逻辑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与思维方法,D说法错误。
11.材料中“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要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
解析:由“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可联系“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由“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可联系“逻辑”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由“要学一点逻辑”可联系“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
3 / 3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关知识。 2.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进行科学思维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     ”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     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
(1)含义: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    ,把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称为    。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
(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其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     的规律和规则。
(3)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2.推理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    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     。
3.论证与论辩
论证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    ”。
论辩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想一想
(1)《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论证过程需要哪些要素?
提示:                                                                                      
(2)“逻辑,即规律”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辨一辨
有同学认为:逻辑学就是哲学。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提示:                                                                                                                                 判一判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规律。(  )
(2)“写文章要讲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  )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是由思想的具体内容决定的。(  )
1.教材P7“探究与分享”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提示: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指逻辑学这门学问。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第一个指逻辑学这门学问;第二个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第一个指思维方法,第二个、第三个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2.教材P8“探究与分享”
查阅资料,谈谈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提示:逻辑学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形式逻辑是从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相对应,主要是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来划分的。哲学认识论是从个别与一般的前提和结论关系来看归纳逻辑的。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论辩逻辑是逻辑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都是应用逻辑的分支学科。
3.教材P9“探究与分享”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真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提示: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小明的推理形式结构是有效的,小芳的推理形式结构是无效的。
议题一 “逻辑”有哪些含义
【情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世界历史的逻辑”。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答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的同学说,“我不学逻辑,照样会运用概念、判断,会推理,也会论证。”不学形式逻辑,你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学了形式逻辑,就可以由盲目性变为自觉性。
探究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请说明情境中“逻辑”的不同含义,并分析其关系。
全面认识“逻辑”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主要含义有
(1)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2)某种理论、观点。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
(3)思维的规律、规则。例如:“某篇文章逻辑性强。”“某个说法不合逻辑。”“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
(4)逻辑学或逻辑知识。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1.(2024·重庆开学考)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下列对“逻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②“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知识”——这里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创作者更多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需要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A.真实的面目 B.客观的规律
C.生活的感受 D.思维的规则
3.(2024·山东德州月考)“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论断前后的“逻辑”一词分别指(  )
A.逻辑规律 规则规律
B.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C.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D.逻辑学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议题二 如何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情境】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逻辑思维是一种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如今我们处于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有的人年龄很大,阅历不少,甚至教育程度能达到大学亦或更高的程度,却依然没有分析与判断的能力,面对信息无法断定其真伪。一些人被各种迷信或谣言信息所左右,甚至有些人由于无法甄别信息而被骗财骗色……大学生学费被骗的新闻就出了不少,还有大学教授被骗千万元,某明星被骗……正是由于很多人对信息没有思考、推理、质疑以及应对的能力,悲剧才不断发生。反观我们的孩子往往沉浸在各种网络平台无厘头的玩笑和逗乐中,对很多信息没有辨别、质疑、推理的能力,极有可能再酿悲剧。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学看似冷门,但事实上,逻辑学的应用之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然而很多人对于“逻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这导致他们难以分辨出常见的逻辑谬误,进而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判断。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系统学习关于逻辑学的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生活中。
探究 (1)什么是广义逻辑学和狭义逻辑学,二者关系如何?
(2)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论辩?形式逻辑与论证、论辩有何联系?
全面认识逻辑学
(1)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2)“逻辑学科”应包含三个层面:其一是逻辑本体学科,又可称之为对象逻辑,它是以演绎逻辑为核心,同时包容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逻辑学科群;其二是研究对象逻辑基本问题或哲学问题的元逻辑学科;其三是对对象逻辑原理进行系统性推广和运用的应用逻辑学科。从对象逻辑到应用逻辑,其间的桥梁是逻辑科学方法论学科,包括演绎逻辑科学方法论、归纳逻辑科学方法论以及辩证逻辑科学方法论。
1.听说《逻辑与思维》很烧脑,小华同学想网购逻辑学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那么多的“逻辑学”: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论辩逻辑……而且,逻辑学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你认为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是(  )
①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②狭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③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包含辩证逻辑 ④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是狭义逻辑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们知道“人是会推理的动物”。单凭“会推理”并不能把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区别开来,其他高等动物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  )
①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
②在于人可以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 ③在于人可以在“推理”的指导下去完成一些活动 ④在于人可以将“推理”传承给下一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下述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该推理从反面提醒我们,要保证推理的结论为真(  )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所有的橘子都不是苹果, 所以,所有的橘子都不是水果。
①必须保证推理的前提为真 ②必须遵循推理的规律与规则 ③必须运用正确的推理形式结构 ④必须认真学习逻辑理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规律与规则 2.思维方法 3.实际思维
二、1.(1)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2)真结论 (3)基础
2.(1)前提 (2)形式结构 3.论证 论辩
想一想
 (1)提示:论据和理由、论点和结论、论证方法和过程。
(2)提示:不正确。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辨一辨
 提示:①逻辑学研究“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属于思维科学。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判一判
 (1)× (2)× (3)×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①材料中“世界历史的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方法”中的“逻辑”都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思维方法”;“学逻辑”和“形式逻辑”中的“逻辑”都指“逻辑学”。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跟踪训练
1.D “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规律,①错误。“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方法,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2.B “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说明的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因此材料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的规律,A、C、D排除,B正确。
3.D “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因此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指马克思留下了阐析有关资本问题的思维方法,可见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D正确。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1)提示:①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随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而把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称为辩证逻辑。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②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2)提示:①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才能在论证和论辩中使用有效推理,从而增强说服的效果。
跟踪训练
1.B 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是狭义的逻辑学,③错误,①④正确。狭义逻辑学仅指形式逻辑,②错误。
2.A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就产生了逻辑思想,将这样的思想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①②正确。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都可以在推理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活动,并传给下一代,无法体现人类与高等动物的区别,③④不选。
3.C 题干中的推理之所以得出假结论,是因为没有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与规则,没有正确运用推理形式结构,故推理必须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与规则,正确运用推理形式结构,②③符合题意。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所有的橘子都不是苹果,这个推理的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但结论是假的,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真学习逻辑理论,且学习了逻辑理论,还必须科学地应用,④排除。
5 / 5(共62张PPT)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辨析常见的逻辑错
误,掌握形式逻辑
的三个基本规律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的基本规
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关知识。
2.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
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进行科学思维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或者与“规律”
同义,或者指“逻辑 ”,或者指认识问题的某种
“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
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 ”意义上的“逻
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3. 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
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
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际思维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 逻辑学
(1)含义: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
,把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称为辩
证逻辑。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不仅
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
(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其核心
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 的规律和规则。
(3)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
学的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
必要条件。
形式逻
辑 
真结论 
基础 
2. 推理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 推导结论,前提作
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
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 。
前提 
形式结构 
3. 论证与论辩
论证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
了通常所说的“ ”。
论辩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
“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
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论证 
论辩 
想一想
(1)《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的决定(草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论证过程需要哪些
要素?
提示:论据和理由、论点和结论、论证方法和过程。
(2)“逻辑,即规律”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
务的。
辨一辨
有同学认为:逻辑学就是哲学。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提示:①逻辑学研究“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
的“逻辑”,属于思维科学。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
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判一判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规律。 ( × )
(2)“写文章要讲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 ( × )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是由思想的具体内
容决定的。 ( × )
×
×
×
1. 教材P7“探究与分享”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提示: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指逻辑学这
门学问。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
助长——第一个指逻辑学这门学问;第二个指规律,即学习
的规律。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
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第一个指思维方法,第二个、第三
个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
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
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
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2. 教材P8“探究与分享”
查阅资料,谈谈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
提示:逻辑学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形式逻辑是从形
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研
究思维规律的。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相对应,主要是从前提与结论
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来划分的。哲学认识论是从个别与一般的前
提和结论关系来看归纳逻辑的。法律逻辑、科学逻辑和论辩逻辑是
逻辑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都是应用逻辑的分支学科。
3. 教材P9“探究与分享”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是真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
什么?
提示: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
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小明的推理形式结构是
有效的,小芳的推理形式结构是无效的。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逻辑”有哪些含义
【情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所
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世界
历史的逻辑”。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
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
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
是学好答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
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的同学说,“我不学逻辑,照样会运用概念、判断,会推理,也会
论证。”不学形式逻辑,你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就带有
一定的盲目性,学了形式逻辑,就可以由盲目性变为自觉性。
探究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请说明情境中“逻辑”的不同含义,
并分析其关系。
提示:①材料中“世界历史的逻辑”中的“逻辑”与“规律”同义;
“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方法”中的“逻辑”都指“逻辑规
律与规则”或“思维方法”;“学逻辑”和“形式逻辑”中的“逻
辑”都指“逻辑学”。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
究对象。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
法”。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
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
把握“规律”服务的。
全面认识“逻辑”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主要含义有
(1)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
向前发展。”“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
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2)某种理论、观点。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是哪一家的逻辑!”“‘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
者所奉行的逻辑。”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
管理之道。
(3)思维的规律、规则。例如:“某篇文章逻辑性强。”“某个说
法不合逻辑。”“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人们
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
(4)逻辑学或逻辑知识。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
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
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1. (2024·重庆开学考)在现代汉语里,“逻辑”是个多义词。下列
对“逻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理论、观
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②“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
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里
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逻辑
知识”——这里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  “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规
律,①错误。“揭露霸权主义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指的是
思维方法,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2.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创作者更多
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需要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
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A. 真实的面目 B. 客观的规律
C. 生活的感受 D. 思维的规则
解析:  “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
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说明的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
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因
此材料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的规律,A、C、D排除,B正确。
3. (2024·山东德州月考)“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
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这一问
题。”这一论断前后的“逻辑”一词分别指(  )
A. 逻辑规律 规则规律
B.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C. 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D. 逻辑学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解析:  “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
学的专门著作,因此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
《资本论》的逻辑”指马克思留下了阐析有关资本问题的思维方
法,可见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
法’”,D正确。
议题二 如何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情境】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
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逻辑思维是一种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
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如今我们处于网络发达的
时代,每个人每天都会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有的人年龄很
大,阅历不少,甚至教育程度能达到大学亦或更高的程度,却依然没
有分析与判断的能力,面对信息无法断定其真伪。
一些人被各种迷信或谣言信息所左右,甚至有些人由于无法甄别信息
而被骗财骗色……大学生学费被骗的新闻就出了不少,还有大学教授
被骗千万元,某明星被骗……正是由于很多人对信息没有思考、推理、
质疑以及应对的能力,悲剧才不断发生。反观我们的孩子往往沉浸在
各种网络平台无厘头的玩笑和逗乐中,对很多信息没有辨别、质疑、
推理的能力,极有可能再酿悲剧。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
实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学看似冷门,但事实上,逻辑学的应用之广远远超出我们的
想象。然而很多人对于“逻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这导致他
们难以分辨出常见的逻辑谬误,进而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决策和判
断。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系统学习关于逻辑学的知识,并
将它们应用到生活中。
探究 (1)什么是广义逻辑学和狭义逻辑学,二者关系如何?
提示:①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
学。随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
式逻辑,而把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称为辩证逻
辑。狭义的逻辑学通常指形式逻辑;广义的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
辑,也包括辩论逻辑等。②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
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
要条件。
(2)什么是论证?什么是论辩?形式逻辑与论证、论辩有何联系?
提示:①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
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
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
点,就构成了“论辩”。②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遵循
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才能在论证和论辩中使用有效推理,
从而增强说服的效果。
全面认识逻辑学
(1)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
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2)“逻辑学科”应包含三个层面:其一是逻辑本体学科,又可称
之为对象逻辑,它是以演绎逻辑为核心,同时包容归纳逻辑和
辩证逻辑的逻辑学科群;其二是研究对象逻辑基本问题或哲学
问题的元逻辑学科;其三是对对象逻辑原理进行系统性推广和
运用的应用逻辑学科。从对象逻辑到应用逻辑,其间的桥梁是
逻辑科学方法论学科,包括演绎逻辑科学方法论、归纳逻辑科
学方法论以及辩证逻辑科学方法论。
1. 听说《逻辑与思维》很烧脑,小华同学想网购逻辑学入门书籍。不
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那么多的“逻辑学”:逻辑学、形
式逻辑、辩证逻辑、论辩逻辑……而且,逻辑学还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你认为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是(  )
①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②狭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③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包含辩证逻辑
④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是狭义逻辑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研究思
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是狭义的逻辑学,③错误,①④正确。狭义
逻辑学仅指形式逻辑,②错误。
2. 我们知道“人是会推理的动物”。单凭“会推理”并不能把人类和
其他高等动物区别开来,其他高等动物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人
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  )
①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 ②在于人可以思考什么
样的推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 ③在于人可以在“推
理”的指导下去完成一些活动 ④在于人可以将“推理”传承给下
一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
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
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
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就产生了逻辑思想,将这样的思想条理
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①②正确。人类和其他高等
动物都可以在推理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活动,并传给下一代,无法体
现人类与高等动物的区别,③④不选。
3.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下述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该推理从反面提
醒我们,要保证推理的结论为真(  )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
所有的橘子都不是苹果,
所以,所有的橘子都不是水果。
①必须保证推理的前提为真 ②必须遵循推理的规律与规则 ③必
须运用正确的推理形式结构 ④必须认真学习逻辑理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题干中的推理之所以得出假结论,是因为没有遵循逻辑
思维的规律与规则,没有正确运用推理形式结构,故推理必须遵循
逻辑思维的规律与规则,正确运用推理形式结构,②③符合题意。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所有的橘子都不是苹果,这个推理的两个前
提都是真的,但结论是假的,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真学
习逻辑理论,且学习了逻辑理论,还必须科学地应用,④排除。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逻辑”的不同用法
1. “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对下
面语句中的“逻辑”所表达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观点,论调
②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规律
与规则
③我们要善于逻辑的思维和明确的表达思想——逻辑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④“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理
论,论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②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③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
规律与规则,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
是,是也不是。”如果有人因此说这句话违背逻辑,那么此人所说
的“逻辑”是指(  )
A. 客观规律 B. 思维规律
C. 逻辑学 D. 理论观点
解析:  说这句话违背逻辑的人,是在说这句话中存在违背思维
规律与规则的错误,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
④美国“长臂管辖”的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
“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①中的“逻辑”指的是规
律,与题意不符。②中的“逻辑”指逻辑学这门学问,不选。
③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当选。④中的“逻辑”指
思维方法,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有多种含义。下列说法中,“逻辑”
一词的含义相同的是(  )
①出现重复,部分原因是术语上的缺点,部分原因是缺乏逻辑修养 
②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
然逻辑 ③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
众,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④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
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不要互相冲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中“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
辑学上的造诣。②中“战争的自然逻辑”意指战争发展的客观规
律。③中“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符合
逻辑规律与规则。④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故③④含义
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于1819
年写的《西风颂》中的一句话,这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
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
世界宣战的决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自然的逻辑,也
是人生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  )
A. 客观事物的规律 B. 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
C. 思维的规律 D. 一门学科,逻辑学
解析: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自然规律,这里的“逻
辑”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A入选,B、C、D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6. (2024·河北石家庄月考)在某种意义上,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
学科,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的,也不像几何学的题材是抽
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
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
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是最容易的学
科。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规定,
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简单的、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逻
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狭义逻辑学是指(  )
A. 辩证逻辑 B. 形式逻辑
C. 演绎逻辑 D. 数学逻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随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
问称为形式逻辑,通常被指为狭义的逻辑学,B符合题意。辩证逻
辑、演绎逻辑、数学逻辑都不是狭义逻辑学的概念,A、C、D不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形式逻辑也叫普通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时经常运用的
一种必要的逻辑工具。形式逻辑(  )
①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②不研究“规律”意义上的“逻辑” ③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
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④核心任务是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
律、规则与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形式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特别关注推理问
题,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①③
符合题意。形式逻辑研究思维规律及逻辑规律规则,②说法错误。
辩证逻辑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并且刚刚天下雨了,所以现在地一定
湿了。”此论证中(  )
①“天下雨了”是论题 ②“天下雨了”是论据
③“地一定湿了”是论题 ④“地一定湿了”是论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论题就是要论证的问题,材料中论题很明显就是“地一
定湿了”,而作为推理理由的论据就是“天下雨了”,故②③正
确,①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
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
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
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
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
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
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①③正确。正确认识
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②错误。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一
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而且,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有一定的意义,值
得推敲,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山东济南月考)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逻辑”一词,会出
现很多与“逻辑”有关的词语: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归纳逻辑、科学逻辑、经济逻辑、法律逻辑、语言逻辑等。正像
“逻辑”有不同用法一样,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下列关于狭义的逻辑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狭义的逻辑学
B.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辑,通常被
指为狭义的逻辑学
C. 人们把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统称为狭义的逻辑学
D. 狭义的逻辑学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称为形式逻
辑,通常被指为狭义的逻辑学,A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广义的
逻辑学不仅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等,C说法错误。辩
证逻辑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与思维方法,D
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整风报告时,批评了理论脱离
实际的现象。他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
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其结果,谬种流传,
误人不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批驳国民党政府
对共产党的诬蔑时指出,……但是国民党人却说:“共产党破坏
抗战,危害国家。”唯一的证据,就是共产党联合了各界人民创
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国解放区。这些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
逻辑是这样的不相同,无怪乎很多问题都讲不通了。
1958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干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
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
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提到的“逻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材料中“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
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
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要学点逻
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
解析:由“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可联系“逻辑”指的是客观事
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由“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
可联系“逻辑”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由“要学一点逻辑”
可联系“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