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七)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练
1.以下关于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②演绎推理一定能从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结论
③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从真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真的结论
④归纳推理适合将一般性的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一种推理是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有这种性质的结论。下列属于该种推理的是(  )
A.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了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
B.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C.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D.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3.中国古代文学蕴含丰富的逻辑思想。例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据此,以上推理(  )
①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②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推理 ③是通过比较去发现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事实 ④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一项研究丙泊酚是否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实验中,科学家利用了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处理MCF-7细胞,发现当丙泊酚浓度上升,细胞生存能力也随之下降。科学家由此推论丙泊酚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此研究(  )
①运用剩余法探求了因果联系 ②运用共变法进行了归纳推理 ③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了一般性结论 ④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了个别性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山东临沂期中)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关于推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所以,非野生动物是饲养的鸡鸭——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②“在加利福尼亚某地区,对10万名选民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2%的选民说他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很显然,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存在的”——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③1935年5月,红军抵达大渡河的安顺渡口,蒋介石得意忘形地说:红军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插翅难飞,只有做第二个石达开了——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④“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4·黑龙江双鸭山开学考)某些鱼类体内有鳔,鱼要浮上来的时候,鳔里慢慢地装满了气,鳔胀大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大。鱼摆来摆去,就浮上来了。鱼要沉下去的时候,鳔里的气慢慢放出来,鳔缩小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这个道理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对材料中体现的该推理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B.科技人员通过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C.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
D.类比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
二、提升练
1.(2024·广东佛山联考)人们很早就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种植豌豆、蚕豆、黄豆等豆类植物时,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而且豆类植物还可以使土壤增加含氮量。若种植玉米、水稻、小米等非豆类植物,就没有这种现象。后来人们经过发现。豆类植物的根部都长有根瘤,而其他植物没有,因此人们得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能使土壤中心含氮量增加。这一研究(  )
①运用了求异法,就得出土壤的含氮量与根瘤密切相关 ②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得出了根瘤使土壤含氮量增加 ③由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的相似,推出其他属性相似 ④属于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山东青岛月考)金受热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热后体积膨胀;因此,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会膨胀。下列推理与材料中的推理形式一致的有(  )
A.鹰眼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科学家由此得到灵感发明了鹰眼导弹,能像鹰一样自动寻找和识别打击目标,而且能够自动跟踪目标直到攻击成功为止
B.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由此可见,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C.科研人员发现,给与人类具有相同的CMAH突变基因的哺乳动物小鼠喂养高脂饮食后,小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增加了近两倍。由此可见,人类高脂饮食也会增大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
D.化学家通过考察元素周期表零族元素中的元素,发现氦是惰性气体,氖是惰性气体,氩是惰性气体,氦、氖、氩是零族元素中的元素。由此可见,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
3.(2023·浙江6月选考32题)核桃形状酷似人的大脑,因此吃核桃补脑。这一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西班牙某研究所做了实验,研究人员邀请771名中学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100天后,干预组学生的注意力功能、流体智力(如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6个月后,和对照组学生相比,干预组学生的注意力反应时间减少了11.26毫秒,流体智力评分增加了1.78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症状评分减少了2.18分;另一项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中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2)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三、易错练
1.(2024·江苏宿迁期中)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中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其他认知能力,延缓他们的大脑衰老。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对上千名志愿者的一项跟踪调查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做有氧运动多的女性,40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上述研究过程(  )
①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认识对象 ②运用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③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 ④运用了在认识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的推理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江西赣州期中)化学课上,张老师演示了两个教学实验:一个实验是KClO3加热后,有O2缓慢产生;另一个实验是KClO3加热后迅速撒入少量MnO2,这时立即有大量的O2产生。张老师由此得出:MnO2是O2快速产生的原因。下列选项运用方法与张老师一致的是(  )
A.同一品牌的化妆品价格越高卖得越火。由此可见,消费者喜欢价格高的化妆品
B.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线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线强度低数倍。她据此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C.统计分析发现,30岁至60岁之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有理由相信:岁月是勇敢的腐蚀剂
D.将闹钟放在玻璃罩里,使它打铃,可以听到铃声;然后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空,再使闹钟打铃,就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见,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3.(2024·贵州铜仁联考)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某个地区的少部分人的个别行为引起的,但结果是整个地区都被打上了某种标签。从思维的角度看,地域歧视结论的得出(  )
①探究了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犯了逻辑中的“轻率概括”的错误 ③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得出的必然结论 ④只是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结论可靠性较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时跟踪检测(七)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一、基础练
1.B ①符合推理的划分标准,正确。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除前提真实外,还需要推理结构正确,②错误。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理,前提真实,结论未必具有保真性,③正确。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④错误。
2.D 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有这种性质的结论,这是完全归纳推理。A体现的是类比推理,不符合题意。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从一般到个别,属于演绎推理,B不符合题意。根据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C不符合题意。D中列举的社会形态已经囊括了阶级社会的各种形态,因此其推理属于完全归纳推理,当选。
3.C 孟子一连列举六位古代圣贤在困境中崛起的事例,然后推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个结论,整个推理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属于或然推理,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②④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或然推理,①不选。③描述的是类比推理的特点,不选。
4.C 材料不涉及剩余法,①不符合题意。当丙泊酚浓度上升,细胞生存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是运用了共变法,②符合题意。在一项研究丙泊酚是否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实验中,科学家推论丙泊酚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此研究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了一般性结论,是归纳推理,③正确。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了个别性结论是演绎推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5.C 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换质推理:饲养的鸡鸭是非野生动物;换位推理:有些非野生动物是饲养的鸡鸭,而题目中结论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换位后不得周延”推理规则,①错误。轻率概括是不正确地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产生的逻辑错误,世界上的人口众多,只调查某一地区的人证明有无贸易保护主义,是不能达到准确数据的,②入选。中国共产党的红军与石达开的农民军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军队,是两种实质不同的对象,不能根据都到大渡河这一处境相同的表面现象推出结论。因此,材料观点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③入选。“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小项“国家机关”在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不选。
6.B 该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是类比推理,但不符合设问中要求的对该推理作用的认识,A不符合题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这个道理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体现了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B符合题意。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属于类比推理在论证说理中的作用,题干强调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归纳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D说法错误。
二、提升练
1.C 豆类植物可以使土壤增加含氮量,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豆类植物的根部都长有根瘤。而非豆类植物没有根瘤,就没有使土壤增加含氮量这一现象出现,得出了豆类植物的根瘤使土壤含氮量增加这个结论,这是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属于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而不是求异法,①不符合题意。③是类比推理,不符合题意。
2.D 材料中的推理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由氦、氖、氩等惰性气体是零族元素中的元素,推出零族元素是惰性气体,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D符合题意。由鹰眼到鹰眼导弹,属于类比推理,A不选。由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到所有三角形,属于完全归纳推理,B不选。由小鼠喂养高脂饮食后患动脉粥样硬化,推到人类的概率,属于类比推理,C不选。
3.(1)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共变法。
(2)①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②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并且也在发生变化。③可能存在样本容量不足,实验的时间跨度过短等情况。④可能难以确认α-亚麻酸指标升高,与人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存在因果关系。⑤可能因为吃核桃而获得心理暗示,从而对多动症等各项评分产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写出任一理由即可)
解析:第(1)问,可联系类比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采用了共变法。第(2)问,参考角度: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食物、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时间过短以及心理暗示等方面展开举例,言之有理即可。
三、易错练
1.A 研究的数据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对上千名志愿者的一项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认识对象,①正确。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是类比推理的方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②错误。通过跟踪调查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做有氧运动多的女性,40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这是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在认识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的推理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2.D 材料中张老师采取“求异法”的方式探索MnO2与O2的因果关系,D运用求异法,得出空气与声音传播的关系,正确。“价格越高越卖得越火”说明采取的是“共变法”,A不符合题意。居里夫人是先发现放射线强度有一部分无法解释,然后断定有其他放射性元素产生了这些放射线,属于典型的“剩余法”,B不符合题意。“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说明采取的是“共变法”,C不符合题意。
3.D 材料中地域歧视结论的得出,只是由部分情况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并没有探究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①错误。材料中由少部分的行为得出整个地区的人都有某些问题的结论,犯了逻辑中的“轻率概括”的错误,②正确。地域歧视结论是类比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③不选。地域歧视结论的得出,只是由部分情况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可靠性较低,④正确。
3 / 3(共27张PPT)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练
1. 以下关于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②演绎推理一定能从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结论
③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从真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真
的结论
④归纳推理适合将一般性的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①符合推理的划分标准,正确。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
论,演绎推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除前提真实外,还需要推理结构
正确,②错误。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理,前提
真实,结论未必具有保真性,③正确。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
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
推理,④错误。
1
2
3
4
5
6
2. 有一种推理是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
该类事物普遍有这种性质的结论。下列属于该种推理的是(  )
A. 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了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
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
B. 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C. 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D. 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1
2
3
4
5
6
解析:  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
类事物普遍有这种性质的结论,这是完全归纳推理。A体现的是类
比推理,不符合题意。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
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从一般到个别,属于演绎推理,B不
符合题意。根据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
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C不符合题意。D中列举的社会形态已经囊
括了阶级社会的各种形态,因此其推理属于完全归纳推理,当选。
1
2
3
4
5
6
3.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丰富的逻辑思想。例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
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据此,以上推理(  )
①是一种演绎推理,它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②其结论超出
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属于或然推理 ③是通过比较去发现另一种
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事实 ④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
可靠程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孟子一连列举六位古代圣贤在困境中崛起的事例,然后
推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个结论,整个推理
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
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属于或然推理,需要寻找因果联系帮助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②④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或然推
理,①不选。③描述的是类比推理的特点,不选。
1
2
3
4
5
6
4. (2024·江苏南通期中)在一项研究丙泊酚是否能够抑制MCF-7细
胞增殖的实验中,科学家利用了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处理MCF-7细
胞,发现当丙泊酚浓度上升,细胞生存能力也随之下降。科学家由
此推论丙泊酚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此研究(  )
①运用剩余法探求了因果联系 ②运用共变法进行了归纳推理 
③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了一般性结论 ④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了个
别性结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不涉及剩余法,①不符合题意。当丙泊酚浓度上
升,细胞生存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是运用了共变法,②符合题意。
在一项研究丙泊酚是否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实验中,科学家
推论丙泊酚能够抑制MCF-7细胞增殖。此研究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了
一般性结论,是归纳推理,③正确。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了个别性结
论是演绎推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5. (2024·山东临沂期中)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
列关于推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所以,非野生动物是饲养的鸡鸭——
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②“在加利福尼亚某地区,对10万名选民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2% 的选民说他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很显然,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存在的”——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③1935年5月,红军抵达大渡河的安顺渡口,蒋介石得意忘形地
说:红军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插翅难飞,只有做第二个石达
开了——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④“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
关都有自由裁量权”——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饲养的鸡鸭不是野生动物,换质推理:饲养的鸡鸭是非
野生动物;换位推理:有些非野生动物是饲养的鸡鸭,而题目中结
论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换位后不得周延”推理规则,①错误。
轻率概括是不正确地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产生的逻辑错误,世
界上的人口众多,只调查某一地区的人证明有无贸易保护主义,是
不能达到准确数据的,②入选。中国共产党的红军与石达开的农民
军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军队,是两种实质不同的对象,不能根据
都到大渡河这一处境相同的表面现象推出结论。因此,材料观点犯
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③入选。“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小项“国家机关”在前提中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不选。
1
2
3
4
5
6
6. (2024·黑龙江双鸭山开学考)某些鱼类体内有鳔,鱼要浮上来的
时候,鳔里慢慢地装满了气,鳔胀大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大。鱼摆
来摆去,就浮上来了。鱼要沉下去的时候,鳔里的气慢慢放出来,
鳔缩小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这个道
理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对材料中体现的该推理的作用认识正确
的是(  )
A. 该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B. 科技人员通过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C. 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
D. 类比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
1
2
3
4
5
6
解析:  该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是类比
推理,但不符合设问中要求的对该推理作用的认识,A不符合题
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这个道理启发人们发明了潜水艇,
体现了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B符合题意。类比推理可以
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属于类比推理在论证说
理中的作用,题干强调类比推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C不符合题
意。归纳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D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二、提升练
1. (2024·广东佛山联考)人们很早就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种植豌
豆、蚕豆、黄豆等豆类植物时,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而且豆
类植物还可以使土壤增加含氮量。若种植玉米、水稻、小米等非豆
类植物,就没有这种现象。后来人们经过发现。豆类植物的根部都
长有根瘤,而其他植物没有,因此人们得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
能使土壤中心含氮量增加。这一研究(  )
①运用了求异法,就得出土壤的含氮量与根瘤密切相关
②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得出了根瘤使土壤含氮量增加
③由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的相似,推出其他属性相似
④属于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豆类植物可以使土壤增加含氮量,都有一个共同的情
况:豆类植物的根部都长有根瘤。而非豆类植物没有根瘤,就没有
使土壤增加含氮量这一现象出现,得出了豆类植物的根瘤使土壤含
氮量增加这个结论,这是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属于从个别性前
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运用求
同求异并用法,而不是求异法,①不符合题意。③是类比推理,不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2. (2024·山东青岛月考)金受热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热后体积膨胀;因此,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会膨胀。下列推理与材料中的推理形式一致的有(  )
A. 鹰眼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科学家由此得到灵感发明了鹰眼导弹,能像鹰一样自动寻找和识别打击目标,而且能够自动跟踪目标直到攻击成功为止
B. 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由此可见,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C. 科研人员发现,给与人类具有相同的CMAH突变基因的哺乳动物小鼠喂养高脂饮食后,小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增加了近两倍。由此可见,人类高脂饮食也会增大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
D. 化学家通过考察元素周期表零族元素中的元素,发现氦是惰性气体,氖是惰性气体,氩是惰性气体,氦、氖、氩是零族元素中的元素。由此可见,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中的推理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由氦、氖、氩等惰
性气体是零族元素中的元素,推出零族元素是惰性气体,属于不完
全归纳推理,D符合题意。由鹰眼到鹰眼导弹,属于类比推理,A
不选。由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到所有三角形,属于完全归纳推
理,B不选。由小鼠喂养高脂饮食后患动脉粥样硬化,推到人类的
概率,属于类比推理,C不选。
1
2
3
4
5
6
3. (2023·浙江6月选考32题)核桃形状酷似人的大脑,因此吃核桃补
脑。这一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西班牙某研究所做了实验,研究人
员邀请771名中学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干
预组学生每天食用30克核桃仁。100天后,干预组学生的注意力功
能、流体智力(如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
吃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6个月后,和对照组学生相比,干预组
学生的注意力反应时间减少了11.26毫秒,流体智力评分增加了
1.78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症状评分减少了2.18
分;另一项数据显示,学生的α-亚麻酸指标升高了0.03%。研究人
员因此认为,正是核桃富含的α-亚麻酸在大脑的发育中起了作用。
1
2
3
4
5
6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中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实验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
联系的逻辑方法。
答案: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共变法。
解析: 可联系类比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采用了共变法。
1
2
3
4
5
6
(2)举出一个理由,对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答案: ①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
生影响的食物。②除了吃核桃,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认知水
平的因素,并且也在发生变化。③可能存在样本容量不足,
实验的时间跨度过短等情况。④可能难以确认α-亚麻酸指标
升高,与人的认知能力等的提高存在因果关系。⑤可能因为
吃核桃而获得心理暗示,从而对多动症等各项评分产生主观
因素的影响。(写出任一理由即可)
解析: 参考角度:吃了其他对认知能力等产生影响的
食物、其他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样本容量不足,实验跨度
时间过短以及心理暗示等方面展开举例,言之有理即可。
1
2
3
4
5
6
三、易错练
1. (2024·江苏宿迁期中)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中老年人的记忆力和
其他认知能力,延缓他们的大脑衰老。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
对上千名志愿者的一项跟踪调查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做有氧运动多
的女性,40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上述研究过程
(  )
①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可能多的认识对象
②运用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③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
④运用了在认识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的推理方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研究的数据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学院对上千名志
愿者的一项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考察尽
可能多的认识对象,①正确。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是类比
推理的方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②错误。
通过跟踪调查研究显示,中年时期做有氧运动多的女性,40年后患
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88%,这是运用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
性结论的归纳推理的方法,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在认识对象的要
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的推理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2. (2024·江西赣州期中)化学课上,张老师演示了两个教学实验:一个实验是KClO3加热后,有O2缓慢产生;另一个实验是KClO3加热后迅速撒入少量MnO2,这时立即有大量的O2产生。张老师由此得出:MnO2是O2快速产生的原因。下列选项运用方法与张老师一致的是(  )
A. 同一品牌的化妆品价格越高卖得越火。由此可见,消费者喜欢价格高的化妆品
B. 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线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线强度低数倍。她据此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C. 统计分析发现,30岁至60岁之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有理由相信:岁月是勇敢的腐蚀剂
D. 将闹钟放在玻璃罩里,使它打铃,可以听到铃声;然后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空,再使闹钟打铃,就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见,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中张老师采取“求异法”的方式探索MnO2与O2的
因果关系,D运用求异法,得出空气与声音传播的关系,正确。
“价格越高越卖得越火”说明采取的是“共变法”,A不符合题
意。居里夫人是先发现放射线强度有一部分无法解释,然后断定有
其他放射性元素产生了这些放射线,属于典型的“剩余法”,B不
符合题意。“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说明采取的是“共变法”,C不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3. (2024·贵州铜仁联考)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
“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
活动等因素引发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某个地区的少部分
人的个别行为引起的,但结果是整个地区都被打上了某种标签。从
思维的角度看,地域歧视结论的得出(  )
①探究了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因果联系 ②犯了逻辑中的“轻率
概括”的错误
③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得出的必然结论 ④只是由
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结论可靠性较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中地域歧视结论的得出,只是由部分情况而得出的
一般性结论,并没有探究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①错
误。材料中由少部分的行为得出整个地区的人都有某些问题的结
论,犯了逻辑中的“轻率概括”的错误,②正确。地域歧视结论是
类比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③不选。地域歧视结论的得
出,只是由部分情况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可靠性较低,④正确。
1
2
3
4
5
6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