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讲义,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讲义,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69张PPT)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知道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2.明确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3.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4.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目录
CONTENTS
02
议题探究 提升素养
05
课时作业
03
体系构建 整体感知
01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04
随堂演练 巩固新知
01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
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探索 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___________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___________道路走不通
2.近代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社会性质
悲惨命运
资本主义
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原因,也有帝国主义侵略的原因。而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就是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______________
开端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主心骨 1921年,______________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胜利标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革命性质 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_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
革命成果 ①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
工农联盟
官僚资本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__________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_________的社会
二者关系
决定因素 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情
2.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独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发展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_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___________
世界影响 冲破了___________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___________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列强强加给中国
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社会主义
现实道路
帝国主义
政治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吗?
提示: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为目的,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1.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提示: ×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
提示: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  )
提示: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
提示: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提示: ×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提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02
议题探究 提升素养
议题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情景一 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情景二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一大批有志于中国自强自立的先驱们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计划和设想,他们在中国展开了一系列仿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他们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同时还竭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主张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建立民主制度。然而,以上各式各样的尝试都失败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依然没有改变。这也证明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怎样的尝试?
参考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等。
(3)请探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全面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起始时间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
原因 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表现 半殖民地 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 半封建特征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已不能完全掌握政权;在经济上表现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革命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过程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外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内因:①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曾经有一幅广为流传的漫画:“一条金色的巨龙贴着地面挣扎着:它的头被‘东洋人’压着,全副武装的‘法兰西’和‘德意志’正切割着它的四肢,‘沙俄’和‘英吉利’正为了龙尾争得怒目圆睁、磨刀霍霍,‘美利坚’在一旁剥着龙鳞。可悲的是,动弹不得的巨龙即使口吐鲜血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肢解。”对于中华民族这段时期,认识错误的是(  )
①无数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列强以实现富国强兵,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根本上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③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选择复兴之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屡败屡起,不懈探索奋斗。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民主革命的使命 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民主革命的使命,而不是无产阶级,③不选。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④不选。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情景一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诞生。
情景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了列强的欺凌和压迫,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既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也给予了世界上许多追求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人民以鼓舞和勇气。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历程。
参考答案: ①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由此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③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有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请你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参考答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只是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为中国革命迈出第二步创造了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
(3)结合情景,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程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胜利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同时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错误。  
4.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顺应时代潮流,描绘历史风云,纪录伟大实践。“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就是其中之一。关于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②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展示了美好前景 ③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④实现了中国从专政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①不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说法错误。
03
体系构建 整体感知
04
随堂演练 巩固新知
1.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为救国救民,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资本主义制度形式,最终都失败。其决定因素是(  )
A.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
C.工人阶级还比较年轻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
解析: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资本主义制度形式,最终都失败。其决定因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A符合题意,B、C、D排除。
2.“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红军开始长征 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解析: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红军开始长征是193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是1924年,而材料说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召开的会议,A、C、D不选。  
3.毛泽东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塑造了人民群众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事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②是反帝反封建的全民革命 ③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④以推翻封建帝制为根本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不是“全民革命”,②不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以推翻封建帝制为根本方向”的说法错误,④不选。
4.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基本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为希望发展又希望自身独立的民族提供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是基本结束,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④与题意不符。
05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落后的工业国 B.落后的农业国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D错误。
2.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近代中国某些中间派尝试改变中国的设想,不是当时的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只是某些政治力量的想法,背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④错误。
3.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骨干分子前赴后继进行了各种尝试,但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尝试都不成功的原因是(  )
①中国的革命力量尚未出现 ②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镇压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 ④封建主义的势力不够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革命力量已产生,①排除。当时的封建势力有相当庞大的规模和较大的势力,④排除。
4.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这条道路,中国走不得。“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得的原因在于(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各阶级都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我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资产阶级没法存在 ④帝国主义绝不同意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但并非各阶级都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②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存在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我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资产阶级没法存在”的说法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③错误。
知识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5.1919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这里的“曙光”可能是指(  )
①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科学真理 ②从社会主义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在革命斗争中的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革命斗争中的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③与题意不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与题意不符。
6.2025年3月1日,“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专题展览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幕。本次展览聚焦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走向正式成立的历史进程,深入探寻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领导力量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核心领导力量 ②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宣告终结 ③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排除。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④与题意不符。
7.“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最终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性质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错误。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不符合题意。
9.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历史证明,对“三大法宝”运用自如时,革命力量就会由弱变强,革命形势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益于(  )
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③党和人民命运与共 ④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错误。“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不符合实际情况,④错误。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①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不符合题意。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我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无产阶级逐渐地走向自觉革命阶段,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斗争品质是我们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在长时期内采取游击战争的形式这一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了关于武装斗争的总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根据材料,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是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手段。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信息①:随着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息②: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可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信息③: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对中国的影响: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对世界的影响: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影响,属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分别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作答即可。政治 必修1
第1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知道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2.明确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3.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4.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知识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
2.近代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探索 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就是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原因,也有帝国主义侵略的原因。而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开端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主心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胜利标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革命成果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二者关系
决定因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民族独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发展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影响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吗?
提示: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为目的,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1.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
提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  )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提示:×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议题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情景一 毛泽东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情景二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一大批有志于中国自强自立的先驱们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计划和设想,他们在中国展开了一系列仿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他们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同时还竭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主张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建立民主制度。然而,以上各式各样的尝试都失败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依然没有改变。这也证明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又是什么。
(2)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怎样的尝试?
(3)请探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等。
(3)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全面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起始时间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
原因 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日趋没落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表现 半殖民地 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 半封建特征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已不能完全掌握政权;在经济上表现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革命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过程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外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内因:①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1.曾经有一幅广为流传的漫画:“一条金色的巨龙贴着地面挣扎着:它的头被‘东洋人’压着,全副武装的‘法兰西’和‘德意志’正切割着它的四肢,‘沙俄’和‘英吉利’正为了龙尾争得怒目圆睁、磨刀霍霍,‘美利坚’在一旁剥着龙鳞。可悲的是,动弹不得的巨龙即使口吐鲜血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肢解。”对于中华民族这段时期,认识错误的是(  )
①无数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列强以实现富国强兵,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根本上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③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选择复兴之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屡败屡起,不懈探索奋斗。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民主革命的使命 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民主革命的使命,而不是无产阶级,③不选。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④不选。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情景一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诞生。
情景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了列强的欺凌和压迫,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既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也给予了世界上许多追求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人民以鼓舞和勇气。
[问题探究]
(1)结合情景一,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历程。
(2)有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请你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3)结合情景,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1)①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由此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③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只是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为中国革命迈出第二步创造了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
(3)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程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胜利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同时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错误。
4.毛泽东诗词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宏伟史诗,反映时代呼声,顺应时代潮流,描绘历史风云,纪录伟大实践。“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就是其中之一。关于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②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展示了美好前景 ③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④实现了中国从专政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①不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说法错误。
1.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为救国救民,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资本主义制度形式,最终都失败。其决定因素是(  )
A.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
C.工人阶级还比较年轻 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
答案:A
解析: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资本主义制度形式,最终都失败。其决定因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A符合题意,B、C、D排除。
2.“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红军开始长征 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答案:B
解析: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红军开始长征是193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是1924年,而材料说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召开的会议,A、C、D不选。
3.毛泽东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塑造了人民群众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事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②是反帝反封建的全民革命 ③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④以推翻封建帝制为根本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不是“全民革命”,②不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以推翻封建帝制为根本方向”的说法错误,④不选。
4.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基本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为希望发展又希望自身独立的民族提供全新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是基本结束,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④与题意不符。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落后的工业国  B.落后的农业国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解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D错误。
2.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近代中国某些中间派尝试改变中国的设想,不是当时的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只是某些政治力量的想法,背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④错误。
3.为了探索复兴之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骨干分子前赴后继进行了各种尝试,但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些尝试都不成功的原因是(  )
①中国的革命力量尚未出现 ②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镇压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 ④封建主义的势力不够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革命力量已产生,①排除。当时的封建势力有相当庞大的规模和较大的势力,④排除。
4.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这条道路,中国走不得。“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得的原因在于(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各阶级都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我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资产阶级没法存在 ④帝国主义绝不同意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但并非各阶级都不愿走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②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存在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我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资产阶级没法存在”的说法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③错误。
知识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5.1919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这里的“曙光”可能是指(  )
①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科学真理 ②从社会主义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在革命斗争中的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革命斗争中的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③与题意不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与题意不符。
6.2025年3月1日,“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专题展览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幕。本次展览聚焦中国共产党从孕育走向正式成立的历史进程,深入探寻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领导力量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核心领导力量 ②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宣告终结 ③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排除。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变为现实,④与题意不符。
7.“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最终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性质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错误。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不符合题意。
9.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历史证明,对“三大法宝”运用自如时,革命力量就会由弱变强,革命形势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得益于(  )
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③党和人民命运与共 ④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错误。“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不符合实际情况,④错误。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①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不符合题意。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我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无产阶级逐渐地走向自觉革命阶段,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斗争品质是我们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在长时期内采取游击战争的形式这一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了关于武装斗争的总概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根据材料,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是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手段。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信息①:随着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息②: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可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信息③: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对中国的影响: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对世界的影响: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影响,属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分别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作答即可。
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