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讨,对“元宇宙”的名称、释义形成共识。“元宇宙”被释义为: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此概念(  )
①内涵的揭示语是一个假言判断
②是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③种和属分别是“元宇宙”和“虚拟世界”
④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a)、“辽宁”(b)、“沈阳”(c)这三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
3.(2024·四川德阳期中)2024年5月1日施行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活动。对该条款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体器官移植”是被定义项,“活动”是定义项
②该条款属于全称肯定判断
③该条款既明确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内涵,也指明了其外延
④“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是种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江苏南通调研)右栏是对左栏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的逻辑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宏伟”与“朴素”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B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运用联言判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思维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
C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这是一个性质判断,“人民”是第一关系者项,“是”为关系项,“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是第二关系者项
D 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 “赛过”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5.(2024·四川德阳期中)2024年春节档上映的《第二十条》是一部体现民意与法治良性互动的现实主义电影。电影虽落幕,而“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这句经典台词却时时在耳边萦绕,剧中人物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换取来的公平正义更显分量。该台词(  )
①包含两个性质判断 ②包含两个关系判断 ③是一个特称肯定判断 ④是一个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河北邯郸调研)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沧州牢城管营对林冲说:“你呢,那就是特殊了,因为你跟柴大官人是朋友,柴大官人跟我们是朋友,那么,咱们之间就都是朋友了!”对管营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管营、柴大官人、林冲都是朋友关系
②管营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林冲和自己是朋友
③管营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关系
④管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说明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是关于概念、判断或推理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概念、判断或推理 分析
民主主义者就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人 ①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②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有些食物是能增强人的记忆力的。对此进行换质位推理得出:有些不能增强人的记忆力的不是食物 ③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 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逻辑规则
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 ④违反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东枣庄月考)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逻辑漏洞,从而更好地应对争论和辩论,加强沟通的有效性。根据所学逻辑知识分析以下说法,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说法 判断
① 青少年学生是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 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② 柳叶是青梅的同学,青梅是祝玛的同学 “同学”关系是传递关系
③ 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身份权、人格权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 如果雨下大了,比赛就取消 这是个简单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泰安月考)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观点与对其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①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 这是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进行了调查,所以你有发言权 这是一个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③ 志愿者都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 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④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 是从个别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山西长治联考)湖北某餐馆准备了5道菜,分别是沔阳三蒸、清蒸武昌鱼、应山滑肉、红菜薹炒腊肉、黄陂糖蒸肉。若上菜顺序符合以下条件:
①只有第一道菜不上应山滑肉,第三道菜才上清蒸武昌鱼 ②要么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要么第三道菜上清蒸武昌鱼 ③要么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要么第二道菜不上黄陂糖蒸肉 ④如果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那么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以下哪项为真时,可以推出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  )
A.第一道菜没上应山滑肉 B.第三道菜上了清蒸武昌鱼
C.第二道菜上了黄陂糖蒸肉 D.第五道菜不上红菜薹炒腊肉
11.2023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污染环境、妨碍防洪安全、破坏文化遗产等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以推出(  )
①张某没有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故张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所以,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 ④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但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张某未构成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河南三门峡月考)张敏、李华、崔宁三人是好友,相约清明假期到甘肃天水吃麻辣烫。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若“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 ②若“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 ③若“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 ④若“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甘肃武威月考)公众往往被“仿制药”的名字误导,认为“仿造”“仿制”的东西不会有好货。也有人凭经验认为,国产药品的疗效和质量比不上进口药。自2021年起,国家医保局组织全国范围内的29家医疗机构,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3个代表性品种,38个厂牌的中选仿制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其评价的抗感染、抗肿瘤等领域23个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等效,个别仿制药的安全性或治疗缓解率比原研药更高。这表明(  )
①借助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②正确运用演绎推理就可以准确把握仿制药的药效 ③仅凭借个别经验推知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④借助类比推理人们可以把握不同事物的相同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河北邯郸调研)“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这句谚语是人们根据闪电出现的方位来预测雨水的降落情况。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闪电如果出现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以下对这一农谚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B.属于选言判断,选言支为假
C.是以不完全归纳方式形成的判断
D.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属性进行的推理
15.无论是不同的推理,还是同一推理的不同方法,可靠性都存在差异。下列推理中,按照推理可靠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内有多少酒”的方法类比得出“用叩诊方法诊断病情”的方法 ②美国崛起依靠对外掠夺,推断中国崛起也需要依靠对外掠夺 ③前提1:某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前提2:这个数是偶数;结论:这个数能被2整除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16.(2024·河南濮阳期中)小王、小张、小李三人的生长环境、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工作条件都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好身体。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都喜欢运动,而且每周都有固定的运动量。于是人们推测出运动是他们身体好的原因。该推理方法(  )
①运用求同法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 ②对研究对象结构之间进行了类比
③运用共变法探究事物之间的规律 ④以个别性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它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则。(12分)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第一外国语学院的学生都是学外语的,
(3)凡是翻译干部都要学好外语,
18.(2024·湖北武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
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只要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就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可见,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随着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推断,出台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15分)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上甘岭战役中,被敌人炮弹炸断双腿的孙占元,强忍剧痛爬行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手握爆破筒冲入敌阵,成为志愿军战士们的普遍现象,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革命英雄主义。在喀喇昆仑,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伸开双臂阻挡来犯之敌,用生命践行着这一革命英雄主义。今天,中国以刺刀见红的举动迎击美西方对我国歇斯底里的打压遏制,正是这种革命英雄主义血性风骨的延续。
(1)指出材料中的描述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6分)
(2)找出材料中的一个性质判断,并说明其判断形式。(4分)
20.(2024·河北承德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置于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的首项内容。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颠覆性技术是基于对科学原理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对科学原理的颠覆,其核心是创新性应用和集成创新。
据此,某企业认为,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有实现颠覆性创新,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本企业没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本企业没有在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
结合材料,请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分析该企业推理的结论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15分)
单元过关检测(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C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的是事物“质”的规定性,不是假言判断,①错误。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形式之一,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②入选。“元宇宙”概念的属是“虚拟世界”,种是“元宇宙”,③入选。“元宇宙”的概念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的是“元宇宙”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④错误。
2.B “中国”(a)表示国家概念,“辽宁”(b)表示省概念,“沈阳”(c)表示市概念,这三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不相容,属于全异关系,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D 在材料涉及的定义中,“人体器官移植”是被定义项,“活动”是属概念,“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是种差,“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活动”是定义项,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该条款属于全称肯定判断,②说法正确。该条款通过下定义明确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内涵,并没有指明其外延,③不选。
4.D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由此可见,“宏伟”与“朴素”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交叉关系,不是全异关系,A错误。“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这是一个联言判断,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运用联想等体现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B错误。“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是一个性质判断,而“关系者项”“关系项”是对关系判断的表述,C错误。信心“赛过”黄金,那么肯定不能说黄金“赛过”信心,所以“赛过”关系是反对称关系,D正确。
5.B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包含两个性质判断,而不是关系判断,①符合题意,②不选。“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是一个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④符合题意,③不选。
6.D 管营和林冲不一定是朋友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关系判断,表述没有涉及归纳推理,②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表述看,管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表述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但错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7.D “民主主义者就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①不选。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是正确的,没有犯逻辑错误,②不选。前提中“食物”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食物”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逻辑规则,③正确。小项“国家机关”在小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该推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8.B 青少年学生是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这个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主项“青少年学生”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谓项“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故①正确。柳叶是青梅的同学,青梅是祝玛的同学,在这里,柳叶可能是祝玛的同学,也可能不是祝玛的同学,“同学”关系是非传递关系,故②错误。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身份权和人格权属于人身权。“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身份权、人格权”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故③正确。“如果雨下大了,比赛就取消”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复合判断,故④不选。
9.B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先换质是“所有的商品都不是非劳动产品”,再换位“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这是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①说法正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以理解成“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正确的结构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你进行了调查研究”属于肯定前件,不一定推出肯定后件,②说法错误。“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是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因此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说法正确。④属于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排除。
10.C 要必然推出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根据②和不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三道菜一定不上清蒸武昌鱼,B排除。要得出第三道菜一定不上清蒸武昌鱼,根据①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A排除。要保证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根据④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五道菜要上清蒸武昌鱼。要得出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根据③和不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二道菜上了黄陂糖蒸肉,C正确,D排除。
11.D “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要求之一是“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由“张某没有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不能得出“张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的结论,①错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要求之一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因此,由“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能够得出“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②正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因此,由“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得出“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的结论,③错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要求之一是“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因此,由“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但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得出“张某未构成犯罪”的结论,④正确。
12.B “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为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故可以必然推出“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①符合题意。“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为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推理无效,②不选。“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
都去”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正确,③符合题意。“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运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无效,④不选。
13.B 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3个代表性品种,38个厂牌的中选仿制药的研究,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虽然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但有助于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故①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前提包含结论的推理,材料没有涉及演绎推理,也不体现类比推理,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有些人仅凭借经验获取对国产药品的认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故③符合题意。
14.C 从闪电出现的方位来看,不是只有东和西两种可能,所以“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以不完全归纳方式形成的判断,C正确。“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A、B错误。“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依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的推理,D错误。
15.B ③属于必然推理,所以可靠程度最高。①属于正确的类比,所以可靠程度次之。②属于机械类比,可靠程度最低。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②。
16.C 该推理方法是异中求同,是运用求同法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①正确,②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运用求同法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④正确。
17.(1)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2)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解析:(1)这个三段论的中项“群众”在大前提中指出的是全体,中项“群众”在小前提中指群众中的一员,中项“群众”在大小前提中,语词相同,但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两个不同概念,因而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2)这个三段论的中项“学外语的”在大、小前提中都是肯定判断的谓项,所以它一次也不周延,这就违反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3)这个三段论的大项“要学好外语”在前提中是肯定判断的谓项,它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它是否定判断的谓项,变成周延的了,因而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18.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甲的推理前提虚假,且在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属于无效推理形式,其推理结构也是错误的,所以甲推理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甲在推理中运用了共变法探求国家政策支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间的因果联系,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有一定的可靠性。但由于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其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出台并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同时还需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帮助央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
解析:本题需要调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来进行阐释。
19.(1)①归纳推理:以孙占元、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为例证,归纳出中国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②类比推理:将中国刺刀见红迎击美西方打压的行动与中国军人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举进行类比。③演绎推理:祁发宝的英雄壮举就是中国军人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现代“演绎”。
(2)性质判断:今天,中国以刺刀见红的举动迎击美西方对我国歇斯底里的打压遏制,正是这种革命英雄主义血性风骨的延续。
类型:全称肯定判断。
解析:第(1)问,可联系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20.①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二是推理结构正确。
②从推理根据的前提来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在科学技术领域,没有“实现颠覆性创新”,就无法“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推理前提是正确的。
③“只有实现颠覆性创新,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由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前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本企业没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本企业没有在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属于错误的推理结构。因此,此推理是错误的。
解析:该企业推理的结论→可联系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
5 / 5(共49张PPT)
单元过关检测(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讨,对“元
宇宙”的名称、释义形成共识。“元宇宙”被释义为:人类运用数
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
互的虚拟世界。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此概念(  )
①内涵的揭示语是一个假言判断
②是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③种和属分别是“元宇宙”和“虚拟世界”
④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的
是事物“质”的规定性,不是假言判断,①错误。概念是抽象思维
的形式之一,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②入选。“元宇宙”概念的属
是“虚拟世界”,种是“元宇宙”,③入选。“元宇宙”的概念通
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的是“元宇宙”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此类事
物的本质属性,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中国”(a)、“辽宁”(b)、“沈阳”(c)这三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中国”(a)表示国家概念,“辽宁”(b)表示省概
念,“沈阳”(c)表示市概念,这三个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不相
容,属于全异关系,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2024·四川德阳期中)2024年5月1日施行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
植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是指将捐献的人
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活动。对该条款理解正
确的是(  )
①“人体器官移植”是被定义项,“活动”是定义项
②该条款属于全称肯定判断
③该条款既明确了人体器官移植的内涵,也指明了其外延
④“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是种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在材料涉及的定义中,“人体器官移植”是被定义项,
“活动”是属概念,“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
病损器官”是种差,“将捐献的人体器官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
病损器官的活动”是定义项,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该条款属
于全称肯定判断,②说法正确。该条款通过下定义明确了人体器官
移植的内涵,并没有指明其外延,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2024·江苏南通调研)右栏是对左栏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的
逻辑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宏伟”与“朴素”两个概
念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B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运用联言判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思维表达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
C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这是一个性质判断,“人民”是第一关系者项,“是”为关系项,“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是第二关系者项
D 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 “赛过”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
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由此可见,“宏伟”与“朴素”两个概念的
外延是交叉关系,不是全异关系,A错误。“大漠孤烟、江南细
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
潮澎湃、豪情满怀”,这是一个联言判断,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触及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运用联想等体现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
达的情感性,B错误。“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
依靠”,这是一个性质判断,而“关系者项”“关系项”是对关系
判断的表述,C错误。信心“赛过”黄金,那么肯定不能说黄金
“赛过”信心,所以“赛过”关系是反对称关系,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2024·四川德阳期中)2024年春节档上映的《第二十条》是一部
体现民意与法治良性互动的现实主义电影。电影虽落幕,而“所有
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这句经典台词
却时时在耳边萦绕,剧中人物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换取来的公平正义
更显分量。该台词(  )
①包含两个性质判断 ②包含两个关系判断 ③是一个特称肯定判
断 ④是一个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
做”包含两个性质判断,而不是关系判断,①符合题意,②不选。
“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属于复
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是一个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④符合题
意,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2024·河北邯郸调研)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段描
述,沧州牢城管营对林冲说:“你呢,那就是特殊了,因为你跟柴
大官人是朋友,柴大官人跟我们是朋友,那么,咱们之间就都是朋
友了!”对管营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管营、柴大官人、林冲都是朋友关系 ②管营通过归纳推理得出
林冲和自己是朋友 ③管营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关系 ④管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说明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管营和林冲不一定是朋友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材
料体现的是关系判断,表述没有涉及归纳推理,②不符合题
意。从材料中的表述看,管营是通过传递性关系判断表述三个
人物之间的关系,但错把“朋友”这个非传递关系说成是传递
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下列是关于概念、判断或推理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概念、判断或推理 分析
民主主义者就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人 ①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
错误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违法行为、损害事
实、因果关系 ②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
错误
有些食物是能增强人的记忆力的。对此
进行换质位推理得出:有些不能增强人
的记忆力的不是食物 ③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
的项, 换位后也不能周
延”的逻辑规则
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是国
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都有自由裁量权 ④违反了“小项不当扩大”
的逻辑规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民主主义者就是信奉民主主义的人”犯了“同语反
复”的逻辑错误,①不选。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违法行为、损害事
实、因果关系是正确的,没有犯逻辑错误,②不选。前提中“食
物”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食物”
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
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逻辑规则,③正确。小项“国家机
关”在小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该推理犯了“小项不当
扩大”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2024·山东枣庄月考)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逻辑漏
洞,从而更好地应对争论和辩论,加强沟通的有效性。根据所学逻
辑知识分析以下说法,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说法 判断
① 青少年学生是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
人 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
延,谓项不周延
② 柳叶是青梅的同学,青梅是祝玛的
同学 “同学”关系是传递关

③ 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身份权、人
格权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
辑错误
④ 如果雨下大了,比赛就取消 这是个简单判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青少年学生是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这个判断是全称
肯定判断,主项“青少年学生”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
的,谓项“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
是不周延的,故①正确。柳叶是青梅的同学,青梅是祝玛的同学,
在这里,柳叶可能是祝玛的同学,也可能不是祝玛的同学,“同
学”关系是非传递关系,故②错误。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和人身
权,身份权和人格权属于人身权。“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身份
权、人格权”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故③正确。“如果雨
下大了,比赛就取消”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复合判断,故④
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2024·山东泰安月考)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
列观点与对其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①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 这是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进行了调查,所以你有发言权 这是一个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③ 志愿者都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 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④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 是从个别到个别的必然推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先换质是“所有的商品都不
是非劳动产品”,再换位“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这是
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①说法正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
以理解成“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正确的结
构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你进行了调查研究”属于肯
定前件,不一定推出肯定后件,②说法错误。“要有国际视野和责
任担当”是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了,因此犯了
“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说法正确。④属于类比推理,是
或然推理,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2024·山西长治联考)湖北某餐馆准备了5道菜,分别是沔阳三
蒸、清蒸武昌鱼、应山滑肉、红菜薹炒腊肉、黄陂糖蒸肉。若上
菜顺序符合以下条件:
①只有第一道菜不上应山滑肉,第三道菜才上清蒸武昌鱼 ②要么
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要么第三道菜上清蒸武昌鱼 ③要么第
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要么第二道菜不上黄陂糖蒸肉 ④如果第五
道菜上清蒸武昌鱼,那么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
以下哪项为真时,可以推出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  )
A. 第一道菜没上应山滑肉
B. 第三道菜上了清蒸武昌鱼
C. 第二道菜上了黄陂糖蒸肉
D. 第五道菜不上红菜薹炒腊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要必然推出第四道菜上红菜薹炒腊肉,根据②和不相
容选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三道菜一定不上清蒸武昌鱼,B排
除。要得出第三道菜一定不上清蒸武昌鱼,根据①和必要条件假
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一道菜上应山滑肉,A排除。要保证第一
道菜上应山滑肉,根据④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五
道菜要上清蒸武昌鱼。要得出第五道菜上清蒸武昌鱼,根据③和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式可知,第二道菜上了黄陂糖蒸肉,C正
确,D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2023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违反
本法规定,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污染环境、妨碍防
洪安全、破坏文化遗产等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
侵权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
此可以推出(  )
①张某没有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故张
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
构成犯罪,所以,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张某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所以,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
罪 ④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但未被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所以,张某未构成犯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要求之一是“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由“张某没有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造成他人损害”,不能得出“张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的结论,①错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要求之一是“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因此,由“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能够得出“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②正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因此,由“张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得出“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并构成犯罪”的结论,③错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要求之一是“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因此,由“张某在黄河流域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但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得出“张某未构成犯罪”的结论,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2024·河南三门峡月考)张敏、李华、崔宁三人是好友,相约清
明假期到甘肃天水吃麻辣烫。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若“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
出“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 ②若“如果张敏和李华
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张敏和李华不都
去,崔宁也不会去” ③若“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
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出“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
④若“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成立,则必然推
出“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只有张敏和李华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属于必
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为否定前件式和肯
定后件式,故可以必然推出“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
去”,①符合题意。“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
去”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为肯定
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张敏和李华不都去,崔宁也不会去”
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推理无效,②不选。
“如果张敏和李华都去,那么崔宁会一起去”属于充分条件假言
判断,“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
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正确,③符合题意。“只有张敏和李华
都去,崔宁才会一起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崔宁没有去,张敏和李华不都去”运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无效,④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2024·甘肃武威月考)公众往往被“仿制药”的名字误导,认为
“仿造”“仿制”的东西不会有好货。也有人凭经验认为,国产
药品的疗效和质量比不上进口药。自2021年起,国家医保局组织
全国范围内的29家医疗机构,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3个
代表性品种,38个厂牌的中选仿制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其评价
的抗感染、抗肿瘤等领域23个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
药等效,个别仿制药的安全性或治疗缓解率比原研药更高。这表
明(  )
①借助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②正确运用
演绎推理就可以准确把握仿制药的药效 ③仅凭借个别经验推知
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④借助类比推理人们可以把握不
同事物的相同属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23个代表性品种,38
个厂牌的中选仿制药的研究,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虽然不完
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但有助于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故
①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
是前提包含结论的推理,材料没有涉及演绎推理,也不体现类
比推理,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有些人仅凭借经验获取对国产药
品的认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
误,故③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2024·河北邯郸调研)“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这句谚语是
人们根据闪电出现的方位来预测雨水的降落情况。闪电如果出现
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闪电如果出现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
会到来。以下对这一农谚分析正确的是(  )
A. 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B. 属于选言判断,选言支为假
C. 是以不完全归纳方式形成的判断
D. 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属性进行的推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从闪电出现的方位来看,不是只有东和西两种可能,
所以“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以不完全归纳方式形成的判
断,C正确。“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充分条件假言判
断,A、B错误。“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是依据事物之间的
因果关系进行的推理,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无论是不同的推理,还是同一推理的不同方法,可靠性都存在差
异。下列推理中,按照推理可靠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内有多少酒”的方法类比得出
“用叩诊方法诊断病情”的方法 ②美国崛起依靠对外掠夺,推
断中国崛起也需要依靠对外掠夺 ③前提1:某个数是偶数,当且
仅当,它能被2整除;前提2:这个数是偶数;结论:这个数能被2
整除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③属于必然推理,所以可靠程度最高。①属于正确的
类比,所以可靠程度次之。②属于机械类比,可靠程度最低。正
确的排序为③—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2024·河南濮阳期中)小王、小张、小李三人的生长环境、学习
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工作条件都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好身
体。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都喜欢运动,而且每周都有固定的运
动量。于是人们推测出运动是他们身体好的原因。该推理方法
(  )
①运用求同法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 ②对研究对象结构之间进行
了类比 ③运用共变法探究事物之间的规律 ④以个别性为前提
推出一般性结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该推理方法是异中求同,是运用求同法探求事物的因
果关系,①正确,②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运用求同法进行的不
完全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它违反了什么逻辑规
则。(12分)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答案: 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犯了
“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这个三段论的中项“群众”在大前提中指出的
是全体,中项“群众”在小前提中指群众中的一员,中项
“群众”在大小前提中,语词相同,但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概
念,而是两个不同概念,因而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
辑错误。
解析: 这个三段论的中项“学外语的”在大、小前提中
都是肯定判断的谓项,所以它一次也不周延,这就违反了
“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第一外国语学院的学生都是学外语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这个三段论不正确。它违反了三段论的规则: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不当
扩大”的逻辑错误。
解析: 这个三段论的大项“要学好外语”在前提中是肯
定判断的谓项,它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它是否定判断
的谓项,变成周延的了,因而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
错误。
(3)凡是翻译干部都要学好外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2024·湖北武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关键引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
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是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
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
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力度,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
“只要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就能促进新质
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可见,央企人工
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同时随着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
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推断,
出台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
析。(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
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甲的
推理前提虚假,且在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断的后
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属于无效推理形式,其推理结
构也是错误的,所以甲推理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甲在推理中运用
了共变法探求国家政策支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间的因果联系,属
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有一定的可靠性。但由于没有对前提
中的每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其推理的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出台并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同时还需为营
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帮助央企完善管理体制
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
解析:本题需要调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有关
知识来进行阐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在上甘岭战役中,被敌人炮弹炸断双腿的孙占元,强忍剧痛
爬行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他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
于尽……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手握爆破筒冲入敌阵,
成为志愿军战士们的普遍现象,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
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舍生忘死、向死而
生的革命英雄主义。在喀喇昆仑,卫国戍边英雄祁发宝伸开双臂
阻挡来犯之敌,用生命践行着这一革命英雄主义。今天,中国以
刺刀见红的举动迎击美西方对我国歇斯底里的打压遏制,正是这
种革命英雄主义血性风骨的延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指出材料中的描述使用了哪些推理类型?(6分)
答案: ①归纳推理:以孙占元、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
事迹为例证,归纳出中国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②类比推
理:将中国刺刀见红迎击美西方打压的行动与中国军人们的
革命英雄主义壮举进行类比。③演绎推理:祁发宝的英雄壮
举就是中国军人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现代“演绎”。
解析: 可联系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知识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找出材料中的一个性质判断,并说明其判断形式。(4分)
答案: 性质判断:今天,中国以刺刀见红的举动迎击
美西方对我国歇斯底里的打压遏制,正是这种革命英雄主义
血性风骨的延续。
类型:全称肯定判断。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2024·河北承德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
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置于
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的首项内容。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
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颠覆性技术是基于对科学原
理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对科学原理的颠覆,其核心是创新性应用
和集成创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据此,某企业认为,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有实现颠覆性创
新,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本企业没能掌
握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本企业没有在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颠覆
性创新。
结合材料,请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分析该企业推
理的结论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15分)
答案:①演绎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
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二是推理结构正确。
②从推理根据的前提来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假,后件就
一定假,在科学技术领域,没有“实现颠覆性创新”,就无法
“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实际情况,因此
推理前提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只有实现颠覆性创新,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新质生
产力”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由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
在结论中否定前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本企业没能掌握最先
进的技术,所以,本企业没有在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
属于错误的推理结构。因此,此推理是错误的。
解析:该企业推理的结论→可联系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
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推理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