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一课一练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选必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一课一练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选必1

资源简介

一课一练(七)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总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外资进入我国船舶代理、城市燃气、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增值电信、油气勘探开发等限制将进一步放宽或取消。上述举措对我国的影响是(  )
①促进金融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促进国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③发挥外资在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 ④放开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管制,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下列做法中,符合以上会议精神的是(  )
①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②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主导制定国际规则→把握吸收利用外资主动权 ④加快对外投资步伐→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贡献率是通过计算中国实际GDP增速×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全球实际GDP增速得来的。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这意味着中国(  )
①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较高增速 ②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③对稳定全球产业链和资源有效配置发挥重要作用 ④生产的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比国际领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这表明(  )
①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 ②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摆脱了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③中国掌控了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与竞争权 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这一举措(  )
①将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 ③将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变革 ④表明我国支持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构建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平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下列关于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根本上源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②共建“一带一路”的外交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③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单方面经济援助
④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生动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办,共吸引了5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一系列“链”上合作密集展开,“链”上签约纷纷落地。链博会的举办将(  )
①改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塑造产业链新样态 ②加强“链”上资源整合,实现产业融通发展 ③降低脱钩断链经济风险,奠定中国主导地位 ④推动“链”上合作开放,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年来,外国投资者瞄准新技术,抓住新机遇,加速调整在华投资布局,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引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从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到世界创新中心,越来越多高科技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持续增长有利于(  )
①外资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分享中国的市场红利 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保障内外资公平竞争 ③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形成东西互济的格局 ④我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年欧洲多国农产品获准输华。中国贸促会发布的《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则是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和欧盟加强贸易往来有利于(  )
①生产要素加快流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②扩大双方商品贸易,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③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④我国与欧盟相关国家互利共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4月,德国总理访华,多家德国知名汽车企业CEO随行,凸显了中国市场对德国传统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性。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德国总理也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这表明(  )
①我国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②两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推进贸易自由化 ③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④实现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共18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该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开放力度。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4全年累计开行1.9万列,发送货物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和9%,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了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从运输品中可以看到,中欧班列运输的服装、家具、家电等外贸“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共同推动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
今天的西部,正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
材料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实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的重要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以“如何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为主题写一段发言提纲。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150字左右。(10分)
1 / 5一课一练(七)
1.C [外资进入我国船舶代理、城市燃气、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增值电信、油气勘探开发等限制将进一步放宽或取消,这一举措将促进国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发挥外资在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金融全球化,①排除。“放开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管制”说法错误,④排除。]
2.D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的是投资问题,不是货物贸易问题,①排除。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有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正确。“主导制定国际规则”错误,应该是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③排除。加快对外投资步伐,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正确。]
3.B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未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①不符合题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稳定全球产业链和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③正确。④与实际情况不符,排除。]
4.B [习近平主席的三个“不会变”,表明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①④正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不是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②排除。“掌控了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与竞争权”夸大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③排除。]
5.A [我国不断减少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这将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①②入选。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改并不能带来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变革,③不选。材料体现的是我国不断缩减负面清单,没有体现我国支持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④不选。]
6.D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根本上源于实践,中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现在还不能用“强大的经济实力”表述中国,①错误。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构建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平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外交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生动体现,②④说法正确。“一带一路”各方是互利共赢的,不是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单方面经济援助,③错误。]
7.D [链博会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但无法改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①错误。一系列“链”上合作密集展开,“链”上签约纷纷落地。链博会的举办将加强“链”上资源整合,实现产业融通发展,推动“链”上合作开放,助力全球经济复苏,②④正确。链博会“奠定中国主导地位”夸大了其作用,③错误。]
8.B [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持续增长有利于外资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分享中国的市场红利,有利于我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①④正确。材料指向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持续增长的作用,与“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保障内外资公平竞争”没有直接必然关系,②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与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无关,也不涉及东西互济的格局,③排除。]
9.C [加强贸易往来并不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①错误。中国和欧盟加强贸易往来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利于互联互通,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扩大双方商品贸易,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②④正确。“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夸大了中国和欧盟加强贸易往来的作用,③错误。]
10.C [德国总理访华,多家德国知名汽车企业CEO随行,以加强中德两国汽车产业的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能够充分发挥中德两国在汽车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推进贸易自由化,②正确。中德两国分别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为比较优势,进行贸易自由往来,体现了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德两国汽车贸易,与“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无关,①不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
11.(1)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参与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对外贸易,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助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示例: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加强合作,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我国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顶尖科技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