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理清主干知识(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 的关系。 2.哲学的起源(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和思考。 |微|点|拨| 哲学或哲学智慧产生于/来源于/起源于实践,不能说源于哲学家的大脑,也不能说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好奇、主观需要等。哲学更不是与生俱来的。|微|观|察| 中国远古时期,大禹改变舜筑坝拦水的策略,变堵为疏,有效治理了黄河水患,造福沿岸百姓。“变堵为疏”的治水思想从何而来 3.哲学对生活的影响(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 智慧。 (2)哲学与我们的 、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 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 。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 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③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 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 。 ④既反对把哲学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 ,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微|点|拨|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2.世界观与方法论(1)方法论的含义: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 世界和 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不存在 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 方法论的世界观。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图示如下) |微|点|拨|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分类(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 知识。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 知识。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 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1)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 的本质和 的规律。 (2)二者相互影响: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 和 的指导。 |微|观|察|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晚年的牛顿在科学研究上没有建树。 牛顿的科研历程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探究(一) 由“伟人名言”理解哲学的内涵[议题材料]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材料二: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共产党人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生活习惯的理由。2.结合材料二中的名人观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什么联系。认知生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 学 具体科学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任务 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联 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常 见 陷 阱 ①混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等。 ②颠倒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如错误地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③错误地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④错误地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把二者看成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图 示议题探究(二) 世界观与哲学、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关系[议题材料]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因而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的资源库,为满足自我需要而大肆掠夺自然;有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而在生活和实践中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问题探究] 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生成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世界观 哲 学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统一于哲学回眸析材料:材料中不同的人在“人是自然的主人”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不同世界观的影响下,对待自然的做法截然不同,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 ( )(2)哲学是哲学家所研究的学问,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 )(3)世界观并非人人都有,哲学也与普通人无关。 ( )(4)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 )(6)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7)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相关链接”改编题)《尔雅》中说:“哲,智也。”《说文解字》中说:“哲,知也。”人人都应学点哲学,原因有 ( )①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哲学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2.(教材P5“相关链接”改编题)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例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 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段话说明 ( )A.世界观就是哲学B.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是神秘的,与普通人无关3.(教材P6“阅读与思考1”改编题)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这体现了 (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哲学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 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哲学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4.(教材P6“阅读与思考2”改编题)《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哲学”的研究就是要超越经验领域,到达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汉语译为“形而上学”。由此可推断 ( )①“形而下”研究的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②“形而上”为研究“形而下”提供正确指导③“形而上”是对诸多“形而下”的概括总结④“形而上”的进步推动“形而下”的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教材P7“阅读与思考”改编题)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三、情境迁移应用6.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思想家、哲学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 )A.哲学是以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困惑为最终来源B.哲学思想源于伟大哲学家的智慧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就是人们早期形成的自发的、朴素的正确看法7.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经验的产物,它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常识。常识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反思性的经验把握,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哲学所追求的则是真善美、知情意的内在圆融,是一种反思性的认识。对于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揭示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日常思维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②哲学是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日常思维是自发的、零散的 ③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突出特点,日常思维是一种无反思性的经验把握 ④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日常思维在生活中没有价值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下列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A.哲学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相加B.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理清主干知识 (一)1.人与世界 2.(1)实践 (2)追问[微观察]提示:“变堵为疏”是一种哲学智慧,是大禹在治水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总结出来的。3.(1)哲学 (2)生活 影响(二)1.(1)总的看法 (2)①学问 ②自发形成③思维 思想体系 ④简单化 神秘化 2.(1)认识 改造 (2)①决定 体现 ②脱离 脱离 ③统一(三)1.(1)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 (3)思维科学2.(1)某一具体 最一般 最普遍 (2)推动 世界观 方法论[微观察]提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失败。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探究(一)1.提示: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总结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②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能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指导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提示: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的观点都体现了这一点。议题探究(二)提示: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现着他的思想观念。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提示:×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3)提示:×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4)提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5)提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不能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6)提示:×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提示:×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供不了具体的研究方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二、1.选B 真正的哲学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③错误。④不是学哲学的原因,排除。2.选C 把哲学和世界观等同起来是错误的,A排除。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也不一定是科学,B排除。把哲学神秘化的观点是错误的,D排除。材料说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C正确。3.选A 材料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①②正确。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不都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是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哲学,③④错误。4.选B “形而上”是抽象的道,属于哲学范畴;“形而下”是具体的器,属于具体科学研究的范围,这实质上强调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③正确。“形而上”可以为研究“形而下”提供指导,但不一定是正确的指导,②错误。“形而下”的进步推动“形而上”的发展,④错误。5.选B 材料体现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哲学与实践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D强调的是哲学的起源,均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三、6.选C 朱熹等人后来成为思想家、哲学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系,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正确。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哲学的来源,A、B错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错误。7.选C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而不是日常思维,①错误;日常思维在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价值的,④不选。8.选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相加,A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错误;材料说明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D正确。1 / 9(共81张PPT)追求智慧的学问第一框理清主干知识(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__________的关系。2.哲学的起源(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______和思考。人与世界实践追问|微|点|拨| 哲学或哲学智慧产生于/来源于/起源于实践,不能说源于哲学家的大脑,也不能说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好奇、主观需要等。哲学更不是与生俱来的。|微|观|察| 中国远古时期,大禹改变舜筑坝拦水的策略,变堵为疏,有效治理了黄河水患,造福沿岸百姓。“变堵为疏”的治水思想从何而来 提示:“变堵为疏”是一种哲学智慧,是大禹在治水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总结出来的。3.哲学对生活的影响(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______智慧。(2)哲学与我们的______、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______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生活影响(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___________和根本观点。(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______。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_________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总的看法学问自发形成③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______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_________。④既反对把哲学_______,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_______,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思维思想体系简单化神秘化|微|点|拨|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2.世界观与方法论(1)方法论的含义: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_______世界和______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______方法论,方法论______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不存在_____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_____方法论的世界观。认识改造决定体现脱离脱离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______。(图示如下)统一|微|点|拨|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分类(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_________知识。(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_________知识。(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__________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哲学与具体科学(1)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________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_______的本质和_______的规律。(2)二者相互影响:具体科学的进步______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________和_______的指导。某一具体最一般最普遍推动世界观方法论|微|观|察|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晚年的牛顿在科学研究上没有建树。牛顿的科研历程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提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失败。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探究(一) 由“伟人名言”理解哲学的内涵[议题材料]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材料二: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共产党人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生活习惯的理由。提示: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总结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②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能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指导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结合材料二中的名人观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什么联系。提示: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观点体现了这一点。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的观点都体现了这一点。|认知生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 学 具体科学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任务 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联 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续表常 见 陷 阱 ①混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等。②颠倒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如错误地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③错误地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④错误地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把二者看成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续表图 示续表议题探究(二) 世界观与哲学、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关系[议题材料]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因而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的资源库,为满足自我需要而大肆掠夺自然;有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而在生活和实践中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问题探究] 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提示: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现着他的思想观念。|认知生成|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 哲 学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续表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统一于哲学 回眸析材料:材料中不同的人在“人是自然的主人”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不同世界观的影响下,对待自然的做法截然不同,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 )提示: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是哲学家所研究的学问,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提示: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3)世界观并非人人都有,哲学也与普通人无关。 ( )提示: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4)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5)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提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单相加,不能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6)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提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方法,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提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供不了具体的研究方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相关链接”改编题)《尔雅》中说:“哲,智也。”《说文解字》中说:“哲,知也。”人人都应学点哲学,原因有( )①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哲学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哲学智慧不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解析:真正的哲学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③错误。④不是学哲学的原因,排除。2.(教材P5“相关链接”改编题)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例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 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段话说明 ( )A.世界观就是哲学B.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D.哲学是神秘的,与普通人无关√解析:把哲学和世界观等同起来是错误的,A排除。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也不一定是科学,B排除。把哲学神秘化的观点是错误的,D排除。材料说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C正确。√3.(教材P6“阅读与思考1”改编题)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这体现了 (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哲学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 ④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哲学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材料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①②正确。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不都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是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哲学,③④错误。√4.(教材P6“阅读与思考2”改编题)《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哲学”的研究就是要超越经验领域,到达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汉语译为“形而上学”。由此可推断 ( )①“形而下”研究的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②“形而上”为研究“形而下”提供正确指导③“形而上”是对诸多“形而下”的概括总结④“形而上”的进步推动“形而下”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形而上”是抽象的道,属于哲学范畴;“形而下”是具体的器,属于具体科学研究的范围,这实质上强调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③正确。“形而上”可以为研究“形而下”提供指导,但不一定是正确的指导,②错误。“形而下”的进步推动“形而上”的发展,④错误。√5.(教材P7“阅读与思考”改编题)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解析:材料体现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哲学与实践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D强调的是哲学的起源,均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三、情境迁移应用6.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思想家、哲学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是以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困惑为最终来源B.哲学思想源于伟大哲学家的智慧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就是人们早期形成的自发的、朴素的正确看法解析:朱熹等人后来成为思想家、哲学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系,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正确。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哲学的来源,A、B错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错误。7.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经验的产物,它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常识。常识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反思性的经验把握,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哲学所追求的则是真善美、知情意的内在圆融,是一种反思性的认识。对于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揭示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日常思维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②哲学是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日常思维是自发的、零散的 ③反思性是哲学思维的突出特点,日常思维是一种无反思性的经验把握 ④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日常思维在生活中没有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而不是日常思维,①错误;日常思维在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价值的,④不选。√8.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下列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A.哲学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相加B.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相加,A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错误;材料说明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D正确。框题检测(本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4·江苏连云港期中)在很多人的朋友圈,总能看到转发的文章,这些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总能让人感觉是在贴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A.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民族精神的凝聚C.哲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D.哲学是人生的科学思考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未体现哲学对美好生活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是民族精神的凝聚,B错误。材料表明哲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C正确。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仅仅是对人生的的思考,而且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D错误。6789101112131234514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 人又是什么 ”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A.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材料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正确,A、B错误。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3.同样的遭遇,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漫长而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笑看人生百态、静观世事无常,有的人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③生活需要哲学智慧 ④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哲学不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未体现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④与题意不符。15678910111213234144.(2024·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太极”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的远古圣贤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认识宇宙、人体与人生,在不断总结完善对宇宙与自然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重要思想。“太极”哲学思想的产生说明了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C.哲学是对自然界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 “太极”哲学思想的产生主要体现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正确。真正的哲学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B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错误。材料不强调哲学的作用,故D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5.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生存境遇,面对时代巨变,人的自我与存在面临着迷失和挑战。如何认知自我 如何更好地存在,以建立美好的生活 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佐证了 ( )①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哲学是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 ④哲学探究人类社会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既未提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未涉及哲学的研究领域,②④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6.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部队的演讲比赛中曾说:“只要坚持到最后,推开窗,就会发现你的玫瑰正在盛开。作为女飞行员,祖国的蓝天,就是我心中神圣的玫园。”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人生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有了崇高理想就能走向成功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14√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②排除。有了崇高理想有利于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就能走向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7.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因此,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B.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D.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此,世界观和哲学不能相互替代,B正确,A、C、D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8.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这就提高了这个预言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会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在“自我实现的预言”中,“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属于世界观,“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属于方法论,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正确。材料未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B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9.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 ( )A.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世界观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C.缺乏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青少年就会走弯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强调了世界观的重要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正确。世界观有正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错误。世界观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不是具体办法,B错误。缺乏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青少年有可能走弯路,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10.“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①哲学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不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11.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苏格拉底与人讨论美德,其他人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对美德的哲学回答,要寻找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这体现了 ( )A.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就是哲学B.哲学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来自生活实践,人人都是哲学家D.哲学探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只是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A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B错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C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12.在杂交水稻试验中,袁隆平反复揣摩毛泽东的《矛盾论》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印证了 ( )①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 ②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错误;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未涉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②不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13.一位著名画家认为,画画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思想体系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强调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正确。B、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但并不都是科学的,A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二、非选择题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后来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1567891011121323414当下,不少青年学生陷入“内卷”的焦虑之中,正确看待和应对“内卷”,是青年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陷入“内卷”往往与缺乏科学规划有很大关系,青年学生要弄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自身情况走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子,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一样的我”,才能破解“内卷”,使之不再成为一道复杂沉重的人生难题。1567891011121323414有专家指出:破解“内卷”需要青年学生多学点哲学。结合材料并运用“追求智慧的学问”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解析:分析设问,要求运用“追求智慧的学问”的相关知识回答,联系主干知识,可联想到哲学的定义、哲学的作用;分析材料,说明哲学对青少年破解“内卷”的重大作用。1567891011121323414答案示例: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青年学生多学点哲学有助于正确认识自身,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缓解“内卷”焦虑,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人生发展之路。1567891011121323414框题检测(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本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4·江苏连云港期中)在很多人的朋友圈,总能看到转发的文章,这些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总能让人感觉是在贴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 )A.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民族精神的凝聚C.哲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D.哲学是人生的科学思考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 人又是什么 ”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A.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3.同样的遭遇,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漫长而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笑看人生百态、静观世事无常,有的人却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③生活需要哲学智慧 ④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24·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太极”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的远古圣贤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认识宇宙、人体与人生,在不断总结完善对宇宙与自然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重要思想。“太极”哲学思想的产生说明了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C.哲学是对自然界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5.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生存境遇,面对时代巨变,人的自我与存在面临着迷失和挑战。如何认知自我 如何更好地存在,以建立美好的生活 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佐证了 ( )①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哲学是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 ④哲学探究人类社会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部队的演讲比赛中曾说:“只要坚持到最后,推开窗,就会发现你的玫瑰正在盛开。作为女飞行员,祖国的蓝天,就是我心中神圣的玫园。”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人生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有了崇高理想就能走向成功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7.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因此,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B.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D.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8.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这就提高了这个预言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会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9.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 ( )A.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世界观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C.缺乏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青少年就会走弯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0.“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①哲学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1.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苏格拉底与人讨论美德,其他人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对美德的哲学回答,要寻找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的共同的美德。这体现了 ( )A.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就是哲学B.哲学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来自生活实践,人人都是哲学家D.哲学探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12.在杂交水稻试验中,袁隆平反复揣摩毛泽东的《矛盾论》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道理,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内部找原因,最终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印证了 ( )①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 ②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一位著名画家认为,画画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思想体系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二、非选择题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卷”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后来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当下,不少青年学生陷入“内卷”的焦虑之中,正确看待和应对“内卷”,是青年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陷入“内卷”往往与缺乏科学规划有很大关系,青年学生要弄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自身情况走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子,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一样的我”,才能破解“内卷”,使之不再成为一道复杂沉重的人生难题。有专家指出:破解“内卷”需要青年学生多学点哲学。结合材料并运用“追求智慧的学问”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框题检测(一)1.选C 材料未体现哲学对美好生活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是民族精神的凝聚,B错误。材料表明哲学来源于生活和实践,C正确。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仅仅是对人生的的思考,而且哲学并不都是科学的,D错误。2.选C 材料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C正确,A、B错误。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选B 哲学不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未体现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④与题意不符。4.选A “太极”哲学思想的产生主要体现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正确。真正的哲学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B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错误。材料不强调哲学的作用,故D排除。5.选A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既未提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未涉及哲学的研究领域,②④排除。6.选B 材料没有体现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②排除。有了崇高理想有利于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就能走向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7.选B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此,世界观和哲学不能相互替代,B正确,A、C、D错误。8.选D 在“自我实现的预言”中,“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属于世界观,“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属于方法论,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正确。材料未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B错误。9.选D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强调了世界观的重要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正确。世界观有正误之分,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错误。世界观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不是具体办法,B错误。缺乏正确世界观的指导,青少年有可能走弯路,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0.选C 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不符合题意。11.选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不只是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A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B错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C错误。12.选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①错误;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未涉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②不符合题意。13.选C 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强调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正确。B、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但并不都是科学的,A错误。14.解析:分析设问,要求运用“追求智慧的学问”的相关知识回答,联系主干知识,可联想到哲学的定义、哲学的作用;分析材料,说明哲学对青少年破解“内卷”的重大作用。答案示例: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青年学生多学点哲学有助于正确认识自身,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缓解“内卷”焦虑,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人生发展之路。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检测(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docx 第一课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docx 第一课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