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六)1.D [高质量发展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单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①错误。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无论是经济发达省份还是相对欠发达地区,都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②错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③④正确。]2.C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辩证否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摆脱传统产业,①错误。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应该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高速增长,③错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②④正确。]3.A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夸大了首发经济的作用,③不选。材料强调首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未涉及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④不选。上海组织“进博首发新潮流”系列活动,第七届进博会亮相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广州、天津分别举办“时尚广州”“津门风尚秀”精品首发活动等,说明首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①②正确。]4.A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大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这反映了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成为我国工业发展新的引擎,①符合题意。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反映了先进技术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②符合题意。材料不反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同时③的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新发展理念可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④的说法夸大了新发展理念的作用,错误。]5.A [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将“脱虚向实”进行到底,而不是“脱实向虚”,③错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自立自强,但“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从材料中的新质生产力的内容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①②正确。]6.A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经济总量接连跨越五个万亿元大关,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这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整合资源优化发展布局的示范样本,能够促进区域间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①②符合题意。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③不选。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无关,④不选。]7.C [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与国际规则对接,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①正确。制度型开放是指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与产品竞争力、品牌知名度无直接关系,②④排除。扩大制度型开放是为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③正确。]8.A [新时代,返乡就业创业的“新农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新农人”的出现有利于培育衍生乡村新职业,扩展乡村发展新空间,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①②正确。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新农人”,③错误。“新农人”的出现与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9.①坚持创新发展,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坚持协调发展,实施强县工程,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③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0.①抢占低空经济赛道,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②低空经济投资低、占地少,能克服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抢占低空经济赛道,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③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助推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④应用场景丰富,培育低空经济的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课时检测(六) 推动高质量发展?知识点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某省是我国经济发达大省,2024年,在经济取得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动力更强劲,高质量发展底色更足。高质量发展( )①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要求②是对经济发达大省的要求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④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表明(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彻底摆脱传统产业,促进生产力跃进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③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全新生产方式能促进产业高速增长和转型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首发经济始于“首店”经济,并由品牌门店扩展到首发、首秀、首展等多领域。上海组织“进博首发新潮流”系列活动,第七届进博会亮相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广州、天津分别举办“时尚广州”“津门风尚秀”精品首发活动;重庆举办“国际金街秀”“国际金街名品展”,打造首秀、首展平台。首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②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③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④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知识点二 构建新发展格局4.2024年10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9%,大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从行业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其中,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3%、48.8%、40.0%、39.4%。由此可见( )①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新引擎②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③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建立④新发展理念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决定因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2024年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 )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②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③将“脱实向虚”进行到底,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④自立自强,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区位优势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经济总量接连跨越五个万亿元大关,由2014年的5.87万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1.5万亿元,年均增长5.8%,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 )①是整合资源优化发展布局的示范样本②能够促进区域间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③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不平衡问题④旨在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7.近年来,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方面,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意在( )①遵循共商共建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②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贸易强国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国际经济格局④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开拓新的国际市场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8.无人机“飞手”、乡村CEO、电商达人、民宿管家……眼下,越来越多具备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农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新时代,返乡就业创业的“新农人”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新农人”的出现有利于( )①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②培育衍生乡村新职业,扩展乡村发展新空间③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④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提升县城品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充分发挥花湖国际机场、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开放大通道作用,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深化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办好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汉交会等系列活动。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湖北省是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10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端和产业端迎来共振,凸显了以“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低空经济创新性强、质量高,相较于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我国空域资源开发极少;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投资低、占地少、运营费用低、更加绿色低碳,在克服城市拥堵、山区交通不便等方面优势显著。当前我国飞行器技术日益成熟,行业成长性高、产业融合性强、产业链条长,涵盖物流、旅游、应急救援、农业生产、智能网联、智能运营等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消费场景:“空中出租车”“无人机送餐”、农用无人机“漫步”田野、“空中旅游”……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显著,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正成为各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角逐的新赛道。预计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期超6万亿元,无人机驾驶员将增加到63万名。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10分)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检测6 参考答案.docx 课时检测6 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