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观察并记录家乡的一种物产,包括特点、用途、背后的故事。2.拍摄或绘制该物产的图片。 1.积累家乡物产素材。2.培养主动观察与信息搜集能力,为课堂分享做准备。
学中 1.参与“物产猜猜乐”游戏,识别家乡物产。2.小组分享家乡物产。3.观察千人糕插图,朗读小诗并分析劳动价值。 1.强化物产识别能力,感受家乡特色。2.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理解物产背后的文化与经济意义。3.通过案例突破难点,树立珍惜意识。
学后 1.制作家乡物产名片。2.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共同寻找家中的家乡物产。 促进家校联动,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培养主动关注家乡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知道部分物产背后蕴含的意义;理解千人糕制作过程中凝聚的劳动价值。
2.通过分享、观察、朗读等活动,提升表达、观察和思考能力。
3.激发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之情,体会家乡人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家乡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独特魅力。
难点
理解物产背后凝聚的劳动价值和家乡人民的情感,体会家乡物产惹人爱的深层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搜集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信息。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提前了解家乡的一种物产,包括其特点、用途及背后的故事;彩笔纸张。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秘的家乡礼物,它们就藏在这些图片里,大家快来猜猜它们是什么。(展示部分家乡物产的局部特写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起参与“物产猜猜乐”游戏吧!
预设1:我猜第一张是苹果,红红的,上面还有绿色的叶子!
师: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对了!第二张图片呢?谁来试试?
预设2:好像是剪纸,上面有漂亮的花纹。
师:完全正确!这些充满家乡特色的东西就是我们家乡的物产,它们有的香甜可口,有的精美绝伦,都有着浓浓的家乡味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物产的奇妙世界,探索为什么“家乡物产惹人爱”!
[设计意图]以“物产猜猜乐”的游戏形式导入,利用具有悬念感的局部特写图片,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聚焦于家乡物产主题。在观察、猜测与互动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深入探究家乡物产的特点、意义奠定基础,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精彩课堂
活动一:家乡物产分享会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都用心去了解了家乡的一种物产,现在就请你们化身“家乡物产小使者”,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物产。分享的时候,可以说说它的样子、味道、用途,还可以介绍它背后有趣的故事。(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有序表达。)
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第一小组已经迫不及待举手了,那就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
预设1:我们要分享的是家乡的橘子。橘子圆圆的,金黄金黄的,闻起来香香的,剥开皮,一瓣一瓣的果肉像弯弯的小月亮。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可好吃啦!而且我们家乡的橘子种植历史很久了,很多农民伯伯靠种橘子过上了好日子,它可是我们家乡的“致富果”呢!
师:哇!说得太精彩了!不仅介绍了橘子的外观、味道,还说出了它背后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还有哪个小组想分享?
预设2:我们分享的是家乡的竹编。竹编是用竹子编成的,有篮子筐子等各种物品。这些竹编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每一件竹编作品都包含着家乡人的智慧。现在很多竹编作品还卖到了国外,是我们家乡的文化名片!
师:太了不起了!从你们的分享中,老师能感受到每一种物产都承载着家乡的特色和家乡人民的智慧,也饱含着大家对家乡深深的爱。(板书 :智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分享与全班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前学习成果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物产背后的故事、文化及情感意义,使学生对家乡物产的认识从表面特征升华到文化、经济、情感等多元层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活动二:探秘千人糕体会劳动价值
1.观察插图,了解制作过程
师:在我们的课本上有一组特别有意思的插图,它展示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翻到教材第40页)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看看一块小小的千人糕,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制作出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学生观察插图,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
师:好,讨论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你们的发现?第三小组已经坐得端端正正了,我们有请第三小组!
预设1:要先种稻子,等稻子成熟了,收获稻谷,然后把稻谷加工成大米。
师:观察得很仔细!还有补充的吗?第五小组的同学,你们来!
预设2:还要种甘蔗,把甘蔗榨成汁,经过加工做成糖。
预设3:做好大米和糖后,还要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经过加工、包装,最后才能成为我们看到的千人糕。
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老师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千人糕制作过程动画,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讲解关键步骤。)
2.学习小诗,感悟劳动艰辛
师:同学们,课本上把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写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跟着音频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其中的奥秘。(教师出示小诗图文资料,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一块千人糕,看似很平常。谁先播下种,谁又插下秧?谁在勤耕耘?谁去收割忙?谁来碾成米?谁来下厨房?经过多少手,给我一口香!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分小组朗读,开展朗读比赛。)
师:读完这首小诗,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觉得做一块千人糕太不容易了,需要好多人付出劳动。
预设2:我们要珍惜每一块千人糕,不能浪费。
师:说得太棒了!一块小小的千人糕,凝聚了无数家乡人的汗水。其实每一种家乡物产的背后,都有着许多人的辛勤付出,它们值得我们珍惜和喜爱! (板 书:劳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借助观察课本插图与观看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千人糕复杂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学习、朗读课本中的小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乡物产背后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进一步深化对家乡 物产的喜爱之情,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三:我为家乡物产点赞
1.绘制家乡物产宣传画
家乡的物产如此可爱,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享受,还承载着浓浓的家乡情。现在,请大家拿出彩笔和纸张,发挥你们的创意,制作一张家乡物产宣传画。可以画上你最喜欢的家乡物产,配上优美的文字,表达你对它的喜爱和赞美!如果不知道怎么写,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提示:可以介绍物产的特点、用途,也可以写一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展示分享,情感升华
师: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预设1:我画的是家乡的葡萄。大家看,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在藤上,就像宝石一样。我写的是:“家乡的葡萄,颗颗香甜,甜到我的心里,也甜到了每一个家乡人的心里!”
师:画得真美,写得也很动人!还有哪位同学想分享?
预设2:我画的是家乡的风筝。风筝在蓝天上自由飞翔,就像我们对未来的梦想。我写的是:“家乡的风筝,带着梦想飞向蓝天,我爱家乡的风筝,更爱我的家乡!”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对家乡深深的爱! (板 书:喜爱)家乡的物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加关注家乡的物产,热爱我们的家乡,为家乡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家乡物产宣传画的活动,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综合运用绘画、文字表达等方式,充分展现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作品展示分享环节,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物产的喜爱,实现情感的升华,使学生将对家乡物产的喜爱转化为对家乡的热爱。
课时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了家乡物产背后的精彩故事,探秘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还为家乡物产绘制了精美的宣传画。每一种家乡物产都凝聚着家乡的特色,饱含着家乡人的心血和汗水。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能用心去感受家乡物产的美好,珍惜它们,并且向身边的人介绍我们可爱的家乡物产,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
作业布置
1.制作家乡物产名片。
2.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共同寻找家中的家乡物产。
板书设计
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
智慧 劳动 喜爱
教学特色
1.本课时以“物产猜猜乐”游戏导入,用局部特写图片制造悬念,这种具象化、趣味化的开场方式,使课堂从导入环节便充满吸引力。后续“小使者分享”“千人糕探秘”等活动延续游戏化思维,符合二年级学生在玩中学的认知特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2.在分享会中,鼓励学生挖掘物产背后的文化故事(如竹编手艺传承)、经济价值(如橘子带动致富) ,赋予物产人文内涵;通过观察千人糕插图与解读小诗,呈现物产制作的复杂工序,以小见大揭示每一种物产背后 的艰辛与汗水。
3.注重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促进情感内化。课堂中以小组分享、诗歌朗读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课后设计制作家乡物产名片创意任务,鼓励学生用绘画、文字结合的方式抒发对家乡物产的喜爱之情。此外,布置与家人共寻家乡物产的亲子任务,搭建家校联动桥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课堂评价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分享家乡物产时说:“它圆圆的,甜甜的,家乡的果农伯伯靠种植它增加了收入。”小明说得最有可能是( )。
A.葡萄
B.白菜
C.竹篮
2.以下( )能体现家乡物产凝聚了许多人的劳动。
A.从树上摘下的单个苹果
B.超市里包装好的一箱苹果汁
C.自己在家削好的苹果片
二、判断题
3.一块千人糕只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水稻和甘蔗就能制作完成。( )
4.家乡的物产背后都蕴含着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劳动。( )
答案
1.A 2.B 3.× 4.√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家乡物产寻宝大行动。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进一步发现家乡物产,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自豪感。
活动过程:
1.教师发放“家乡物产寻宝记录表”。
2.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乡的各个角落寻找物产。
3.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分享,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寻宝成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