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校园沙盘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校园沙盘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3.《校园沙盘》教案
【教材简析】
本节是冀人版 “位置与方向” 单元的延伸课程,承接前两节 “描述位置” 的知识,将 “方向与位置” 从 “语言描述” 升级为 “实物建模”,是 “知识应用→实践操作” 的关键环节。教材以 “问题驱动” 展开:先通过 “你见过沙盘吗?”“怎样搭建校园沙盘?” 激发兴趣,再以故宫沙盘为参考,分步讲解制作流程,最后通过 “绘制平面图”“实践制作”“改进创新” 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 “位置概念” 转化为具象的 “沙盘模型”。
教材设计注重 “生活化与实践性”:选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作为建模对象,材料多为废旧纸箱、彩纸等易获取物品,降低操作难度;同时融入 “改进方案”“未来设计” 环节,鼓励学生创新,符合二年级学生 “爱动手、善想象” 的认知特点,也为后续学习 “比例、空间结构” 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沙盘是实物的缩小模型,校园沙盘能直观展示校园布局,了解地形、生态、AR 沙盘三种常见类型。
掌握校园沙盘制作的核心流程,明确 “绘制平面图” 需标注建筑位置、形状与方向(上北下南)。
2.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校园实际场景,分析主要建筑的相对位置(如 “操场在教学楼的南边”),并转化为平面图上的符号与标注。
能根据沙盘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如模型放不下),思考 “是否比例不合适”“位置是否记错”,培养初步的问题分析能力。
3.探究实践
参与 “校园观察” 活动:分组观察校园主要建筑(教学楼、大门、操场)的位置、形状,记录关键信息(如 “大门在校园北边”)。
完成 “简易沙盘制作”:按流程装铺沙子、制作模型、摆放模型,观察模型与平面图的匹配度,尝试调整位置。
开展 “沙盘改进” 讨论:对比已制作沙盘与校园实际场景,提出至少 1 条改进建议(如 “用蓝色纸片加在沙盘里,代表校园的水池”)。
4.态度责任
积极参与小组观察、制作活动,遵守分工(如记录员、模型制作员),培养合作意识与责任感。
爱护制作材料(如不浪费黏土、安全使用剪刀),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对 “未来校园沙盘” 的设计充满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通过制作校园沙盘,加深对校园环境的了解,增强对校园的认同感与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校园沙盘的制作流程,能参与绘制标注方向与建筑位置的校园平面图。小组合作完成简易校园沙盘制作,确保模型位置与平面图基本一致。
难点:绘制平面图时准确标注 “东、南、西、北” 方向及建筑相对位置,避免方向混淆。制作模型时控制比例,使模型大小与沙盘整体布局协调(如教学楼模型不超过操场模型的 1/3)。
【教学准备】
沙盘盒(每组 1 个,可用浅口纸箱代替)、细沙(每组 1 袋)、刮板(每组 1 个,可用硬纸板代替)、废旧纸箱、超轻黏土(多色)、彩纸(绿、蓝、黄等颜色)、剪刀、胶棒、LED 小灯(可选,用于改进环节)。【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1. 情境导入:出示 PPT 中的沙盘图片(地形沙盘、生态沙盘、AR 沙盘),提问:“这些模型叫什么?它们和我们见过的实物有什么关系?”
2. 聚焦校园:播放校园航拍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建筑?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一边?”
3. 提出问题:“如果想在课桌上‘造’一个小校园,该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校园沙盘’。” 1. 观察图片,举手回答:“是沙盘!它们比实物小,长得很像!”
2. 观看视频,分享发现:“校园有教学楼、操场、升旗台,教学楼在操场北边!”
3. 产生兴趣,小声讨论:“可以用沙子做操场吗?用黏土做教学楼!” 1. 用多样沙盘图片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建立 “沙盘 = 缩小模型” 的初步认知。
2. 校园航拍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校园整体布局,为后续绘制平面图铺垫。
3. 问题驱动,将 “制作沙盘” 与 “熟悉的校园” 结合,降低学习陌生感。
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认识沙盘制作流程 参考故宫沙盘:出示故宫沙盘图片及制作步骤(确定布局→设置沙盘→制作模型→摆放模型),提问:“制作故宫沙盘时,第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先确定布局?”
2. 适配校园沙盘:引导学生思考:“制作校园沙盘,第一步应该做什么?需要记录校园的哪些信息?”(如建筑位置、形状、方向)
3. 总结流程:板书 “绘制平面图→准备材料→装铺沙子→制作模型→摆放模型”,强调平面图需标注 “东、南、西、北”。 活动二: 绘制校园平面图 1. 示范引导:在黑板上画简易校园平面图,标注 “大门(南)、教学楼(北)、操场(东)”,讲解:“先画校园轮廓,再画建筑,最后标方向,形状要尽量像实物。”
2. 分组观察与绘制:发放无标注校园地图、记录纸,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 4 人,分工:观察员、绘图员、标注员),完成平面图绘制。
3. 反馈指导:巡视各组,纠正常见问题(如方向标反、建筑位置错位),选取 2-3 份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三: 学习表格地图与坐标定位 1. 材料介绍与安全提示:展示制作材料(沙盘盒、沙子、黏土等),说明用途(如绿色彩纸贴在沙盘盒边缘模拟草地),强调:“剪刀尖不对人,沙子不撒漏。”
2. 分步指导操作:
① 装铺沙子:指导用刮板将沙子铺成 3-5 厘米厚,刮平;
② 制作模型:示范用黏土捏教学楼(长方体)、用黄色彩纸剪升旗台;
③ 摆放模型:提醒对照平面图,按 “上北下南” 规则摆放模型。
3. 巡视协助: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如黏土捏不整齐、模型放不下),鼓励学生创新(如用蓝色纸片贴在沙盘角落模拟水池)。 1. 观察故宫沙盘步骤,回答:“第一步是确定布局,不然模型会放错位置!”
2. 讨论后分享:“制作校园沙盘要先画平面图,记清楚教学楼、大门在哪里,还要标方向!”
3. 跟着教师齐读流程,在记录纸上画出简易流程示意图。 1. 观察教师示范,明确绘图步骤:“先画轮廓,再画建筑,最后标方向!”
2. 分组合作:观察员对照校园地图说建筑位置,绘图员画形状,标注员写 “东、南、西、北” 和建筑名称。
3. 观看优秀作品,修改自己的平面图(如 “我的操场画在西边了,要改到东边”)。 1. 倾听材料用途与安全提示,点头确认 “不把剪刀尖对同学”。
2. 分组操作:
- 1 人铺沙子、刮平;
- 2 人制作模型(黏土捏建筑、彩纸剪装饰);
- 1 人对照平面图摆放模型,调整位置(如 “教学楼要放在沙盘北边”)。
3. 遇到问题举手求助(如 “沙子总不平”),尝试添加小装饰(如用树枝模拟小树)。 1. 以故宫沙盘为范例,将复杂的 “建模流程” 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步骤,降低认知难度。
2. 引导学生将 “故宫沙盘流程” 迁移到 “校园沙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 明确流程与关键要求(标注方向),为后续实践操作指明方向。 1. 教师示范降低绘图难度,帮助学生掌握 “从整体到局部” 的绘图方法。
2. 分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位置观察与记录” 中,巩固方向知识。
3. 作品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后续沙盘制作的 “位置准确性”。 1. 明确材料用途与安全规则,确保实践活动有序、安全进行。
2. 分步指导降低操作难度,让学生清晰知道 “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增强动手信心。
3. 鼓励创新与互助,既培养动手能力,又强化 “位置与方向” 的实际应用。
应用与拓展 1. 沙盘展示与讨论:邀请每组派 1 名代表介绍自己的沙盘(如 “我们用绿色彩纸做草地,教学楼在北边”),引导其他学生提问:“你们的沙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创新:出示 “未来校园” 图片(太阳能屋顶、小型生态园、可开合体育馆),提问:“如果制作未来校园沙盘,你们会添加什么?用什么材料做?”
3.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校园沙盘,课后可以和家人分享你的沙盘,也可以继续改进它!” 1. 小组代表介绍沙盘,其他学生提出建议:“你们的教学楼有点小,可以再捏大一点!”
2. 畅想未来沙盘,分享想法:“我想加太阳能板,用银色彩纸做!”“我要做生态园,用绿色黏土做小草!”
3. 课后计划:“回家要给妈妈看我的校园沙盘,还要加个小水池!” 1. 展示与讨论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通过 “提建议” 培养批判性思维。
2. “未来校园” 拓展激发创新意识,将沙盘制作从 “还原现实” 升级为 “畅想未来”,提升学习深度。
3. 课后延伸让学习不止于课堂,强化知识的应用与延伸。
总结与评价 1. 知识回顾:提问:“制作校园沙盘的第一步是什么?平面图要标什么?用什么材料可以模拟水池?”
2. 练习巩固:出示 PPT 练习题(如 “校园沙盘是根据什么制作的?”“制作沙盘前要观察校园的什么?”),组织学生抢答,用小贴纸奖励正确回答者。
3. 评价反馈:表扬 “绘图认真、模型精致、合作积极” 的小组,发放 “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 贴纸;对有不足的小组鼓励:“下次调整模型比例会更棒!”
4. 预告:“今天我们用位置知识制作了沙盘,下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推力和拉力’,看看力能让沙盘模型发生什么变化!” 1. 集体回答:“第一步是画平面图,要标方向,用蓝色纸片模拟水池!”
2. 抢答练习题,争取贴纸,纠正错误答案(如 “沙盘是根据校园实际样子做的,不是想象的”)。
3. 获得奖励的小组欢呼,其他小组表示 “下次要做得更好”。
4. 期待下节课:“推力能把沙盘里的小模型推开吗?” 1. 回顾提问快速巩固核心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制作流程与关键要点。
2. 抢答练习增加趣味性,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纠正认知误区。
3. 多元化评价(创意、合作)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
4. 预告下节课内容,将 “位置与方向” 与 “力” 关联,形成知识链,激发持续学习兴趣。
【板书】
校园沙盘
沙盘是什么
·根据实物缩小的模型
制作流程
① 画平面图(标位置、形状、方向:上北下南)
② 准备材料(沙盘盒、沙子、黏土、彩纸等)
③ 装铺沙子(3-5 厘米厚,刮平)
④ 制作模型(黏土捏建筑、彩纸剪装饰)
⑤ 摆放模型(对照平面图,位置对应)
小技巧
·绿色彩纸→草地
·蓝色纸片→水池
·黄色黏土→升旗台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