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 课件(共30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 课件(共30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全民守法
抵制网络暴力,争做守法公民
第九课 第四框
键盘侠的这种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键盘侠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把键盘当做武器,在网络上肆意抨击他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言论自由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自觉守法。
“他们举起了键盘,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他们张开了嘴,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有人说:键盘侠是“侠”?他们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你怎么看?
言论自由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
全民守法的内涵
01
2024年6月9日,成都一小区内,27岁海归女子王某雅在自家门口被同小区居民梁某某捅伤致死。保安在现场却没有制止犯罪行为。梁某某此前已有多次滋扰行为并被警方警告,物业和居民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这起看似普通的故意杀人案,因嫌疑人梁某某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引发舆论关注。
案发近一年后,该案原定于2025年5月27日上午9点半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5月27日,该案举行庭前会议 ,庭前会议结束后,合议庭决定择日开庭审理。合议庭解释称,该案需重新取证。
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被害人、保安、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四个角度分析各自在这起案件中的行为是否符合全民守法的要求?
sorc
普遍尊重和信仰社会法律
全民守法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意味着
被害人有权要求物业提供安全保护,但也需注意自我保护;
保安有义务及时有效制止违法行为;
物业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保制度;
社区居民应配合安全管理等。
从“保安在场悲剧仍发生”
——看法治内涵
1.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全民 守 法
主体:
所有社会成员:
全体公民
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
遵守、尊重、信仰
法律制度
法治信仰
主体
思想上
行动上

全民守法的内涵
思考: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层面
说明全民守法有什么样的意义?P107
(3)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高人民法治意识。
(2)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
(1)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国家)。
2、全民守法的意义:
【知识讲授】
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1)何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为什么?
(2)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不合法,因为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相应的义务。
(2)夜间施工扰民、小区餐饮油烟噪音扰民、违规装修扰民等。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知识讲授】
①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面对屡禁不止的网暴事件,各大媒体和平台应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严格实行实名制,确保言论发表者身份有源可寻、一查就准,针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应严格落实惩罚力度,全面树牢法律红线。
3.全民守法的表现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3.要求(公民角度)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要求: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P108第二段)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3.要求(公民角度)
(P108第三段)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要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全民
守法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3、全民守法对公民有哪些要求?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不可分离
①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益,义务则是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启示:
【知识拓展】
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何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
何某的权利是 义务是?
P107探究与分享
启 示:
如果我是何某,在收到邻居的反馈后,就要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与邻居进行协商、调整自己弹琴和教学的时间,避免与他人的休息时间产生冲突。
如果我是受害者,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噪声扰民行为。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到物业、居委会等处投诉,让他们居中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全民守法的具体表现(要求)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要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和解 指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可以自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 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调解有两种方式:一是向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二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
调解所形成的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仲裁 指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关进行裁决并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诉讼 指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依法予以处理。这是解决纠纷的最常见方式。生效的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拓展延伸——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结合视频分析,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 共建和谐家园
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观念上:
(二)推进全民守法
具体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行动上: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要求:
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外化于行
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3.道德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要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课堂练习
村委会利用广播、公告栏、宣传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和思想道德
加强管理,发现网暴行为严肃处理,设立网络举报
新闻媒体播放《最美中国》《感动中国》系列影片
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投身依法治国实践
(1)国家:①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观念上:内化于心)
②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行动上:外化于行)
③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道德上: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归纳小结: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2)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1.尊重规律,提高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2.党领导立法,体现国家性质,保障人民权利;符合国情和实际;
3.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
4.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辨:立法机关/最高立法权等)
严格执法
行政机关
2.捍卫法律权威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政府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正司法
2.程序(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
3.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权益;人权司法保障P106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全民守法
调动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道德建设(德治法治自治结合)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提供司法保障。
目标
主体
基础
前提
关键
重点/防线
基础
我们的目标:全面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前提
关键
防线
基础
人大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
推进全民守法
知识总结: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①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宪法角度: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③中国共产党角度: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④立法机关角度: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行政机关角度: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要坚持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⑥司法机关角度:法院和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要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公正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⑦公民角度: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推动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⑧总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漫画《法力无边》启示我们,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
①科学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②严格执法,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③公正司法,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④全民守法,依法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要求
①全体公民遵法守法,信法用法 ②各级政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④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科学民主立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练一练
《2024年河南省守法普法工作要点》提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诚信纳税、铁路护路、农民工权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救助、残疾人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普法活动;等等。此举意在( )
①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法治氛围
②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③增强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依法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④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