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检测8 我国的社会保障(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检测8 我国的社会保障(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资源简介

课时检测(八)
1.C [社会保障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利益关系,且“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仅仅是社会保障的价值之一,①说法错误。我国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都享受相应的保障权益,而不是相同的保障权益,③说法错误。社会救助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我国的社会保障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②④符合题意。]
2.B [从材料可以看出,“赣州惠民保”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是保障生活、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①④符合题意。“赣州惠民保”属于商业保险,满足被保险人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②错误。社会福利为参保人提供了最高层次社会保障,③错误。]
3.D [社会保险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①说法错误。社会救助是居民生存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③说法错误。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强制性和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②④说法正确。]
4.D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①说法错误。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错误。新时代以来,我国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牢牢守护着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③④符合题意。]
5.D [宁夏保监局推动商业保险在医疗机构直接赔付,实现商业保险赔款与患者在医院的诊疗费用同步结算。这一做法彰显了商业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表明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②④正确。购买商业保险并不能减少意外的发生,①错误。商业保险不具有公益性特征,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具有商业性和经营性,③错误。]
6.B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再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材料中提到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体现了国家通过再分配手段促进社会公平的举措,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保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排除。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③排除。材料中提到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保卡持卡人数的普及,表明我国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④正确。]
7.C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而商业保险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①排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要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②正确。 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农村老弱的基本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③正确。 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建成保障水平极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说法错误,应该是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④排除。]
8.A [实施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政策有利于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减轻多子女家庭生活负担,满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①正确。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有利于促进就业,但与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无关,②错误。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减少居民的个人所得税,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③正确。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错误。]
9.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甘肃省坚持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年跑赢经济增速。
②发挥社会救助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甘肃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灾后重建,使灾民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甘肃省通过实施结对帮扶工程使26.7万名孤儿、困难重度残疾和特困家庭人员得到帮扶。
10.①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内容之一,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社会保险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个人缴费标准上涨的同时,国家补助标准上涨幅度是高于个人的,依然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发展。居民积极参保不仅能降低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也能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③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医疗保障科学确定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有利于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课时检测(八) 我国的社会保障
?知识点一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近年来,我国改革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各类困境儿童、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关爱保障机制,完善覆盖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这说明(  )
①社会保障的价值是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利益关系
②我国的社会保障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③我国社会保障让每个公民都享受相同的保障权益
④社会救助能够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赣州惠民保”是赣州市政府指导,专为赣州市民量身定制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截至2024年11月,“赣州惠民保”共赔付近7 000件,单次最高赔付25.42万元,个人获赔最高达33.79万元。可见,“赣州惠民保”(  )
①是保障生活、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②致力于保障参保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③为参保人提供了最高层次社会保障
④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医疗保障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最初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到如今以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多层次保障体系,体现了国家在推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决心。对社会保险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通过初次分配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②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③旨在铸牢居民生存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是具有强制性和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夯实民生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新时代以来,我国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牢牢守护着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关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相适应
③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④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宁夏保监局打破先花钱再赔付的传统保险理赔程序,推动商业保险在医疗机构直接赔付,实现商业保险赔款与患者在医院的诊疗费用同步结算。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购买商业保险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②表明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凸显了商业保险的公益性特征
④彰显了商业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截至2025年5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亿人,同比增加1 434万人,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8亿人,覆盖98%的人口,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这表明(  )
①我国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②社会保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④我国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农村老弱的基本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该(  )
①进一步完善商业保险,发挥商业保险的重大保障功能
②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③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水平极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改革开放以来,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
①实施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满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
②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提供自主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水平
③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轻居民税收负担→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④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更好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
甘肃省坚持以深化改革增强动能,充分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坚持以招商引资集聚要素,形成各类企业竞相落地、加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年跑赢经济增速。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甘肃省以最快速度完成人员搜救、群众安置、设施抢修、板房搭建等工作,高效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新建和维修加固住房、学校全部完工,受灾群众陆续搬入舒适温暖的新居。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25.1万名干部与26.7万名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人员结对认亲,带动社会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扶孤助残济困的浓厚氛围。甘肃省倾心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说明甘肃省是如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4年9月3日,陕西省医保局、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通知》,个人参保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相比2023年增加了20元,缴费标准上涨引起部分参保人的不满,认为“既然涨,我干脆就不交了,交了也没用”。但2024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相比2023年的640元增加了30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坚持制度建设,完善医保体系。稳步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健全参保长效机制,基本医保年度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参保人数超13.3亿人,基金收支规模稳固;科学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征程上,坚持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推动医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织牢织密医保网络,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织牢织密医保网络对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意义。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