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4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习近平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看过去的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又是什么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呢?
串联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2012)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今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描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比较它们的差异。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2.阐释社会基本矛盾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证实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学习目标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和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决定性要素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拓展
反作用
决定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探究与分享
假如你穿越到了原始社会,你将使用什么工具?如何打到凶猛的猎物?你打算如何分配猎物?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状况:非常低下
(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2)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3.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3)产品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根本原因: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4.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
(1)社会组织:按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2)管理方式: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3)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亲近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思考: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呢?
居无定所
野兽袭击
食物来源得不到保障
生产力低下,原始社会必然解体
探究与分享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5.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
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出现
奴隶社会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阶级的出现
(1)阶级的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阶级的产生: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出现了,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3)最早形成的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产品分配关系: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1)原因: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有人认为,从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探究与分享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5.奴隶社会的历史进步性
奴隶社会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作劳动,出现城乡分离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这都有助于生产发展和繁荣。
【特别提醒:判断社会历史进步的标准】
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6.奴隶社会的瓦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日益尖锐化,促使奴隶制走向瓦解。
某校学生在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说:“从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一件件陶坯上记录了人类文明初始期的信息,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关于新石器时代,同学们可能还会听到的解说词是( )
①生产力低下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来管理国家事务
③人们已经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④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逐渐代替石器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直到奴隶制国家的诞生,人类告别漫长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这一过程( )
①激活了人所固有的私有观念,产生了私有制 
②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④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1.封建社会的生产力
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2)产品的分配方式:
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3)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农民为何会有“八苦”?地主阶级是通过哪些方式剥削农民的?
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
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
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
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
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
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野老歌》(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探究与分享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3.封建剥削基础和方式
(1)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2)剥削方式:
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4.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1)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政治上)
(2)为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思想。(思想上)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封建社会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思想钳制
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
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封建土地所有制
课堂练习
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
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
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由此可知( )
①封建剥削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
②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地主阶级占有所有土地和一切生活资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产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特点: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知识拓展
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剥削的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隐蔽性: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劳动力: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资本: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
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钱,我有了,而且很多!现在,我想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利!
痴心妄想!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呵呵!真的是痴心妄想吗?
新兴资产家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手段: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3)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工业革命发展,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猪肉三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探究与分享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主要表现:
①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
②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
③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相对生产过剩:指人们有需求但无购买能力。
绝对生产过剩:指生产的数量已经大于人们需求的数量。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
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
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是什么: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3)地位和影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工人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英国宪章运动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裳,掏干他们的心肝五脏!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它略微放松一点。”
——马克思
资产阶级所采取了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这会让资本主义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5.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区 别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及劳动成果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产品如何分配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同点 生产资料均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 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知识整合】比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
知识归纳
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四)资本主义社会
(二)奴隶社会
(一)原始社会
(三)封建社会
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
主要矛盾、国家
产生、生产力、生产关系、
主要阶级关系、主要矛盾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力、生产关系
私有制的确立
1.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纠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2.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纠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3.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纠正:奴隶没有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4.国家是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
纠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易错矫正
5.封建等级制度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纠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6.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
纠正: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7.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地主阶级。
纠正: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易错矫正
1.宋代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反映出(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②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影响社会发展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要求建立广阔的、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封建政权严重阻碍这些因素的发展。材料体现了( )
①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③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
①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
④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A
4.(25年重庆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列宁指出,“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竞争。现在已经是垄断者在扼杀那些不屈服于垄断、不屈服于垄断的压迫和摆布的企业了。”说法正确的是( )
①垄断资本主义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的
②扼杀竞争对手以巩固垄断地位,是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③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
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是大垄断企业的利益,而非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