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检测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检测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二)
1.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①不符合题意。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澳大利亚并非不适用,而是工人的离开使得这种私有制下的生产关系无法实现,②错误。资本家皮尔企图利用生产资料私有制剥削工人获取利润,但工人的离开使他的计划落空,这再次说明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③正确。工人离开皮尔,使皮尔无法实现剥削,这体现了资本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一种社会关系,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④正确。]
2.C [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资本也离不开雇佣劳动,①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错误。第一个特征中的“本身也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等,体现出劳动生产力的进步也就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②正确。第二个特征中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反映了资本的本质是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③正确。]
3.C [圈地运动主要是地主将农民的土地圈占为私有牧场或农场,这本身并不直接产生货币资本。货币资本通常是通过商品交换、贸易或金融活动获得的,①排除。圈地运动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从而成为无产者,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工作,这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②正确。圈地运动虽然加剧了社会矛盾,但它本身并不是以阶级斗争的形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运动。③夸大了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排除。圈地运动是地主阶级依靠暴力手段掠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初期的暴力、掠夺特性。④与圈地运动的性质相符。]
4.D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促使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其历史进步性,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④正确。资本主义有着无法克服的痼疾,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无法超越,①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但材料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
5.A [通过此次罢工以表达工人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这属于经济斗争,而不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①正确,②错误。工人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表明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优化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错误。]
6.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A入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不是美国经济崩盘的根本原因,B不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D不选。]
7.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①错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属于对经济危机的正确理解,②③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④排除。]
8.A [商品滞销意味着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①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个矛盾就存在,经济危机就难以治愈,②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而不是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③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而不是经济危机,④错误。]
9.C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所以,社会改革不能避免阶级矛盾的产生,①说法错误。社会改革只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②说法正确。社会改革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福利,但是并不能改变其被剥削的地位,③说法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说法正确。]
10.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①错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正确。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说明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③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错误。]
11.B [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工人为争取权益进行罢工,反映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②③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①错误。罢工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不会得到根本改变,④错误。]
12.C [罢工工人的主要诉求是关于自身待遇问题,他们希望资方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更多让步。由此可见工人罢工意在增加工资,提高工作待遇,而资本主义的劳资矛盾是罢工的重要原因,②④符合题意。罢工工人的主要诉求是关于自身待遇问题,他们希望资方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更多让步,并未说明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①与题意不符。罢工工人的主要诉求是关于自身待遇问题,他们希望资方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更多让步。这说明罢工旨在改善劳动条件,但不是推翻阶级统治,③错误。]
13.A [“但是在每一个狂热投机的时期和接踵而来的每次崩溃中,都表明它已经无力继续支配那越出了它权力外的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阶级的领导下,社会就像司机无力拉开紧闭的安全阀的一辆机车一样,迅速奔向毁灭”,这表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涉及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②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④不选。]
14.①不能。
②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与难以治愈,无法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 4课时检测(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历史命运
?知识点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中转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叫皮尔的英国资本家自认为非常有远见,他把价值5万英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了澳大利亚,并同时带去了3 000名工人、女仆和童工,企图在那里赚取高额利润。可是,英国工人一到物产富饶、极易谋生的澳大利亚,就纷纷四散离开,结果皮尔先生竟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这个故事说明了(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在澳大利亚是不适用的 ③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④资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一种社会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如下表:
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
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它的产品成为商品是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也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当他们生产剩余价值时,它才生产资本……这种劳动社会生产力其实是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独立力量在发挥作用,因而直接与工人本身的发展相对立。
这表明(  )
①资本从属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也离不开资本 ②生产力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 ③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痛心疾首地诅咒英国的私人牧场:“你们的羊,平常多么驯良,所欲不多,而今天,据说已变为这样地贪婪和倔强,甚至吃人了。”莫尔诅咒这种“羊吃人”的现象就是历史上的圈地运动。从莫尔的诅咒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圈地运动(  )
①使资本家获取了大量的货币资本 ②使资本家获取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③以阶级斗争的形式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④凸显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充满暴力、掠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规律,为社会化大生产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促使科学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之剥削形式和调节机制的作用,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无法超越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其历史进步性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充满了侵略、掠夺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9月,美国B公司在西雅图和波特兰地区的组装工厂约有3.3万名工人决定罢工,以表达对该公司此前与其最大工会“机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国际联合会”达成的一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次罢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罢工者受剥削的地位 ②此次罢工属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 ③工人想通过此次罢工达到优化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 ④此次罢工的总根源是工人对最新劳资协议的不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海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年增长仅1.6%,而通胀率却再次升至5.4%。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一场破坏性超过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即将降临美国。如果美国经济崩盘,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7.以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为代表的一系列欧美银行爆雷事件震惊了全球。一些学者认为这世界即将走向划时代的新阶段,因为这或许预示着美西方将爆发超越大萧条的经济危机。以下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一段平稳快速发展期,西方经济学界一度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已经终结。1955年至1957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高潮催生了大量金融泡沫。从1957年3月起,美国出现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等现象,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国等紧随其后相继卷入危机。这表明(  )
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②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难以治愈 ③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
9.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工人阶级的劣势地位引发了劳工运动和工人抗议,以追求更好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对此,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社会改革政策,试图减轻社会不平等和劳工问题,以此平息工人运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
①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社会改革避免阶级矛盾的产生 ②社会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③通过社会改革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得以改变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②这一现象的存在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的 ③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最大利润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围绕薪资和休假时间的谈判破裂后,2024年7月8日,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超6 500名工人发起罢工,旨在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和福利。工人罢工(  )
①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④将根本改变该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2024年7月,法国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罢工浪潮,社会陷入混乱。罢工工人的主要诉求是关于自身待遇问题,他们希望资方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更多让步。由此可见(  )
①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主义的劳资矛盾是罢工的重要原因
③罢工旨在改善劳动条件,推翻阶级统治
④工人罢工意在增加工资,提高工作待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但是在每一个狂热投机的时期和接踵而来的每次崩溃中,都表明它已经无力继续支配那越出了它权力外的生产力;在这个阶级的领导下,社会就像司机无力拉开紧闭的安全阀的一辆机车一样,迅速奔向毁灭。”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赤字严重,债台高筑,早已是美国政府的痼疾。美国总统大选在白热化阶段时,两党候选人哈里斯和特朗普都在竭力将自己塑造为经济治理能手。哈里斯团队说,哈里斯如果当选总统将增加对富豪和大企业的税收来减少赤字。特朗普团队则说,特朗普将控制浪费性支出,战胜通货膨胀,减轻利息成本负担,并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联邦收入。
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竞选团队能否兑现各自承诺,彻底解决债务危机,最终挽救资本主义的命运?并说明理由。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