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明至清前中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已丧失了通过自我调节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向衰落。主题一 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的角度说明其有什么表现。[深度思考](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实行厂卫特务制度,以司礼监制约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实行奏折制度。(2)经济上,经济体制日益固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着封建经济的主导地位,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日渐僵化: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思想界因循守旧。(4)对外政策上,对外政策日益保守:统治者实行海禁、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中外交往。主题二 封建社会的新动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阐释。[深度思考](1)政治: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①从册封纳贡到直接管理: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并接受明朝册封;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册封与直接管理结合的制度。②从世袭土官到改土归流:在西南地区,由明朝实行土司制度到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③从边境模糊到划清国界:在东北地区,明朝时期为政权部族界,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④从万邦来朝到抵御侵略:在东南海疆,从明初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万邦来朝到明朝中期抗击倭寇;欧洲殖民者侵扰中国沿海,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3)思想文化: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开阔了国人的视野。1 / 2明至清前中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已丧失了通过自我调节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向衰落。主题一 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的角度说明其有什么表现。[深度思考](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上,经济体制日益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日渐僵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外政策上,对外政策日益保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二 封建社会的新动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阐释。[深度思考](1)政治: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①从册封纳贡到直接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世袭土官到改土归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边境模糊到划清国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万邦来朝到抵御侵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 第四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学生版.docx 18 第四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