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类比推理的含义
1.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苏代成功劝说赵惠王运用的推理方法是(  )
A.类比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三段论推理
2.70多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高举和平、正义的大旗,也必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取得伟大胜利。下面推理形式与材料体现的推理形式一致的是(  )
①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②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三角形只有这三种形式,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③荷兰科学家惠更斯研究光和声两种物理现象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共同属性:直线传播、在同一介质中直射、通过不同介质时发生折射、遇到障碍物会反射或衍射等。当时已知声是一种波,由此推断光也是一种波。 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2024·河北邯郸联考)海上风暴来临之前,海浪与空气摩擦产生8-13Hz的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而水母特殊的听觉系统可以听到这种声音。科学家通过研究,仿照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下列对科学家所运用的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 ②运用求同法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运用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推动技术创新 ④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江苏泰州期中)北极熊毛是中空结构,里面封装了大量静止空气,每一根毛发都有一层壳。受此启发,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北极熊毛衣”。为验证其保暖效果,科研团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中,试穿了初始温度相同的羽绒衣、羊毛衣、棉毛衫和“仿北极熊毛衣”,结果证实,“仿北极熊毛衣”保暖性最好。上述过程(  )
①根据北极熊毛和纤维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了类比推理 ②对试穿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其前提和结果之间有必然性 ③运用比较的方法,探求保暖材料和保暖效果之间的联系 ④通过增加相同或相似属性的数量来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肿瘤性发热一般温度相对较低、时间相对固定、可迅速缓解、不伴随其他症状。张三发热时,温度相对较低、时间相对固定、可迅速缓解、不伴随其他症状,所以,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这一推理结构所犯的错误是(  )
①中项至少周延两次 ②轻率概括 ③大项不当扩大 ④机械类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 类比推理的方法
6.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并将其使用在飞机、火箭等的自动驾驶上。该模仿手法(  )
A.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B.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C.其前提到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D.运用了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
7.(2024·福建龙岩月考)某工程师通过观察翠鸟冲击入水的过程,发现了翠鸟流线型的喙减少了它入水时的冲击,翠鸟就像是划入水中,而且不会产生波浪。他根据这种喙的形状设计了列车的头部,以此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在这个推理过程中,要提升结论的可靠性,需要(  )
①研究的对象要越多越好,越多则可靠性越强
②作为根据的相同属性要更加接近本质属性
③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越好
④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须完全一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9世纪,物理学家研究光的性质时,曾经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声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原因在于它有波动性。后来发现光也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于是推测出“光也有波动性”的结论。下列各项对这一事实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光与声的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该推理的客观依据 ②该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其结论比较可靠 ③该推理是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是由果推因
④该推理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是异中求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24·辽宁名校协作体联考)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其表面会形成很薄的边界层,若物体表面光滑,则速度和压力会严重分布不均,导致阻力变大。人们通过观察鲨鱼皮上的盾鳞,发现对称的V形沟槽表面具有最佳的减阻效果。目前这一发现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舰艇、风力发电等领域。这一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
①运用了模拟方法,充分研究鲨鱼皮上的盾鳞后进行了结构类比 ②因客观依据是属性间内在联系,使其定能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③创新性地解决并纠正了人们关于降低流体阻力的认识中的错误 ④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有助于人们创新和优化减阻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河南濮阳期中)建造大型水坝的时候,都是先设计一个模型进行试验,在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实际应用;宇航员在进入太空前也会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待确认无误后才会进行实际操作。它们的共同点是(  )
①属于演绎推理,结论一定能够保真
②发挥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前锋作用
③是或然推理,结论不能保真
④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两类事物的相同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山东临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的结论是: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其推理依据是: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曾经很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主观的臆测,缺少实验证据。他与他的学生们从1909年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用无数次的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评析萨顿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主要推理方式。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1.A 苏代认为,鹬蚌相争,都不肯退让,从而让第三者渔翁得利。燕赵相争,都不肯退让,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强秦得利。这是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故A正确,B、C、D排除。
2.A 70多年前,我们高举保卫和平和反抗侵略的正义大旗,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仍然高举和平和正义的大旗,通过类比,推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也能取得伟大胜利。①③属于类比推理,当选。②属于完全归纳推理,排除。④属于联言推理,排除。
3.A 科学家仿照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运用的是类比推理,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开启思路,推动技术创新,①③符合题意。运用求同法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且材料没有涉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排除。演绎推理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演绎推理,④不符合题意。
4.A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北极熊毛衣”,根据北极熊毛和纤维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了类比推理,①符合题意。对试穿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属于不完全归纳,其前提和结果之间不具有必然性,②说法错误。通过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羽绒衣、羊毛衣、棉毛衫和“仿北极熊毛衣”,结果证实,“仿北极熊毛衣”保暖性最好,说明运用比较的方法,探求保暖材料和保暖效果之间的联系,③说法正确。每一根毛发都有一层壳,受此启发,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北极熊毛衣”,根据的相同属性接近本质属性,而不是增加相同或相似属性的数量,④不符合题意。
5.D 三段论推理要求中项至少周延一次,而不是至少周延两次,①表述错误。题干中只根据张三发热时伴随的几个症状就简单得出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的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②正确。大项“肿瘤性发热”在前提中是周延的,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中仅根据张三发热时伴随的几个症状与肿瘤性发热时的一般症状相同,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得出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6.A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可见,模仿苍蝇的楫翅,制成“振动陀螺仪”,这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A符合题意。材料显示的是类比推理,而演绎推理才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B排除。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C不选。求同法是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D不选。
7.C 某工程师根据翠鸟流线型的喙的形状设计了列车的头部,以此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因此,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①说法错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②③符合题意。类比推理中,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④说法错误。
8.C 材料中指出物理学家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后来推测出“光也有波动性”的结论,这说明光与声的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该推理的客观依据,该推理是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是由果推因,①③正确,④排除。材料中指出物理学家将光与声进行类比,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②错误。
9.B 这一来自大自然的灵感指的是仿生学的运用,是模拟方法的体现,充分研究鲨鱼皮上的盾鳞后进行了结构类比,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有助于人们创新和优化减阻技术,①④正确。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②不选。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人们对降低流体阻力的错误认识,③不选。
10.C 材料体现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结论也不能保真,①排除。在建造大型水坝、进入太空前进行模拟实验,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发挥了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前锋作用,②正确。模型试验、模拟演练都属于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结论不能保真,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类比而不是比较,④排除。
11.萨顿主要使用的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四个方面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摩尔根对萨顿的推理持怀疑态度,他与他的学生们不断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就是这个道理。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解析:本题需调用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分析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
3 / 3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1.类比推理的含义: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     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     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3.类比推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    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    ;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
(2)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一种     ,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3)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     。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方法
第一,     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第二,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      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
第一,类比的    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     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     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想一想
(1)事物属性的类比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
提示:                                                                                      (2)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吗?
提示:                                                                                      判一判
(1)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和结构而进行的推理。(  )
(2)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  )
(3)类比通俗地说就是比较或比喻。(  )
(4)类比推理主要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
选一选
(1)宇宙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钟表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钟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宇宙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钟表有创造者,所以,宇宙也有创造者。这个宇宙的创造者就是上帝。对该类比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正确,钟表与宇宙有许多相同的属性,其结论可能正确
B.不正确,钟表与宇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对象
C.正确,符合从个别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D.不正确,该类比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大行星,都有大气层、适宜的温度、水分,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有人便据此推出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这一推理(  )
A.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B.在事物结构和功能间进行了类比
C.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
D.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1.教材P64“探究与分享”
鲁班发明锯的思维方法有何特点?
提示:鲁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该思维方法的特点在于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
2.教材P65“探究与分享”
列举几个你所知道的仿生技术新发明,体会仿生技术所使用的思维方法。
提示:例如:萤火虫——人工冷光;水母的顺风耳——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苍蝇——小型气体分析仪;电鱼——伏特电池;蓝藻——光解水的装置;等等。
3.教材P66“探究与分享”
上述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提示: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材料中三种发明都是在对象功能之间进行的类比。
4.教材P67“探究与分享”
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提示: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使用的是类比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议题一 如何理解类比推理的内涵
【情境】 科学家发现,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成糖类,再合成淀粉,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把太阳能变成了化学能,让植物和动物可以利用。但是在科学家看来,植物的这个转化过程相当“不划算”:因为过程十分复杂,涉及了60多步代谢反应和一系列生理调控,但能量转化率很低,只利用了不到2%的太阳能。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们花了6年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方案: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做出了糖,最终合成淀粉。如果能量充足,跟钢琴差不多大的一个生物反应器,一年的淀粉产量与5亩田地玉米的产量相当。
探究 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是如何正确运用推理方法的。
1.正确认识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惠更斯在研究光的性质时,曾将光与声这两类现象作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在许多性质上是相同的,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扰等;并且已经知道声的传播具有波动状态。由此惠更斯作出推断:光的传播也可能具有波动状态的性质,从而提出了“光波”这一科学概念。
(2)类比推理是在两种不同对象之间,通过比较,从个别或一类的认识,推出另一个个别或一类的认识的推理形式。它既不同于从一般推知个别的演绎推理,也不同于从个别推知一般的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的特点是:前提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构成,结论是或然的。
2.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关系
(1)区别
①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是从事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②比较是整理经验材料的认识方法。它对不同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它不是推理。
③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突出一个“喻”字,以形象喻抽象,以浅显喻深奥,意在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事物。
(2)联系
类比、比较、比喻都是将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进行对照。
1.(2023·福建高考13题)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进行检测时,某科研团队遇到一个难题:如何把识别基因序列的微米级磁珠通过几纳米长的探针连接到芯片上(1微米=1 000纳米)。他们观察到毛毛虫的脚虽然小,但足够多,能将硕大身体紧紧附着在植物叶面上。从中受到启发,他们通过增大探针的密度成功实现磁珠和芯片的连接。该团队解决难题的过程运用了(  )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2024·河南信仰期末)鲨鱼皮肤上布满了一种细小的垂直鳞片,称为“肤齿”。“肤齿”可以有效减少水在皮肤表面的附着,从而减少水带来的阻力。德国研究人员由此受到启发,开发出了一种类似鲨鱼皮表面结构的涂料,这种涂料可以有效减少飞机、轮船和涡轮机等机器设备表面的阻力。德国研究人员(  )
①运用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
②运用了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
③运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④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美国某记者分析了特朗普之前的十届美国总统的各种讲话和报告,发现其中有不少谎话,特别是关于经济问题的。因此,该记者推断:特朗普关于恢复美国经济的承诺也是谎话。对该推断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它是根据对美国总统言行的研究进行的类比推理
②这一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③它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④由于“人”的属性具有复杂性,该推断未必为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二 如何准确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
【情境】 把碳酸钙放入水中隔相当长时间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烤或日晒、雨淋,甚至用碱液处理,它的性质及重量都没什么变化,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有人设想:带色的衣服经过日晒、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现象,怎样能使衣服永不褪色呢?是否可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比如用含有活性氯原子的染料使之与纺织物中的氢原子相结合,这样染出来的纺织物也许能够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
探究 试分析此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论
(1)两类事物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而且也具有差异性,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第一,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类比推理所依据的只是两个对象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的却是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第二,已知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虽然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或然的,如果是或然的,其推出的属性就是不可靠的,因此,类比推理不能保证这种联系的必然性。
(2)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其结论是必然的;类比推理也不同于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其中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
1.(2023·浙江1月选考29题)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美人西施心口痛,用手按住胸口,皱起眉头,丑人东施见了感觉这个神态很美,回到村里,也仿效而为,自以为也很美。哪知,村里富人见了赶快关上门,穷人见了赶快拉着妻子走开。这一类比推理(  )
A.错误在于类比时不考虑对象的本质差别,仅仅根据表面的相同而推出其他情况的相同
B.错误在于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共同属性过少(数量不足)
C.错误在于没有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
D.错误在于结论与该对象其他属性相矛盾
3.(2024·江西鹰潭联考)鱼缸里有些水草会长青苔,有些不会,原来是因为有些水草具有自洁功能,其表面呈现非光滑形态。吉林大学曾承担“新型绿色仿生不粘锅”研究开发,该成果是通过对自洁植物体表形态、结构及其不粘行为长期系统地研究提出来的仿生新思想,构建非光滑复合界面,从而实现仿生锅不粘的性能。下列对上述科学发明所用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个别性的前提可以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②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③人们需要对认识对象中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 ④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得出结论越可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一些属性 其他属性 3.(1)比较 推理 (2)修辞手法 (3)可靠程度
二、1.模拟方法 要素和结构 2.根据 相同属性 相互排斥
想一想
 (1)提示:事物的属性是多样而复杂的,因而事物属性的类比是多样的,可以是事物性质的类比,还可以是事物功能的类比,也可以是事物结构及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的类比。
(2)提示:不是。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判一判
 (1)× (2)× (3)× (4)×
选一选
 (1)B “宇宙”与“钟表”之间有着本质属性上的差别,由此推出宇宙也有创造者,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因此,该类比不正确,钟表与宇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对象,B正确,A、C、D排除。
(2)D 材料中关于地球和火星的推理是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结论不一定正确,D正确,A、B、C排除。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这些要素,依据植物自身的生理结构,进行60多步代谢反应和一系列生理调控,最终生成了可供人类食用的淀粉。科学家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植物光合作用进行模拟,用电能、生物酶以及生物反应器代替植物和阳光,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这些要素,最终合成了淀粉。
跟踪训练
1.A 该科研团队将毛毛虫和芯片两种事物的要素和功能等相似属性进行类比:一是要素对比,毛毛虫的脚小、腿多、身体硕大;芯片的探针小、磁珠大。二是功能对比,脚虽然小,但足够多,能将硕大的身体紧紧附着在植物叶面上。由此推知,通过增大纳米级探针的密度把微米级磁珠连接到芯片上。该团队解决难题的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D 德国研究人员从鲨鱼皮肤上的“肤齿”受到启发,开发出了一种类似鲨鱼皮表面结构的涂料,这是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3.B 根据材料中美国某记者分析了特朗普之前的十届美国总统的各种讲话和报告,发现其中有不少谎话,因此该记者推断特朗普关于恢复美国经济的承诺也是谎话,它是根据对美国总统言行的研究进行的类比推理,由于“人”的属性具有复杂性,该推断未必为真,①④正确。这一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②不选。它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③不选。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此推理属类比推理,推理正确。其推理的过程是:把碳酸钙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它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而可以抗腐蚀,不论火烤、日晒、雨淋或用碱液处理,都不会影响它的重量及其性质。依上述道理,设法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如用含有活性氯原子的染料使之与纺织物中的氢原子相结合,从而也许能使这样染成的纺织物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
跟踪训练
1.C 漫画《相似》体现的是类比推理,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③符合题意;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①排除;漫画没有涉及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排除。
2.A 题干事例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故应选A。
3.C 材料中通过对自洁植物研究而实现仿生锅不粘的性能,属于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强调的是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得出结论越可靠,②④正确。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①排除。完全归纳推理需要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③排除。
5 / 5(共66张PPT)
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类比推理的含义
1. 类比推理的含义: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
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 上也相同或相
似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
的客观依据。
一些
属性 
其他属性 
(1)类比不同于比较:类比要在 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
论,它是一种 ;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对象之
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
推理。
比较 
推理 
3. 类比推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
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
另外的方面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
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 。
(2)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
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比喻是
一种 ,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
对象。
修辞手法 
可靠程度 
二、类比推理的方法
1. 类比推理的方法
第一, 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第二,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 之间进行类比,也
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
件方面进行类比。
模拟方法 
要素和结构 
2. 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
第一,类比的 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
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 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
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 的属性。一
旦前提中出现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
根据 
相同属性 
相互排斥 
3. 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
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
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想一想
(1)事物属性的类比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
提示:事物的属性是多样而复杂的,因而事物属性的类比是多
样的,可以是事物性质的类比,还可以是事物功能的类比,也
可以是事物结构及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的类比。
(2)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吗?
提示:不是。两个事物的属性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事物属性之
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判一判
(1)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和结构而进行的推
理。 ( × )
(2)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 ( × )
(3)类比通俗地说就是比较或比喻。 ( × )
(4)类比推理主要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 ( × )
×
×
×
×
选一选
(1)宇宙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钟表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钟表
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宇宙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钟表有创造
者,所以,宇宙也有创造者。这个宇宙的创造者就是上帝。对
该类比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正确,钟表与宇宙有许多相同的属性,其结论可能正确
B. 不正确,钟表与宇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对象
C. 正确,符合从个别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D. 不正确,该类比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解析:  “宇宙”与“钟表”之间有着本质属性上的差别,由
此推出宇宙也有创造者,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因
此,该类比不正确,钟表与宇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对象,B
正确,A、C、D排除。
(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大行星,都有大气层、适宜的温度、
水分,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有人便据此推出火星上也有生命存
在。这一推理(  )
A. 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B. 在事物结构和功能间进行了类比
C. 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
D.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解析:  材料中关于地球和火星的推理是类比推理,属于或然
推理,结论不一定正确,D正确,A、B、C排除。
1. 教材P64“探究与分享”
鲁班发明锯的思维方法有何特点?
提示:鲁班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
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
似的推理。该思维方法的特点在于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
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
2. 教材P65“探究与分享”
列举几个你所知道的仿生技术新发明,体会仿生技术所使用的思维
方法。
提示:例如:萤火虫——人工冷光;水母的顺风耳——水母耳风暴
预测仪;苍蝇——小型气体分析仪;电鱼——伏特电池;蓝藻——
光解水的装置;等等。
3. 教材P66“探究与分享”
上述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提示: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
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
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材料中三种发明都是在对象功能之
间进行的类比。
4. 教材P67“探究与分享”
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提示:从思维方法看,晏子反驳楚王的推论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使
用的是类比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
真结论。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理解类比推理的内涵
【情境】 科学家发现,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
下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成糖类,再合成淀粉,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
物。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把太阳能变成了化学能,让植物和动物
可以利用。但是在科学家看来,植物的这个转化过程相当“不划
算”:因为过程十分复杂,涉及了60多步代谢反应和一系列生理调
控,但能量转化率很低,只利用了不到2%的太阳能。中国科学院的
研究员们花了6年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方案:利用二氧化碳和
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做出了糖,最终合成淀粉。如果能量充
足,跟钢琴差不多大的一个生物反应器,一年的淀粉产量与5亩田地
玉米的产量相当。
探究 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是如何正确运用推理方法的。
提示: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
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利用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这些要素,依据植物自身的生理结构,进行60
多步代谢反应和一系列生理调控,最终生成了可供人类食用的淀粉。
科学家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对植物光合作用进行模拟,用电能、生
物酶以及生物反应器代替植物和阳光,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这些要素,
最终合成了淀粉。
1. 正确认识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惠更斯在研究光的性质时,曾将光与声这两类现象作比较,
发现它们之间在许多性质上是相同的,如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和干扰等;并且已经知道声的传播具有波动状态。由此
惠更斯作出推断:光的传播也可能具有波动状态的性质,从
而提出了“光波”这一科学概念。
(2)类比推理是在两种不同对象之间,通过比较,从个别或一类
的认识,推出另一个个别或一类的认识的推理形式。它既不
同于从一般推知个别的演绎推理,也不同于从个别推知一般
的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的特点是:前提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构成,结
论是或然的。
2. 类比与比较、比喻的关系
(1)区别
①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是
从事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②比较是整理经验材料的认识方法。它对不同的事物加以对
照,从而确定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它不是推理。
③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突出一个“喻”字,以形象喻抽
象,以浅显喻深奥,意在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事物。
(2)联系
类比、比较、比喻都是将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进行
对照。
1. (2023·福建高考13题)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进行检测时,某
科研团队遇到一个难题:如何把识别基因序列的微米级磁珠通过几
纳米长的探针连接到芯片上(1微米=1 000纳米)。他们观察到毛
毛虫的脚虽然小,但足够多,能将硕大身体紧紧附着在植物叶面
上。从中受到启发,他们通过增大探针的密度成功实现磁珠和芯片
的连接。该团队解决难题的过程运用了(  )
A. 类比推理 B. 归纳推理
C. 发散思维 D. 聚合思维
解析:  该科研团队将毛毛虫和芯片两种事物的要素和功能等相
似属性进行类比:一是要素对比,毛毛虫的脚小、腿多、身体硕
大;芯片的探针小、磁珠大。二是功能对比,脚虽然小,但足够
多,能将硕大的身体紧紧附着在植物叶面上。由此推知,通过增大
纳米级探针的密度把微米级磁珠连接到芯片上。该团队解决难题的
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 (2024·河南信仰期末)鲨鱼皮肤上布满了一种细小的垂直鳞片,
称为“肤齿”。“肤齿”可以有效减少水在皮肤表面的附着,从而
减少水带来的阻力。德国研究人员由此受到启发,开发出了一种类
似鲨鱼皮表面结构的涂料,这种涂料可以有效减少飞机、轮船和涡
轮机等机器设备表面的阻力。德国研究人员(  )
①运用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
②运用了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
③运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④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德国研究人员从鲨鱼皮肤上的“肤齿”受到启发,开发
出了一种类似鲨鱼皮表面结构的涂料,这是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
理,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
合题意。
3. 美国某记者分析了特朗普之前的十届美国总统的各种讲话和报告,
发现其中有不少谎话,特别是关于经济问题的。因此,该记者推
断:特朗普关于恢复美国经济的承诺也是谎话。对该推断分析正确
的是(  )
①它是根据对美国总统言行的研究进行的类比推理
②这一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③它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④由于“人”的属性具有复杂性,该推断未必为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中美国某记者分析了特朗普之前的十届美国总
统的各种讲话和报告,发现其中有不少谎话,因此该记者推断特朗
普关于恢复美国经济的承诺也是谎话,它是根据对美国总统言行的
研究进行的类比推理,由于“人”的属性具有复杂性,该推断未必
为真,①④正确。这一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②不
选。它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③不选。
议题二 如何准确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
【情境】 把碳酸钙放入水中隔相当长时间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
烤或日晒、雨淋,甚至用碱液处理,它的性质及重量都没什么变化,
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有人设想:带
色的衣服经过日晒、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现象,怎样能使衣服
永不褪色呢?是否可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比如用含
有活性氯原子的染料使之与纺织物中的氢原子相结合,这样染出来的
纺织物也许能够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
探究 试分析此推理。
提示:此推理属类比推理,推理正确。其推理的过程是:把碳酸钙放
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它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而可
以抗腐蚀,不论火烤、日晒、雨淋或用碱液处理,都不会影响它的重
量及其性质。依上述道理,设法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
链,如用含有活性氯原子的染料使之与纺织物中的氢原子相结合,从
而也许能使这样染成的纺织物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
褪色。
类比推理的结论
(1)两类事物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而且也具有差异性,所以,类
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第一,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
的范围。类比推理所依据的只是两个对象部分属性相同或相
似,推出的却是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第二,已知属性与
推出属性之间虽然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
或然的,如果是或然的,其推出的属性就是不可靠的,因此,
类比推理不能保证这种联系的必然性。
(2)类比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其结论
是必然的;类比推理也不同于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
一般,其中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
结论是或然的。
1. (2023·浙江1月选考29题)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  )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漫画《相似》体现的是类比推理,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
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
高,②③符合题意;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
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①排除;漫画
没有涉及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排除。
2. 美人西施心口痛,用手按住胸口,皱起眉头,丑人东施见了感觉这
个神态很美,回到村里,也仿效而为,自以为也很美。哪知,村里
富人见了赶快关上门,穷人见了赶快拉着妻子走开。这一类比推理
(  )
A. 错误在于类比时不考虑对象的本质差别,仅仅根据表面的相同而
推出其他情况的相同
B. 错误在于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共同属性过少(数量不
足)
C. 错误在于没有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
D. 错误在于结论与该对象其他属性相矛盾
解析:  题干事例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故应选A。
3. (2024·江西鹰潭联考)鱼缸里有些水草会长青苔,有些不会,原
来是因为有些水草具有自洁功能,其表面呈现非光滑形态。吉林大
学曾承担“新型绿色仿生不粘锅”研究开发,该成果是通过对自洁
植物体表形态、结构及其不粘行为长期系统地研究提出来的仿生新
思想,构建非光滑复合界面,从而实现仿生锅不粘的性能。下列对
上述科学发明所用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个别性的前提可以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②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
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③人们需要对认识对象中全部情况
逐一进行考察 ④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得出结论越可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材料中通过对自洁植物研究而实现仿生锅不粘的性能,
属于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强调的是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
论相互排斥的属性,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得出结论越可
靠,②④正确。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①排
除。完全归纳推理需要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③
排除。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类比推理的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
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
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
“善。”乃止。苏代成功劝说赵惠王运用的推理方法是(  )
A. 类比推理 B. 演绎推理
C. 归纳推理 D. 三段论推理
解析:  苏代认为,鹬蚌相争,都不肯退让,从而让第三者渔翁
得利。燕赵相争,都不肯退让,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强秦得利。这是
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故A正确,B、C、D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70多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高举和平、正义的大旗,也必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取得伟大胜利。下面推理形式与材料体现的推理形式一致的是(  )
①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②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三角形只有这三种形式,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③荷兰科学家惠更斯研究光和声两种物理现象时,发现它们具有许多共同属性:直线传播、在同一介质中直射、通过不同介质时发生折射、遇到障碍物会反射或衍射等。当时已知声是一种波,由此推断光也是一种波。 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70多年前,我们高举保卫和平和反抗侵略的正义大旗,
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仍然高举和平和正义的
大旗,通过类比,推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
程上也能取得伟大胜利。①③属于类比推理,当选。②属于完全归
纳推理,排除。④属于联言推理,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河北邯郸联考)海上风暴来临之前,海浪与空气摩擦产生8
-13 Hz的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而水母特殊的听觉系统可以听
到这种声音。科学家通过研究,仿照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了水母
耳风暴预测仪。下列对科学家所运用的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 ②运用求同法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运用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推动技术创新 ④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科学家仿照水母的听觉系统,发明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运用的是类比推理,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属性进行推理,开启
思路,推动技术创新,①③符合题意。运用求同法寻找到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是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且材料没有涉
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排除。演绎推理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推
出个别性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演绎推理,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江苏泰州期中)北极熊毛是中空结构,里面封装了大量静
止空气,每一根毛发都有一层壳。受此启发,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
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
北极熊毛衣”。为验证其保暖效果,科研团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
温冷库中,试穿了初始温度相同的羽绒衣、羊毛衣、棉毛衫和“仿
北极熊毛衣”,结果证实,“仿北极熊毛衣”保暖性最好。上述过
程(  )
①根据北极熊毛和纤维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了类比推理 ②对试
穿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其前提和结果之间有必然性 ③运用比较的
方法,探求保暖材料和保暖效果之间的联系 ④通过增加相同或相
似属性的数量来提高推理的可靠程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
“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北极熊毛衣”,根据北极熊毛和
纤维之间的相似属性,进行了类比推理,①符合题意。对试穿实验
结果进行归纳,属于不完全归纳,其前提和结果之间不具有必然
性,②说法错误。通过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羽绒衣、羊毛衣、棉毛
衫和“仿北极熊毛衣”,结果证实,“仿北极熊毛衣”保暖性最
好,说明运用比较的方法,探求保暖材料和保暖效果之间的联系,
③说法正确。每一根毛发都有一层壳,受此启发,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轻薄、耐用、超保暖的新型“壳”结构人造纤维,制作成“仿北极熊毛衣”,根据的相同属性接近本质属性,而不是增加相同或相似属性的数量,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肿瘤性发热一
般温度相对较低、时间相对固定、可迅速缓解、不伴随其他症状。
张三发热时,温度相对较低、时间相对固定、可迅速缓解、不伴随
其他症状,所以,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这一推理结构所犯的
错误是(  )
①中项至少周延两次 ②轻率概括 ③大项不当扩大 ④机械类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三段论推理要求中项至少周延一次,而不是至少周延两
次,①表述错误。题干中只根据张三发热时伴随的几个症状就简单
得出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的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
误,②正确。大项“肿瘤性发热”在前提中是周延的,没有犯“大
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中仅根据张三发热
时伴随的几个症状与肿瘤性发热时的一般症状相同,就推出它们在
本质属性上也相同,得出张三的发热是肿瘤性发热,犯了“机械类
比”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类比推理的方法
6.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
“振动陀螺仪”,并将其使用在飞机、火箭等的自动驾驶上。该模
仿手法(  )
A. 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B. 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C. 其前提到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D. 运用了求同法探求因果联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
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可见,模仿苍蝇
的楫翅,制成“振动陀螺仪”,这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
性进行推理,A符合题意。材料显示的是类比推理,而演绎推理才
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B排除。类比推理属于或
然推理,C不选。求同法是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材料体
现的是类比推理,D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福建龙岩月考)某工程师通过观察翠鸟冲击入水的过程,
发现了翠鸟流线型的喙减少了它入水时的冲击,翠鸟就像是划入水
中,而且不会产生波浪。他根据这种喙的形状设计了列车的头部,
以此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在这个推理过程中,要
提升结论的可靠性,需要(  )
①研究的对象要越多越好,越多则可靠性越强 ②作为根据的相同
属性要更加接近本质属性 ③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
越高越好 ④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须完全一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某工程师根据翠鸟流线型的喙的形状设计了列车的头
部,以此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轰鸣声,因此,运用了类比
推理的方法。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
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①说法错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
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
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②③符合题意。类比推理中,前提
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一旦前提中出现与
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就不能推出结论,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19世纪,物理学家研究光的性质时,曾经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声有
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原因在于它有波动性。后来发现光
也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于是推测出“光也有波动性”的
结论。下列各项对这一事实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光与声的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该推理的客观依据 ②该推理
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其结论比较可靠 ③该推理是
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是由果推因 ④该推理
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是异中求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中指出物理学家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后来推测出
“光也有波动性”的结论,这说明光与声的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该推理的客观依据,该推理是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
行类比,是由果推因,①③正确,④排除。材料中指出物理学家将
光与声进行类比,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
是必然的,②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辽宁名校协作体联考)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其表面会形
成很薄的边界层,若物体表面光滑,则速度和压力会严重分布不
均,导致阻力变大。人们通过观察鲨鱼皮上的盾鳞,发现对称的V
形沟槽表面具有最佳的减阻效果。目前这一发现被广泛应用于航
空、汽车、舰艇、风力发电等领域。这一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
①运用了模拟方法,充分研究鲨鱼皮上的盾鳞后进行了结构类比 
②因客观依据是属性间内在联系,使其定能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③创新性地解决并纠正了人们关于降低流体阻力的认识中的错误
④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有助于人们创新和优化减阻技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这一来自大自然的灵感指的是仿生学的运用,是模
拟方法的体现,充分研究鲨鱼皮上的盾鳞后进行了结构类比,
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前锋作用,有助于人们创新和优化
减阻技术,①④正确。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能保证从真前
提推出真结论,②不选。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人们对降低流体
阻力的错误认识,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河南濮阳期中)建造大型水坝的时候,都是先设计一个模
型进行试验,在试验成功后再进行实际应用;宇航员在进入太空
前也会进行多次模拟演练,待确认无误后才会进行实际操作。它
们的共同点是(  )
①属于演绎推理,结论一定能够保真 ②发挥类比推理在科学技
术创新中的前锋作用 ③是或然推理,结论不能保真 ④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两类事物的相同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结
论也不能保真,①排除。在建造大型水坝、进入太空前进行模拟
实验,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
设想,发挥了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前锋作用,②正确。
模型试验、模拟演练都属于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而类比推理是
或然推理,结论不能保真,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类比而不是比
较,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山东临沂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
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
似。萨顿的结论是: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
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其推理依据是: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
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
的形态结构。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一条。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
色体也是如此。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曾经很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主观的臆测,缺少实验证据。他与他的学生们从1909年开始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用无数次的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评析萨顿得出“基
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主要推理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萨顿主要使用的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
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
或相似的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四个
方面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假说;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
验。摩尔根对萨顿的推理持怀疑态度,他与他的学生们不断通过
实验进行验证就是这个道理。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
锋的作用。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
一,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第二,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第三,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本题需调用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
息分析作答,分析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