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的含义。2、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征。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学习,引领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地尊法、守法、护法。【教学重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过程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教学难点】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文分析《月球之谜——从神话到科学》思考: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总议题: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从认识月球说起第一幕:真理是客观的议题一: 从月球的真实面貌中把所致真理的客观性议学情境一:图文分析《月球的真实面貌》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同一个月球的认识为什么不一样?(2)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属于什么?不符合的又属于什么 (3)对月球的正确认识有几个?对我们有何启发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1)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由于人们(亚里士多德、伽利略、阿波罗的宇航员)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月球)会产生不同认识。议学小结;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1)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2) 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活动)是客观的。(3) 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②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所以,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归纳: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议题二:从嫦娥5号探测器揭示月球隐藏的水秘密中明晰真理的条件性与具体性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嫦娥5号探测器揭示月球隐藏的水秘密》2020年12月,嫦娥5号在月球表面采集了材料后返回地球。中国的科学家们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水分子,终于找到了月球隐藏水分的直接证据,这可能为将来在月球上开采资源和建设基地奠定了基础,水分子可以以水合盐的形式存在于月球阳光照射的区域。这打破了以往认为月球表面没有水分的旧观念。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l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20世纪前人类认为月球无生命?(2)2020年嫦娥五号发现月球水分子如何推翻旧认知?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议学小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强调空间(即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限制,强调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空间条件和范围)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强调时间(即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限制,强调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具体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知识拓展:真理与谬误的区别与联系第三幕: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议题三:从人类探月里程碑里探究追求真理的过程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人类探索月球脚步永不停止》并图文分析《人类探月里程碑》20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早已实现,“嫦娥奔月”的故事,也以另一种方式变为了现实。可是,人类对宇宙的好奇没有终点,月球是人类迈向深空的起始。未来,我们将继续。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分析议学问题:(1)人类探索月球的奥秘为什么不能一步完成?这体现了我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2)类登上月球的梦想早已实现,为什么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议学小结: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①认识的主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②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表现: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过程: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2、认识具有无限性(1)原因: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2)结论: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上升性(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 .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3)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任何僵化的、静止的、停滞不前的观点。重点突破: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本框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