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第框
2
资本主义剥削下的残酷现实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广大劳动群众从人身依附的封建关系中走出来,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但他们随即又陷入资本主义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为资本主义所奴役,人身实际上更加不自由,社会也并不和谐。
残酷现实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
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
理想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
应该是……
——空想社会主义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产生背景
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②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产生背景
2.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的特点
时期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特点
初期 16世纪初 到17世纪末 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中期 18世纪 摩莱里《自然法典》 《论法制与或法律的原则》
晚期 最高阶段 19世纪初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情感)
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法律)
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经济)
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提出新和谐城
傅立叶的伦斯泰尔城
1824年,一艘英国海轮向大西洋进发。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特别激动,自言自语地对着大海说道:“啊!伟大的事业开始了!”他就是欧文。
这一次,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友,在一片荒地上,创办“新和谐公社”。他们砍树焚草,盖茅房,辟田地,种粮食,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但是,不到四年,这个公社就失败了。
小组合作探究 P12
为何看似设想完美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最终难逃空想的窠臼走向失败?如何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财产是公有的
人民是平等的
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
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
在公共餐厅就餐
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
理想
现实
空想社会主义
进步性
①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其揭露和批判
② 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局限性
① 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未触及本质问题)
③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加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工人运动的兴起: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①经济斗争: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②政治斗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③思想理论斗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名称 时间 纲领(口号) 斗争形形式 结果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 1834 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武装起义 失败
英国 宪章运动 1836 1848 要求取得普选权 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集会、罢工、起义、和平请愿。 失败
德国 西西里岛织工起义 1844 反对私有制社会 武装起义 失败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思考:创立这个科学理论的人是谁呢?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探究与分享 P13-14
阅读P13-14“探究与分享”,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个人经历和努力
2.当时的历史环境
3.社会上的哲学思想
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大V-黑格尔
德国古典哲学大V-费尔巴哈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主要研究社会历史
同意,限制政府,少收税...
让经济自由发展不干预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两大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 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内容:
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3.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4.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内容:
1.从经济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2.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3.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4.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
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立
创立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选自《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整个欧洲被一本只有区区一万多字的小册子震动了,这本小册子的问世,无异于一颗惊雷,使欧洲革命的火焰烧得更旺了。
170年来,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了200多种文字、数千个版本,在世界各地传颂。
1.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历史意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主要内容: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7
马克思主义
1
2
3
4
是科学的理论
是人民的理论
是实践的理论
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站在时代前沿
指引人民改造世界
为人类求解放
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区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
2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区别 阶级本质 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明确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本质
革命斗争 否认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 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人民群众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肯定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明确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社会规律 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处于理想状态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思想来源
01
02
03
04
【总结】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历史前提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空想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3月26日进行公社选举,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虽然巴黎公社只是短暂的维持了72天,但是马克思对他的评价却很高。
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我还是要赞扬它!
(注: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马克思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2)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探究与分享 P18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俄国十月革命的有何意义?
(2)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的爆发:
1917年,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关系
劳动者共同占有。
消灭剥削、互助合作。
按劳分配。
所有制形式
人与人在生产中的
地位和关系
分配形式
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基础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资料完全归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互助合作的关系
是否存在阶级剥削 资产阶级剥削广大劳动者 消除了阶级剥削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资本家榨取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 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小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趋势: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4.社会主义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3)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创立者 马克思、恩格斯
产生的历史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历史前提)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
历史性飞跃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归纳提升
2.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从空想理论到科学体系)
(2)第二次飞跃: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大动乱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发展到实践,并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现实(十月革命)。(从理论到实践成功)
归纳提升
(3)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从一国到多国)
归纳提升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堂小结
考向一 空想社会主义
例1 (2025·南通高一期中)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想。前期有英国莫尔的“乌托邦”等;后期有法国傅立叶的“法郎吉”,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改良设想
①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
②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
③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
④从理想角度推动社会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考向二 《共产党宣言》
例2 (2025·淮安高一期末)列宁在1895年指出:“《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的价值有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③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考向三 十月革命
例3 (2025·扬州高一期中)如图是一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邮票。如果请你为该枚邮票中的历史事件写一段解说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①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②十月革命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确立
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考向四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例4 (2025·镇江高一期中)从下图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阶级社会的演进有一般规律
④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