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
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它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制度保证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单元)
决定
根本保证
我国基层群众
自治的组织形式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适 应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观看视频,思考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其在农村依托的组织是什么?
不一样。村支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一样吗?
1.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不一定。村“两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村支委和村监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但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监委成员。
4.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会成员。
村“两委”
2.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村监委享有监督村委会的职权,村委会和村监委都接受村支委的领导;
知识扫盲:“基层”指什么?
国家行政机关(纵向)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
国务院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乡镇政府
居委会、村委会
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纵向)
基层党组织:农村(社区)党支部
、乡镇街道党委
中共中央
省委
市委
县委(区委)
街道工委、乡镇党委
农村(社区)党支部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主体
领导
实质
内容
管辖范围
方式
【判断题】:实行基层群众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 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在了解了农村和城市的基层自治后,能否总结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小结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城市基层自治
农村基层自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
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含义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地位(P69)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义民主基础性工程
hezhbi
sord
当然,中国广大农村同样实行基层自治,与城市基层自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66页总结农村基层自治的相关内容
(了解村委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知识)
农村基层自治
性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纠纷,协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产生: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管理本村日常事务,实现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1.村民委员会(村民选举产生)
2.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重要性
知识点小结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拓展: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区别
村委会(即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等的机构。
村民会议也称村民议事会,是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由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案,向村民会议负责,是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注意: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项,村委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你能不能说清楚这三块牌子代表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不一样。村支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不一定。村“两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村支委和村监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但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监委成员。
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会成员。
村“两委”
村监委享有监督村委会的职权,村委会和村监委都接受村支委的领导。
1.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2.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3.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一样吗?
4.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乡镇政府
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基层国家机关、
基层政府
村委会
村党支部
基层党组织
指导
领导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
协助
(1)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是指乡镇一级的人大和人民政府。
(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不是上下级关系。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基层政权中政府的派出机关。
(3)村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负责并报告工作
关于居委会,你的了解有多少?
(2)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形式——居民委会会(即居委会)
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任务 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管理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意义 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3、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不是国家机关
02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基层民主的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管理
基层民主实践途径
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
涉嫌违法情节一:
刘能因招商有功而被王长贵(村主任)任命为村委会副主任。
1.民主选举
农村
城市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
居委会从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直接选举发展。
直接选举产生村/居委会
自己选举当家做主人,
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涉嫌违法情节二:
象牙山村的所有事情都是由王长贵(村主任)说了算。
2.民主协商
原因
要求
城乡基层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
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在不同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合理表达建议、商量办事
做决定的时候王长贵(村主任)能自己决定吗?
3.民主决策
原因
要求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在农村,凡是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方式集体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涉及公共利益事务
由全体村民/居民集体决定
4.民主管理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原因
要求
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进行管理
为了聚集民心,规范行为,村民自定村规民约:摒弃“等靠要”,主动比赶超,服从合作社管理. . .
4.下庄村的村规民约发挥了什么作用?
5.民主监督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原因
要求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尊重村(居)民知情权,民主评议,防止以权谋私,避免工作失误
毛相林号召村民种桑养蚕,惨遭失败后他在村民会议上检讨:“发展产业不能蛮干. . .”后来他先请教农技人员试种后才种西瓜、种纽荷尔。细数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
5.毛相林为什么需要向村民检讨?
①居委会成员居民选: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干部。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居民自治的基础,也是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社区大事居民定:居民会议。
③日常事务居民管:居民自治章程或议事规则。
④各项事务工作居民监督:社区事务公开、民主评议居委会干部、居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居民如何实现自治(村民自治类似)
【拓展深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多元共治
多元共治
基层党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理清职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自我管理、服务、教育、监督
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加强指导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
发扬基层民主,完善基层协商制度,依法有序参与,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和能力
科技赋能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治---自治(基层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创新基层自治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德治(村规民约、村风民俗、家风;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
法治(乡村治理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近年新出现: 智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治理手段,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治、德治、法治
拓展深化
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  )
2.扩大基层民主自治,就等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  )
1.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所以不具有国家机关性质。
2.  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便于公民行使政治权利,而不是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3.创新社会民主管理办法,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
4.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3.  当前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体系仍旧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一切制度的出台目的在于完善这一组织体系,而不是改变这一组织体系。
4.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易混易错积累
1.(22广东)广东某村充分发挥“村(组)党组织+议事协商组织+村民小组”机制的作用,以村(组)党组织为核心,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等议事协商组织,联合本村各村民小组,共同参与该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井建立村规民约的积分管理和红黑榜机制。该村做法:
①有利于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创新基层民主形式
②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③提升村级党组织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力
④维护村规民约的内部属性,表明其不受外部约束
A.①② B.①⑤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A。该村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等议事协商组织,联合本村各村民小组,共同参与该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这有利于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创新基层民主形式的体现;同时该村还建立村规民约的积分管理和红黑榜机制,这有利于在自治的过程中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提高效能,故①②符合题意。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委会,故③错误。村规民约是由村民共同商讨、制定和执行的,但要符合法律规定,而不是不受外部约束,故④错误。
趁热打铁
2.基层治理要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实践表明,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在第一时间发现、在第一时间化解,不仅成本最低,而且效果最好。这告诉我们,在基层治理中( )
①要改进和创新治理方式,建立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②要坚持和发挥好基层行政组织领导下的治理模式
③要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④鼓励多方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D
【详解】①: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已经建立,需要的是进一步完善,①排除。
②:基层治理中要坚持和发挥好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治理模式,②排除。
③:基层治理要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这说明在基层治理中要鼓励多方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③正确。
④: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不仅成本最低,而且效果最好,这说明在基层治理中对矛盾纠纷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3.在某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党组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同时,社区还依法保障居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如环境权、居住权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②社区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体现
③居民的所有权利都应得到社区的保障
④人民主体地位在社区治理中通过居民的参与得以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答案】B
【详解】①: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这是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体现,表明人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①正确。
②:社区依法保障居民的各项合法权益,这是从基层层面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表现,让居民的合法权益在社区中得到落实,②正确。
③:社区保障的是居民的合法权利,而不是所有权利,对于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社区是不能给予保障的,③错误。
④:在社区治理中,居民通过参与各项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这很好地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④正确。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牛刀小试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街巷纵橫是M城老城区特有的风貌,巷里生活热热闹闹却也潜藏着不少治理难题,或是邻里纠纷,或涉及公共利益。以往群众反映诉求要层层上报,有时颇费周折。近年来,M城区探索推行“党员街巷长制”,推选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邻里威望高的党员担任街巷长,组建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使治理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目前,M城区已在149条街巷推行“党员街巷长制”,设立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90支,成员495名。“党员街巷长制”实行以来,街巷长坚持日巡查、周走访,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及时处置、遇事会商、限时反馈”机制。在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中,有医生、民警、城管、志愿者等。据统计,2020年以来,M城区“党员街巷长”和街巷长管理服务团队共协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350余件。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M城区推行“党员街巷长制”的成功做法对社区街巷治理的启示。
牛刀小试
【参考答案】
(1)创新社区、街巷治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街巷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2)坚持党建引领社区、街巷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
(4)发挥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基层协商民主作用,凝聚社区、街巷治理共识。
(5)坚持多元主体共建共治,调动居民参与社区、街巷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街巷治理的效能。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