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调查家乡物产,记录1-2种家乡物产(如菜市场蔬菜、超市特产)。2.简单描述物产特点(外观、用途)。 培养观察能力,为课堂分享积累素材。
学中 1.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填写《物产调查表》。2.参与家乡物产博览会。3.讨论物产与家乡环境的关系。 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梳理物产信息。
学后 实践作业:了解家乡是否有传统手工艺物产(如刺绣陶器)。 拓展对家乡物产认知维度,发现人文特色物产,进一步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自豪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知道物产与家乡环境的关系。
2.通过调查、分享、展示等活动,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难点
理解家乡物产与家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联系。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搜集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信息。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家乡物产小调查。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家乡独特的文化,在故事中感悟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家乡 乐器的传说。(出示教材第38-39页的故事,课件播放有关马头琴的传说的音频或视频。)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传说,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请学生分享感受)
预设1:我觉得苏和和小白马的感情很深。
预设2:马头琴的声音一定很美妙。
师:是的。马头琴不仅是家乡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传说也体现了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实,我们的家乡除了有独特的文化,还有丰富的物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我的家乡产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马头琴的传说导入,以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精彩课堂
活动一:家乡物产大搜索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调查了家乡的物产,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分享的时候可以说说你调查的地点是哪里,发现了哪些物产,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下你们的调查结果?
预设1:我们小组调查的地点是家乡的菜市场。我们发现菜市场有很多蔬菜,还有水果。这些蔬菜和水果都很新鲜,是农民伯伯种的。
预设2:我们调查的是家乡的超市,里面有很多特产。有我们家乡的红枣,又大又甜;还有牛肉干,味道特别好。
4.师:同学们都很认真,发现了这么多的家乡物产。老师这里有一张空白表格,现在请大家把自己调查的地点和对应的家乡物产填在表格里。(教师发放表格,学生填写,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表格。)
调查地点 家乡物产
商场 螺蛳粉、芒果干、茶叶、红糖姜茶……
菜市场 白菜、萝卜、西红柿、砀山梨……
…… ……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产归类,比如:蔬菜类、水果类、特产类……(板书:蔬菜、水果、特产……)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交流和填写表格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调查到的家乡物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更清晰地呈现家乡物产与调查地点的关系,为后续的家乡物产博览会活动做准备。
活动二:家乡物产博览会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的教室变成了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参展商。请大家把自己组的物产展示出来,并推选一名代表来介绍你们的物产。介绍的时候可以说说物产的特点、用途、产地等。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问题可以提问。
2.各小组摆放物产展示品,如图片、实物模型等,代表介绍物产。
预设1:这是我们家乡的白菜,它的叶子又大又绿,营养丰富,可以炒着吃、炖着吃,还可以腌成酸菜。我们家乡的气候很适合白菜生长,所以白菜产量很高。
预设2:这是我们家乡的大枣,颗颗饱满,味道甘甜。我们家乡的土地很肥沃,阳光充足,特别适合大枣生长。
3.师:同学们的介绍都很精彩。让我们对家乡的物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物产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家乡呢?和我们家乡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
4.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家乡的物产和我们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物产。
[设计意图]“家乡物产博览会”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和介绍家乡物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让学生思考物产与家乡环境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物产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
活动三:家乡物产我最爱
1.师:同学们,在这么多家乡物产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家乡物产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小组交流)
2.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家乡物产?
预设1:我最喜欢家乡的苹果,因为它又脆又甜,而且富含维生素,吃了对身体好。
预设2:我最喜欢牛肉干,它味道鲜美,便于携带,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
3.师小结: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多关注家乡的物产,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课时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寻了家乡的物产,了解了物产与家乡环境的关系,还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物产。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家乡的美好。
作业布置
实践作业:了解家乡是否有传统手工艺物产(如刺绣、陶器)。
板书设计
第10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
教学特色
1.本课时以《马头琴的传说》为情感纽带,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家乡美好”过渡到“理性发现家乡物产”,使文化认同与知识学习相互渗透,避免单纯罗列物产的生硬感,让课堂充满人文温度。
2.通过设计多感官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深化对家乡的情感。比如在“家乡物产博览会”活动中展示图片、实物模型,甚至可提供少量安全的实物供观察触摸,强化直观认知。
课堂评价
一、填空题
1.家乡的物产既可能是大自然的馈赠,如菜市场里的__________(填蔬菜/水果名称),也可能是家乡人民劳动创造的特产,如超市里的__________(填加工食品名称)。
2.物产的形成与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
3.小明家乡的超市里常年售卖一种酸甜可口的果干,当地农田里却很少看到这种果树。这种果干最可能是( )。
A.本地种植的苹果干
B.从温暖湿润的南方运输来的芒果干
C.家乡工厂用外地采购的原料加工的特产
答案
1.白菜、苹果 红枣、牛肉干(答案不唯一)
2.气候土壤水源
3.C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家乡特产小主播——我为家乡特产代言。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的物产知识,提升语言表达与创意展示能力。
活动过程:
1.学生选择一种家乡特产(如家乡的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 ,用手机录制介绍视频。
2.班级展播:随机抽取5--8个视频在课堂播放,师生共同评选出获得“最佳表达奖”“最具创意奖”“家乡情怀奖”的视频作品,教师奖励贴纸或奖状。
3.将优秀视频汇总,发布在班级群或校园公众号,扩大分享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