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天气与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天气与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024年版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变幻的天气》 2. 天气与生活 教学设计
单元 《变幻的天气》 课题 2.天气与生活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 10.1天气和气候
内容要求 10.1低(1)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10.1低(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比较和识别不同天气现象,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并描述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和回忆天气现象,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天气的特征进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并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制订计划的意识。 态度责任 如实记录搜集到的信息;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观察和回忆天气现象,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教学 难点 对不同天气的特征进行比较,识别不同天气现象。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不同天气的图片或视频(视天气情况而定),记录表。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问题情境(5分钟)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周末就要到了,很多同学家都有外出游玩的计划,我们可以事先了解一下目的地的天气情况,提前做些准备。在哪里可以查阅到天气的信息呢? 生1:看电视中播放的“天气预报”。 生2:查看手机。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等途径查看天气情况,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等媒体每天都会对各地的天气进行预报。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天气预报”片段,请你认真观看,并说一说你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天气现象?(播放视频) 生1:我看到有阴天。 生2:有晴天。 生3:…… 师:除了雨天,还有阴天、晴天、雪、风等天气现象,它们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与生活。(板书课题) 创设真实情境,回顾、思考获得异地天气情况的途径,引入课题。 初步了解“天气预报”中与天气现象有关的信息及专业名词。
提出问题(3分钟) 师:通过观看“天气预报”,我们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对我们的出游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生1:晴天云很少,阳光好;阴天…… 生2:冬天下雪时很冷,但是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滑雪。 生3:刮大风的天气很容易迷眼睛…… 回忆生活中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引发对天气现象的关注。
探究与结论(27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回顾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还需要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不同天气的特征。 1.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 师:这是两张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天气吗? (教师出示阴和下雪气现象的图片) 生:第一张是阴天,第二张是下雪。 师:你是依据什么作出判断的? 生:阴天,没有阳光,云遮住整个天空,所以第一张图片的天气现象是阴天。第二张不断有雪花落下,所以是下雪天。 师:通过观察天空中云的多少、阳光的强弱等信息,能否判断出阴天、雪天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下面几张图片和我们的实际观察,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天气,这些天气有什么特征? (教师出示几幅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交流,说出图片显示的天气现象及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知道识别不同的天气现象,主要是根据阳光、云量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分析判断的。 2.游戏:猜天气。 师:掌握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我们来玩一个猜天气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每组两人,一人用语言或动作描述一种天气现象,另一人猜是什么天气。看哪个组猜对的最多。想一想,怎样描述天气的特征,才能让同伴猜到? 生1:可以用语言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生2: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演天气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一定时间后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活动) 3.表达与交流。 师:天气变化会对我们的出游产生哪些影响? 生1:雪天要穿厚衣服,还要小心滑倒…… 生2:晴天要注意防晒。 生3:雨天需要准备雨伞、雨衣。 师:我们知道阴、晴、雨、雪、风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征,并且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探测学生关于天气知识的前概念,方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 培养学生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描述不同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人们的应对措施,达成科学观念目标。 教师可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带领学生到室外(室内)进行观察、体验活动。 指导学生正确游戏与交流的做法。
反思与评价(5分钟) 师:你最喜欢哪种天气?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思考) 生1:我最喜欢晴天,因为晴天阳光灿烂,可以在室外活动。 生2:我喜欢雪天,因为雪天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生3:我喜欢阴天,因为阴天没有阳光,没有强烈的日晒,很适合散步。 师:不同的天气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可以根据天气的不同特征选择外出的时间、地点等,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渗透辩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巩固科学观念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本环节也可以在探究与结论环节的观察活动中完成。 注意纠正学生表述过程中错误和不科学的地方。
应用与迁移(选上)(2分钟) 师:周末就要到了,我们可以查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制订一份出游计划,和家人一起出去游玩吧! 呼应课堂导入情境,强化天气对人类生活有影响,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六、阅读与新知(3分钟) 师:除了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自然界中还存在其他的天气现象。比如龙卷风、沙尘暴、冰雹、霜等。(展示图片或视频) 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天气现象的特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