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2.掌握地球自转特征及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3.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4.掌握地球公转特征及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1.综合思维 2.地理实践力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eq \o(\s\up7(),\s\do5(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2.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夜半球。3.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早晨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傍晚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简单地说,东早西晚。eq \o(\s\up7(),\s\do5( ))重难突破重难点 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现象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旋转周期 一天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点拨: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更替周期将延长为一年。(2)时间差异: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即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跟踪训练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做法是( )。A.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B.沿经线方向匀速转动球体C.俯视“北极”,顺时针转动球体D.围绕“太阳”,地球仪做圆周运动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现象 ③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eq \o(\s\up7(),\s\do5( ))基础巩固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B.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2.北京时间8月25日22:00左右,新疆喀什斜阳余晖照射在树干上,拖出了长长的影子,而此时的北京已经进入沉沉黑夜。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3.如果一个人一年想过两次生日,应该怎么实现( )。A.不可能实现B.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C.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D.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4.在同一时间,畅畅和她姨妈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国家不同 D.人为规定能力达标5.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的时候,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很多,例如在北京吃晚餐的时候,新疆的太阳还很高,人们还在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在某科幻电影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据此完成6~7题。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自转轨道是一个正圆C.自转周期是一天D.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7.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昼夜现象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素养提升8.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写出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3)图示的当天,A、B两点中,________点将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__点将先进入黑夜。(4)A、B、C、D、E五点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点,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A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1.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2.掌握地球自转特征及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3.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4.掌握地球公转特征及对人们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1.综合思维 2.地理实践力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 MERGEFORMAT ),\s\do5(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2.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夜半球。3.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早晨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傍晚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简单地说,东早西晚。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重难突破重难点 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现象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定义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旋转周期 一天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点拨: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更替周期将延长为一年。(2)时间差异: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即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跟踪训练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做法是( A )。A.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B.沿经线方向匀速转动球体C.俯视“北极”,顺时针转动球体D.围绕“太阳”,地球仪做圆周运动【解析】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A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应手托底座,沿纬线方向,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B错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C错误;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D错误。故选A。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D )。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C )。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②昼夜现象 ③昼夜交替现象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解析】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和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①③与地球自转有关。故选C。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B )。A.地球在运动,人没有运动B.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地球以外的参照物太远,人们感觉不到C.地球运动太快,人们感觉不到D.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2.北京时间8月25日22:00左右,新疆喀什斜阳余晖照射在树干上,拖出了长长的影子,而此时的北京已经进入沉沉黑夜。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3.如果一个人一年想过两次生日,应该怎么实现( B )。A.不可能实现B.由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C.由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D.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4.在同一时间,畅畅和她姨妈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B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国家不同 D.人为规定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能力达标5.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C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的时候,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会很不适应,原因很多,例如在北京吃晚餐的时候,新疆的太阳还很高,人们还在工作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在某科幻电影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据此完成6~7题。6.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自转轨道是一个正圆C.自转周期是一天D.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误;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不存在正圆轨道,B错误;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C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D错误。故选C。7.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A )。A.昼夜现象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解析】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若地球停止自转,有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白昼,无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黑夜,依然存在昼夜现象,A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因此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不可能见到以一天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即太阳不会每天东升西落、人类作息规律也不会是昼伏夜出、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的时间差异现象也会消失,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素养提升8.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写出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3)图示的当天,A、B两点中,________点将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__点将先进入黑夜。(4)A、B、C、D、E五点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点,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A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答案】(1)画图略。(2)0° 90°E(3)B D(4)A E 西南【解析】(1)北极在上的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应为自左向右。(2)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30°;由本初子午线位置可推知,图中C点的经纬度是(0°,90°E)。(3)图中A、B两点中,B点位置偏东,该点将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D点位置偏东,该点将先进入黑夜。(4)图示A、B、C、D、E五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点,判断依据是读图获取其经纬度位置为(0°,30°W),纬度最高的是E点,A点在E点的西南方向。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 MERGEFORMAT ),\s\do5(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季节变换,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3.季节变换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4.23.5°N称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度数是23.5°S;北极圈的度数是66.5°N,66.5°S称为南极圈。5.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6.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极圈。7.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地区气候终年寒冷。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重难突破重难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四季交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因表面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划分: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依此划分五带。五带 范围 气候特点 太阳直射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有 无温带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 无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寒带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终年寒冷 有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3.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外,没有太阳直射。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图中H),也称太阳高度,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称为正午太阳高度。(2)变化规律。地区 夏至日 夏至日至冬至日 冬至日 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最大 由大变小 最小 由小变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最小 由小变大 最大 由大变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太阳直射点的远离或接近而变小或变大 5.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春分至秋分(北半球夏半年) 在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周围极昼;南极周围极夜北半球夏至 在北回归线上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秋分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冬半年) 在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周围极夜;南极周围极昼北半球冬至 在南回归线上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跟踪训练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 A )。A.太阳 B.地轴C.月球 D.北极星【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故选A。2.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A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解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A。3.下列关于地球的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C )。A.方向自东向西B.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A、B叙述错误;地球公转一周约365天,也就是一年,C叙述正确;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D叙述错误。故选C。4.下列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B.昼夜交替现象C.中国和美国几乎昼夜相反,时差巨大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析】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换;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A。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1.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直射点在①位置时为春分日B.从②→③,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甲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线D.从④→⑤,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解析】太阳直射点在①位置时为春分日,A正确;从②→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错误;甲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北回归线,C错误;从④→⑤,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D错误。故选A。下图为连云港市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旗杆进行“立竿见影”观测活动时制作的示意图(观测时间为每天正午时刻)。读图,完成2~3题。2.当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我国正值( B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旗杆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一年之中,北半球的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旗杆影子最短。故选B。3.旗杆影子在一年中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天气变化 B.旗杆长短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解析】地球公转造成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略有不同,导致旗杆影子长度在一年中有规律地变化。故选D。4.10月后,太原的许多中小学校更改了作息时间,将下午的放学时间提前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B )。A.太阳落山更早,夜晚变短了B.太阳落山更早,白天变短了C.太阳落山更晚,夜晚变短了D.太阳落山更晚,白天变短了【解析】10月后,太原的许多中小学校将下午放学时间提前,主要是因为10月后,太阳直射点已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太原昼短夜长且昼继续变短,太阳落山更早。故选B。5.在南温带建房子,为了采光好,门窗应该( D )。A.朝东 B.朝西C.朝南 D.朝北【解析】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温带以北,因此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向北,整体朝向是坐南朝北。故选D。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能力达标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应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应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①②正确;面向地球仪,应沿从B到A方向拨动地球仪,③错误;应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④错误。故选A。7.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B )。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C.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悉尼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变短【解析】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A错误;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B正确;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早,C错误;悉尼昼长夜短,昼渐长,D错误。故选B。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素养提升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热带位于________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位于________线和南极圈之间。(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线和南回归线,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______带。(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带和南温带。(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答案】(1)北回归 南回归(2)北回归 北极圈(3)热 南寒(4)北温(5)北温【解析】(1)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此范围内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4)在五带中,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北温带和南温带。(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位于寒带的地区。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eq \o(\s\up7(),\s\do5(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季节变换,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3.季节变换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4.23.5°N称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度数是23.5°S;北极圈的度数是66.5°N,66.5°S称为南极圈。5.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6.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极圈。7.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地区气候终年寒冷。eq \o(\s\up7(),\s\do5( ))重难突破重难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四季交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因表面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而形成四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五带划分: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依此划分五带。五带 范围 气候特点 太阳直射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炎热 有 无温带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四季变化明显 无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寒带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终年寒冷 有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3.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太阳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外,没有太阳直射。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图中H),也称太阳高度,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称为正午太阳高度。(2)变化规律。地区 夏至日 夏至日至冬至日 冬至日 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最大 由大变小 最小 由小变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最小 由小变大 最大 由大变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最大,其他时间随太阳直射点的远离或接近而变小或变大 5.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春分至秋分(北半球夏半年) 在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周围极昼;南极周围极夜北半球夏至 在北回归线上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秋分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冬半年) 在南半球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周围极夜;南极周围极昼北半球冬至 在南回归线上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跟踪训练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 )。A.太阳 B.地轴C.月球 D.北极星2.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3.下列关于地球的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自东向西B.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4.下列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B.昼夜交替现象C.中国和美国几乎昼夜相反,时差巨大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eq \o(\s\up7(),\s\do5( ))基础巩固1.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①位置时为春分日B.从②→③,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甲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线D.从④→⑤,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下图为连云港市某中学地理社团利用旗杆进行“立竿见影”观测活动时制作的示意图(观测时间为每天正午时刻)。读图,完成2~3题。2.当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我国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3.旗杆影子在一年中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天气变化 B.旗杆长短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4.10月后,太原的许多中小学校更改了作息时间,将下午的放学时间提前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落山更早,夜晚变短了B.太阳落山更早,白天变短了C.太阳落山更晚,夜晚变短了D.太阳落山更晚,白天变短了5.在南温带建房子,为了采光好,门窗应该( )。A.朝东 B.朝西C.朝南 D.朝北能力达标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面向地球仪,沿从A到B方向拨动地球仪④演示公转时,地轴始终垂直桌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地球在图中C、D所示位置之间公转时,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北京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B.堪培拉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短C.呼和浩特日落时间越来越晚D.悉尼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变短素养提升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热带位于________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位于________线和南极圈之间。(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线和南回归线,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______带。(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带和南温带。(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 学生版.doc 第三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doc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 学生版.doc 第三节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