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教案)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教案)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第6课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祖国自然风光与世界遗产的价值,增强对国家疆域的热爱。
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不同地域生活习俗,树立爱护自然、保护遗产的意识。
法治观念:知晓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公约,明白共同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健全人格:了解地形气候对生活的影响,提升对多元地域文化的认知力。
责任意识:主动承担保护身边山水草木的责任,助力守护祖国自然与文化。
【教学重点】
认同祖国自然风光与世界遗产的价值,增强对国家疆域的热爱。
【教学难点】
学会尊重不同地域生活习俗,树立爱护自然、保护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好奇为何长江黄河自西向东奔流?为何江南丘陵满是茶园,内蒙古草原遍布牧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领略祖国的好山好水,认识泰山、黄山等世界遗产,探寻地形气候与生活的关联,感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独特魅力,学会爱护这片孕育我们的土地!
【新课教学】
(一)好山好水好风光
【说一说】阅读《中国地形》图,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看看它们分布在哪里。再看看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
【知识窗】我国地形。
我国有连绵巍峨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高原,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画卷,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韵味。
【观看视频】了解长江、黄河、黄山、天山牧场。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日夜不停, 奔向东海。长江有着丰富的水量、众多 的支流,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了中华儿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黄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 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山位于安徽省,是我国著名的旅 游景区。到黄山可以观看奇松、怪石和 云海。古人曾写下“黄山归来不看岳” 来赞美黄山。
天山是多条山脉组成的山系。古人 用“东西南北尽天山”的诗句来形容天 山的广大。
【想一想】想一想,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
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而且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由于水往低处流的一般规律,长江、黄河的流向自然是自西向东。
(二)中国的世界遗产
【读一读】阅读教材《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环境演化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
【活动园】观看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
知道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达到59处,是世界上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阅读角】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人类要保护的世界遗产,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那些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普遍性价值的文化,如某些古迹、建筑群和遗址。还有一些要保护的世界遗产属于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看一看】观看图片,知道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江西(武夷山)。
【温馨提示】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
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三)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活动园】阅读《中国地形》图,找一找我国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了解一下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然后和同学讨论,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
江南丘陵地区遍布茶园。
华北平原有一望无际的农田。
南方水系纵横,有许多渔业小镇.
内蒙古高原有草肥水美的牧场
【知识窗】气候多样,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
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的地方长夏无冬,有的地方冬季漫长,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
【议一议】同学们观看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居住环境差别这样大?
每个地方的生产活动,都是跟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
人们根据当地独有的自然环境,选择了最为适合的生产活动。
人们能够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要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温馨提示】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长江黄河的壮阔、黄山天山的秀美,认识了泰山等世界遗产,也懂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道理 —— 地形气候造就了各地不同的生活。希望大家今后爱护身边山水、守护世界遗产,与不同地区的人多理解、互尊重,做热爱祖国国土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