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单元 知识结构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单元)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国体)(政体)制度保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单元)根本保证决定(一根本 三基本)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点点微光,凝聚磅礴力量2.基础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和设置3.权力和权利的区分提示:阅读课本P65-69页1.基层群众自治的三要点动员人民群众接种疫苗,基层在行动......抗疫情,基层自治组织在行动为小区楼道消毒为居家隔离居民买菜、倒垃圾走访、排查、宣传遇到居民误解,需要解释、辟谣村口蹲点检察宣传防疫知识物质上:送菜、送药、送餐、送防疫物资……心理上:电话、微信、广播多渠道疏导……基层工作做得好,新冠肺炎都赶跑;基层工作做不好,国家地动也山摇。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主体领导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2、基层民主的特点:内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实质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注意: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村委会、乡镇政府、村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者的关系知识拓展:乡镇政府基层行政机关村委会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指导领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协助除了广大农村,城市也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的存在与村委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结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城市基层自治地位: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任务: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成员的产生:居委会及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委会成员居民选, 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1.居民委员会2.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农村——村民委员会即村委会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能 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产生 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点击】负责并报告工作。管理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区别区别 村委会 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性质 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等的机构 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形式 是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组成 村主任、副主任、委员等 由本村18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由村民代表、村委会成员、居住本村的人大代表组成是村委会实行组成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制定规章权、人事任免权、议事决策权、民主监督权 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案,向村民会议负责。注意 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项,村委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注意:正确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①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村委会/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村委会/居委会≠基层政府机关村委会≠街道办事处⑤村委会≠基层党组织⑥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 ≠国家工作人员⑦基层民主组织形式主要有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短期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基层民主的创新一般是管理形式、社会治理模式(格局)、实践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不能说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组织;⑧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和政府)(乡镇一级的政府;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政府)(城市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依然属于政府机关)(村/社区支部委员会)1997年,下庄村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毛相林当选为干部。“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反复打嘴仗、算细账村民终于同意修路。紧接着他召集村民开会,村民提出建议:没钱大家凑,每户每年卖一头猪;没工具自己上,男人上山投劳. . . 这些建议最终在村民会议上通过,大会还确定毛相林任工程总指挥。为了聚集民心,规范行为,村民自定村规民约:摒弃“等靠要”,主动比赶超,服从合作社管理. . .毛相林号召村民种桑养蚕,惨遭失败后他在村民会议上检讨:“发展产业不能蛮干. . .”后来他先请教农技人员试种后才种西瓜、种纽荷尔脐橙。细数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在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村民积极参与村务建设,为下庄村的发展贡献力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2020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是1997年修路前的40倍,种植柑橘实现村民增收200万元。1.毛相林是如何当上村干部的? 4.下庄村的村规民约发挥了什么作用?2.下庄村的修路方案怎样形成的? 5.毛相林为什么需要向村民检讨?3.村民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了修路方案?探究二:(1)民主选举1.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997年,下庄村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毛相林当选为干部。1.毛相林是如何当上村干部的?农村城市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居委会从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按法律规定,直接选举产生村\居委会②范围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P68-D1(2) 民主协商1、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与方式)②要求: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大事自己定”注意: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决策权(在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但可以参与决策,建言献策)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公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3、村/社区的重要事务不是由村委会/居委会决定,而是由村民会议或居民会议决定P68-D2(3) 民主决策1、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与方式)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进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民主监督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形式 内容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居委会成员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在城市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民主决策 凡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体做出决定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小结:基层民主实践形式与内容基础关键根本保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为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某县S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选出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带头人;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 S村乡村振兴。结合材料思考: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有哪些?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参与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村民参与民主监督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深化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注意:创新、丰富基层自治实践形式≠创新、丰富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形式)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基本权利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自治途径)2.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途径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治委员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课堂小结性质产生职能管理方式①民主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基层自治的基础)②民主协商(基层的公共事务由众人商量办)③民主决策(公共事务群策群力集体做决定)⑤民主监督(村/区务公开,事务在阳光下运行)④民主管理(依法依章依规,日常事务村/居民管)1.为解决民生热点难点堵点,某村探索实施“1253赴圩议事”机制:利用民主议事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反映急难愁盼问题;设置“民声回音壁”,及时反映群众需求,反馈办理成效。由此可见,“1253赴圩议事”机制有利于( )①丰富村民自治实践,提高基层治理能力②村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增强主人翁意识③发展基层民主协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④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当堂练2.某村开展“随手拍”活动,村民将发现的人居环境问题拍成照片发到村务公开群,据此可换取积分、兑换奖品,村委会根据照片反映的情督促整改。“随下拍”活动( )①提高了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②构建了基层治理新格局③丰富了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④扩大了村民监督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当堂练3.长城花园社区1.8万多名居民中少数民族占38%,是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鼓励居民成立了13支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从资金方面支持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活动,各族群众间的情谊在一次次守望相助中日益加深。可见,该社区( )①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壮大社区自我服务力量 ②以基层群众自治为基础,完善民族区域制度③以志愿力量助力社区治理,激活治理新动能 ④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提高治理效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材料不涉及民族区域自治,②不符合题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该社区的做法并没有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④说法错误。4.某地“合约食堂”主要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利用闲置场所建设,其配套管理制度被纳入村规民约。针对以往办酒宴攀比浪费、垃圾遍地等现象,由群众推选乡贤人士等成立“寨管委”,对违反规定行为及时劝导制止,“合约食堂”成了移风易俗的“大课堂”。由此可见( )①推动乡村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有利于建设和美乡村②实行民主决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的关键所在③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是乡村善治的重要保障④开展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②说法错误。民主监督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村委会、居委会及其工作人员也被视为民主监督的对象),本题不涉及民主监督,④排除。5.《中央一号文件》第七条要求:全面推行“一肩挑”即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推行“一肩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村支“两委”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促进农村发展。但就目前工作推行情况来看,村干部能力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职能职责不清、落选干部心理失衡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给“一肩挑”的推行带来许多阻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入开展市县巡察,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面对村支“两委”一肩挑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0分)典型例题解析:政治与法治的原理太宽泛,所以找准原理是关键。如何解决村支“两委”一肩挑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已经告诉我们对象是基层自治组织的知识。如何解决村干部能力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职能职责不清、落选干部心理失衡等问题,当然要加强党的领导,同时要发扬民主。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有5个,熟悉教材原理,再结合材料很容易得到答案。实践形式 如何做 解决的问题解决村干部能力薄弱落选干部心理失衡职能职责不清职能职责不清、落选干部心理失衡监督机制不健全通过民主选举,任贤选能村民或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重大事项要交由村党委和村委会讨论决定依法、依章、依规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村务监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