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公正司法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公正司法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前提
关键
防线
全民守法
基础
人大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第九课知识框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三框 公正司法
第1目
公正司法的内涵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公正司法的含义
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
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活动
司法结果
司法过程
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具体
法院
审判
公正司法主体: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 知识拓展:我国的司法机关
检察权不等于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司法机关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并接受其监督。
孙小果案关键时间轴
孙小果于当年12月因犯强奸罪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决生效后,孙小果父母通过伪造病历帮助孙小果非法保外就医,导致孙小果被判刑后未被收监执行。
孙小果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死刑。
上诉后维持原判。
在其母亲与继父的多方活动下获得多次改判和减刑。
出狱,实际服刑时间不到十三年。并以“李林宸”之名开始做生意。
昆明公布打掉孙小果等涉黑涉恶团伙。
2010年
1999年—2008年
1998年
1995年
2019年
2020年
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案件梳理
司法活动的
过程不公平,
程序不正当
司法活动的
结果不公平
(2)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违规改判并接连减刑,从死刑到仅服刑12年出狱
(1)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孙小果案不合理之处
没有做到公正司法
①内涵: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公正司法的表现
想一想:程序公正必然带来结果公正吗
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
但程序公正只是结果公正的条件之一。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①内涵: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2.公正司法的表现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培根
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手段和保障
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结果和最终目的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程序公正 ≠ 结果公正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拓展深化】
公检法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所以公安机关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
第2目
推进公正司法
2024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公众注册登录后就可以查阅。此前社会高度关注的“PUA第一案”,牟某某虐待案,也被作为参考案例入库。
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的是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审核把关,编发对类案办理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逐步覆盖各类案由和罪名、各种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能够给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权威、更加规范、更加全面的指引。
最高法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检索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这对于促进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避免“同案不同判”,保障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我们应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相对独立)
要求:
①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法官个人)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党政支持)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不得干预)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二、推进公正司法
注意:“独立行使” ≠ 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
①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②人民法院受同级人大、上级法院监督;
③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人民法院受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公民的监督。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P105相关链接:最高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要求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
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名词点击
辩护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被控告的内容进行申述、辩解的权利。
辩论权是指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诉讼进行中,就案件请求、争议的事实、证据材料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进行反驳和论证的权利。
推进公正司法
【名词点击】
罪刑法定
  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疑罪从无
  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非法证据排除
  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疑罪从无
被羁押9778天(26年)后改判无罪释放——张玉环案
1993年,南昌市张家村两名儿童死亡,同村人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凶。
1995年,南昌中院判处张玉环死刑,此案随后又经历重审,此过程中张玉环一直坚持上诉。
2001年,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宣判后,张玉环不服,其本人始终坚决否认杀人,称在刑讯逼供之下作出有罪供述。
2020年,江西省高院再审张玉环案。检方与辩护人也为张玉环进行无罪辩护,检方认为张玉环的有罪供述存疑,原审认定的证据不能证明张玉环实施了犯罪行为。
8月4日16时,江西南昌张玉环故意杀人案再审宣判,被羁押近27载后获改判无罪,张玉环获得496万余元国家赔偿。
①存在刑讯逼供,
②有证言未被采纳;无辩护律师;
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定罪。
疑罪从无
非法证据排除
反例警示
反思:张玉环案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
9.3公正司法
内涵
地位
具体要求
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是什么?
怎么做?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什么?
措施
1.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平等和正当。
提示:×。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各级党政机关也应积极参与司法机关的司法过程,以促使司法公正。
提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非法干涉,人民群众不能参与,只能监督司法审判
3.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提示:×。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易错易错
1.(2024·浙江·高考真题)某城区法院充分利用辖区文化资源优势,每年自编自导自演一部话剧,把民事、刑事等不同类型的案例搬上舞台,将法治理念、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受到百姓好评。这一做法( )
①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促进了法治文化的传播
③发挥了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滋养作用
④强调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典例精练
2.2024年12月3日陕西省暨西安市“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在西安市育才中学举行。此次活动,以法治舞台剧、辩论赛、模拟法庭、普法访谈、普法集市等多种创新形式展示学生欺凌预防治理教育实践成果。该活动( )
①创新普法教育形式,着力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②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③可以敦促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促进文明规范执法
④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用法,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堂检测
为回应人民关切,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弘扬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通过明确裁判规则,统一案件法律适用标准。发布该《规定》( )
A.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运行 B.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C.确保了司法结果的公正性 D.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练习
【答案】D
【详解】A:该《规定》为法院正确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提供了依据,未涉及规范政府权力运行,A排除。
BC:该《规定》有利于完善相关裁判规则,但“确保了司法结果的公正性”“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均夸大了其作用,这一《规定》也不属于法律服务体系,BC排除。
D: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对于弘扬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本题选D。
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