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小气象员》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小小气象员》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气象观测》 1.小小气象员 教学设计
单元 《气象观测》 课题 5.小小气象员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2.天气与气候 学习内容 12.1天气可以用温度、风向、风力、降雨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12.2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温度计、风向标)观测天气,并使用符号记录天气现象。
内容要求 10.1中(2)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说出天气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引导下,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提供支撑性的证据。 探究实践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统计图表等记录和整理信息,并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乐于动手操作感兴趣的事物;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与实验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实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 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气象知识描述天气信息及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 难点 准确描述天气和解读气象数据。
教学 准备 教师:《天气预报》视频片段;前一天的天气信息;天气播报文字稿。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5分钟) 1.情境引入 师:(出示校园天气播报员海报)同学们,学校组织一个气象播报电台,图里面的女孩妙妙也想成为一名天气播报员。你们想想,天气播报时要包括哪些信息?(幻灯片打开下一页,展示晴天、多云、降雨、刮风、天气炎热和寒冷的天气) 生:晴天还是阴天,也就是云量的多少。 生:降水的多少。 生:风的等级和方向。 生:天气是炎热还是寒冷。 …… (学生回忆天气预报的内容,教师在黑板上补充) 师:原来天气预报信息这么多。 2.问题与猜想 师:但我们要清晰、准确地播报天气,还需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先看一段天气播报视频。 (播放天气播报视频) 生:播报时要根据天气信息给出行建议。 生:播报不能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生:播报的用语要恰当、规范。 师:说的非常好。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气象员播报时,视频画面还搭配了什么? 生:还有天气符号。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学生回忆这一单元学习的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学生了解天气播报仪态语言等的注意事项,为稍后的播报打好基础。 学生的表现对天气信息的回顾反应比较迅速,说明他们对于天气知识内容掌握比较全面,但表述的词语欠缺规范。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1. 制订计划 师:对了,播报时还要插入对应的天气符号,看看我们常用的符号,你能说说中间的符号代表什么吗?(幻灯片展示常用天气符号,隐藏多云、大雨的符号名字) 生:那是多云,因为它的云量比晴天多,比阴天少。 师:那这个呢? 生:那是大雨,因为小雨的云下有一滴水,中雨有两滴,有三滴的就是大雨。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可以查询天气信息,时间充裕还可以外出用仪器检测当天的天气状况。 2. 搜集证据 师: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收集今明两天的天气信息,并补充到天气海报上。 (教师幻灯片展示今明两天天气信息) 3. 处理信息 师: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海报的内容,整理自己的天气预报播报稿。对照播报稿,自信大方的播报新闻。准备好了吗? 4.播报天气 请学生上台展示播报新闻,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学生用图像的方式处理较多的天气信息。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把收集好的天气信息进行梳理,通过文字语言清晰地、准确地表达。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1.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回顾天气预报需要的气象信息,如果使用天气符号表达天气。 2.反思 比较学生之间天气播报的情况,思考如何更清晰流利地播报天气信息。 3.评价 学生对自己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四、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天气播报稿的整理。 培养学生收集收据信息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5.小小气象员 云量 音量、语速 天气信息 降雨量 注意 出行建议 风力风向 天气符号 气温 认识符号→收集信息→播报天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