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中国历史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22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9
第6课 戊成变法..................................................34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38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19世纪60年代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清政府未能解决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行动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很快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遭到列强和清政府联合绞杀。《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洋务
运动
开始
中法战争爆发
洋务运动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日《马关条约》
新疆建立行省
台湾建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
中法《越南条款 》
经济工业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戊戌变法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
八国联军
入侵中国
《辛丑条约》
政治民主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1899年
1894年
1895年
1898.6.11
1883年
1885年
1901年
1884年
1898.9.21
1900年
1861年
时空坐标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
边疆危机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1840年
1842年
1851年
1856年
1860年
1894年
1895年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内忧
外患
1862年8月,安庆内军械所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手工制成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以火蒸水”,运转自如。后来,他们又制成以螺旋桨推进的汽轮“黄鹄号”。这些情况说明,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
以发展近代工业为主要内容的
洋务运动是如何开展起来的
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黄鹄号”复原模型图
1865年,“黄鹄号”蒸汽轮船试航成功,说明中国已初步具备了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李鸿章
材料二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864年
曾国藩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解除外患)。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内忧)和抵御外辱(外患)
主张:学习西方武器技术
面对内忧外患,开明的官员提出了什么措施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
洋务派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奕诉在奏折中说: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一、洋务运动
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清政府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目的
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曾仿照曾国藩的湘军组建淮军,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家,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
19世纪60年代以后热心洋务,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对外主持签订《越南条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对内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和民用企业,主持创建了北洋海军。李鸿章在任时大肆贪污,死后留下巨额财产。
人物扫描
李鸿章(1823—1901)
评价客观辩证看待
晚清时期:毁誉参半,办理洋务有功,处理国务误国。
洋务运动示意图(19世纪60-90年代)
1861年 曾国藩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6年 左宗棠
创办福州船政军
1865年 李鸿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军
创办军事工业
口号—“自强”
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相关史事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为例,每年的支出中,薪水、工食、修建、办公等非生产费用占全部经费的40%左右,最高时达55%。这些军事工业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军事工业属于官办性质
管理方式上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
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军事工业弊端
材料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建成一家军工厂。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看明白。 ——李鸿章的日记
材料二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狭技居奇,唯利是图。
——《李忠文公全·奏稿》
依据材料,分析军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洋务运动
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人才缺乏
洋务运动—教育
一、洋务运动
兴办新式学校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创办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学堂。奕诉考虑到中外“语言不通,文字难辨”,急需培养外语人才,奏请在京师
设立同文馆。
1862年,同文馆正式成立,
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进
馆学习,后又扩招满汉学员。
课程初设英、法、俄文,后
增添算学、天文等。同文馆
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
学,起了积极作用。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 知识拓展 》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一、洋务运动
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设立翻译馆
赴美留学儿童出国前合影
1868年 创办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青龙桥、八达岭段工程示意图
1876年,李鸿章在回复丁宝桢的信函中写道:“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材料说明
A.发展资本主义是自强之路 B.坚船利炮耗资巨大
C.创办民用企业成当务之急 D.洋务运动初见成效
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财政收入丰厚,主要是因为民用工业的创办
.
洋务运动示意图(19世纪60-90年代)
创办民用工业
口号—“求富”
1865年 李鸿章
创办开平矿务局
1873年 李鸿章
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8年 张之洞
创办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1890年 张之洞
创办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承运漕粮,兼揽商货
大型机器采煤
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说明了洋务运动
A.兴起于甲午战争以后 B.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实现富国强兵目的 D.优先发展轻工业
.
“分洋商之利”
材料二 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创办民用工业
军队建设
组建新式洋枪队
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之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内部
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汉阳造88步枪
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19世纪80年代
初步建成 、 、 和 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 统一协调指挥。
福建
广东
南洋
北洋
海军衙门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北洋海军
定远舰是清政府花费近170万两白银向德国订造的一艘战舰,是当时世界海军中罕见的大型铁甲舰,其装甲厚,吨位大,炮火重,利于防御,号称“第一铁舰”。
北洋舰队是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又称北洋海军。北洋舰队共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
广东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教育—新式学堂
军队建设
京师同文馆
北洋海军
一、洋务运动
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
口号 “自强” 军事工业
教育
口号 “求富” 民用企业
军队建设 陆军
海军
1885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辅助军事工业
培养人才
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评价
洋务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把现代化运动导向了社会经济领域。.....维护民族独立,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也是洋务派转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王继平《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作用:有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一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局限性
洋务运动
材料研读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这段话反映了李鸿章什么观点 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说法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材料一 洋务运动被视为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起点,但其成果却几乎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尽数瓦解。洋务运动的破产证明它根本无法化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既不能自强也不能求富,因为它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而不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虚有其表,治标不治本,并没有真正解决清政府面临的问题。
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
“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剖析了洋务运动发起的原因
C.阐释了“以夷制夷”的思想 D.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材料二 机器从英国订购,由英商派人安装,但英方对一些关键性技术秘而不传,致使产品质量不佳。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各省)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
——摘编自朱丽霞、黄江华《湖北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及其影响》
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局限性
洋务运动
1.洋务动为什么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
课后活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本质上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位置 侵略者 危机表现 清政府应对措施 结果
东南 美国
日本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东南海疆首先面临外国威胁。
当地人民坚决抵抗
19世纪60年代
美国军舰进犯台湾
美国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1874年
以琉球事件为借口
日军进攻台湾南部
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兵入台,部署防务。
日本勒索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美、日侵略台湾
边疆危机
相关史事
琉球是一个独立王国,自明初起,一直保持与中国的藩属关系。琉球事件后,日本迫使琉球成为藩属国。1879年,日本派兵占领琉球,非法将琉球王国改为日本冲绳县,遭到清政府抗议。清政府拒绝承认日本吞并琉球。
“海防”和“塞防”之争
左宗棠(1812—1885)
李鸿章(1823年-1901年)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论塞防者,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选自左宗棠《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1875)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选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
海防重而塞防轻,主张将塞防经费移办海防。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位置 侵略者 危机表现 清政府应对措施 结果
西北 中亚 浩罕国
英、俄 收复新疆
边疆危机
1865年
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1876年左宗棠发兵新疆
1878年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4年,
清政府在
新疆正式建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英、俄支持阿古柏侵略,1871年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清政府与俄国交涉,
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但割让1万多平方千米领土,大量赔款;
三、收复新疆
如果没有洋务运动期间初步建立的军事工业和近代化的陆军和海军,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比较困难的。
早期现代化的探索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等职。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创办福州船政局、兰州机器局等洋务企业。
统率清军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后,又整军备战,成为收复伊犁谈判的坚强后盾。收复新疆后,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并主持善后工作,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扫描
左宗棠(1812—1885)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主要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台湾建立了行省
创办洋务
.
清军收复新疆形势图
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占新疆
19世纪70年代,俄国侵占伊犁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1876年 左宗棠发兵新疆平乱
1878年 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
中俄签约,中国割地赔款收回伊犁
1884年 新疆建立行省(故土新归)
收复新疆
边疆危机
霍尔果斯河
左宗棠
俄英 支持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三、收复新疆
相关史事
清军大举入疆,新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竭尽所能提供支援。清军到达阜康时,当地群众指引他们走一条水源充足的小路,奇袭敌人。清军包围达坂城后,城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出城送情报,帮助清军及时全歼守敌。清军在库尔勒陷入缺粮困境,在当地人民协助下,获得几十万斤粮食,成功渡过难关。
新疆各族人民积极维护祖国领土主权。
阿古柏的残酷统治和俄、英两国的侵略活动,激起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抗。
时间
爆发
主要战事
结果
中法战争
边疆危机
马尾海战:1884年8月,法军偷袭福建马尾军港,
福建水师大部分军舰被击沉,马尾船厂遭到严重破坏。
刘铭传抗法: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
在军务大臣刘铭传领导下,击退法军。
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
收复谅山等地,扭转了战局。
1885年6月,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
同意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 1885年10月,建立台湾建省,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1883年12月,法国对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
1883年—1885年
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国云南、广西
中法战争形势图
1883年12月,法军进攻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中法战争爆发。
马尾海战:1884年8月,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对法正式宣战。
进犯台北: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
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法军。
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冯子材率领
清军取得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
冯子材,广东钦州人。历任广西、贵州提督等职。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冯子材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部在镇南关内挖深沟、筑长墙,构筑了坚固的工事。
1885年3月23日,法军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蜂拥而上,有的已越墙而入。在千钧一发之际,年近70岁的冯子材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敌人。全军将士见状奋起,与法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法军大败。
人物扫描
冯子材(1818—1903)
冯子材指挥得当
将土作战英勇
中国反侵略的正义性
西北:
在英、俄支持下,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1871年俄国出兵
占领伊犁。
西南:
1883年法军经越南进犯中国广西及东南沿海;中法战争爆发。
东北:
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东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日相继侵台;
东南:
1879年日本正式废除琉球国,将它改为日本的冲绳县。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
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1878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
中法《越南条款》
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1885年台湾建省
课堂小结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背景
军事工业
评价
洋务运动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时间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目的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
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由于清朝政治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洋务运动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作用
局限性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 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 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
.
4.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
7.1878年,清政府向左宗棠发布圣谕,西征军中如果有将才要多多留意,可用于处理新疆地区善后事务,清政府此举意在
A.防止英国渗透 B.巩固西北边疆
C.完善科举制度 D.加强君主专制
8.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员“老将”是
A.葛云飞 B.冯子材 C.左宗棠 D.聂士成
9.1884年中法《简明新约》规定:“此约.....按公法通例,以法文为正。”
1885年续谈正式约章时,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被慈禧太后“勾掉”,最后
签署的中法《越南条款》没有“以法文为正”字样。这表明清政府
A.意图抵制西方强权 B.拒绝融入国际社会
C.有效遏制边疆危机 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
.
.
新疆和台湾建省具有怎样意义
想一想
新疆建省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
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台湾建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
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梳理中国历代王朝对新疆和台湾地区的管辖措施 。
课后活动
2.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A.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践行求富主张
C.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支持民主革命
1. “洋务”是近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特定产物。嘉庆以前无所谓洋务,后“夷务”与“洋务”并用,至清末“洋务论又变而为时务论”。这反映了晚清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制度变革成为共识
C.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D.对外认识不断深化
课堂练习
.
.
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评价某场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摆脱传统。”这场运动指的是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