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6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62张PPT)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哲学概论
模块知识体系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的内涵
哲学的发展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知识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物质
运动
规律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矛盾
单元知识体系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联系
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构成、引起
根本 内容
根本 动力
总特征
(基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本课知识逻辑与体系
【课前预习】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是什么?
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是什么?
【情境与问题】1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空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大家渴望在假期通过旅游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旅游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热门景更是人潮涌动。然而,旅游供给却未能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在热门景区,像泰山景区单日接待量高达12.8万人次,超出核定承载量50%。景区周边配套也存在问题,停车场缺口达60%,交通要道拥堵成“停车场”。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杭州西湖单日垃圾清理量超200吨,黄山挑山工日均搬运量超负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旅游市场的火热也为景区及周边地区带来了经济收益,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当地就业,这也为景区进一步改善设施、提升服务提供了经济基础。
议学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及分享
(1)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存在怎样的生活中矛盾呢?同时,请结合教材思考什么是哲学中的矛盾
(2)旅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旅游供给的相对滞后,体现了矛盾的哪些基本属性
(3)以景区的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压力这一矛盾为例,说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是怎样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的?
【探究与展示】
在五一旅游市场中,旅游需求与供给、景区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是矛盾的具体体现。旅游需求的增长与供给的滞后,二者相互对立,需求渴望得到充分满足,而供给却无法及时匹配;但它们又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于旅游市场这个统一体中,缺少任何一方,旅游市场都无法正常运转。
议学任务
(1)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存在怎样的生活中矛盾呢?同时,请结合教材思考什么是哲学中的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注意:
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关键词:
双赢、双刃剑、成就和困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与劣势、优点与缺点等。
【探究与展示】
【探究与展示】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②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如景区的经济收益依赖游客的到来,而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依赖景区的良好运营和服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景区合理利用经济收益来改善环境、提升服务,就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③斗争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大量游客涌入带来的经济收益是以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为代价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
议学任务
(2)旅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旅游供给的相对滞后,体现了矛盾的哪些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属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 、相互 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 、相互 的属性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口诀法巧辨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探究与展示】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属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口诀法巧辨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探究与展示】
【探究与展示】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景区的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压力虽相互对立,但统一于景区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两者的斗争性,如通过合理规划游客流量、加强环境治理等措施,才能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同一性目标。
议学任务
(3)以景区的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压力这一矛盾为例,说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是怎样相互作用推动事物发展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内在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知识小结
矛盾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相互( )
相互( )
相互( )
相互( )
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知识小结
矛盾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
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
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包括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4)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5)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原理归纳
1.(高考真题)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
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评估与矫正】
2.(高考真题)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
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
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评估与矫正】
【情境与问题】2
在五一假期旅游中,热门的传统5A级景区,如故宫、张家界等,凭借其闻名遐迩的旅游资源和成熟的旅游配套设施,吸引大量游客,门票早早售罄,旅游收入可观;而一些小众景区和县域旅游景点,通过挖掘自身特色,如举办特色民俗活动、打造乡村旅游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像潮州以“非遗+潮玩”为特色,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文旅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活力迸发”的繁荣景象。同时,同一景区在不同时间段也面临不同情况,假期前期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景区面临巨大接待压力;假期后期游客逐渐减少,景区又需要思考如何在非假期时段吸引游客。
议学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及分享
(1)热门传统景区与小众景区的发展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体现了矛盾的什么特点
(2)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同一景区在假期不同时间段面临不同情况,体现了矛盾的什么特点
(3)从不同地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探究与展示】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旅游市场中,无论是热门景区还是小众景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游客接待与服务质量、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等矛盾贯穿旅游发展的全过程。
议学任务
(1)热门传统景区与小众景区的发展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体现了矛盾的什么特点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1)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 ,直面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3)举例说明
【探究与展示】
认识运动
社会运动
生命运动
化学运动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结论
矛盾举例
各种运动形式
运动领域
自 然 界
社 会
思 维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
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
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专制
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
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
事事有矛盾
人,从生到死,时时刻刻存在着矛盾。
从生理角度看,人们每天有一部分细胞在死亡(数十亿细胞),同时新的细胞又在产生。人体中的水分子每7天更新一遍,人体中的组织蛋白平均80天有一半死亡;人体中所有原子,过一年以后98%都已经更新了。其实,就是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内都同样发生着旧的死亡、新的产生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矛盾斗争,人就停止生命了。
时时有矛盾
【探究与展示】
矛盾具有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热门传统景区与小众景区在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和游客群体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如景区在假期不同时间段面临的游客数量和管理问题不同。
议学任务
(2)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同一景区在假期不同时间段面临不同情况,体现了矛盾的什么特点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矛盾的特殊性
【探究与展示】
【探究与展示】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都遵循旅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又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式。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些小众景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能会被其他景区借鉴,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发展模式。
议学任务
(3)从不同地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探究与展示】
标志词: 先试点再推广、典型、示范、先行先试、马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借鉴…经验;在…理论、思想、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中国人
黄种人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知识小结
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1)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学会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
原理归纳
2.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或矛盾问题的精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从漫画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承认矛盾、直面矛盾有助于正确解决矛盾
②要在试错与改错的对立统一中正确对待矛盾的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评估与矫正】
2. (高考真题)漫画主要讽刺了(  )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评估与矫正】
3.(高考真题)花色各样的中国瓷器名扬四海,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而白瓷的釉是单纯的石灰釉,铁的含量越少越好,青花瓷釉中则含有钴元素。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 ③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 ④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评估与矫正】
【情境与问题】3
在五一假期旅游热潮中,景区的运营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保障游客的安全是最为关键的,如黄山景区在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时,需要全力保障游客在登山、观景等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但同时,景区的环境卫生维护、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文化活动开展等工作也不容忽视。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提升导游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是核心,导游的讲解和引导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但景区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也会对游客体验产生重要影响。从旅游市场的效益来看,旅游收入的增长是最主要的,它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不过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也需要关注。
议学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及分享
(1)在景区运营管理中,哪些属于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次要矛盾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结合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探究与展示】
①主要矛盾:保障游客安全;
②次要矛盾:如景区环境卫生维护等工作;
③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议学任务
(1)在景区运营管理中,哪些属于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次要矛盾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从属地位,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
要求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强调主要矛盾)
(强调次要矛盾)
【探究与展示】
牵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打蛇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眉毛胡子一把抓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反对不分主次
思考:主次矛盾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评估与矫正】
【探究与展示】
①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旅游的市场效益这一矛盾里。
②旅游收入增长是旅游市场效益的主要方面;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旅游市场效益的次要方面。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既要看到旅游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不能忽视支流,要重视旅游对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议学任务
(2)结合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旅游收入的增长与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个矛盾
主要方面
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要求
着重抓主流
要求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次要方面
被支配地位,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
(强调矛盾的次要方面)
【探究与展示】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外延: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
标志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等 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 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 标志词:主流、大局、主体、方向等
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分析问题,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
3.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好钢用在刀刃上;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
以下说法中,是体现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还是体现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评估与矫正】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既看主要矛盾
一种矛盾
既看主要方面
又看次要方面
复杂事物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一关系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两点论
重点论
又看次要矛盾



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025年五一旅游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景区超负荷运营、交通拥堵、生态环境压力加剧、不同地区旅游发展失衡等。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从政府、景区运营方和游客三个主体中任选其一,提两条建议,并分析其矛盾相关知识的依据。
【评估与矫正】
知识小结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发展,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有影响,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要重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归纳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1)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抓主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也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3)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矛盾分析法的内容
(1)矛盾对立统一,要求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习近平在东北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材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面对复杂事物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评估与矫正】
2.中国未成年人通过手机接触网络的年龄不断降低,小学生拥有手机的占比达到64.2%,青少年微信使用率达84.6%。对此,有人认为,弊大于利。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正确使用,其实手机对青少年还是有利的。综合上述观点,我们正确看待手机的影响应该坚持
①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评估与矫正】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基本属性
普遍性
特殊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主次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坚持矛盾分析法
(矛盾)
【总结与提升】
1.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提示: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提示: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提示: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易错易混
【评估与矫正】
4. 主次矛盾解决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的是改造世界的问题。
5.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示:错误。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主次矛盾解决的是改造世界的问题。
提示: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提示:错误。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易错易混
1.(2025·广东·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冲突”。近年来,“文明冲突论”为国际人文交流设置各种障碍。文明冲突论的特点是把文化差异的作用扩大化,认为文明差异是引发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每种文明都各有优长,没有优劣之分,不应当恶意贬低,而应当取长补短。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有人认为要想解决国际冲突,就要消除文化差异。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评估与矫正】
参考答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误解引起冲突。
但要想解决国际冲突,并不意味着要消除文化差异。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借鉴的前提,有利于不同文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隔阂也可以在求同存异、平等友好交流的基础上走向共同繁荣。
2.(2023广东高考真题)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点开网络阅读平台上的一部小说,读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写“段评”,每章后面写“章评”,还可以点赞、吐槽、纠错、编段子,妙趣横生。
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
虽然社交化阅读日益流行,但传统阅读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图书馆、书店或农家书屋等实体场景里浸润书香仍是许多人的优先选择。在阅读中传承文明,关系到个人的素质提升与国家的兴旺发达。无论阅读的模式、场景等如何变化,开卷有益始终不变,阅读的意义始终不变。
有人认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必将取代传统阅读。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评估与矫正】
参考答案:
①阅读是矛盾的普遍性,社交化阅读和传统阅读是矛盾的特殊性。社交化阅读作为一种全新阅读模式,以线上分享、互动、传播为特征,正成为数字时代的阅读潮流;传统阅读以作品为核心,侧重个人品读,不易受干扰。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社交化阅读则以读者为核心,凸显阅读的社交属性,能极大地激发阅读兴趣,使读者在便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帖、评论、弹幕等来帮助作者生成创作内容,获得与作者共创阅读内容的奇妙体验。与传统阅读相比,社交化阅读更容易分散注意力,产生浅阅读和泛娱乐化阅读等问题,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总结)。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社交化阅读要与传统阅读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通过旅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旅游供给的相对滞后设计具体情境,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
【目标与任务】
1.整理课堂笔记
2.选择题:P17课评(八);主观题:P18 第5题
3.熟记必背知识
4.预习下节课内容
【总结与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