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三)1.B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说明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的失败有其历史必然性,①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②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有其局限性,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③错误。]2.C [成立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也不是其实践活动,①不符合题意。“新和谐公社”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建立的理想模型,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②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组织并领导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运动,③不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看到法国社会广大无产者和劳动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④符合题意。]3.B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但都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来源,①④入选。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但并没有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不选。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③不选。]4.C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为了解决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改良设想,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①排除。材料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改良思想,认为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解决,是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排除。]5.A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排除。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④排除。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②符合题意。]6.B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①④正确。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独到的发现,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②错误。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而不是改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力量,③错误。]7.A [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对“现实的个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逻辑起点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均强调人民的重要性,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①②符合题意。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④不符合题意。]8.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说法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说法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③说法正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说法正确。]9.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说法错误。《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④说法正确。《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对无产阶级革命有指导作用,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③说法错误。]10.B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①③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未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求解放的理论,④不符合题意。]11.A [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①正确。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②正确。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可能低于资本主义社会,③错误。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阶级对立,但这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错误。]12.D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①不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②不选。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④符合题意。]13.C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①错误,④正确。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②正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并非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也可以直接越过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③错误。]14.(1)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时代价值: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既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1 / 3课时检测(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说明( )①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的对立,提倡阶级斗争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的失败有其历史必然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下列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言行的是( )①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②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 ③组织并领导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运动 ④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纯粹灰心丧气和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构想。他们的共同点是(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来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等;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既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也有深刻的社会实践基础。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的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6.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据此可知,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在于(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②批判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③找到了改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力量④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对“现实的个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逻辑起点的继承和发展。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理论方面,共产党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某校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中,收集到如下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 ②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③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④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之所以要反复学习《共产党宣言》,是因为( )①其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它预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④它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在序言中,恩格斯写道:“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说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④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求解放的理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相对资本主义,其优越性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提高 ④阶级对立在社会中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于18世纪的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共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下列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会很快实现的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很幸福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经170多年,资本主义并没有出现被取代的迹象,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却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出现严重挫折。少数人因此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1)材料一中提到的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发现是哪两个发现,并简述这两个发现的时代价值。(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趋势”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少数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的看法。(5分)1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检测3 参考答案.docx 课时检测3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