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目题逐解(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理清主干知识1.发展的普遍性(1)表现①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 到 的发展过程中。 ②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 。 ③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 ,科学没有 。 (2)结论:物质世界处于 运动、变化、 的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1)含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上升,是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 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 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 。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 ,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 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 。 |微|点|拨| 图示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及其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微|观|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年的书信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利和密切。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我国近代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我国一以贯之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巨大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避免了马克思当年警示的“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开辟了一条21世纪现代化的新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必将在中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问题探究] 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中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认知生成1.新旧事物的区别和联系新事物 旧事物区 别 含义 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特点 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无法容纳新的内容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没落阶级利益,最终会被人民推翻联 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回眸析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四个误区后出现的 事物 从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方面来说,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旧事物在先,新事物在后;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的复辟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力量强大 的事物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从长远的观点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成熟、完美的事物 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恰恰是不够成熟、不够完美的;相对而言,旧事物可能显得成熟、完美。当然,新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会成熟、完美起来形式上新颖的事物 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 )(2)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5)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最终到达认识顶峰的过程。 (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1“阅读与思考2·材料1”改编题)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这告诉我们 ( )①发展是显著的变化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③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④发展具有客观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教材P32“阅读与思考·材料2”改编题)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算筹到算盘、计算尺,再到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据此可知 ( )①计算工具每一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改进都是发展②计算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算力因而构成发展③计算工具的不断发展表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总是处在无限的发展过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情境迁移应用3.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生变化意味着发展 ④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层次。时尚、潮流、前沿的流行文化一波接一波地轰炸着人们的眼球,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有人认为,“流行文化就是新文化”,这种观点错在它 ( )A.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B.没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C.将运动、变化、发展混为一谈D.将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目题逐解(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清主干知识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含 义 量 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 、不显著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 、相持、平衡和 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质 变 事物 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 等的破坏,都是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辩 证 关 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 。 ② 又为新的 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 法 论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 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 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 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 ,实现事物的 |微|点|拨| 质变的两种方向: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要重视体现事物前进和上升的量变,从而为实现质变和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未体现事物前进和上升的量变要防微杜渐。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 是光 明的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 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 的因素,自己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辩证的否定是 和 的环节 道路 是曲 折的 ① 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 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 ,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方 法 论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 的、上升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勇敢地面对 与考验 |微|观|察| “蝴蝶要在百花园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这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 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1994年启动建设北斗一号,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北斗人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服务中国的目标。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任务。2020年,实现了北斗三号服务全球的目标。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一个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问题探究] 1.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过程。2.“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是北斗事业发展带给所有追梦人的深刻启示。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加以说明。认知生成1.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要求及其依据方法论要求 依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我们要善于优化结构,促进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2.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原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回眸析材料: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克服研发过程中的困难,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跻身世界前列。 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上升的、前进的。 ( )(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4)只有量变,事物同样会实现发展。 ( )(5)只有完全否定,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 )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3“阅读与思考1”改编题)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了“秃头论证”。他说:“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 ——不能。——再来一根怎样 ——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个秃头了。”这说明 ( )①少一根头发对能否造成秃头影响不大②秃头生成的过程是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③减的最后一根头发是成为秃头的关键④减掉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成为秃头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教材P34“阅读与思考”改编题)诗词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不乏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下列能体现发展观的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3.(教材P35“伟人名言”改编题)“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4.(教材P35“阅读与思考”改编题)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它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但是今天,火车遍地跑,马车却早已不见了踪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速火车也随之诞生,时速可达300—500公里。火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 (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出现的事物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③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三、情境迁移应用5.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 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下列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与此相近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7.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目题逐解(一)理清主干知识 1.(1)①简单 复杂 ②发展 ③终点 顶峰 (2)永恒 发展2.(1)前进 新事物 (2)①客观规律 发展前途 合理 优越性 ②必然趋势 ③必然趋势 根本利益 ④规律[微观察]提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释解核心要点提示: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新事物,深刻总结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我国近代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汲取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克服了其存在的不足,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必将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提示:×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提示:×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4)提示:×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5)提示:× 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二、1.选C 人类的进化历程反映了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质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①错误。2.选C 在计算工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改进过程中,也有失败和挫折,因此并不都是发展,①错误。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④错误。三、3.选B 题干强调我国高铁的变化发展,而不是强调自然界的发展,②不符合题意;事物的变化有向好的方向的变化,也有向不好的方向的变化,而发展是向上、前进的变化,变化≠发展,③错误。4.选A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以“流行”作为判断新文化的标准,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没有看到新旧文化的本质区别,而不是没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也不是将运动、变化、发展混为一谈,B、C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观点错误不在于将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D不选。目题逐解(二)理清主干知识 1.渐进的 统一 静止 根本性质 根本的 静止 必要准备必然结果 质变 量变 新质 量 质变 性质 质变 飞跃2.否定之否定 扬弃 积极合理 否定 联系 发展 新事物弱点 认识 强大 新事物 前进 新事物 曲折 困难 挫折[微观察]提示:个人成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释解核心要点1.提示: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北斗人面对技术封锁,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技术障碍,完成了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世界的目标。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从北斗一号、二号到三号的建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的过程,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北斗系统每一次更新都是对前代系统的辩证否定,在吸取、保留前代系统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功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提示:①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②北斗事业发展要立足实践,为了建成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在艰辛跋涉中要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③同时,要认识到北斗事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正确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做好思想准备,勇于探索,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即时训练评价一、(1)提示:× 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2)提示:×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3)提示:×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4)提示:×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只有量变,不会实现发展。(5)提示:× 辩证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是否定与肯定的有机结合。二、1.选D 少一根头发属于量变,头发多时,少一根对造成秃头影响不大,但到少最后一根头发就变成秃头时,说明少一根头发对能否造成秃头影响大,故①不选。秃头生成的过程是质变,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是量变,因此不能说秃头生成的过程是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故②不选。减了最后一根头发就会变成秃头,这说明减的最后一根头发是成为秃头的关键,故③入选。材料表明减掉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成为秃头的必要准备,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2.选B A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符合题意。C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符合题意。D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符合题意。3.选D 材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4.选D 应该是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①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③错误。三、5.选C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质变和飞跃,而不是表现为量变过程,④错误。6.选D 材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D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A强调了联系的普遍性, B体现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C体现了要自强不息,不断追求,强调意识的重要作用, A、B、C均不符合题意。7.选D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超越规律,①错误;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勇于挑战,坚定信心,竭尽全力,战胜困难,而不是量力而行,②错误。10 / 10(共96张PPT)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CONTENTS目录123目题逐解(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目题逐解(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框题检测NO.1目题逐解(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理清主干知识1.发展的普遍性(1)表现①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______到_____的发展过程中。②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______。简单复杂发展③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_______,科学没有______。(2)结论:物质世界处于______运动、变化、_______的过程中。终点顶峰永恒发展2.发展的实质(1)含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_和上升,是________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前进新事物(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________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_______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_______。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客观规律发展前途合理优越性必然趋势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_________,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_________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_______。必然趋势根本利益规律|微|点|拨| 图示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及其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微|观|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年的书信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联系越来越便利和密切。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提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我国近代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我国一以贯之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巨大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避免了马克思当年警示的“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开辟了一条21世纪现代化的新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必将在中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问题探究] 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中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提示: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新事物,深刻总结了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我国近代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汲取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克服了其存在的不足,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必将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认知生成|1.新旧事物的区别和联系 新 事 物 旧 事 物区别 含义 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特点 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无法容纳新的内容区别 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没落阶级利益,最终会被人民推翻联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续表回眸析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判断新旧事物的四个误区后出现的事物 从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方面来说,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旧事物在先,新事物在后;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的复辟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力量强大的事物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从长远的观点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当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成熟、完美的事物 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恰恰是不够成熟、不够完美的;相对而言,旧事物可能显得成熟、完美。当然,新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会成熟、完美起来形式上新颖的事物 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续表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提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提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提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提示: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5)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最终到达认识顶峰的过程。 ( )提示:人的认识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1“阅读与思考2·材料1”改编题)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这告诉我们( )①发展是显著的变化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③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④发展具有客观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人类的进化历程反映了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②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质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①错误。2.(教材P32“阅读与思考·材料2”改编题)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算筹到算盘、计算尺,再到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据此可知 ( )①计算工具每一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改进都是发展 ②计算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算力因而构成发展 ③计算工具的不断发展表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总是处在无限的发展过程中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在计算工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改进过程中,也有失败和挫折,因此并不都是发展,①错误。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④错误。三、情境迁移应用3.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生变化意味着发展④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题干强调我国高铁的变化发展,而不是强调自然界的发展,②不符合题意;事物的变化有向好的方向的变化,也有向不好的方向的变化,而发展是向上、前进的变化,变化≠发展,③错误。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层次。时尚、潮流、前沿的流行文化一波接一波地轰炸着人们的眼球,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有人认为,“流行文化就是新文化”,这种观点错在它 ( )A.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B.没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C.将运动、变化、发展混为一谈D.将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解析: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以“流行”作为判断新文化的标准,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没有看到新旧文化的本质区别,而不是没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也不是将运动、变化、发展混为一谈,B、C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观点错误不在于将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D不选。目题逐解(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NO.2理清主干知识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含义 量 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______、不显著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______、相持、平衡和______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质 变 事物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_______、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_______等的破坏,都是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渐进的统一静止根本性质根本的静止辩证 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_。②________又为新的_______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______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 论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_____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_______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_______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_______,实现事物的_______必要准备必然结果质变量变新质量质变性质质变飞跃|微|点|拨| 质变的两种方向: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要重视体现事物前进和上升的量变,从而为实现质变和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未体现事物前进和上升的量变要防微杜渐。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 明的 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______________的辩证发展过程。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_________的因素,自己_______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辩证的否定是_______和______的环节否定之否定扬弃积极合理否定联系发展道路是曲 折的 ①__________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____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_______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______,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______。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新事物弱点认识强大新事物续表方法 论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______的、上升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________,促使其成长、壮大。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______的、迂回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______,勇敢地面对______与考验前进新事物曲折困难挫折续表|微|观|察| “蝴蝶要在百花园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这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 提示:个人成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释解核心要点[议题材料] 1994年启动建设北斗一号,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北斗人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服务中国的目标。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任务。2020年,实现了北斗三号服务全球的目标。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一个国家综合时空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问题探究] 1.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过程。提示: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北斗人面对技术封锁,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技术障碍,完成了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世界的目标。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从北斗一号、二号到三号的建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的过程,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北斗系统每一次更新都是对前代系统的辩证否定,在吸取、保留前代系统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功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是北斗事业发展带给所有追梦人的深刻启示。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加以说明。提示:①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②北斗事业发展要立足实践,为了建成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在艰辛跋涉中要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③同时,要认识到北斗事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正确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做好思想准备,勇于探索,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认知生成|1.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要求及其依据方法论要求 依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我们要善于优化结构,促进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续表2.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原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 论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回眸析材料: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克服研发过程中的困难,使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跻身世界前列。×即时训练评价一、微点澄清判断(1)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上升的、前进的。( )提示:质变有上升的、前进的,也有下降的、倒退的。(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提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提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4)只有量变,事物同样会实现发展。( )提示: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只有量变,不会实现发展。××(5)只有完全否定,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 )提示:辩证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是否定与肯定的有机结合。二、教材资源发掘1.(教材P33“阅读与思考1”改编题)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了“秃头论证”。他说:“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 ——不能。——再来一根怎样 ——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个秃头了。”这说明( )①少一根头发对能否造成秃头影响不大 ②秃头生成的过程是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 ③减的最后一根头发是成为秃头的关键 ④减掉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成为秃头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少一根头发属于量变,头发多时,少一根对造成秃头影响不大,但到少最后一根头发就变成秃头时,说明少一根头发对能否造成秃头影响大,故①不选。秃头生成的过程是质变,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是量变,因此不能说秃头生成的过程是慢慢减掉头发的过程,故②不选。减了最后一根头发就会变成秃头,这说明减的最后一根头发是成为秃头的关键,故③入选。材料表明减掉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成为秃头的必要准备,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2.(教材P34“阅读与思考”改编题)诗词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不乏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下列能体现发展观的是 ( )A.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解析: A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符合题意。C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符合题意。D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符合题意。√3.(教材P35“伟人名言”改编题)“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解析:材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4.(教材P35“阅读与思考”改编题)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它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但是今天,火车遍地跑,马车却早已不见了踪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速火车也随之诞生,时速可达300—500公里。火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 (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出现的事物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③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应该是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①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③错误。√三、情境迁移应用5.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 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质变和飞跃,而不是表现为量变过程,④错误。√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下列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与此相近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解析:材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D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符合题意。A强调了联系的普遍性, B体现了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C体现了要自强不息,不断追求,强调意识的重要作用, A、B、C均不符合题意。√7.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超越规律,①错误;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勇于挑战,坚定信心,竭尽全力,战胜困难,而不是量力而行,②错误。框题检测NO.3(本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语句符合发展的观点的是( )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②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①②反映的是运动,不强调发展,排除。③④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符合题意。67891011121312345142.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下列对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也就是发展 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错误。运动不等于发展,运动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3.(2024·吉林长春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下列对新事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③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④新出现的事物必然会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不能因一时力量的强弱来判断新旧事物,一时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②错误。新事物必然会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新出现的事物”不等于新事物,④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4.一个人所追求的是希望在烧毁“旧事物”的火焰顶上出现光辉灿烂的“新事物”。这一观点说明 ( )①新事物本质上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③新事物是指一切新出现的事物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新事物本质上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因素的保留,同时克服其消极因素,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①错误。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并不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标志,③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5.(2024·河南濮阳期末)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比如说平板电脑,第一批这样的设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们有大型的触摸屏,但重量将近5磅,厚度足足有1.5英寸,其所具备的功能也只是能让人潦草地写下简短的备忘录和填写表格,但是经过30多年的逐步改进,我们今天拥有了超薄、轻巧、功能强大的平板电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②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事物总处在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平板电脑也是由大型设备发展到今天变得超薄、轻巧、功能强大,这说明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曲折的过程,①③正确。运动、变化不一定都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变化,②错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事物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④错误。故本题选B。15678910111213234146.(2024·湖南衡阳阶段练习)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生产力中技术含量最高、发展最活跃、推动力与支撑力最强的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时期我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角度来看 ( )①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肯定是新事物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③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 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不能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来判断是否是新事物,①错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④错误。15678910111213234147.下列选项与漫画《温水煮“青蛙”》(作者:刘志永)所体现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 )1567891011121323414①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③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漫画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体现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不符合题意。④体现了运动的观点,不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8.(2024·河北保定开学考)近30年来,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园区。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该地的发展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显著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①错误;量变和质变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说谁比谁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③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9.电子签名,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各类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确认与签署。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中可以看出 ( )A.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电子签名本质上是对传统手写签名的否定C.电子签名的生命力在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D.电子签名取代手写签名要经历曲折的过程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A错误。电子签名本质上是对传统手写签名的辩证否定,B错误。电子签名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C正确。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不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10.(2024·安徽部分名校期中)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我国沿着科技救国、科技兴国、科技富国、科技强国的历史轨迹,逐步奠定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探索了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脉相承的战略路径。这表明 ( )1567891011121323414①事物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③事物总处在渐进的和不显著的量变中④应对挑战要善于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一脉相承的战略路径体现了事物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①正确;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说法错误,④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11.有人提出过“坎理论”,认为人生就像过坎,坚持努力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人生要过许多坎,每一次过坎都会迎来全新的“呼吸”。“坎理论”符合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阶段性直线上升的过程②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④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①错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156789101112132341412.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材料意在强调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C.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D.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材料意在强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B正确。材料未强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旧事物,一未强调“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C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D与题意不符。156789101112132341413.(2024·广东深圳期中)近年来,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等陪诊服务悄然兴起。陪诊服务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陪诊服务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存在不少短板待补齐,只有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这表明,陪诊服务 ( )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接纳 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④发展具有曲折性,有待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陪诊服务属于新事物,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陪诊服务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②③正确。新事物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要完善,而不是必须接纳,①错误。 “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说法错误,④排除。1567891011121323414二、非选择题14.(11分)(2024·山东烟台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正如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一样,中国式现代化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现代化。1567891011121323414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1567891011121323414展望前进路,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谈谈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1567891011121323414解析:本题的设问需要调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从启示角度分析作答。关键词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可结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关键词②: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展望前进路→可结合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1567891011121323414答案示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是党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在不断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中推进的。只有在亿万人民的实践中接续推进,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一步一步变成现实。1567891011121323414框题检测(七)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本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语句符合发展的观点的是 ( )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②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下列对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也就是发展 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024·吉林长春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下列对新事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③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④新出现的事物必然会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一个人所追求的是希望在烧毁“旧事物”的火焰顶上出现光辉灿烂的“新事物”。这一观点说明 ( )①新事物本质上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③新事物是指一切新出现的事物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河南濮阳期末)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比如说平板电脑,第一批这样的设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们有大型的触摸屏,但重量将近5磅,厚度足足有1.5英寸,其所具备的功能也只是能让人潦草地写下简短的备忘录和填写表格,但是经过30多年的逐步改进,我们今天拥有了超薄、轻巧、功能强大的平板电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②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事物总处在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湖南衡阳阶段练习)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生产力中技术含量最高、发展最活跃、推动力与支撑力最强的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时期我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角度来看 ( )①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肯定是新事物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③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 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下列选项与漫画《温水煮“青蛙”》(作者:刘志永)所体现的哲理最相近的是 ( )①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②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③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8.(2024·河北保定开学考)近30年来,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园区。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该地的发展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显著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电子签名,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各类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确认与签署。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中可以看出 ( )A.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电子签名本质上是对传统手写签名的否定C.电子签名的生命力在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D.电子签名取代手写签名要经历曲折的过程10.(2024·安徽部分名校期中)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我国沿着科技救国、科技兴国、科技富国、科技强国的历史轨迹,逐步奠定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探索了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脉相承的战略路径。这表明 ( )①事物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③事物总处在渐进的和不显著的量变中④应对挑战要善于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有人提出过“坎理论”,认为人生就像过坎,坚持努力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人生要过许多坎,每一次过坎都会迎来全新的“呼吸”。“坎理论”符合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阶段性直线上升的过程②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④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材料意在强调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C.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D.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13.(2024·广东深圳期中)近年来,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等陪诊服务悄然兴起。陪诊服务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陪诊服务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存在不少短板待补齐,只有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这表明,陪诊服务 ( )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接纳 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④发展具有曲折性,有待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4.(11分)(2024·山东烟台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正如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一样,中国式现代化也是每个中国人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展望前进路,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谈谈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框题检测(七)1.选D ①②反映的是运动,不强调发展,排除。③④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符合题意。2.选C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错误。运动不等于发展,运动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错误。3.选A 不能因一时力量的强弱来判断新旧事物,一时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②错误。新事物必然会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新出现的事物”不等于新事物,④错误。4.选D 新事物本质上是对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因素的保留,同时克服其消极因素,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①错误。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并不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标志,③错误。5.选B 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平板电脑也是由大型设备发展到今天变得超薄、轻巧、功能强大,这说明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曲折的过程,①③正确。运动、变化不一定都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变化,②错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属于量变,事物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④错误。故本题选B。6.选C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不能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来判断是否是新事物,①错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④错误。7.选C 漫画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体现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不符合题意。④体现了运动的观点,不符合题意。8.选C 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①错误;量变和质变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说谁比谁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③排除。9.选C 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A错误。电子签名本质上是对传统手写签名的辩证否定,B错误。电子签名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C正确。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不符合题意。10.选A 一脉相承的战略路径体现了事物都有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①正确;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符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说法错误,④排除。11.选D 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①错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12.选B 材料意在强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B正确。材料未强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旧事物,未强调“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C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D与题意不符。13.选C 陪诊服务属于新事物,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陪诊服务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②③正确。新事物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要完善,而不是必须接纳,①错误。 “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说法错误,④排除。14.解析:本题的设问需要调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从启示角度分析作答。关键词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可结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关键词②: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展望前进路→可结合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答案示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是党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在不断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中推进的。只有在亿万人民的实践中接续推进,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一步一步变成现实。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框题检测(七)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docx 第三课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docx 第三课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