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教案)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教案)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3课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拒绝烟酒毒品对健康成长的意义,树立守护自身健康意识。
道德素养:主动抵制烟酒诱惑,不沾染不良嗜好,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法治观念:知晓禁毒相关法律规定,明白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
健全人格:提升辨别烟酒毒品危害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与自制力。
责任意识:承担守护自身健康的责任,主动远离烟酒毒品及不良人群。
【教学重点】
主动抵制烟酒诱惑,不沾染不良嗜好,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提升辨别烟酒毒品危害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与自制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远离烟酒毒品危害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有人递烟、劝酒,也可能听说过 “新奇零食” 的传言。你们知道吗?烟酒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影响智力,而有些 “伪装” 的毒品更像毒蛇,会摧毁家庭、让人犯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清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学会主动拒绝,守护自己的健康成长!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
(一)烟 酒 有 危 害
【活动园】认清烟酒危害。
第一组:“图”说危害。观看图片,了解吸烟对人的健康的危害。
第二组:“数”说危害。阅读教材,观看图片,从数据上了解烟酒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饮酒与200余种疾病和伤害有关。2016年,我国因饮酒致癌而死亡的近8万人,因饮酒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近9万人。
【说一说】谈谈你对烟酒的危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吸烟会损害我们的肺。经常吸烟的人会常年咳嗽和生病。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很大,烟龄越长的人越容易患病。
饮酒可能致癌。酒后开车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相关链接】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吸烟喝酒的危害。
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
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
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
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还能引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知识窗】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我们会受到烟酒的诱惑。吸烟与饮酒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只有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活动园】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采用“说服的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些“错误的认识”吧!
【阅读角】阅读教材《爷爷的悔恨》故事。了解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
“咳!咳!......”隔壁房间又传来爷爷一阵急促的咳嗽和喘息声。我赶忙去帮他捶背。爷爷叹了口气说:“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烟把我害苦了!”原来,13岁那年,爷爷的学习和生活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位同村的好友,见他烦恼,就给他烟抽,并对他说:“抽了烟,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最初,爷爷不想抽,后来经不住这位好友相劝,开始抽烟解闷。在那段日子里,他整日与那位朋友和烟为伴。
几十年的烟瘾使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牙齿全黄了,肺炎、冠心病等接踵而来。
(二)毒 品 更 危 险
【看一看】观看视频,了解毒品的危害。
【温馨提示】毒品犹如毒蛇,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会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和意志,破坏家庭的幸福,危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活动园】阅读教材对毒品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本法所称“ 严重不良行为 ”包括吸食、注射毒品等九类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你还知道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活动园】花季少年的噩梦。
阿辉经常和社会青年一起玩,在好奇心的驱使和社会青年的劝说下,他很快成了一个“瘾君子”,陷入毒品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得知他偷钱去吸毒后,父亲狠狠地骂他、打他,母亲被气得卧床不起。不久,他因偷窃而入狱。
后来,阿辉被送去强制戒毒。期满后,他说:“我不愿回家,我怕再见到那帮‘朋友’。”据戒毒所民警介绍,戒毒者离开戒毒所后的复吸率很高,因为一回到以前的环境,很难摆脱其他吸毒者的影响。
提示:吸毒损害身体健康,吸毒祸害家庭,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我们要远离毒品。
【温馨提示】 绝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危害的行为。
我们正处在“想独立”“渴望成熟”的心理发育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但是绝对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危害的行为
【活动园】阅读教材《危险的好奇》故事。想一想,好奇心有助于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可故事中的“我”为什么把自己的好奇称为“危险的好奇”呢?
故事中 “我” 的好奇之所以 “危险”,是因为好奇的对象并非真的 “提神保健品”,而是伪装的毒品。青少年正处于渴望独立、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阶段,容易想尝试未知事物,但毒品如毒蛇,一旦接触会摧毁身体与意志,还可能引发犯罪,毁掉人生。“我” 此前差点因好奇想尝试,未识破毒品伪装,这份差点酿成大错的好奇,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被称为 “危险的好奇”。
【知识窗】毒 品 更 危 险 。
我们年龄尚小,知识不足,自制力不强,生活经验欠缺,这些会影响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沾染不良嗜好的人,我们不能接受他们的怂恿和影响,应该坚决抵制“吸毒时尚”等错误的观念。
【阅读角】识破新型毒品的伪装。
新型毒品打着“时尚”“娱乐”“刺激”的旗号,有的甚至伪装成果汁、跳跳糖等。它们的毒性比传统毒品更厉害,并且更容易让人成瘾。我们一定要学会识破它们“时尚”的伪装,认清它们害人的实质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清了烟酒的危害:损害青少年身心、诱发不良行为,还了解到饮酒关联 200 余种疾病的惊人数据。更知道毒品如毒蛇,会毁身体、破家庭、害社会,也学习了相关禁毒法律。我们要警惕 “危险的好奇”,识破毒品伪装,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学会自我保护,守护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