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任务,完成课前资料的搜集。 仔细辨别、搜集、整理资料,学会小组合作完成课前资料的搜集。
学中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小组汇报交流。 通过记录、展示,能够分享自己了解的内容。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学后 继续了解关于民族团结或是少数民族的知识。 在了解中再次感受我国的民族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少数民族名称及其特色。
2.知道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活动中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对民族团结的情感认同。
3.了解祖国领土的广阔,知道不同地区的中国人有着共同的身份,懂得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一家人,感受民族团结的温暖和力量。
难点
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学习任务单。
2.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学生聆听,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歌曲中唱到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在说我们国家的什么情况吗?
预设1: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
预设2:我们是一家人。
预设3:我们都是中国人。
师:对呀,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是一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课。
(板书:我们都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团结的氛围。
精彩课堂
活动一:多彩的少数民族
师:(展示中国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各民族聚居区域)同学们,大家请看这张地图。在这片土地上,住着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些小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
任务一:找一找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 问问你的家人、邻居或者朋友,看看他们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的朋友。如果有,可以请他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少数民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
任务二:搜集少数民族的图片 请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里相册、杂志或者网上找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图片可以是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少数民族穿的衣服、少数民族住的房子,或者是他们过节时的场景。请把图片打印出来,带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任务三:学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 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来学唱。比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北京的金山上》(藏族)等。可以跟着视频学唱,也可以让爸爸妈妈教唱!
任务四: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少数民族,问问爸爸妈妈或者查查资料,了解这个民族的一个风俗习惯。比如他们过节的时候会做什么,他们喜欢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或者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礼仪等。
师:谁能为我们来介绍?
预设1:你们看,这是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着漂亮的蒙古袍,袍子上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还系着一条腰带。
预设2:这是藏族的小朋友,他们穿的衣服宽宽大大的,袖子特别长,颜色也很鲜艳。
预设3:这是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他们的衣服上有很多好看的图案,女孩子还会戴小花帽。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介绍得也很好。看到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1:哇,他们的衣服好漂亮!
预设2:我也想穿那样的衣服。
师:除了服装,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你们知道哪些呢?
预设1:藏族人会献哈达。
预设2:维吾尔族的舞蹈很好看。
预设3:傣族的小朋友会在泼水节的时候互相泼水送祝福。
师: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少数民族的朋友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分享都很精彩。现在我们来玩个“民族风情猜猜猜”的游戏。老师把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会拿到一些图片,上面有不同民族的服饰、美食、建筑等。先在小组内讨论,猜猜这是哪个民族。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预设1:我们看到的图片中的姐姐跳舞时像孔雀开屏,美极了!我猜是傣族。
师:猜对啦!在中国的西南部有一个像童话一样的地方——西双版纳,那里住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他们住在竹楼里,一楼养动物,二楼住人,屋顶像一顶大帽子,下雨也不会淋湿。
预设2:这张图片上的房子圆圆的,还有尖尖的顶,我们觉得是哈萨克族的房子。
师:真厉害!这就是哈萨克族的毡房。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虽然他们的衣服和我们不一样,风俗习惯也和我们不一样,但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一颗快乐的心。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一起快乐成长。(板书:团结、尊重)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找朋友、搜集图片、学唱歌曲等有趣的任务形式,激发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外貌、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活动二:祖国各地大探秘
师:(展示中国地图)同学们,看这张大大的地图,这就是我们祖国的样子。它就像一只大公鸡,每一块地方都是我们祖国的宝贝。不管是住在黑龙江的小朋友,还是住在海南的小朋友,不管是住在东边沿海城市的小朋友,还是住在西边内陆的小朋友,大家都是中国人。就像咱们班的同学,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小区,但都在这个班级里,我们都是这个班级的一员。谁能说一说,为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呢?
预设1:因为我们都出生在中国。
预设2:因为我们都说一样的话。 (教师可补充,大部分人说汉语,但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家都是中国人。)
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假如你有一个住在其他地方的中国小伙伴,他那里的生活和我们这里不一样,你会和他聊些什么?可以说说自己家乡好玩的好吃的,也可以问问他关于家乡的事情。(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预设1:我会和他说我们这儿的公园可好玩啦,有滑梯。我想问他那边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师:真不错,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了解别人的生活。
预设2:我想和他说我们这儿的美食,也想知道他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
师:对呀,不同地方的美食也不一样,交流起来肯定很有意思。现在老师要带大家玩个游戏。假设我们要举办一个“祖国大家庭聚会”,每个小组代表一个不同地 区的家庭。有的小组是东北家庭,有的小组是四川家庭,有的小组是新疆家庭。大家想一想, 你们这个家庭会带什么特色的东西来参加聚会呢?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代表不同地区特色的卡片,如东北的雪花卡片、四川的辣椒卡片、新疆的葡萄卡片等。)
小组1(东北家庭) :我们带了大大的冻梨,这是我们东北冬天的特色。
师:冻梨真甜。
小组2(四川家庭) :我们带了麻辣火锅底料,四川火锅很好吃。
师:没错,四川火锅又麻又辣,很有特色。其实不管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哪个地方,我们都是中国人,大家都要友好相处。(板书:友好相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直观展示祖国领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不同地区的人都是中国人。情境体验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
活动三:我们都是一家人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管我们身处什么地方,我们都是一家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讲述故事:《小卓玛和小明的友谊》。
在遥远的青藏高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藏族小朋友卓玛和汉族小朋友小明。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登山比赛。卓玛和小明都参加了。比赛开始后,大家都跑得很
快,卓玛和小明也不甘示弱。可是,跑到半山腰的时候,卓玛突然觉得头晕,腿也软了,一下子
坐在了地上。
小明看到卓玛的样子,赶紧跑过来,关切地问:“卓玛,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卓玛低着头,小声地说:“我……我头晕,腿也跑不动了。”小明想了想,说:“别担心,我背你!”说完,他蹲下身子,让卓玛趴到自己背上。
小明背着卓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虽然他也很累,但他没有停下来。卓玛在小明背上,感动地说:“小明,你真好,谢谢!”小明笑着说:“我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的呀!”
终于,他们一起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看着美丽的风景,卓玛和小明都开心地笑了。老师和同学们也围过来,纷纷夸赞他们:“你们真棒!不仅完成了比赛,还互相帮助,这种精神太值得学习了!”
从那以后,卓玛和小明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互相帮助,还在生活中一起分享快乐。卓玛教小明跳藏族舞,小明教卓玛说汉语。他们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民族团结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温暖。
师:故事中两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是怎样相处的呢?
预设1:他们每天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预设2: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互相帮助,还在生活中一起分享快乐。
预设3:比赛的时候,他们能互相帮助,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1:我觉得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相处也可以成为好朋友。
预设2: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应该互相帮助。
师;大家说得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来自哪个民族,只要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就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板书:相亲相爱)
[设计意图]小明帮助卓玛的情节生动地展现了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故事中的友情和温暖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对民族团结的情感认同。
课时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我们生活的祖国很大,不管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一样的美食和好玩的地方,这些都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好。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不一样,却都很重要。希望大家以后能更爱我们的祖国,和不同地方的小伙伴友好相处。
作业布置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一起画一画、写一写,把你们了解到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团结的故事画在手抄报上。
板书设计
第14课 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一课时
活动一:多彩的少数民族 团结、尊重
活动二:祖国各地大探秘 友好相处
活动三:我们都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
教学特色
本课时以学生喜欢的歌曲为切入点,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时一共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任务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课堂评价
一、选择题
1.在我国的内蒙古大草原,许多小朋友的家人擅长( ),这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A.种水稻
B.放牧牛羊
C.出海捕鱼
2.下面( )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A.泼水节
B.赛龙舟
C.那达慕大会
二、判断题
3.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
4.蒙古族小朋友过泼水节,这是他们的传统节日。( )
答案
1.B 2.C 3.√ 4.×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民族大拼图。
活动目的:通过拼图活动,进一步巩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活动过程:
教师分发印有不同民族特色元素的拼图卡片,每个小组要把手中的拼图拼起来,看看能“召唤”出哪个民族!拼好后,要告诉大家你发现了这个民族的哪些小秘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