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形状变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形状变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力和形变》2 形状变了 教学设计
单元 《力和形变》 课题 《形状变了》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内容要求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 科学思维 能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能根据问题提出力与形变关系的假设,具有根据实验证据检验猜想的意识。 探究实践 能根据图中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力与形变之间关系的猜想。能仔细观察力加在软硬不同的物体上产生形变的情况。能根据多个实验证据归纳得出关于力与形变关系的结论。 态度责任 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力与形变的关系;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能根据情境提出力与形变之间关系的问题并作出猜想,能仔细观察力加在软硬不同的物体上产生形变的情况,能根据多个实验证据归纳得出关于力与形变关系的结论。
教学 难点 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能根据问题提出力与形变关系的假设,具有根据实验证据检验猜想的意识。
教学 准备 教师:跳跳球、橡皮筋、塑料瓶、玻璃瓶、玻璃管、水。
学生:课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3分钟) 1.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图中的几个小朋友们在玩跳跳球。仔细观察,你发现跳跳球有什么变化? 2.引出问题 对物体用力,物体的形状都会发生变化吗? 3.作出猜想 师:很多小朋友说,物体用力,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但是也有的小朋友不同意这个看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形状变了) 【设计意图】 引发全体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聚焦问题,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猜想。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1.从众多材料中,对物体用力,发现软的物体容易变形 (1)提供材料:皮球、塑料瓶、橡皮筋、弹簧、软木、铁片、易拉罐等 (2).明确实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规范操作,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实验完毕,整理材料。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实验完毕,汇报交流:对这些物体用力,物体的形状都发生变化了吗? (5)小结:对物体用力,发现软的物体形状变化很明显。硬的物体,看不出变形的效果。 2.指导探究力能否使硬的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1)问题:力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吗? (2)猜想:力有可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也可能不会改变。 (3)指导实验探究 ①材料:一个塑料瓶和一个玻璃瓶,都装满水,在瓶塞中都插入细玻璃管。 ②比较:这两组材料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 ③预设:如果用力挤压塑料瓶和玻璃瓶,两个瓶子中细玻璃管的水柱会变化吗? ④实验:学生实验,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实验完毕,汇报交流:用力挤压塑料瓶和玻璃瓶,两个瓶子中细玻璃管的水柱都升高了。 (5)讨论:玻璃瓶是硬的,但用力挤压,瓶子中细玻璃管的水柱也升高了。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6)小结:对物体用力,硬的物体形状也会改变。如果变化不明显,我们可以想办法把这种细微的变化放大。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力可以使较软的物体变形,并产生新问题:力能改变硬的物体的形状吗?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力可以使物体 的形状发生改变。软的物体变化比较明显,硬的物体变化微小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但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帮助我们放大变化便于观察。
三、反思与评价(3分钟) 1.反思 师:对于这次探究活动,我们有哪些体会? 2.评价 师: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做得怎样? 【设计意图】 指导帮助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四、应用与迁移(3分钟) 1.学习和面 尝试用面团制作各种形状的面点。
五、阅读与新知(1分钟) 师:了解金属材料加工的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形状变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