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下列体现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的是(  )
A.认识某一对象前,先确定其具有的性质
B.研究植物,要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式、功能等
C.要想区别不同的血型,必须区分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
D.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
2.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将具体的“点”认识透彻。下列案例对应的分析方法正确的是(  )
A.考前复习不足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功能分析
B.公安机关依照法律管理社会治安——定性分析
C.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100摄氏度呈液态——定量分析
D.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因果分析
3.笛卡儿对几何和代数各自优点的研究和把代数运用于几何的研究(  )
A.前者是分析,后者是综合
B.前者是综合,后者是分析
C.两者都是分析也都是综合
D.前后是两种互不相干的方法
4.(2024·山东淄博期末)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诈骗手段和技术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公安执法一线、银行网点以及电信互联网企业,在对大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总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规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的出台(  )
①采用分析方法,对大量案例进行了调研
②采用综合方法,总结打击网络诈骗规律
③运用推理方法,推断出网络诈骗新手段
④运用枚举法,提供反网络诈骗的所有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5.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上述结论的产生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B.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C.单纯的分析 D.纯粹的综合
6.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拓宽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除了走强强联合道路,主要是挖掘企业内部潜能,通过充分了解研究市场,提出了“信誉至上、技术领先、管理创新、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这种经营理念是(  )
A.对事物各要素的科学分析、判断
B.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C.对事物各要素的相加
D.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7.“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像剥葱一样,将葱皮一层层剥掉,但原葱已经不在了。”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分析必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单纯地“分”
B.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先综合后分析的原则
C.分析必须与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
D.分析必须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简单地相加
8.(2024·湖南邵阳月考)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与综合的唯一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杭州师范大学王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阐述了把诗词读“厚”与读“薄”的关系。读懂读透诗词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充分感受诗词穿越时空的情感,充分体味作者生前的温度,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在此基础上把诗词读“薄”,聚焦和锁定诗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对诗词的整体感悟。在整体认识中,把人、情、事等要素融会贯通,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诗词时空情感的张力。从分析与综合的角度看读“厚”与读“薄”的关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读“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以获得对认识对象完整的认识
B.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别加以认识,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
C.读“薄”为读“厚”做准备,以读“厚”的结果又指导读者对诗词作新的解读
D.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
10.(2024·甘肃平凉联考)盐度、微量元素、水温等与海水非常相近的地表盐湖,曾被认为无养殖价值。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此例中的科研人员(  )
①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对盐湖水和海水进行了类比推理 ②运用归纳推理方法,从部分对象共有的属性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③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从真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必然的结论 ④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重庆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1日、28日,李强总理相继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视频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李强总理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实抓好。会议指出,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抓紧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重点推进,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该行动方案落地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这是一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全局性战略性举措。
结合材料,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关系的。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1.D 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属于综合的方法,D符合题意。A、B、C都属于分析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2.C “考前复习不足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属于因果分析,A不选。“公安机关依照法律管理社会治安”属于功能分析,B不选。定量分析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本观点属于定量分析,C正确。“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属于定性分析,D不选。
3.A 对几何和代数各自优点的研究属于分析,把代数运用于几何的研究属于综合,A正确,B、C、D错误。
4.A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证,体现了采用分析方法,分析为综合做准备,总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规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现了采用综合方法,①②符合题意。总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规律,而不是推断出网络诈骗新手段,③不符合题意。“提供反网络诈骗的所有方法”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
5.A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属于分析;“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综合,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6.D 充分了解研究市场是分析,通过分析市场提出经营理念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D正确,A、B不符合题意。综合强调把事物的各个要素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不是对事物要素的简单相加,C错误。
7.A 材料说明分析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部分,但是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所以,分析必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单纯地“分”,故A说法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二者没有先后顺序,故B说法错误。分析是辩证思维的一种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不要求必须与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故C说法错误。综合必须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故D说法错误。
8.B 要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表明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综合,②③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①错误。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但矛盾分析法不是分析与综合的唯一方法,④错误。
9.D 材料强调读“厚”与读“薄”的关系,A、B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D正确,C错误。
10.B 材料中指出科研人员对盐湖水与海水进行了类比推理,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故①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将盐湖水与海水进行类比,这属于类比推理方法,故②不选。演绎推理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故③不选。盐度、微量元素、水温等与海水非常相近的地表盐湖,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反映了科研人员在认识海水与盐湖的特征中坚持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故④正确。
11.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②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分析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把握高质量发展大局,党中央提出举措,国务院通过并实施《行动方案》,这体现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推动该《行动方案》落地,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等,是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全局性战略举措,体现了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解析:联系分析与综合关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即可。
3 / 3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的含义
(1)分析的必要性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     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   、   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2)分析的定义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     、各个要素、     ,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     ,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3)分析的方法
①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     或某种成分的分析。
②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     ”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     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④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
⑤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        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     ,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2.综合的含义
(1)综合的定义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     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2)综合的方法
①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   和事物发展的     。
②科学研究中的综合: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   和   ,常常运用     和     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
微提醒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但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
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   ,综合是分析的   ;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2.辩证的分析与综合
(1)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   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       的体现。
(2)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
第一,在   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   中指导分析。
第二,在分析与综合的     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微提醒
(1)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两种思维方法,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2)两种思维方法的认识起点不同,在思维运动的方向上是相反的,在各自实现同一辩证过程中有不同功能。
(3)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其客观基础。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在思维中有必要或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又是统一的,我们在思维中有必要或可能对它们进行综合。只有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才是科学的、辩证的分析和综合。
想一想
有人认为,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提示:                                                                                                                                                                                                                                                                                                             判一判
(1)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  )
(2)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3)先有分析,后有综合。(  )
选一选
(1)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为多个因素加以研究,如分为市场需求、供给、价格、竞争等,然后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和规律。这一思维方法(  )
①注意力集中在“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②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③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④建立在综合的基础上,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对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之间的联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②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③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④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教材P76“探究与分享”
(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
提示:只有运用分析的方法,才能深刻把握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对血液的认识而言,没有深刻地分析,就不可能了解它的构成要素,对血液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深刻和精确地认识基础上发现输血规律,解决输血难题。
(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方法的?
提示: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其中运用了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是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综合。现代科技以更为精密的仪器分析血液的成分,使人们对输血规律的把握更为准确了。
2.教材P77“探究与分享”
门捷列夫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表面杂乱的事物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提示:门捷列夫使用了综合的方法,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最终把握杂乱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性。
3.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1)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
提示:“四个全面”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各有其具体的目标。其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又是融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谋划,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战略规划。
(2)从辩证思维角度,分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小康社会状况的整体反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小康社会状况的部分(个体)反映。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是由具体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不是空洞的整体;辩证思维中的部分是整体之中的部分,不是孤立的部分。所以,这两句话反映了辩证思维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议题一 如何全面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内涵
【情境】 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力图变革,大力推行农田水利等新法。一天,一位水利官员说:“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统统放光,然后垦成桑田,其利益不可小看啊。”王安石甚为高兴,但沉思了一阵说:“可这八百里湖水放到哪儿去呢?”国子监老先生恰好坐在旁边,开玩笑说:“可以在旁边另外挖一个方圆八百里的大湖用来容水。”王安石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探究 情境中那位水利官员的思路错在哪里?
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2)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3)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1.(2024·四川遂宁联考)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进行的大田实验表明,AT1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在吉林大安盐碱地(pH9.17)水稻年增产约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粟增产近19.5%,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共变法
②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
③从概念的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作物是种属关系 ④研究通过合理的推理预测了AT1耐碱基因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需要我们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举措——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 B.综合 C.演绎 D.归纳
3.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在科学研究中,人们为了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需要运用的方法是(  )
A.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功能分析和因果分析
C.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
D.要素综合和层次综合
议题二 正确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情境】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十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涉民事案件3 600余万件,发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发布人脸识别司法解释,新增平等就业权的案由,依法审理毕业生遭受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就业歧视案件,依法审理人格权侵害禁令等案件。
◆发布民法典物权编司法解释,审理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强行啃老无居住权案”等典型案件,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制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司法解释,依法审理了“离婚家务补偿案”等案件。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已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近 1.1 万份,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侵害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名誉案、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案、高铁霸铺案等,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探究 有人认为,法官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就能公正审案。请结合《逻辑与思维》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全面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类别 分析 综合
区别 含义 不同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特征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精确性是其优点 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
常用 方法 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认识被研究的对象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联系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②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 理两者 关系 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上论述(  )
①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科学把握东北地区发展的全过程 ②用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科学地认识东北地区与国家大局的关系 ③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形成了对认识对象完整的认识 ④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全面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  )
①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 ②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式 ③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 ④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H市政府通过专家咨询论证会、社会听证会、社区走访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在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后,提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系列举措,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综合方法把注意力放在“点”上
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④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1)有机整体 部分 要素 (2)各个部分 各个层次
若干阶段 (3)①某种性质 ②有多少 ③某些功能
⑤普遍性和特殊性 重点问题  2.(1)联结和统一
(2)①本质 普遍规律 ②性质 规律 结构综合 功能综合
二、1.基础 先导 2.(1)矛盾 矛盾分析法 (2)分析
整体 对立统一
想一想
 提示:①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命题认识到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是正确的,因为它正确地指出了综合的含义。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但把它说成是各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则是不科学的。②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各部分机械相加,不会形成新的认识。
判一判
 (1)× (2)× (3)×
选一选
 (1)A 综合方法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分析方法,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2)C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①③说法正确。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该选项阐释的是分析与综合的区别,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水利官员认识到了水泊对种桑的危害,这是运用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水和桑的各自特点;但他没有解决水的存放问题,没能把各个因素按固有的联系联结起来进行考察,即没有进行综合把握。
跟踪训练
1.C 材料没有体现运用了共变法,①排除。研究通过科学实验预测了AT1耐碱基因的发展趋势,而非推理,④排除。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进行的大田实验表明,AT1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在吉林大安盐碱地(pH9.17)水稻年增产约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粟增产近19.5%,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可见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从概念的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作物是种属关系,②③符合题意。
2.A “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属于分析的过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3.C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提示:①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法官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分析案件,审慎使用权力。
②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法官需要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为得出案件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作出公正判决。
③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法官还需要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遵循逻辑思维规则,领悟辩证思维精髓,处理复杂问题,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跟踪训练
1.C 材料强调辩证思维的整体性,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强调其动态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运用了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不是只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③错误。
2.B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而且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坚持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如何进行科学分析,而不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因,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的是综合,排除。
3.D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系列举措,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体现了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基础,③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而没有涉及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①不符合题意。分析把注意力放在“点”上,综合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②错误。
5 / 6(共70张PPT)
第二框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 分析的含义
(1)分析的必要性
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 的方式存在和发展
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
个 、 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
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有机整体 
部分 
要素 
(2)分析的定义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 、各个要素、
,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
,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各个部分 

个层次 
若干
阶段 
(3)分析的方法
①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 或某种
成分的分析。
②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
”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 或具有
哪些功能的分析。
某种性质 
有多
少 
某些功能 
⑤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
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
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
住 ,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
括性的分析。
④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
普遍
性和特殊性 
重点问题 
2. 综合的含义
(1)综合的定义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
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 起来进行
考察的思维方法。
联结和统一 
②科学研究中的综合: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
的 和 ,常常运用 和
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
能的认识。
①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 和事物发展
的 。
本质 
普遍规律 
性质 
规律 
结构综合 

能综合 
(2)综合的方法
微提醒
  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
方法的重要特征。但任何一次综合的结果都只是对认识对象相对完整
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
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 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
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分析是综合的 ,综合是分析的
;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
行新的分析。
基础 

导 
2.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
(1)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 在思维中的反映。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 的体现。
(2)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
第一,在 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
的 中指导分析。
第二,在分析与综合的 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
低级向高级发展。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分析 
整体 
对立统一 
微提醒
(1)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两
种思维方法,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2)两种思维方法的认识起点不同,在思维运动的方向上是相反
的,在各自实现同一辩证过程中有不同功能。
(3)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其客观基
础。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在思维中有必要或可能对它
们进行分析;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又是统一的,我们在思维中有
必要或可能对它们进行综合。只有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
性和统一性,才是科学的、辩证的分析和综合。
想一想
有人认为,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各个
要素加在一起的思维方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提示:①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
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
法。命题认识到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是正确
的,因为它正确地指出了综合的含义。只有对事物各个要素从内在联
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但把它说成是各个要素加
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则是不科学的。②综合不是简单地机械相加,而
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
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各部分机械相加,不会形成新的
认识。
判一判
(1)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
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 ( × )
(2)我们要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 ( × )
(3)先有分析,后有综合。 ( × )
×
×
×
选一选
(1)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分解为多个因素加以研究,
如分为市场需求、供给、价格、竞争等,然后分别对这些因素
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影响经济的关键因素和规律。这一思维
方法(  )
①注意力集中在“点”上,力图把具体的“点”认识透彻
②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③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④建立在综合的基础上,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综合方法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分析方法,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
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
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④错误。①③符合
题意。
(2)下列对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之间的联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互补关系 ②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
的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 ③分析为综合做
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④
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解析:  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
系,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
进行新的分析,①③说法正确。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
认识,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认识,该选项阐释的是分
析与综合的区别,②不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
分析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1. 教材P76“探究与分享”
(1)要解决输血难题,人们为什么要分析血液成分?
提示:只有运用分析的方法,才能深刻把握认识对象的各个
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若
干阶段。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对血液的认
识而言,没有深刻地分析,就不可能了解它的构成要素,对
血液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深刻和精确地认识基础上发现
输血规律,解决输血难题。
(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的思维
方法的?
提示: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其中运用了分析的
方法和综合的方法,是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在分析基础上进
行的综合。现代科技以更为精密的仪器分析血液的成分,使
人们对输血规律的把握更为准确了。
2. 教材P77“探究与分享”
门捷列夫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表面杂乱的事物通常是怎么
处理的?
提示:门捷列夫使用了综合的方法,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
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
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
识,最终把握杂乱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性。
3. 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1)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四个
全面”之间的关系。
提示:“四个全面”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各有其具体的目
标。其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又是融
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谋划,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
益彰的,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战略规划。
(2)从辩证思维角度,分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与“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小康社会状况的整体反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小康社会状况的部分(个
体)反映。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是由具体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
体,不是空洞的整体;辩证思维中的部分是整体之中的部
分,不是孤立的部分。所以,这两句话反映了辩证思维的整
体与部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全面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内涵
【情境】 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力图变革,大力推行农田水利等新
法。一天,一位水利官员说:“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统统放光,然后
垦成桑田,其利益不可小看啊。”王安石甚为高兴,但沉思了一阵
说:“可这八百里湖水放到哪儿去呢?”国子监老先生恰好坐在旁
边,开玩笑说:“可以在旁边另外挖一个方圆八百里的大湖用来容
水。”王安石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探究 情境中那位水利官员的思路错在哪里?
提示:水利官员认识到了水泊对种桑的危害,这是运用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水和桑的各自特点;但他没有解决水的存放问题,没能把各个
因素按固有的联系联结起来进行考察,即没有进行综合把握。
正确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
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
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2)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
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
维方法。
(3)只有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
认识对象。
1. (2024·四川遂宁联考)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
及其作用机制,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进行的大田实验表
明,AT1基因的利用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在吉林大安盐碱
地(pH9.17)水稻年增产约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
(pH9.10)粟增产近19.5%,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
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共变法 ②科研团队在研究
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 ③从概念的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
作物是种属关系 ④研究通过合理的推理预测了AT1耐碱基因的
发展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运用了共变法,①排除。研究通过科学实
验预测了AT1耐碱基因的发展趋势,而非推理,④排除。在宁夏平
罗盐碱地(pH9.10)进行的大田实验表明,AT1基因的利用能够使
高粱籽粒增产20.1%,在吉林大安盐碱地(pH9.17)水稻年增产
约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pH9.10)粟增产近19.5
%,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和粟等作物在盐碱
地上的产量,可见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定量分析,从概念
的外延看,高粱、水稻、粟与作物是种属关系,②③符合题意。
2. 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这需要
我们对不同群体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举措——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
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体
现的思维方法是(  )
A. 分析 B. 综合 C. 演绎 D. 归纳
解析:  “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合
理调节过高收入”属于分析的过程,A符合题意,B、C、D不
符合题意。
3. 不同的认识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目的和综合范围。在科学研究
中,人们为了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而在整
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需要运用的方法是(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 功能分析和因果分析
C.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 D. 要素综合和层次综合
解析: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
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
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正确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情境】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十年来,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涉民事案件3 600余万件,发布了一系
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发布人脸识别司法解释,新增平等就业权的案由,依法审理毕业生
遭受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就业歧视案件,依法审理人格权侵害禁令
等案件。
◆发布民法典物权编司法解释,审理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强
行啃老无居住权案”等典型案件,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制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司法解释,依法审理了“离婚家务
补偿案”等案件。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已发出人身安全保护
令近 1.1 万份,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侵害狼牙山五壮士等英烈名誉案、侵害袁隆平
院士名誉案、高铁霸铺案等,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探究 有人认为,法官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就能公正审案。请结合
《逻辑与思维》知识对此进行评述。
提示:①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
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
识的一种思维方法。法官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分析案件,审慎
使用权力。
②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
导,法官需要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为得出案件结论打下坚实的基
础,作出公正判决。
③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法官还需要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遵循逻
辑思维规则,领悟辩证思维精髓,处理复杂问题,公正司法,让人民
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类别 分析 综合

别 含
义 不
同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
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
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
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
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
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
部分、各个因素、各个层次和
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
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的思维方法

征 分析是从事物整体走向部分的认识,精确性是其优
点 综合是从事物部分走向整体的
认识,整体性是其重要特征
类别 分析 综合

别 常
用 方
法 不
同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
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等多种方法,认识被研究
的对象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
法,获得研究对象整体结构、
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
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联系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②分析为综
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
的分析。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
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类别 分析 综合
正确处 理两者 关系 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
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
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1.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
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
乎国家发展大局。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牢牢
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上论述
(  )
①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科学把握东北地区发展的全过程 ②用整体
性的辩证思维科学地认识东北地区与国家大局的关系 ③运用了综
合的思维方法,形成了对认识对象完整的认识 ④在分析与综合的
对立统一中,全面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材料强调辩证思维的整体性,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不是强调其动态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运用了辩证的分析与
综合方法,不是只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③错误。
2.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
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  )
①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步地“解剖”认识对象 ②在科学研究
中,人们常常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式 ③听证代表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样,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 ④按照对象
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能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时,政府需要对听证代表提出
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只有科学分析,才能逐
步地“解剖”认识对象,而且听证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复杂多
样,坚持科学分析有助于去伪存真,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如
何进行科学分析,而不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因,不符合题意。④强
调的是综合,排除。
3. H市政府通过专家咨询论证会、社会听证会、社区走访调查等方
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在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后,提
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
和推广应用”等系列举措,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②综合方法把注意力放在
“点”上 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④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
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系列举措,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
和效益,体现了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基
础,③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
体,而没有涉及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①不符合题意。分
析把注意力放在“点”上,综合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上,②错误。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
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下列体现运用这一思维方法的是(  )
A. 认识某一对象前,先确定其具有的性质
B. 研究植物,要分别研究其根、茎、叶、花、果各自的结构形式、
功能等
C. 要想区别不同的血型,必须区分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
D. 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考察,才
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
解析:  把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统一起来
考察,才能正确评价这个学生,属于综合的方法,D符合题意。
A、B、C都属于分析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分析方法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力图将具体的“点”认
识透彻。下列案例对应的分析方法正确的是(  )
A. 考前复习不足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功能分析
B. 公安机关依照法律管理社会治安——定性分析
C.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0~100摄氏度呈液态——定量分析
D. 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因果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考前复习不足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属于因果分析,
A不选。“公安机关依照法律管理社会治安”属于功能分析,B不
选。定量分析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
分析的方法,本观点属于定量分析,C正确。“中国共产党员是中
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属于定性分析,D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笛卡儿对几何和代数各自优点的研究和把代数运用于几何的研究
(  )
A. 前者是分析,后者是综合
B. 前者是综合,后者是分析
C. 两者都是分析也都是综合
D. 前后是两种互不相干的方法
解析:  对几何和代数各自优点的研究属于分析,把代数运用于
几何的研究属于综合,A正确,B、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山东淄博期末)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上升,诈
骗手段和技术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对此,全国人大
常委会深入公安执法一线、银行网点以及电信互联网企业,在对大
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总结打击治理电信网
络诈骗规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
的出台(  )
①采用分析方法,对大量案例进行了调研 ②采用综合方法,总结
打击网络诈骗规律 ③运用推理方法,推断出网络诈骗新手段 ④运用枚举法,提供反网络诈骗的所有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
证,体现了采用分析方法,分析为综合做准备,总结打击治理电信
网络诈骗规律,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体
现了采用综合方法,①②符合题意。总结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规
律,而不是推断出网络诈骗新手段,③不符合题意。“提供反网络
诈骗的所有方法”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5.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的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对过
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意识是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上述结论的产生过程主要体现了(  )
A. 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B. 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C. 单纯的分析 D. 纯粹的综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具体感觉
与抽象思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属于分析;“意识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综合,A符合题意,B、C、
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拓宽生存和
发展的空间,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除了走强强联合道路,主要是挖
掘企业内部潜能,通过充分了解研究市场,提出了“信誉至上、技
术领先、管理创新、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这种经营理念是
(  )
A. 对事物各要素的科学分析、判断
B. 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
C. 对事物各要素的相加
D. 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充分了解研究市场是分析,通过分析市场提出经营理念
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D正确,A、B不符合题意。综合强调把
事物的各个要素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不是
对事物要素的简单相加,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像剥葱一样,将葱皮一层层剥掉,
但原葱已经不在了。”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分析必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单纯地“分”
B. 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先综合后分析的原则
C. 分析必须与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
D. 分析必须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简单地相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说明分析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部分,但是
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所以,分析必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单纯
地“分”,故A说法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二
者没有先后顺序,故B说法错误。分析是辩证思维的一种方式,将
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不要求必须与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
维相结合,故C说法错误。综合必须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故D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湖南邵阳月考)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把分析和综
合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
点,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
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材料表明(  )
①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②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要
综合 ③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与综合的唯一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要注意分析日本和中国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基本特点,这
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
于日本,表明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对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分析又
要综合,②③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
行综合,①错误。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但
矛盾分析法不是分析与综合的唯一方法,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杭州师范大学王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阐述了把诗词读“厚”与读“薄”的关系。读懂读透诗词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充分感受诗词穿越时空的情感,充分体味作者生前的温度,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在此基础上把诗词读“薄”,聚焦和锁定诗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对诗词的整体感悟。在整体认识中,把人、情、事等要素融会贯通,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诗词时空情感的张力。从分析与综合的角度看读“厚”与读“薄”的关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读“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以获得对认识对象完整的认识
B.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别加以认识,这样就把诗词读“厚”了
C. 读“薄”为读“厚”做准备,以读“厚”的结果又指导读者对诗词作新的解读
D. 在读“厚”的基础上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强调读“厚”与读“薄”的关系,A、B不符合题
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读“厚”的基础上
读“薄”,以读“薄”的结果指导读者进一步把握诗词,D正确,
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甘肃平凉联考)盐度、微量元素、水温等与海水非常相近
的地表盐湖,曾被认为无养殖价值。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盐湖
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
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此例中的
科研人员(  )
①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对盐湖水和海水进行了类比推理
②运用归纳推理方法,从部分对象共有的属性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③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从真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必然的结论
④将分析与综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
对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中指出科研人员对盐湖水与海水进行了类比推
理,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
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
得成功,故①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将盐湖水与海水进行类比,这
属于类比推理方法,故②不选。演绎推理方法,是从一般性前提
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故③不选。盐度、微量元素、水温等与海水非常相近的地表盐湖,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使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反映了科研人员在认识海水与盐湖的特征中坚持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故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重庆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
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月1日、28日,李强总理相继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视频会议,审议
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简称《行
动方案》),李强总理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
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
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
实抓好。会议指出,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
后,抓紧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
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
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重点推进,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
用水平。该行动方案落地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
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力促进投
资和消费,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这是一项既利当
前、更利长远的全局性战略性举措。
结合材料,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
关系的。
答案: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
物进行新的分析,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分析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的基础上,把握高质量发展大局,党中央提出举措,国务院通过
并实施《行动方案》,这体现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推动该《行
动方案》落地,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
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力促进投
资和消费等,是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全局性战略举措,体现了综
合指导下的分析。
解析:联系分析与综合关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即
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