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 准确把握概念一、基础练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供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现在的“牺牲”多用来指为正义而死。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和不同语境一定表达不同概念B.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C.《曹刿论战》中的“牺牲”与现在的“牺牲”是交叉关系D.《曹刿论战》中的“牺牲”与现在的“牺牲”是矛盾关系2.(2024·湖南长沙月考)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两会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相比( )A.二者的外延是属种关系B.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更具体、丰富C.新质生产力的外延更广D.前者反映后者的本质属性3.(2024·山东济宁月考)在“概念的概述”这一框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白马”和“马”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④丁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4.“本条例所称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5.(2024·河南信阳月考)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下列组合中均符合如图所示信息的是( )A.湖北(A)—襄阳(B) 水果(A)—苹果(B)B.修辞(A)—比喻(B) 湖(A)—里海(B)C.字体(A)—宋体(B) 武汉(A)—武昌区(B)D.散文(B)—文体(A) 红色(A)—白色(B)6.科学楼包括计算机室、实验室、仪器药品室、厕所等。这一划分( )A.正确,因为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B.错误,因为子项不全,划分不全C.错误,因为多出子项,划分标准不一D.错误,因为母项与各子项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二、提升练1.(2024·山东青岛期中)2023年12月26日,相关权威机构发布了能够反映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科技进步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其中,“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指通过高温和高压来使原子核克服静电斥力,以便靠近到距离足够近,使得核力占主导地位,然后进一步融合成更重的核的过程,其主要的方式大概有3种: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下列对“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①“可控核聚变”是“核聚变”的一个小类②“非常干净的能源”是“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的定义项③“人造太阳”正确揭示了可控核聚变的本质属性④可控核聚变与能源是种属关系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2.(2024·山东东营期末)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右栏是对左栏四句话的分析,以下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①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这个定义中,人工智能技术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属概念②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从定义的角度看,这是对改革开放的正确定义③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是全同关系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 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划分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3.(2024·山东临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三、易错练1.(2024·黑龙江牡丹江期末)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下列对“校园欺凌”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A.“事件”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B.凡是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都属于校园欺凌C.其没有揭示出“校园欺凌”的本质属性D.定义项是“校园欺凌”2.“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居民收入”是属,“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种 ②子项的外延之和不等于母项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③在划分中存在多个标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④没有逐级进行,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垃圾资源化,是将废弃的垃圾分类后,作为循环再利用原料,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垃圾资源化,使垃圾和资源的外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说明( )A.事物外延没有确定的界限B.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C.内涵和外延并非固定不变D.内涵与外延是辩证统一的课时跟踪检测(四) 准确把握概念一、基础练1.B 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和不同语境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也可以表达相同概念,A错误。《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供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现在的“牺牲”多用来指为正义而死,由此,我们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B符合题意。现在的“牺牲”与《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两者是全异关系,C、D错误。2.B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在概念的外延上是种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A不符合题意。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内涵更具体、丰富,B符合题意。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外延更窄,C不选。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而不反映生产力的本质属性,D不选。3.D “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①正确。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白马”和“马”是种属关系,②错误。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④正确。4.B 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属种关系,B当选,A、C、D不选。5.B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如图所示信息中A和B是属种关系。湖北与襄阳是全异关系;水果与苹果是属种关系,排除A。比喻是修辞的种概念,二者是属种关系;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二者是属种关系,B符合题意。宋体是字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武汉和武昌区是全异关系,排除C。散文是文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红色和白色是反对关系,两个外延不相容,排除D。6.D 科学楼是对一区域内楼宇的命名,其内可能包含多种功能,但是计算机室、实验室、仪器药品室、厕所等与科学楼之间不是种属关系,所以题干的这种划分错误,因为其母项与各子项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D符合题意。二、提升练1.C 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是“核聚变”的一个小类,①正确。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是“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的定义项,②错误。“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运用了比喻。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可控核聚变”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可控核聚变与能源是种属关系,④正确。2.B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这句话并没有给出改革开放的定义,而是描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②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这句话并没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划分,而是列举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④说法错误。3.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④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解析:运用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变化发展、划分的规则等知识分析材料。三、易错练1.A 题干中被定义项是“校园欺凌”,定义项是“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事件”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A符合题意,D错误。B扩大了“校园欺凌”这个概念的外延,错误。该定义揭示了“校园欺凌”的本质属性,C不符合题意。2.A “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其中“居民收入”是属,“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种,①正确。居民收入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②正确。材料中对居民收入的划分没有存在多个标准,③排除。材料中对居民收入的划分没有越级,④排除。3.C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因此,任何事物都有明确的外延,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垃圾变成资源,反映的是“垃圾”和“资源”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转化关系,没有强调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也没有体现内涵与外延是辩证统一的,B、D排除。垃圾资源化,使垃圾和资源的外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说明内涵和外延并非固定不变,C符合题意。3 / 3(共26张PPT)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练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供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现在的“牺牲”多用来指为正义而死。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 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和不同语境一定表达不同概念B. 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C. 《曹刿论战》中的“牺牲”与现在的“牺牲”是交叉关系D. 《曹刿论战》中的“牺牲”与现在的“牺牲”是矛盾关系123456解析: 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和不同语境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也可以表达相同概念,A错误。《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是指供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现在的“牺牲”多用来指为正义而死,由此,我们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B符合题意。现在的“牺牲”与《曹刿论战》中的“牺牲”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两者是全异关系,C、D错误。1234562. (2024·湖南长沙月考)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两会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相比( )A. 二者的外延是属种关系B.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更具体、丰富C. 新质生产力的外延更广D. 前者反映后者的本质属性123456解析: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力在概念的外延上是种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A不符合题意。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内涵更具体、丰富,B符合题意。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可见新质生产力外延更窄,C不选。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而不反映生产力的本质属性,D不选。1234563. (2024·山东济宁月考)在“概念的概述”这一框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白马”和“马”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123456解析: “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①正确。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白马”和“马”是种属关系,②错误。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等,所以“小学生”与“初中生”是反对关系,④正确。1234564. “本条例所称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A. 全同关系 B. 属种关系C. 矛盾关系 D. 反对关系解析: 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属种关系,B当选,A、C、D不选。1234565. (2024·河南信阳月考)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下列组合中均符合如图所示信息的是( )A. 湖北(A)—襄阳(B) 水果(A)—苹果(B)B. 修辞(A)—比喻(B) 湖(A)—里海(B)C. 字体(A)—宋体(B) 武汉(A)—武昌区(B)D. 散文(B)—文体(A) 红色(A)—白色(B)123456解析: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如图所示信息中A和B是属种关系。湖北与襄阳是全异关系;水果与苹果是属种关系,排除A。比喻是修辞的种概念,二者是属种关系;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二者是属种关系,B符合题意。宋体是字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武汉和武昌区是全异关系,排除C。散文是文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红色和白色是反对关系,两个外延不相容,排除D。1234566. 科学楼包括计算机室、实验室、仪器药品室、厕所等。这一划分( )A. 正确,因为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B. 错误,因为子项不全,划分不全C. 错误,因为多出子项,划分标准不一D. 错误,因为母项与各子项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解析: 科学楼是对一区域内楼宇的命名,其内可能包含多种功能,但是计算机室、实验室、仪器药品室、厕所等与科学楼之间不是种属关系,所以题干的这种划分错误,因为其母项与各子项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D符合题意。123456二、提升练1. (2024·山东青岛期中)2023年12月26日,相关权威机构发布了能够反映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科技进步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其中,“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指通过高温和高压来使原子核克服静电斥力,以便靠近到距离足够近,使得核力占主导地位,然后进一步融合成更重的核的过程,其主要的方式大概有3种: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下列对“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①“可控核聚变”是“核聚变”的一个小类 ②“非常干净的能源”是“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的定义项 ③“人造太阳”正确揭示了可控核聚变的本质属性 ④可控核聚变与能源是种属关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是“核聚变”的一个小类,①正确。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是“可控核聚变”这一概念的定义项,②错误。“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运用了比喻。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可控核聚变”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可控核聚变与能源是种属关系,④正确。1234562. (2024·山东东营期末)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右栏是对左栏四句话的分析,以下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①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 在这个定义中,人工智能技术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属概念②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从定义的角度看,这是对改革开放的正确定义123456③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是全同关系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 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划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23456解析: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这句话并没有给出改革开放的定义,而是描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②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这句话并没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划分,而是列举了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④说法错误。1234563. (2024·山东临沂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123456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结合材料,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对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加以批驳。123456答案: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②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划分必须遵循其逻辑规则。④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解析:运用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变化发展、划分的规则等知识分析材料。123456三、易错练1. (2024·黑龙江牡丹江期末)校园欺凌,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下列对“校园欺凌”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A. “事件”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B. 凡是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都属于校园欺凌C. 其没有揭示出“校园欺凌”的本质属性D. 定义项是“校园欺凌”123456解析: 题干中被定义项是“校园欺凌”,定义项是“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事件”是属概念,“指”是定义联项,A符合题意,D错误。B扩大了“校园欺凌”这个概念的外延,错误。该定义揭示了“校园欺凌”的本质属性,C不符合题意。1234562. “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居民收入”是属,“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种 ②子项的外延之和不等于母项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③在划分中存在多个标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④没有逐级进行,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其中“居民收入”是属,“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种,①正确。居民收入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居民收入指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②正确。材料中对居民收入的划分没有存在多个标准,③排除。材料中对居民收入的划分没有越级,④排除。1234563. 垃圾资源化,是将废弃的垃圾分类后,作为循环再利用原料,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垃圾资源化,使垃圾和资源的外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说明( )A. 事物外延没有确定的界限B. 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C. 内涵和外延并非固定不变D. 内涵与外延是辩证统一的123456解析: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因此,任何事物都有明确的外延,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垃圾变成资源,反映的是“垃圾”和“资源”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转化关系,没有强调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也没有体现内涵与外延是辩证统一的,B、D排除。垃圾资源化,使垃圾和资源的外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说明内涵和外延并非固定不变,C符合题意。123456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课 课时跟踪检测.pptx 第四课 课时跟踪检测(四) 准确把握概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