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单元《分类与打包》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体验单元《分类与打包》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体验单元《分类与打包》 教学设计
单元 体验单元 课题 分类与打包 课时 1
设计 学校 电话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观察捐赠的物品,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 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 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态度责任 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找出物品的外在特征。
教学 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 准备 教师:课件
小组:书包、铅笔、橡皮、彩笔、跳绳、足球、各类玩具、衣服(包括二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提醒与备注
一、问题情境(3分钟)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9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中华慈善日。 师:是的。在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学校号召少先队员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捐赠物品。 生:接到通知后大家都纷纷行动起来,我捐了课外书。 生:我捐了玩具。 生:…… 师:同学们都是爱心人士啊!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大家捐了这么多物品,摆放在教室太占地方了,得赶紧打包送到大队部。 师:面对这么多的物品应该怎样打包呢? 生:先分类,再打包。 2.提出问题 师:怎样给物品分类才方便打包呢? 生:…… 聚焦问题,揭示本课主题。
二、问题与猜想(5分钟) 师:同学们,教室里有很多大家捐赠的物品,我拍了一张照片。还有一些班级捐赠的物品已经送到了少先队活动室,我也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看这两张照片,你们能告诉我上面都有什么吗?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同一类的物品? 生1:书、本、橡皮、尺子……这些都是学习用品。 生2:模型飞机、布娃娃、电动小熊……这些都是玩具。 生3:裙子、毛衣、羽绒服……这些是衣服。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总结得很好,他们根据用途已经对物品进行了分类,是不是按照用途给物品分类就方便打包了呢?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分类方法方便物品打包呢? 通过感官简单认识不同物品的特征,学习相关分类知识,对更深层次地按照大小、软硬等分类具有启发作用,为完成活动任务做准备。
三、探究与结论(20分钟) 问题1:给物品打包要符合哪些标准? 师:我们给物品打包要符合哪些标准呢?请小组进行讨论并确定打包标准。 (小组讨论) 师:说一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1:方便寻找。 生2:节省空间。 生3:不能损坏物品。 生4:…… 师:根据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我们确定下来的打包标准是“方便寻找、节省空间、不损坏物品”。 问题2:我们可以按照什么给物品分类? 师:为了方便打包,我们首先要对物品进行分类,按照什么给物品分类呢?小组成员讨论一下。 生1:按软硬给物品分类,软的可以压缩,节省空间。 生2:把用途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方便查找。 生3:按大小分类,大的单独打包,小的集中打包。 生4:…… 师:按照大家讨论的办法,我们先试着分一分吧。 (活动:学生动手对捐赠的物品进行第一次分类) 问题3:怎样分类才有助于打包?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操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们按照用途对物品进行分类,发现玩具中的塑料飞机容易刮破布娃娃,不能达到打包的要求。 生2:…… 师:看来我们只按照用途分类的话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玩具类物品的大小、软硬不同打包在一起不方便,甚至会损坏物品,那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们可以先按用途分类后,再按照新的标准再次分类。 师:哪个同学可以举个例子呢? 生1:我觉得学习用品可以再按照大小分类。 生2:我认为玩具可以再次按照软硬分类。 生3:我认为衣物可以再按照新旧分类。 生4:…… 师:同学们,你们的思维真活跃!恭喜你们已经初步具有了层级分类的思维方式! 师:同学们,层级分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类,通俗地讲就是把事物按照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分成不同的组,就像把捐赠的物品可以按照它们的种类和用途来分类。比如,衣服可以分成夏季衣服和冬季衣服,还有鞋子和帽子。书籍可以分成故事书、百科全书和绘画书。玩具可以分成玩偶、积木和拼图。食物可以分成干粮、罐头食品和新鲜果蔬等等。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捐赠物品,确保每一样东西都能够被合适地使用和赠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们已经明确了层级分类的方法,接下来各小组再次讨论分类和打包的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打包吧。注意要符合打包标准以及用时尽量短,需要消毒和使用空气压缩机的小组请举手示意老师帮忙。 (各组依据分类打包方案进行活动) 明确分类打包的标准,让学生依据相应标准展开接下来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明白只按照一种标准分类不能满足打包要求,所以引导学生再次对已分类过的物品按照新的标准再进行分类。明确分类步骤,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按照制订的分类打包方案进行分类打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通过物品的用途、大小、软硬、新旧等特征进行分类的理解和应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对物品进行消毒。
四、反思与评价(7分钟) 师:分类打包活动结束了,我们检查一下大家分类打包是否符合标准? 生:符合。 师:请大家分享一下活动经验吧! 生1:我们小组分工明确、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对照制定的打包要求认真地完成了任务。 生2:我们小组的经验是…… 师:这些小组分享给我们的经验都是很实用的,大家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借鉴!在活动中有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你学习和赞扬的,请你来夸夸他吧! 生1:我发现***同学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捡起其他小组掉落在地上的玩具,活动结束后还帮忙整理物品,我应该向他学习! 生2:我发现…… 师:这些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再次表扬刚才这些同学,希望大家能向他们多学习。 师: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完成课本第4页“想一想,选一选”) 对照制定的分类打包标准再次检验活动成果,加强学生对标意识。 锻炼交流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渗透科学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懂得学习他人优点,找出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赞美同学,尊重不同同学的想法。
五、应用与迁移(7分钟) 1.课堂小结 师:请谈谈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 生:…… 师:这堂课我们通过实践操作,经历了先按照特征给物品,然后再进行分类后打包的活动。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分类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它。 2.学习应用 师:请你们按照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认真观察课本第4页上的六个动物,有两个动物和其他四个不是一类,把它们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活动。 把课堂上学会的分类方法应用到给动物分类的活动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六、板书 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