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居)委会与党、国家机关的关系。2.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学习目标】重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难点:1.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和职能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协商的区分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第一目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和组织形式含义特点组织形式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主体领导依托内容实质范围方式问题1:合寨村实行的是怎样一种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深入理解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自治机构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能和任务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 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民间纠纷、社会治安、反映意见建议性质 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内容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 直接选举、规范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民主决策 直接或者间接、集体决策 居民会议集体决策民主管理 属于全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民主 属于本社区居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民主监督 村民会议、监督委员会 居民代表、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民主评议小组村支部委员会(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村民委员会(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领导监督领导提示:①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基层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②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③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④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不从事具体的村务工作。易混易错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城市的街道办事)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行政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居委会≠社会团体村委会和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城市基层政权中政府的派出机关)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指导而非领导,二者不是上下级关系。村委会干部≠国家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也不是官,不是国家干部,而是村长和村支书的助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 管理模式(方式)√创新 / 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 体系×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创新治理格局 √是基层国家机关是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指导领导协助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支部委员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知识拓展特别提醒:村(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履政府职能。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第二目枫源村“三上三下三公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枫源村创造了连续18年“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百姓零刑事、村民零邪教”的“四零”记录,村民的参与率超过50%,矛盾调解率达100%。真正实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枫源村的“三上三下三公开”。探究与分享二任务一:枫源村的“三上三下三公开”是什么?任务二:结合情境,谈谈村民能够参与哪些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枫源村“三上三下三公开”枫源村“三上三下三公开”“一上一下”收集议题:村干部进行调研,征求村民意见,提出本村委会重大事务的方案。“二上二下”酝酿方案:村委会汇总分析村民意见建议,形成修改方案,提交党员议事会和居民代表恳谈会酝酿论证,形成共识,老党员、老干部、村民、法律顾问参会。“三上三下”审议决策:将经过村委会酝酿完善后的方案,提交全体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投票表决,形成章程或规则,并组织实施。村干部是如何产生的?民主选举征求村民意见民主协商“三公开”村民监督:表决结果、实施方案、测评情况都进行公开,村监委还会进行全流程监督,保障村务的良好运行。投票表决,制定章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信息公开,村民监督民主监督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②开展: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决策权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民主决策【大事自己定】①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②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注意:与P66”有效途径”相区分)(4)民主管理 P68-3注意:民主管理是指村民、居民管理本村、本社区的日常事务,而非国家事务。2.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5)民主监督 P68-69①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②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2.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和要求 P69-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村民如何实现自治(居民自治类似)①村委会成员村民选——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民主选举)②重大事务村民定——村民会议(民主协商、民主决策)③日常事务村民管——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管理)④各项事务工作村民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民主监督)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 上田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以“党建十自治”为基,育乡村振兴之花。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与群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村干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主体作用;建立规范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全力推行“片组户”民情联系卡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上田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上田村是怎样完善乡村治理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小试牛刀: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意义)(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应将其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3)发展基层民主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P67)▲注意: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但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会由此而扩大。(1)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理清职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的水平。(3)党建引领: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政治保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4)三治结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5)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参与自治内容: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6)多元共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党委、政府、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治理合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7)放权赋能:政府要处理好与自治组织的关系,该由基层处理的事情交给基层自己解决,该由政府处理的事情不能下派权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8)技术赋能:运用现代技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能,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基层治理答题要点总结(如何完善基层治理?)居民自治的组织3村民自治的组织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民主选举12民主协商3民主决策4民主管理5民主监督本课小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4易混易错知识总结1.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 管理模式(方式)√创新 / 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 体系×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创新治理格局 √2.村(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履行政府职能3. 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4.我国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村(居)委会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是上下级的关系。5.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总结:关于基层治理答案要点总结 (乡村治理 多元共治)(1)党——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三治:①自治(基层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创新基层自治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②德治(村规民约、村风民俗、家风 )③法治(乡村治理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3)发挥人民(村民、居民)主体作用、以人民为中心(4)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5)多个组织(村两委、村民会议、乡贤)共同参与(6)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精细化提高基层治理效能。1.近年来,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出很多监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新形式。下列形式中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①民主评议村干部②民主选出自己的当家人③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④参加村民会议讨论村务的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2.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某村建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民和相关企业代表组成的乡村振兴规划协调会,对乡村报批规划进行深入协商论证,有效解决了该村以往规划随意变更、不切和本村实际的问题。乡村振兴规划协调会的成立( )①丰富了民主监督的形式②提供了“协商民主”的有效渠道③提升了几层组织的行政效能④促进了基层管理的有序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3、某村探索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片长议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和5名片长组成,片长由村民推选,每名片长包10-15户村民,代表村民参加议事会。村里的村务、财务公开,议事决策以及重大事项商讨都通过议事会来完成。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以来,村里的各项事务得到了有序推进。由此可见,下列能正确体现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意义的是( )①增强了行政事务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推动了民主决策②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能够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③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保障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④发扬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村民自治,不涉及行政事务,①错误。探索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村里的各项事务得到了有序推进,这说明“片长议事会”制度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能够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②符合题意。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材料不涉及,③排除。村里的村务、财务公开,议事决策以及重大事项商讨都通过议事会来完成,这说明“片长议事会”制度发扬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合力,④符合题意。C课堂练习4.更多城市将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对于这项需要全民参与的攻坚战、持久战,身处基层一线的居民区书记们深有感触:垃圾分类考验着基层治理智慧。下列对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查处规定——参与基层民主管理②.小区开展关于垃圾分类初步方案的协商讨论——参与基层民主协商③.对小区物业的垃圾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参与民主决策④.成立“生活垃圾减量”民主评议小组——积极参与民主监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管理。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查处规定是政府的职能,不属于参与基层民主管理,①错误。。对小区物业的垃圾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建议不是民主决策,③错误。成立“生活垃圾减量”民主评议小组可以对社区垃圾分类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C正确。C课堂练习5.2025年1月7日,J社区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主题,在研学中心举办了“青年话协商‘两众’促共富”理论宣讲活动。活动通过宣讲展示、深度对话等形式,促进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推动“两众’’理念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基层民主协商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②创新基层自治工作方法,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③应创新基层自治组织新形式,调动民众参与热情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6.某小区居民停车问题是个“老大难”。某社区党总支牵头,在居民中广泛征集好点子,并通过居委会组织居民反复讨论,征得居民同意,最终采用“居民把备用车钥匙交到物业,由小区内驾驶技术好的保安统一管理和挪车”的“泊车管家”方案。现在一进小区,个人停车烦恼没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该小区治理成功得益于( )①居民放权给基层党组织,不过度干预治理过程②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③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都由居民会议集体决定④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及高效配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结束有所缺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