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34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34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内涵与 功能
内涵与功能
人教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一节
发现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发展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发现文化之美
文化的内涵
广义: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01
发现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雏形期
成熟期
精品及繁荣期
复苏时期
蓬勃发展期
01
02
03
04
05
西兰卡普发展历程
秦末汉初
土司时期
清乾隆“改土归流时期”至清末
清末至民国时期
20世纪60年
代至20世纪末
缓慢发展期
式微时期
06
新中国
建国后
21世纪初至今
07
(1)经济是基础,政
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2)文化是经济、政
治的反映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文化与经

政治的关系
01
发现文化之美
经济
政治
文化
反映
决定
决定
决定
补充: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发展同步的。

探索文化之美
列举一种你身边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成果或者文化现象,说说它有着怎样独特的作用
合作探究1: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发现文化之美
土家族摆手舞的价值:
钢火烧龙
文化的大众功能
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提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新期待,丰富精神食粮
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发展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助力文化之美
1、为土家织锦企业实现免税政策
2、为土家织锦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对效益较好、影响较大的土家织锦企业发放专门奖励补助
4、建立织锦网上销售、直播平台
5、鼓励织机设备创新
6、提升土家织锦的相关标准
一阶段、转换理念: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阶段、具体措施:
1 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
第一大组
政府
第二大组
企业
第二大组
企业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
发展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文化
对民族和国家的功能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的
血脉和灵魂
发展文化之美
探索文化之美
助力文化之美
文化
的内涵与功能
文化的功能
4个功能
文化的内涵
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内涵
文化与文明
湘西友好城市法国希农市的同学们,即将在7月来湘西进行研学活动。请你以主人翁的身份,为客人们规划一条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研学路线吧!
课后作业
内涵与功能
内涵与功能
人教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一节
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
——思政课的守正与创新
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本单元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开阐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文化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认知特点:高二学生思维敏锐、能言善辩,关心社会热点,关心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知识与学生生活、学习都有紧密联系,抓住这良好的教育契机,结合本课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储备知识:初步掌握了辩证思维,部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生活实际:与一二线城市学生相比,存在着思维不够开阔,探究活动形式不够丰富等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文化的内涵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的功能
提高学生在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议题的整体设计以“民族文化策划案”为背景,以议题为引领、情境为依托、活动为载体、问题为导向,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统一,提升核心素养。
本课以“西兰卡普”作为话题,设置三个子议题。
设置适合的情境
设置分议题,形成逻辑闭环
设计学生活动
确定要讲的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
讲授法
议题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组织讨论法
教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环节二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掌握文化的含义,从而为接下来探究西兰卡普发展做知识准备。
议题一:发现文化之美
1 播放西兰卡普有关视频
环节三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受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坚持启发性与灌溉性相统一。
环节四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探索分析生活中的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内容,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掌握文化的大众功能。
环节五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本课原理及方法论。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环节五
教学背景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湘西友好城市法国希农市的同学们,即将在7月来湘西进行研学活动。请你以主人翁的身份,为客人们规划一条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研学路线吧!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切实体会到作为社会成员,对城市、社会、国家发展所肩负的责任担当,提升参与感和价值感。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1、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做到了一例到底,通过复盘“西兰卡普发展”,设置三个议题,层层突破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多角度展开思考,提高理性判断的能力,通过情感升华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2、真正立足于学生实际,情景设置、素材选择与探究活动均由学生参与。在全过程参与中找到价值感、成就感。将思政课从空中楼阁变成人间烟火。
3、学科内知识融合,不拘泥于某一本书某一章节,调动学生所学,知新同时温故。综合思维、发散思维的运用、为后面的逻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充分预设,从学生差异性出发,灵活变更提问方式和探究类型,体现个性化又控制量的变化,鼓励创新又不偏离正确航线,保持课堂活跃度但又不会无序无章,真正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