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阐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及意义,明确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能阐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3.能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原因、过程、成就和意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公共参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问题导学】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4.中国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5.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结论和意义【互动探究】探究一: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5% 53.4%公私合营经济 0.7% 7.3%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个体经济 71.8% 7.1%简要描述表格中我国所有制的变化,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这种变化的意义。探究二:……大会闭幕了。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以便“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现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结合材料指出,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是什么会议?这次大会提出了哪些新内容?探究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尽管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但就整体建设速度而言是旧中国无法比拟的。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经济基础较薄。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居全球第十一位。1953-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11.4%。(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集中体现在两大历史性突破上。一是实现了工业基础“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我国用了20多年时间,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在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国防科技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有人就此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请结合材料,对此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探究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体系构建】【易混辨析】1.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正式结束。( )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5.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是我国的过渡时期。( )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7.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8.党的八大确定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0.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当堂达标】11.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我国社会主义艰辛探索过程中( )①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②坚持高速度发展方针,摆脱了中国的贫穷落后③根据中国基本国情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④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完整的模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可见,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956年9月,1026名党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经验,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和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次会议( )①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规定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③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④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开篇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自此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制度的确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②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③创造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④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从火柴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从温饱不足到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愈发幸福……这些成就的取得( )①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②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④“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七十多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这说明( )①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社会主义事业②我国敌我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④要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互动探究】探究一:①变化:1952年至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公有制经济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②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探究二:①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②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探究三:①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业、基础设施、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探究四: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易混辨析】1.错误【详解】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都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其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故该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该说法错误。3.错误【详解】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故题中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②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该观点错误。5.错误【详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故原命题错误。6.正确【详解】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本题观点正确。7.错误【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故原题观点错误。8.错误【详解】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该说法错误。9.错误【详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故本题观点错误。10.正确【详解】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题目观点正确。【当堂达标】11.B【详解】①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理论上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方法上根据中国基本国情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坚持高速度发展方针”不符合当时实际,②排除。④:我国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过程,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宝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而不是可复制的完整的模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A【详解】①③:“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非改革开放,②错误。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而非改革开放,④错误。故本题选A。13.A【详解】①③: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③说法正确。②: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排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④排除。故本题选A。14.C【详解】①:在过渡时期,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由此产生了农业合作社,①不符合题意。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选项显示了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场景,②符合题意。③: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上海信大祥绸布店挂上公私合营牌照”发生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③不符合题意。④: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出现了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选项展示了北京开办的第一家个体饭店,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C【详解】①: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非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①错误。②: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了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这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②正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创造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③错误。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正确。故本题选C。16.A【详解】①②: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在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日益幸福,这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也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①②入选。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③不选。④: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A。17.D【详解】①: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排除。②:过渡时期之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才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排除。③④:“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8.B【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说法正确。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题干考查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时间为1949年以后,②不符合题意。③:题干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毛泽东思想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排除。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9.A【详解】①③:通过材料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的内容可知:在国内,我国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这说明我国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①③正确。②:我国当时既存在敌我矛盾,也存在人民内部矛盾,②不选。④:材料体现不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不选。故本题选A。20.A【详解】①②: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②符合题意。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与题意不符。④: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