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测量风向》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测量风向》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气象观察》 2. 测量风向 教学设计
单元 《气象观察》 课题 2.测量风向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 10.1 天气和气候
内容要求 10.1中②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说出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知道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科学思维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班级风向汇总表,总结得出风向结果。 探究实践 能利用风向标观测当天的风向,并科学的做好记录。 态度责任 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现象、结果进行总结;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上内容以教学指南为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准确表达出风向的概念,并学会使用风向仪。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够根据班级汇总结果,分析风向。
教学 准备 教师:板书、PPT。(以教学指南为准)
学生:风向标。(以教学指南为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5分钟) 1.情境引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风向。知道什么事风向吗? 生:风吹过来的方向。 生:风吹去的方向。 师:看来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能否分析出里面的风向。 (播放视频) 生:我认为是从左往又吹。 生:我举得是从右往左吹。 2.问题与猜想 师:这里的风是怎么吹的? 生:我认为是从左往又吹。 生:我举得是从右往左吹。 师:到底风向是怎样的定义的?有没有什么办法更精确的测量风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视频,让学生关注风向的不同于风向的判断,从而引发矛盾,进而进行后续探究学习。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1. 阅读资料 师:老师讲阅读和测量仪器下发给同学们,请大家将关键词圈出,确定风向是什么,并学习使用测量仪器。 生:(自主阅读) 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什么事风向? 生:风吹来的方向。 师:测量风向的仪器叫什么? 生:风向仪。 师:风向仪由箭头、转动轴、尾翼组成。箭头指向的是哪里呢? 生:风吹来的方向。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如何使用风向仪;并说明箭头指向。 生:(学生手拿风向仪和风扇进行演示) 师:看来箭头确实转向了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2.探究活动 师:一会我们到室外进行风向测量。我们需要怎样的做呢?一,水平放置指南针,判断四周方位;二,水平放置风向标,观察风向,同时保证周围无遮挡;三,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风向结果,若风向标没有转动则为无风。 师:接下来是分工,一人为记录员,一人为观测员,一人为计时员,一人为方位员。30秒钟做好分工,并明确自身职责。 生:(小组讨论) 师:排队到指定区域观测。 生:(小组观测记录) 3.汇总结果 师:同学们刚刚在楼下进行了风向的观测,现需要将我们的观测记录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这里有两种统计的方式,看看哪种大家更容易理解。方法一:箭头的指向是风向,就和风向标的指向一样。方法二:箭头标的是风的路径,从哪来,吹哪去。现在开始投票。 生:(学生举手表决自己更容易理解的统计方式)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更支持方法二。那现在根据观测记录,将小组手里的箭头统计在班级记录表中。 生:(各组汇总风向记录) 4.分析风向 师:仔细观察观察班级汇总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很多箭头都是东南方向的,吹东南风。 师:都是东南风吗? 生:还有几个无风、西风、南风。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大家记录的时间不一样。风向不一样。 师:这段时间的风向是一致的吗?你能否得出最终的结果。 生:风向会变化。但更多是东南风。 师:是的,风向会时刻变化。而这段时间主要吹的是东南风。 【设计意图】 风向的概念是易错点。通过资料阅读的形式,可让学生主动了解风向的概念。同时,下发风向标教具,让学生一边阅读,一遍对应实物,从而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也是学生容易错的地方。尽管在阅读环节一些学生已经尝试寻找箭头所指与风向之间的关系,但重点请以为同学上台示范,可进一步确认心中所想,证实箭头与风向的一致性。 【设计意图】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说,室外活动仍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为更好的让活动顺利进行,正式活动前,需要详细的说明操作步骤与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才能避免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 【设计意图】 气流会从一个方向吹来,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实时风向会有一些变化。这种细微的变化,需要大数据来支撑。所以班级统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看到主流的风向,还能看出风向动态的变化。这个环节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我们通过大家的统计,得出了这段时间的风向结果。实际上,气象台也是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给出风向预测的。 师:气象台有没有更精准的仪器检测风向呢?它就是风向传感器。更灵敏的转向器,再通过电子传输信号,从而可以实时捕获数据。 【设计意图】 我们教学使用的仪器仍不够灵敏,在活动中,学生也不难发现问题。因此,引出更精确地测量工具势在必行,解答学生疑惑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科学信息的获取与也是需要技术支撑的,两者相辅相成。
四、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