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了解春节的来历,准备一个年俗故事。2.学唱一首新年歌曲。 通过讲故事、学唱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学中 1.畅谈年俗,分享过新年的喜悦。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将年俗融入生活当中,积极参与春节活动。
学后 将新学到的年俗说给爸爸妈妈听,并绘制“我家的年俗日程表”。 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巩固对年俗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的习俗,分享过新年的喜悦。
2.通过做一做、唱一唱、说一说等形式,营造新年氛围。
3.感受其他民族过新年的民俗风情,丰富过新年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春节的习俗。
难点
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歌曲:《新年好》《恭喜恭喜》。
2.视频:《这是我们的中国年》《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春节习俗和美食》。
3.PPT课件。
学生准备(任选其一)
1.红色卡纸、金粉、胶榉、剪刀(安全儿童款)等手工材料。
2.空白贺卡。
3.一首新年歌曲。
4.一个年俗故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
师:什么时候我们才互相问候“新年好”呢?
预设:过新年的时候。
师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所以春节又被称为“中国年”。
教师播放视频《这是我们的中国年》。
师: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门上贴春联,窗上贴窗花。
预设2:街上挂满了灯笼。
预设3:长辈们给小孩压岁钱。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物品都是什么颜色?
预设:红色。
师出示教材上的句子:灯笼红红,鞭炮红红,家家户户春节红红。窗花红红,春联红红,团团圆圆日子红红。
学生齐读。
师小结:中国人偏爱红色,红色象征着喜庆、繁荣与吉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红火火中国年》一起感受过年的喜悦。(板书:红红火火中国年)
[设计意图]以歌曲《新年好》导入新课,营造过新年的喜庆氛围,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喜爱。接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年”和“红红火火”的意思,从而揭示本课主题。
精彩课堂
活动一:我家的新年记忆
师: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你们家过新年有哪些习俗?
学生分享交流。
预设:过年前妈妈要打扫卫生。
师:清除家中的灰尘和杂物,象征着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预设:爷爷奶奶会买很多“福”字贴在门上和窗户上,门上还贴了对联。老家大门上还挂了灯笼。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贴“福”时要倒着贴吗?
预设:表示“福”到了。
师:你知道的知识真多!大家为你鼓掌。还有其他同学要分享自己家过年的习俗吗?
预设: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师:吃年夜饭是中国人过年期间最重要的家庭聚餐活动。
预设:祭祖的时候我要给祖先磕头。
师:除夕这一天,家人会上坟或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家中最为尊贵的位置,然后摆上祭品,家人们依次磕头,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和感恩之心。
预设:拜年。
教师播放歌曲《恭喜恭喜》。
预设:包压岁钱。
师:压岁钱最初是为了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
预设:放鞭炮。
师:放鞭炮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每到除夕,年兽都会从海里爬上岸来吃人,人们很害怕都逃到了山上。到了一个除夕,年兽又闯进了村子,突然从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传来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年兽很快逃走了。原来年兽害怕火光、红色和声响。从此,每年春节人们都燃放爆竹,以驱赶年兽,并一直把这个习俗传到现在。
师小结: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春节期间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寓意辞旧迎新,驱邪降福。(板书:辞旧迎新祛邪降福)这些风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情。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分享自己家庭的过年方式,了解不同家庭的习俗,增强对春节文化的认同感。为了避免学生因年龄小没有耐心倾听的情况,教学时穿插了歌曲、故事。学生在课堂上有张有弛,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
活动二:小小春节设计师
师:春节快要到了,大人们忙着买年货,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可以为过节做些什么呢?请在下面的活动中任选一项。
1.做灯笼剪窗花
用红色卡纸制作简易灯笼或用红纸剪窗花。
2.写新年贺卡
在贺卡上画全家团圆图,写上祝福语。
3.唱新年歌曲
学唱一首你喜欢的新年歌曲,过年时表演给家人听。
4.讲年俗故事
了解“福”字倒贴的故事、压岁钱的由来等,过年时讲给家人听。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通过做灯笼、剪窗花活动,营造红火的新年氛围;通过写祝福语,积极表达对家人及同伴的新年祝福。在主题探究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化身为一位小小设计师,表达了自己对新年的感受,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三:别样的少数民族新年
观看视频《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春节习俗和美食》。
师:看完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苗族过年有斗牛、赛马活动。
预设2:白族年夜饭有“酸辣洱海鱼”,听起来就很好吃。
预设3:过年时蒙古族吃烤全羊,藏族喝酥油茶。
师: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过年的习俗也各不相同,但庆祝节日、祈祷幸福的寓意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五谷丰登、阖家欢乐。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春节其实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不是所有的民族都过春节,但过春节的少数民族庆祝节日的方式更具自己民族的特点。通过视频了解各民族过新年的民俗风情,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经验。
课时总结
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祝福、祝愿、期盼,体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习俗,还要理解这些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作业布置
选择一种上课时学到的年俗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
第一课时
辞旧迎新 驱邪降福
教学特色
本课时以“体验式学习”为核心,避免单向知识灌输,通过动手实践和艺术创作,自由创作春节主题作品,学生在红火的年味中主动探索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课堂评价
一、选择题
1.传说春节的由来是为了驱赶一个怪兽,这个怪兽是( )。
A.麒麟
B.蒲牢
C.年
二、判断题
2.春节贴春联时,上联应该贴在门的左侧。( )
3.饺子是老北京人必吃的春节美食,寓意着招财进宝。( )
答案
1.C 2.× 3.√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绘制“我家的年俗日程表”。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年俗日程表,让学生对过年习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访问家人,了解家庭年俗。
2.依照时间顺序填写表格。
我家的年俗日程表
时间(农历) 活动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