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
1.“谁曾见过‘一’,我们只见过某一个人,某一棵树,某一间房,而决不会见到作为数学研究对象的‘一’;类似的,我们也只能见到圆形的太阳,圆形的车轮,而决不会见到作为几何对象的真正的‘圆’。”这段话旨在表达(  )
A.每一事物总有许多性质和关系
B.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C.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D.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2.小王同学在2024年春节时给好朋友小李发了一个红包。小李:“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小李:“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李:“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他们的对话体现的道理有(  )
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④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由此可见,概念(  )
①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具有主观性
②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客观性
③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④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
4.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5.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石家庄”和“河北省省会”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
④丁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属于矛盾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2024·山东青岛期中)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a为“新质生产力”,b为“先进生产力”,c为“绿色生产力”,三者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7.(2024·河南濮阳期中)在“逻辑概念”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番茄”和“西红柿”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两个概念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橘子等,所以“苹果”与“香蕉”是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反对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刑法”和“民法”属于反对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上海打造一批精彩纷呈的艺术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在上海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被分为“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由此可见,“音乐”与“视觉艺术”属于(  )
A.全同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相容关系
9.(2024·江西南昌联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面四种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的图形能用来表示“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这组概念的是(  )
10.(2024·山东德州期末)下列每组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概念 图示 备注
① 学生与 团员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
② 太阳与 太阳系
③ 黑色与 白色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
④ 敌人与 朋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山东临沂月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电影中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有个卖鸦人挑了两个大篮子,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假装呆笨的样子在城里走着,叫着:“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吗?”大家想:他把鸡当鸦卖,一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乌鸦的价钱买一只黑鸡,那是很便宜的事。于是他对卖鸦人说:“你的乌鸦值多少钱?”这卖鸦人答道:“每只五角。”于是这人给他五角钱,正要从篮子上面拿那只大鸡,这卖鸦人把钱放进衣袋后说道:“不是,不是——不是那个,乌鸦在这里面!”拿了一只乌鸦出来说道:“你难道连鸡与鸦都不会区别吗?”
上述材料中,生意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1.B 题干揭示了数学概念“一”和“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B正确。
2.A 语段中的“意思”都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这表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故①③入选。语段中的“意思”是同一个语词,但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并不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故②④不选。
3.D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①错误。概念需要发挥思维的作用,需要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主观性,而不是具有客观性,②错误。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可见,概念抽象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③符合题意。概念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性,具有概括性,④符合题意。
4.B A、C、D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不选。B只是反映了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当选。
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河北省的省会就是石家庄,①正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②错误。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③正确。“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外延之和并不等同于所有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不属于矛盾关系,④错误。
6.D 由“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可知先进生产力属于属概念,新质生产力是种概念。由“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说明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种概念,D符合题意。
7.B “番茄”又名“西红柿”,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①符合题意。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②说法错误。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橘子等,“苹果”与“香蕉”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③说法错误。除了刑法和民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法律,因此“刑法”和“民法”属于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8.C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的关系。“音乐”与“视觉艺术”显然不属于全同关系,A排除。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被分为“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音乐”与“视觉艺术”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音乐”与“视觉艺术”属于反对关系,C符合题意,B、D排除。
9.A “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作为两种现代化模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交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是种属关系,A符合题意,B、C、D排除。
10.B 学生与团员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是交叉关系,①正确。太阳与太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是种属关系,②错误。黑色与白色的外延之和小于“颜色”这一属概念的外延,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③错误。人与人的关系除了敌人与朋友,还可以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的关系,敌人与朋友的外延之和小于“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属概念的外延,是反对关系,④正确。
11.①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在于乌鸦和黑鸡的异同。②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不管外边摆的是什么,叫卖的乌鸦的外延绝对不是黑鸡,二者的外延是不相容的反对关系。
解析:可联系卖鸦人借用了乌鸦和黑鸡的概念、外延不同之处引起混淆。
3 / 3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1.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内涵的含义,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方法和规则,明确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划分的含义,明确划分规则。 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划分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1.属性的含义及分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    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      。
2.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3.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类别 种类 含义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   相同
种属关系或 属种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    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 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
微提醒
  对两概念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想一想
是不是正确的概念才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提示:                                                                                                                                 议一议
(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猫”与“白猫”,“山东省”与“济南”是属种关系。
提示:                                                                                                                                 (2)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提示:                                                                                      (3)“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种属关系。
提示:                                                                                                                                 选一选
(1)最近大火的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什么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  )
A.内涵 B.外延 C.内涵和外延 D.事物的范围
(2)作为“思想”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  )
①相容关系 ②不相容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教材P22“探究与分享”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示: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盗”和“殴”的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
2.教材P23“探究与分享”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提示: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②“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从内涵看,“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3.教材P24“探究与分享”
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分别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议题 概念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情境1】 古代有一个诡辩小故事。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理发匠是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开战”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开战”前的协定,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
探究1 (1)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分析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情境2】 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但是却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是“偷”。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探究2 为什么众人要哄笑?
1.全面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关系 概念 语词
区别 含义 不同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词和短语统称为语词
范畴 不同 概念属于思维范畴 语词属于语言范畴
联系 任何概念都必须用语词表达。有些语词表达概念,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反映一定事物、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一般表达概念,而不反映一定事物、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的虚词(除连词外),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在个别情况下,同一个语词还可以表达相反的概念
2.全面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关系 全同 关系 A:北京 B:中华人民 共和国首都
种属关 系或属 种关系 B:动物 A:马 或 A:哲学 B:中国哲学
交叉 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不相容 关系(全 异关系) 矛盾 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 关系 A:高档 B:低档
1.概念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下列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概念是语词的形式,语词是概念的内容
B.概念和语词都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都是思维的基本细胞
C.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D.概念与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
2.(2024·重庆渝中期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给苹果下定义,小兰说:“苹果是红色的水果。”很快就有同学拿着青苹果反问说:“这是苹果吗?”材料强调,小兰(  )
A.看到了苹果的显著特征
B.没有揭示苹果的本质属性
C.进行了准确定义
D.没有使用语词表述概念
3.(2024·湖北高考11题)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4.根据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全同关系。S:党员干部 P:国家公务员
②属种关系。S:大学生  P:学生
③矛盾关系。S:唯物主义 P:唯心主义
④反对关系。S:红色   P:绿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本质 内部规定性 2.本质属性 3.语词
二、1.本质属性 2.(1)范围 完全 属概念 一部分 等于
小于
想一想
 提示: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议一议
 (1)提示: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猫”的部分外延与“白猫”的全部外延重合,属于属种关系,“山东省”与“济南”属于全异关系。
(2)提示: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3)提示:“工人”和“工厂”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全异关系。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工人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所以认为“工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工厂”这个概念的外延里面。
选一选
 (1)A 材料中关于“类器官”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来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的,A正确。概念的外延强调事物的范围,说明“有哪些”,材料中的描述不是外延,B、C、D不符合题意。
(2)C 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不相容关系,①错误,②正确。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思想”)的外延,属于反对关系,③错误,④正确。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
情境探究
探究1 (1)提示: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是将性命奉送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棋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钱,毫无生命危险。
(2)提示: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探究2 提示: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是指同一个意思,即“偷”就是“窃”,“窃”就是“偷”,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重合的,即“偷”和“窃”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窃”,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
跟踪训练
1.C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形式,而概念是内容,A说法错误,C正确。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B说法错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D说法错误。
2.B 小兰只看到了部分苹果的外部特征,没有揭示其本质属性,B正确,A错误。小兰从外观颜色上定义苹果,没有对苹果进行准确定义,C错误。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D错误。
3.D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A错误。 “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冻雨”与“下冰凌”是不同语词表达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 “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4.D 并非所有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党员干部,二者不是全同关系,①对应错误。学生包含大学生,S与P是种属关系,②对应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符合矛盾关系,③对应正确。绿色和红色只是众多颜色中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二者是反对关系,④对应正确。
4 / 5(共61张PPT)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
物本质属性的思维
形式;理解任何概
念都是内涵和外延
的统一 1.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内
涵的含义,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方法和规
则,明确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划分的
含义,明确划分规则。
2.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划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概念的含义
1. 属性的含义及分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
分为 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
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 。
2. 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
维形式。
本质 
内部规定性 
本质属性
3. 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 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
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
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
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语词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它反映事物
“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 概念的外延
(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
的 。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本质属性 
范围 
(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
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类别 种类 含义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 相同
种属关系或 属种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
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
大的概念为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 外延
是相同的
完全 
属概念 
一部分 
类别 种类 含义
不相容 关系 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
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
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
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
概念的外延
等于 
小于 
微提醒
  对两概念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
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
则为反对关系。
想一想
是不是正确的概念才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提示: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议一议
(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猫”与“白猫”,“山东省”与“济南”
是属种关系。
提示: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猫”的部分外延与“白猫”的全
部外延重合,属于属种关系,“山东省”与“济南”属于全异
关系。
(2)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提示: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3)“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种属关系。
提示:“工人”和“工厂”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全异关系。
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
系,认为工人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所以认为“工人”这个概
念的外延包含在“工厂”这个概念的外延里面。
选一选
(1)最近大火的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
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
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
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
“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
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什么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
念(  )
A. 内涵 B. 外延
C. 内涵和外延 D. 事物的范围
解析:  材料中关于“类器官”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来界
定“类器官”这个概念的,A正确。概念的外延强调事物的
范围,说明“有哪些”,材料中的描述不是外延,B、C、D
不符合题意。
①相容关系 ②不相容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解析:  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
相容关系。“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
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不相容关系,①错误,②正确。这两个概
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思想”)的外延,属于反对关
系,③错误,④正确。
(2)作为“思想”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无产阶级思想”和“资
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  )
C. ②④ D. ②③
1. 教材P22“探究与分享”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示: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盗”和“殴”的概念的理解不同引
起的。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
贼”;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
打”。
提示: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
定。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从概念
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
“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②“白马非马”
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
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从内涵看,“白马”是种概
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
同的。“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2. 教材P23“探究与分享”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3. 教材P24“探究与分享”
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分别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 概念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情境1】 古代有一个诡辩小故事。一个算命先生与一个理发匠是
一对棋友,他们的棋艺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一天,他们在“开
战”前商定了输赢后的奖惩办法。算命先生说:“要是我输了,我情
愿奉送一命。”理发匠说:“好,一言为定。如果我输了,白送你一
个头!”结果,算命先生输了,他如实地履行了“开战”前的协定,
但算命先生却没有死。
探究 (1)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提示: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算命先
生所说的“情愿奉送一命”意思是不收费,白给对方算一次命,而不
是将性命奉送上。理发匠所说的“白送你一个头”也是如此,即不收
费为对方剃个头,而不是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对方。所以,算命先生输
棋履行协定,也只是少收一次算命钱,毫无生命危险。
(2)分析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提示: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
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
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情境2】 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
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但是却死要面
子,不愿承认是“偷”。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
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
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
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探究2 为什么众人要哄笑?
提示: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
行为时,是指同一个意思,即“偷”就是“窃”,“窃”就是
“偷”,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重合的,即“偷”和
“窃”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
承认自己“窃”,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
1. 全面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关系 概念 语词
区别 含义不同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 词和短语统称为语词
范畴不同 概念属于思维范畴 语词属于语言范畴
联系 任何概念都必须用语词表达。有些语词表达概念,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反映一定事物、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一般表达概念,而不反映一定事物、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的虚词(除连词外),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在个别情况下,同一个语词还可以表达相反的概念
2. 全面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
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
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A:北京
B:中华人民
共和国首都
种属关系或属
种关系 B:动物
A:马或
A:哲学
B:中国哲学
交叉 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不相容 关系(全 异关系) 矛盾 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 关系 A:高档
B:低档
1. 概念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把我们头脑
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下列关
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概念是语词的形式,语词是概念的内容
B. 概念和语词都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都是思维的基本细胞
C.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D. 概念与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
解析: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形式,而概念
是内容,A说法错误,C正确。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B说
法错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
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D说法错误。
2. (2024·重庆渝中期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给苹果下定义,小兰
说:“苹果是红色的水果。”很快就有同学拿着青苹果反问说:
“这是苹果吗?”材料强调,小兰(  )
A. 看到了苹果的显著特征 B. 没有揭示苹果的本质属性
C. 进行了准确定义 D. 没有使用语词表述概念
解析:  小兰只看到了部分苹果的外部特征,没有揭示其本质属
性,B正确,A错误。小兰从外观颜色上定义苹果,没有对苹果进
行准确定义,C错误。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D错误。
3. (2024·湖北高考11题)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
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
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
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
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 “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 “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 “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解析: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
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
成冰,这叫“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
叫做“雨凇”,A错误。 “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
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冻雨”与“下冰凌”是不同
语词表达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 “雨凇”与“下
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
4. 根据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全同关系。S:党员干部 P:国家公务员
②属种关系。S:大学生  P:学生
③矛盾关系。S:唯物主义 P:唯心主义
④反对关系。S:红色   P:绿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并非所有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党员干部,二者不是全同关
系,①对应错误。学生包含大学生,S与P是种属关系,②对应错
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符合矛盾关系,
③对应正确。绿色和红色只是众多颜色中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二
者是反对关系,④对应正确。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概念的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谁曾见过‘一’,我们只见过某一个人,某一棵树,某一间房,
而决不会见到作为数学研究对象的‘一’;类似的,我们也只能见
到圆形的太阳,圆形的车轮,而决不会见到作为几何对象的真正的
‘圆’。”这段话旨在表达(  )
A. 每一事物总有许多性质和关系
B. 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C.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D.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解析:  题干揭示了数学概念“一”和“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的特征,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小王同学在2024年春节时给好朋友小李发了一个红包。小李:“你
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小李:“你
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李:“你这人真有意
思。”小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
了。”他们的对话体现的道理有(  )
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②不同的语词可
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④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
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语段中的“意思”都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这
表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
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故①③入选。语段中的“意思”是同一
个语词,但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并不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
概念,也不是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故②④
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由此可
见,概念(  )
①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具有主观性 ②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
有客观性 ③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④概括一
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
式,概念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①错误。概念
需要发挥思维的作用,需要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主观性,而
不是具有客观性,②错误。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
质属性,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
竟“是什么”。可见,概念抽象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
抽象性,③符合题意。概念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性,具有概括性,
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概念的基本特征
4.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
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
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 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 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C. 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解析:  A、C、D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不选。B只是反映了社
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当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
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石家
庄”和“河北省省会”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
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 ④丁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
种,“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属于矛盾关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
系,河北省的省会就是石家庄,①正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
“基本政治制度”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②错误。学生包括小学
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
系,③正确。“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外延之和并不等同于
所有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不属于矛盾关系,
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山东青岛期中)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
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
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a为“新质生产
力”,b为“先进生产力”,c为“绿色生产力”,三者关系表示正
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
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可知先进
生产力属于属概念,新质生产力是种概念。由“新质生产力必然是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
发展绿色生产力”说明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种概念,D符合
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河南濮阳期中)在“逻辑概念”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
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
确的是(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番茄”
和“西红柿”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等边三角形”和“三角
形”两个概念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橘子等,所以“苹果”与“香
蕉”是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反对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刑法”和“民法”属
于反对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番茄”又名“西红柿”,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①符
合题意。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
以,“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②说法错
误。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橘子等,“苹果”与“香蕉”是反对关
系,不是矛盾关系,③说法错误。除了刑法和民法外,还有许多其
他法律,因此“刑法”和“民法”属于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上海打造一批精彩纷呈的艺术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在上海扶
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被分为“音乐”“舞
蹈”“戏剧”“视觉艺术”等。由此可见,“音乐”与“视觉艺
术”属于(  )
A. 全同关系 B. 矛盾关系
C. 反对关系 D. 相容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的关系。“音
乐”与“视觉艺术”显然不属于全同关系,A排除。青年艺术家的
艺术作品被分为“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音
乐”与“视觉艺术”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
念“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
念的外延,“音乐”与“视觉艺术”属于反对关系,C符合题意,
B、D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江西南昌联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
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下面四种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的图形能用来表示“现
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这组概念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作为两种现代化
模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
代化”是交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与“现代
化”是种属关系,A符合题意,B、C、D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山东德州期末)下列每组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正确
的是(  )
概念 图示 备注
① 学生与团员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
容的概念
② 太阳与太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概念 图示 备注
③ 黑色与白色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
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
的属概念
④ 敌人与朋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学生与团员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
的,是交叉关系,①正确。太阳与太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不是种属关系,②错误。黑色与白色的外延之和小于“颜色”这
一属概念的外延,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③错误。人与人
的关系除了敌人与朋友,还可以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的关
系,敌人与朋友的外延之和小于“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属概念的
外延,是反对关系,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山东临沂月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电影中有一个这样的镜头:有个卖鸦人挑了两个大篮子,
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假装呆笨的样子在城里走着,叫着:
“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吗?”大家想:他把鸡当鸦卖,一
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乌鸦的价钱买一只黑
鸡,那是很便宜的事。于是他对卖鸦人说:“你的乌鸦值多少
钱?”这卖鸦人答道:“每只五角。”于是这人给他五角钱,正
要从篮子上面拿那只大鸡,这卖鸦人把钱放进衣袋后说道:“不
是,不是——不是那个,乌鸦在这里面!”拿了一只乌鸦出来说
道:“你难道连鸡与鸦都不会区别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述材料中,生意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①双方意识冲突的焦点在于乌鸦和黑鸡的异同。②概念是
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不管外边摆的
是什么,叫卖的乌鸦的外延绝对不是黑鸡,二者的外延是不相容
的反对关系。
解析:可联系卖鸦人借用了乌鸦和黑鸡的概念、外延不同之处引
起混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