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二)1.B [对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合作、有阻挠,这表明世界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指出积极参与合作的国家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充满曲折但不可逆转,④符合题意。中国的崛起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形成威胁,②错误。谋求与中国合作并不意味着与中国结成了利益命运共同体,③错误。]2.B [材料内容表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①④正确。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②排除。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排除。]3.C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①错误。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多边主义,符合我国人民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机制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②③正确。题干中并没有对维护和平力量的增长和战争力量的增长进行对比,④错误。]4.C [某些国家一直在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并不是世界各国的共识,①说法错误。中国筹建国际调解院体现了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②符合题意。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主要是对内的权利,“争取对各种国际争端享有管辖权”的说法错误,③排除。为顺应国际调解发展态势和需求,中国与持相近理念的国家起草并达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决定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说明中国顺应国际调解发展态势,推动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④符合题意。]5.B [中国推动菲律宾、瓦努阿图、湄公河沿岸的发展,帮助他们改善民生,体现了普惠包容、共同发展的中国主张,提升全球发展公平性的中国倡议,①③入选。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促进国家共同发展,没有体现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中国理念,也没有体现维护和平、保障安全的中国行动,②④不选。]6.C [“世界和平领导者”这一说法夸大了中国的作用,①错误。《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的发表,是中国在中东劝和促谈的又一重磅成果,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②正确。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促成中东劝和,丰富了全球安全的倡议,这体现了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如何帮助他国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国际矛盾,没有体现中国在维护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④排除。]7.B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国际事务不再由少数几个大国主导,更多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①正确。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但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只是一种发展趋势,②排除。虽然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但霸权主义生存的土壤并未完全消除,③排除。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趋势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这表明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④正确。]8.D [我国的外交政策没有进行调整,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错误。材料说明中国以自身发展推动周边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②④正确。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为周边的不确定性注入更多稳定性,没有涉及良好周边环境,③错误。]9.B [材料中的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关政策的基本立场,①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②错误。材料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正确。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④错误。]10.C [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①错误。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是因为中哈两国关系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大势,中哈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②③正确。全球治理体系不是中哈两国建立的,④错误。]11.B [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说明中俄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求,中国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①③符合题意。中国把维护本国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②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中俄关系取得新进展,未涉及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的相关内容,④不符合题意。]12.B [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特指资本主义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有力回应,而非不谋而合,②排除。全人类共同价值并未得到各国的充分认可和广泛接受,③排除。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有利于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①④正确。]13.A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展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大国担当,彰显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甘苦共命运的天下情怀,①②正确。中国援外医疗行动弘扬了中国医疗队精神,但这不是其目的,③排除。中国援外医疗行动没有创新国家间的合作形式,依然是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运行,④排除。]14.D [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不是相同国家利益,①表述错误。10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但中德关系始终稳健发展,由此可见,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两国双边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贯性;推动两国各领域深化合作,为各自发展提供动力,②④正确。“可以化解两国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夸大了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作用,③排除。]15.A [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说明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正确。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错误。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说明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③正确。国家间可以有共同的利益,但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不可能完全一致,④错误。]16.B [中国把金砖国家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相信金砖国家合作会有力地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这表明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金砖合作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①④正确。中国坚定维护本国的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②错误。中国在国际秩序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③错误。]17.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加强中欧不同文明、制度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欧之间存在诸多共同利益,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对中欧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寻找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巩固和加强伙伴关系,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和进步。③中欧加强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9.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公正。坚持互利共赢,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优化经贸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寻求共性,增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2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全球舞台的重要力量。中美两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青年人应有理想、有担当、开阔国际视野,增进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正确认识中美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到中美友好交流合作中来,为推动中美关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中美两国能够携手谱写新的友好合作篇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1 / 4单元检测(二) 世界多极化(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对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绝大多数国家表示欢迎并积极谋求参与和合作,但也有美国等国家表示不信任并进行阻挠。这表明 ( )①世界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②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威胁 ③绝大多数国家与中国结成了利益命运共同体 ④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充满曲折但不可逆转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我国积极倡导各方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由此可见(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当前,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突发公共事件影响,有些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和危机,借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多边主义,走多边主义道路。奉行多边主义( )①是基于和平、发展、公平是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符合我国人民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机制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④表明维护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越了战争力量的增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为顺应国际调解发展态势和需求,中国与持相近理念的国家起草并达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决定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国际调解院将是一个由各方协商建立的,以条约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于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争议、处理分歧,是对现有机构和争端解决方式的有益补充,也将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个新平台。中国筹建国际调解院( )①践行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回应世界各国的共识 ②承担大国责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③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争取对各种国际争端享有管辖权 ④顺应国际调解发展态势,推动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在菲律宾,截至2022年,中国杂交水稻商业化推广面积22.65万公顷,增产3.08亿公斤;湄公河畔,在中国扶贫专家帮助下,村庄有了干净的饮用水、盖起了新楼房;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中国援建的学校被当地人誉为“像一座灯塔,照亮瓦努阿图年轻一代学习知识的道路”……一个个民生改善、国家发展的生动故事,映照出( )①普惠包容、共同发展的中国主张②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中国理念③提升全球发展公平性的中国倡议④维护和平、保障安全的中国行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北京时间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首次齐聚北京,举行内部和解对话,并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是中国继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后,在中东劝和促谈的又一重磅成果,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最新注脚,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这充分说明中国( )①正在发挥着世界和平领导者的重要作用②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 ④坚持合作共赢,在维护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这一现象(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②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③意味着消除了霸权主义生存的土壤④说明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周边发展的坐标系中,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为周边的不确定性注入更多稳定性,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挑战,致力于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这说明中国( )①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②以自身发展推动周边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高质量发展与良好周边环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④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是70年前一代人给出的“历史答案”和70年后中国给出的“时代答案”。不同时代的两个“答案”反映了(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维护世界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2024年7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哈萨克斯坦总统邀请,到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早在2 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将两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中哈友好交往的历史。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如今,中哈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这是因为( )①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具有结盟的利益诉求 ②两国关系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大势 ③中哈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④中哈携手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1.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俄科技创新年闭幕式致贺信时强调,中俄双方要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务实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据此可知( )①中俄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求 ②中国把维护中俄共同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 ③中国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彰显大国应有的担当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 ②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不谋而合 ③全人类共同价值被各国充分认可和广泛接受 ④全人类共同价值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3.2024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1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给第19批援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中指出,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援外医疗行动( )①彰显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甘苦共命运的天下情怀 ②展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大国担当 ③旨在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扩大中国影响力 ④创新了国家间的合作形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14.2024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德国总理。习近平主席指出,2024年是中德两国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但中德关系始终稳健发展。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①是两国基于相同国家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②有利于两国双边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贯性 ③可以化解两国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 ④推动两国各领域深化合作,为各自发展提供动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5.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加强团结协作是唯一出路。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希望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说明( )①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世界多极化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 ④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对立走向一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6.中国是金砖机制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把金砖国家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相信金砖国家合作会有力地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2024年中国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同各成员国一道,携手努力,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金砖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②坚定维护金砖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作用 ④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国与欧洲是当今世界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为中欧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提振信心和开辟未来指明了方向:中欧双方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近年来,双方互办文物展、图书展、电影节、艺术节、音乐节以及文化年、旅游年等活动,人文交流已成为中欧合作的“第三支柱”。以2024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等为契机,中欧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交流对话,必将推动双方在互学互鉴、互信互利中共同进步。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愿同欧洲各国一道,在“三大全球倡议”引领下,进一步提升双方关系的战略性、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联袂谱写新篇章,切实造福中欧和世界人民。结合材料,运用“多极化趋势”的知识,谈谈中欧为什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2024年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11月13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赴秘鲁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赴巴西出席G20峰会,并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拉政治互信逐年提升,中国和巴西联合发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为局势降温汇聚合力。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拉美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与5个拉美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2023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4 890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5 962亿美元,较2013年末翻了近7倍。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教育与学术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等领域积极探索,拉美地区已设立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50多所,为中拉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释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加强南南合作的启示。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19世纪中叶,福州开埠,大批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涌入。盛夏的福州,天气炎热,不耐酷暑的他们在鼓岭兴建度假别墅,并发展起俱乐部、网球场、邮局等配套设施。20世纪初,鼓岭成为旅居福州的外国人的避暑胜地。2024年6月24日,“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由曾在鼓岭生活过的包括加德纳家族、蒲天寿家族等在内的美国家族后代组成“鼓岭之友”、友城代表团和500余名中美青年相聚福州,共忆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模最大、形式内容最丰富的青年交流活动,这一次,友谊的薪火传到两国青年手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跨越百年的鼓岭情缘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很高兴看到中美各界青年相聚福州,重温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请你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中美人民友谊茁壮成长,生生不息”为主题写一篇时政短评。要求:①主题鲜明、条理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00字左右。1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2 世界多极化.docx 单元检测2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