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1.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是( )A.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轻信和盲从B.是否按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揭示其间的联系和转化C.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D.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2.(2024·河南濮阳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 )①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层次性,体现独立性和静态性的统一③整体性,从整体角度思考解决问题④实践性,强调让历史检验现在的做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对恩格斯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B.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只见“事物”忘记联系,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认识的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是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工具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对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的回答4.以下成语典故,符合辩证思维方法要求的是( )A.荆人袭宋 B.以柔克刚 C.刻舟求剑 D.盲人摸象5.(2024·云南曲靖月考)《中国古典艺术的辩证思维》一文论述了辩证思维在古典艺术领域表现为多种对立的艺术范畴,这些对立的范畴有统一性、普遍应用性,并举例说明了艺术发展史中由于对立矛盾的存在促使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 )A.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B.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C.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知识点二 辩证思维的特征6.(2024·山东威海月考)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可见,该法的制定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①有层次之分的整体性②事物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斗争③事物发展是量变的结果④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使灾后重建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说明( )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排斥相对的静态性③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因为( )A.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B.客观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C.唯物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方向9.“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B.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C.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D.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0.(2024·辽宁锦州月考)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着力点,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一认识过程( )①说明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 ②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状况③彰显了辩证思维是在对立中把握事物④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预测未来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千万工程”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20多年来,浙江省把“千万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推动山乡巨变的总引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现了浙江乡村由“脏乱差”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蝶变。“千万工程”经验,生动诠释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历史性课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本。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实施的“千万工程”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A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A当选,B、C、D排除。2.B 我们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要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②错误。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整体性,从整体角度思考解决问题,③正确。不能让历史检验现在的做法,而且历史属于过去,无法检验现在的做法,④错误。3.A 恩格斯的这段话强调辩证法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这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A符合题意。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孤立地看问题,即只见“事物”忘记联系。但辩证法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认识,而且有唯物辩证法也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B错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源于实践,C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对世界状态是怎样的回答,而不是对世界存在的回答,D排除。4.B 荆人袭宋,荆人没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澭水情况,导致失败,属于形而上学思维,A不符合题意。以柔克刚,坚持了矛盾分析法,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要求,B正确。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属于形而上学的思维,C不符合题意。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乱加猜测,就想作出全面的判断,属于形而上学思维,D不符合题意。5.B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B符合题意,A、C、D排除。6.B 题干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说明该法的制定坚持了辩证思维,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说明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④当选。材料强调现代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不是说明事物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斗争,②不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错误。7.D 根据教材可知,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故①②不选。材料中指出灾后重建规划制定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这表明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故③④正确。8.B 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超前思维等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仅有唯物辩证法,A说法错误。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当选。材料主要强调辩证思维方法,没有体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不符合题意。唯物辩证法只能为我们分析和把握形势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不能为我们指明当前形势发展的具体方向,D错误。9.D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没有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运用了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当选,C不选。题干不涉及联系、发展的观点,不涉及从实际出发,A、B与题意不符。10.C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①说法错误。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着力点,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一认识过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状况,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预测未来发展,②④符合题意。辩证思维是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③说法错误。11.①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求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千万工程”不断迭代升级,致力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谋划长远,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②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千万工程”从系统和全局出发,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做好统筹谋划,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解析:本题从辩证思维的动态性、整体性角度分析作答。3 / 3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形而上学的含义与弊端,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把握整体性的思维与动态性的思维的关系,了解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区分分析与综合,辩证把握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2.公共参与:自觉进行整体性思维和动态性思维,自觉反对形而上学、诡辩论;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分析与综合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辩证思维的含义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1)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认为事物是 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 和 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 、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2)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2.辩证思维方式(1)辩证思维的含义:用 、发展、 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 ,在 中把握事物。(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①古代人以 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②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 的性质。③在总结人类最新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以往辩证思维研究的 ,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二、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的辩证思维(1)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用 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 和 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 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2)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作用①能够科学地处理“ ”与“ ”之间的关系。②能够科学地处理 与 之间的关系。2.动态性的辩证思维(1)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2)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 的观点看问题。(3)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辩证思维用 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 检验的认识,决不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想一想(1)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这是把部分当作了整体。盲人摸象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提示: (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吗?提示: 辨一辨辩证思维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提示: 判一判(1)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因而辩证思维看不到局部的独立性和相对的静态性。( )(2)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3)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4)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属于形而上学思维。( )1.教材P72“探究与分享”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必要性。提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和发展,才能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实践,实现预期的目标。阿斯旺水坝的建成,尽管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给埃及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周密的考虑,水坝的建成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人们遭到了大自然一系列的报复。究其原因,是决策者缺乏系统、全面、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思维。2.教材P73“探究与分享”(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提示:荆人先前做标记的时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过的。如今,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原来的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提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方式认识问题的,这样的思维才能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因事而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出发认识事物;要因时而进,当时代已经变迁,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抓住时机,从变化的情况出发认识事物;要因势而新,当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随之发展。3.教材P74“探究与分享”(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提示: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子系统就没有总系统,总系统由子系统构成。不同的子系统都是总系统中的一个部分。(2)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提示: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是有层次之分的,形成了完整的层级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性有机系统。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4.教材P75“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凯巴布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提示: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不能人为地将其改变为相对僵化的封闭系统,那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在凯巴布高原上,鹿与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狼等猛兽和整个凯巴布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凯巴布高原鹿行动失败。议题一 如何全面理解辩证思维的内涵【情境】 有一个愚蠢的富人,看见另一个富人家有三楼,轩敞壮丽,好生羡慕。他有的是钱,马上叫来造那个三层楼房的泥木匠,要求建造同样的三层楼。泥木匠便开始打地基、叠砖头,富人见了,心生疑惑,问道:“你这是造什么房子呀?”泥木匠回道:“造三层楼啊。”他连忙制止说:“我不要什么第一、二层楼的,只要第三层就够了。还是先给我把它造起来吧。”探究 (1)这个富人的楼房能否建起?(2)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思维?1.形而上学思维为什么是错误的(1)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而形而上学思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法看问题,完全把事物绝对化,要么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要么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这种思维方法不能正确反映对象的本来面貌,因而也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2)形而上学思维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2.正确认识辩证思维的发展人类对辩证思维的认识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辩证地思考问题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真正认识思维的辩证本性,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建立及其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表明了人类的辩证思维不仅已发展到自觉阶段,而且具有完整的、科学的形态,即科学的辩证逻辑。1.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写道,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你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从辩证思维角度看,杨绛先生这里强调的是( )①要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目乐观,得意忘形③要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纸上谈兵,空谈误国④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望而却步,畏缩不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不可捉摸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3.下列成语全部蕴含辩证思维的是( )A.高瞻远瞩、守株待兔、藏器待时B.刻舟求剑、吐故纳新、水火不容C.声东击西、唇亡齿寒、计日程功D.浅尝辄止、刚柔相济、龙吟虎啸议题二 辩证思维有何特征【情境】 餐饮产业链赋能餐饮企业的发展。中国餐饮产业链涉及上游供应链、产业服务、资源合作,中游餐企门店、外卖、自提、电商零售等业务和场景,以及下游消费端的到店消费以及线上点评、外卖、支付等服务。随着5G技术逐渐普及,智慧餐饮成为打通产业链,整合上中下游的钥匙,线上线下一体化、数据化和科技化成为餐饮发展方向,餐饮业加速体现了在线化、连锁化、数据化、品牌化、零售化、食品化、品类壁垒模糊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品牌迎难而上,不仅没有收缩版图,反而借助连锁模式、资本加持等力量,转“危”为“机”。在餐饮这个产业链上,餐饮企业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缺了谁都不行,所以只要餐饮人不忘初心、创新永续、商业向善,找到自己的定位,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体现自己的价值。探究 餐饮产业链赋能餐饮企业的发展蕴含的智慧。1.比较辩证思维的两个特征类别 整体性 动态性依据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内容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意义 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此”与“彼”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②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2.整体性和局部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关系 整体性 局部独立性区别 含义 不同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局部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局部表现为数量上的多地位、作 用和功 能不同 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整体统率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 局部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受着整体的制约,局部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 整体和局部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离不开局部,整体由局部构成,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另一方面,局部也离不开整体,局部是整体中的局部,离开了整体的局部就失去了它在整体上的意义,也就不称其为局部。整体和局部相互作用,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状态影响着局部的功能的发挥;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关键性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状态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着决定作用3.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关系 动态性 相对静态性区别 含义 动态性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相对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特点 动态性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态性是指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并不是不运动,而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联系 动态性和相对静态性是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即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即静中有动1.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说明( )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③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污染严重,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落后,国家因此决定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很多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从思维方法上说明了( )A.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B.强调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C.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3.《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夜涉的“荆人”所犯的逻辑思维错误表明( )A.人们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B.想问题办事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应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既要抓住事物的内因也要抓住外因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基础知识·准落实】新学知识巧梳理一、1.(1)一成不变 绝对分明 固定不变 世界观2.(1)联系 全面 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 (2)①朴素 ②唯心主义 ③合理因素 科学 二、1.(1)全面 丰富性 多样性 整体 (2)①此 彼 ②整体 部分2.(2)矛盾运动 (3)实践 实践想一想 (1)提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2)提示: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能将二者等同。科学思维方法除了包括辩证思维方法之外,还包括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方法等。辨一辨提示: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只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方面。判一判 (1)× (2)× (3)× (4)√【学科素养·稳提升】议题一情境探究探究 (1)提示:富人只要第三层,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物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富人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2)提示:既要分别地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进行辩证思维,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跟踪训练1.B 杨绛先生的观点体现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矛盾即对立统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强调的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望而却步,畏缩不前,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③。2.D 材料通过事例的变迁、风气的移易等,凸显了整个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正确。材料不涉及联系的观点,A与题意不符。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错误。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错误。3.C “高瞻远瞩”形容目光远大。“守株待兔”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藏器待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守株待兔”把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没有蕴含辩证思维,A不符合题意。“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固执不变通。“吐故纳新”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刻舟求剑”是静止地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B不符合题意。“声东击西”意思是表面声称要攻击东边,而实际却攻击西边。“唇亡齿寒”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这三个成语都蕴含了辩证思维,C符合题意。“浅尝辄止”指不深入钻研。“刚柔相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龙吟虎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浅尝辄止”没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D不符合题意。议题二情境探究探究 提示: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智慧餐饮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餐饮企业从整体的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合作助力餐饮行业发展。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餐饮企业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握住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迎难而上,转“危”为“机”。跟踪训练1.B 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说明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2.C 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很多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体现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并不否认部分,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A、B说法错误。D说法太绝对。3.C 人们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与袭宋失败没有必然联系,A不符合题意。荆人并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符合题意。荆人以之前探知的情况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失败,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与矛盾分析方法无关,也没有体现内因和外因的知识,D不符合题意。6 / 6(共67张PPT)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形而上学的含义与弊端,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把握整体性的思维与动态性的思维的关系,了解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区分分析与综合,辩证把握分析与综合的关系。2.公共参与:自觉进行整体性思维和动态性思维,自觉反对形而上学、诡辩论;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分析与综合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目录基础知识·准落实1学科素养·稳提升2教学效果·勤检测301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一、辩证思维的含义1.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1)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认为事物是 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 和 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 、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2)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一成不变 绝对分明 固定不变 世界观 2. 辩证思维方式(1)辩证思维的含义:用 、发展、 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 ,在 中把握事物。(2)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①古代人以 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②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 的性质。③在总结人类最新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以往辩证思维研究的 ,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 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联系 全面 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 朴素 唯心主义 合理因素 科学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1. 整体性的辩证思维(1)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用 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 和 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 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2)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作用①能够科学地处理“ ”与“ ”之间的关系。②能够科学地处理 与 之间的关系。全面 丰富性 多样性 整体 此 彼 整体 部分 2.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1)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2)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 的观点看问题。(3)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辩证思维用 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 检验的认识,决不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矛盾运动 实践 实践 想一想(1)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这是把部分当作了整体。盲人摸象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提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吗?提示: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能将二者等同。科学思维方法除了包括辩证思维方法之外,还包括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方法等。辨一辨辩证思维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提示: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只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方面。判一判(1)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因而辩证思维看不到局部的独立性和相对的静态性。 ( × )(2)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 × )(3)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 )(4)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属于形而上学思维。 ( √ )×××√1. 教材P72“探究与分享”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必要性。提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和发展,才能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指导实践,实现预期的目标。阿斯旺水坝的建成,尽管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给埃及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周密的考虑,水坝的建成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人们遭到了大自然一系列的报复。究其原因,是决策者缺乏系统、全面、周密地考虑问题的思维。2. 教材P73“探究与分享”(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提示:荆人先前做标记的时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过的。如今,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原来的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提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方式认识问题的,这样的思维才能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因事而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出发认识事物;要因时而进,当时代已经变迁,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抓住时机,从变化的情况出发认识事物;要因势而新,当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随之发展。3. 教材P74“探究与分享”(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提示: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子系统就没有总系统,总系统由子系统构成。不同的子系统都是总系统中的一个部分。(2)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提示: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是有层次之分的,形成了完整的层级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性有机系统。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4. 教材P75“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凯巴布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提示: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不能人为地将其改变为相对僵化的封闭系统,那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在凯巴布高原上,鹿与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狼等猛兽和整个凯巴布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凯巴布高原鹿行动失败。02学科素养·稳提升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议题一 如何全面理解辩证思维的内涵【情境】 有一个愚蠢的富人,看见另一个富人家有三楼,轩敞壮丽,好生羡慕。他有的是钱,马上叫来造那个三层楼房的泥木匠,要求建造同样的三层楼。泥木匠便开始打地基、叠砖头,富人见了,心生疑惑,问道:“你这是造什么房子呀?”泥木匠回道:“造三层楼啊。”他连忙制止说:“我不要什么第一、二层楼的,只要第三层就够了。还是先给我把它造起来吧。”探究 (1)这个富人的楼房能否建起?提示:富人只要第三层,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物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富人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2)在思考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思维?提示:既要分别地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进行辩证思维,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1. 形而上学思维为什么是错误的(1)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而形而上学思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法看问题,完全把事物绝对化,要么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要么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这种思维方法不能正确反映对象的本来面貌,因而也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2)形而上学思维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2. 正确认识辩证思维的发展人类对辩证思维的认识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辩证地思考问题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真正认识思维的辩证本性,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建立及其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表明了人类的辩证思维不仅已发展到自觉阶段,而且具有完整的、科学的形态,即科学的辩证逻辑。1. 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写道,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你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从辩证思维角度看,杨绛先生这里强调的是( )①要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目乐观,得意忘形③要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纸上谈兵,空谈误国④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望而却步,畏缩不前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解析: 杨绛先生的观点体现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矛盾即对立统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强调的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望而却步,畏缩不前,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③。2.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 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C. 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不可捉摸D.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解析: 材料通过事例的变迁、风气的移易等,凸显了整个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正确。材料不涉及联系的观点,A与题意不符。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错误。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错误。3. 下列成语全部蕴含辩证思维的是( )A. 高瞻远瞩、守株待兔、藏器待时B. 刻舟求剑、吐故纳新、水火不容C. 声东击西、唇亡齿寒、计日程功D. 浅尝辄止、刚柔相济、龙吟虎啸解析: “高瞻远瞩”形容目光远大。“守株待兔”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藏器待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守株待兔”把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没有蕴含辩证思维,A不符合题意。“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固执不变通。“吐故纳新”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刻舟求剑”是静止地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B不符合题意。“声东击西”意思是表面声称要攻击东边,而实际却攻击西边。“唇亡齿寒”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计日程功”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这三个成语都蕴含了辩证思维,C符合题意。“浅尝辄止”指不深入钻研。“刚柔相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龙吟虎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浅尝辄止”没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蕴含辩证思维,D不符合题意。议题二 辩证思维有何特征【情境】 餐饮产业链赋能餐饮企业的发展。中国餐饮产业链涉及上游供应链、产业服务、资源合作,中游餐企门店、外卖、自提、电商零售等业务和场景,以及下游消费端的到店消费以及线上点评、外卖、支付等服务。随着5G技术逐渐普及,智慧餐饮成为打通产业链,整合上中下游的钥匙,线上线下一体化、数据化和科技化成为餐饮发展方向,餐饮业加速体现了在线化、连锁化、数据化、品牌化、零售化、食品化、品类壁垒模糊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品牌迎难而上,不仅没有收缩版图,反而借助连锁模式、资本加持等力量,转“危”为“机”。在餐饮这个产业链上,餐饮企业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缺了谁都不行,所以只要餐饮人不忘初心、创新永续、商业向善,找到自己的定位,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体现自己的价值。探究 餐饮产业链赋能餐饮企业的发展蕴含的智慧。提示: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智慧餐饮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餐饮企业从整体的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合作助力餐饮行业发展。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餐饮企业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握住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迎难而上,转“危”为“机”。1. 比较辩证思维的两个特征类别 整体性 动态性依据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内容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类别 整体性 动态性意义 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此”与“彼”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②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2. 整体性和局部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关系 整体性 局部独立性区别 含义 不同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局部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局部表现为数量上的多地位、作 用和功 能不同 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整体统率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 局部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受着整体的制约,局部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 整体和局部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离不开局部,整体由局部构成,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另一方面,局部也离不开整体,局部是整体中的局部,离开了整体的局部就失去了它在整体上的意义,也就不称其为局部。整体和局部相互作用,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状态影响着局部的功能的发挥;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着整体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关键性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状态的变化有时甚至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着决定作用3. 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关系 动态性 相对静态性区别 含义 动态性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相对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特点 动态性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态性是指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并不是不运动,而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关系 动态性 相对静态性联系 动态性和相对静态性是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即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即静中有动1.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说明( )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③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 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说明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2.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污染严重,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落后,国家因此决定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很多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从思维方法上说明了( )A. 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B. 强调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C. 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 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解析: 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要考虑多处气源联网互供、大型地下储气库、高质量管道、数字化管理等很多问题,还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未来发展,体现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并不否认部分,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A、B说法错误。D说法太绝对。3. 《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夜涉的“荆人”所犯的逻辑思维错误表明( )A. 人们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B. 想问题办事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 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 应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既要抓住事物的内因也要抓住外因解析: 人们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与袭宋失败没有必然联系,A不符合题意。荆人并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符合题意。荆人以之前探知的情况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失败,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与矛盾分析方法无关,也没有体现内因和外因的知识,D不符合题意。03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1. 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是( )A.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轻信和盲从B. 是否按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揭示其间的联系和转化C. 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D.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1234567891011解析: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A当选,B、C、D排除。2. (2024·河南濮阳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 )①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层次性,体现独立性和静态性的统一 ③整体性,从整体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④实践性,强调让历史检验现在的做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我们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动态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要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②错误。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持了整体性,从整体角度思考解决问题,③正确。不能让历史检验现在的做法,而且历史属于过去,无法检验现在的做法,④错误。12345678910113. “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对恩格斯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B. 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只见“事物”忘记联系,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认识的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都是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工具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对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的回答1234567891011解析: 恩格斯的这段话强调辩证法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这说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A符合题意。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是孤立地看问题,即只见“事物”忘记联系。但辩证法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认识,而且有唯物辩证法也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B错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都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源于实践,C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对世界状态是怎样的回答,而不是对世界存在的回答,D排除。12345678910114. 以下成语典故,符合辩证思维方法要求的是( )A. 荆人袭宋 B. 以柔克刚C. 刻舟求剑 D. 盲人摸象解析: 荆人袭宋,荆人没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澭水情况,导致失败,属于形而上学思维,A不符合题意。以柔克刚,坚持了矛盾分析法,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要求,B正确。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属于形而上学的思维,C不符合题意。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乱加猜测,就想作出全面的判断,属于形而上学思维,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5. (2024·云南曲靖月考)《中国古典艺术的辩证思维》一文论述了辩证思维在古典艺术领域表现为多种对立的艺术范畴,这些对立的范畴有统一性、普遍应用性,并举例说明了艺术发展史中由于对立矛盾的存在促使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B.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C. 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 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解析: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B符合题意,A、C、D排除。1234567891011知识点二 辩证思维的特征6. (2024·山东威海月考)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可见,该法的制定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①有层次之分的整体性 ②事物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斗争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的结果④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题干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说明该法的制定坚持了辩证思维,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说明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同时也启示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④当选。材料强调现代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不是说明事物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斗争,②不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错误。12345678910117.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使灾后重建规划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说明( )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③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根据教材可知,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故①②不选。材料中指出灾后重建规划制定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这表明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故③④正确。12345678910118.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因为( )A. 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B. 客观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C. 唯物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方向1234567891011解析: 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超前思维等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仅有唯物辩证法,A说法错误。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当选。材料主要强调辩证思维方法,没有体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不符合题意。唯物辩证法只能为我们分析和把握形势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不能为我们指明当前形势发展的具体方向,D错误。12345678910119.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B. 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C. 要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个别属性以及各个阶段D.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析: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没有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运用了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当选,C不选。题干不涉及联系、发展的观点,不涉及从实际出发,A、B与题意不符。123456789101110. (2024·辽宁锦州月考)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着力点,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一认识过程( )①说明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 ②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状况③彰显了辩证思维是在对立中把握事物 ④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预测未来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①说法错误。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着力点,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这一认识过程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状况,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预测未来发展,②④符合题意。辩证思维是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③说法错误。1234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1. (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1234567891011“千万工程”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引领、万村振兴”迭代升级。“千万工程”的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20多年来,浙江省把“千万工程”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推动山乡巨变的总引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现了浙江乡村由“脏乱差”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蝶变。1234567891011“千万工程”经验,生动诠释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历史性课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样本。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实施的“千万工程”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答案:①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求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千万工程”不断迭代升级,致力于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谋划长远,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1234567891011②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千万工程”从系统和全局出发,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做好统筹谋划,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解析:本题从辩证思维的动态性、整体性角度分析作答。1234567891011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八课 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docx 第八课 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pptx 第八课 第一框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